首頁> 其他類型> 謀事在人:王志綱策劃實錄> 新聞記者的「職業病」

新聞記者的「職業病」

2024-10-11 00:12:28 作者: 譚啟泰

  客觀、全面、有主見

  

  有人問:記者搞調研,最容易犯什麼毛病?我的體會是:最易犯「情況不明決心大,心中無數辦法多」、草率開藥方的「職業病」。謂之「職業病」,在於因主客觀條件使然,記者這一職業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導致這一「病症」的病因甚多,筆者在此試探之。

  記者不是專家,而是雜家。記者搞調研,離不開請教專家這一環。專家就是記者藉以「傳道、解惑」的「師」。但須知,專家的見解是深刻的,卻往往也是片面的。若不明白這一點,盡信「師」、「言聽計從」將有悖於記者的調研之道,最終會吃虧的。

  去年夏天,我同新華社遼寧分社青年記者夏陽搞《中國走勢採訪錄》的調研,曾訪問過國內不少名家。這一實踐,使我的上述認識更為強烈。

  我們採訪剛從英國牛津大學研修回來的青年經濟學家華生,他是著名的中國物價改革「雙軌制」的方案設計者之一。

  兩年前,這位搞數學出身的經濟學家設計的「雙軌制」方案曾以論證縝密、有科學過硬的定量分析當做論據而力挫群芳,被中央所採納,成為中國物價改革的總戰略。他亦成了名震海內外的學術明星。兩年後,當他從英倫載譽歸國,卻風雲突變,國內迎候他的卻是一片責罵之聲。

  「我播下的是龍種,沒料到收穫的竟是跳蚤。」華生苦笑著為自己辯解。

  確實,物價改革寄望於一步到位,是愚蠢的衝動;任由違背價值規律的物價體系凍結,中國的經濟改革之車也別想啟動。權衡利弊,中國物價改革方案的最佳選擇自然應該是雙軌並行,逐步過渡。誰曾想這一科學的方案竟催生了「倒爺」這一怪物,導致國內經濟秩序大亂……

  問題出在哪裡呢?

  從純經濟學的角度觀察,華生「雙軌制」的設想在諸種價改方案中,無疑是較為科學可行的。但是,改革是一個處於動態平衡中的系統工程,縱是經濟改革方案自身亦得考慮非經濟的諸種可變因素。不然,純經濟學的思考一旦進入多因素構成的動態社會,「龍種變成跳蚤」悲劇的出現則不可避免的。雙軌制一出台,久禁不絕的以權謀私者們由此找到了滋生的土壤。結果,黨風、社會風氣遭到敗壞。伴隨風氣敗壞,民怨沸騰,一些群眾對改革,進而對黨和社會主義的信任也發生了動搖……

  這是一個極而言之的例子,但諸如此類「播下龍種收穫跳蚤」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專家是無罪的,因他的專業特點決定了他深刻的見解客觀上存在著片面性,對社會進行綜合治理、全面規劃設計是政治家的事。但是,作為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記者若缺乏主見,人云亦云,僅滿足於當傳聲筒則是不能寬恕的。

  因為,記者的職業特長不在長而在廣,不在精深而在博大,不在獨創而在鑑別。合縱連橫,職業的分工要求記者搞調研應在汲取專家精華之時,克服他片面的毛病。其調研成果應做到淺則能將各種菜餚作為一個拼盤端上餐桌,深則能如蜜蜂那樣遍采百花消化吸收後釀成精蜜奉獻於世。

  客觀、全面、有主見,是對記者從事調研從而克服淺嘗輒止「職業病」的基本要求。

  盡信「師」,不如無「師」

  現實生活中,縱使是同樣的選題,觀點也都沒錯,但因調研方法的不同,其效果也會大相逕庭的。

  搞調研,只帶耳朵,不帶腦子,有聞必錄,是為1+1=1。儘管不算採訪失敗,起碼也是效益低下,失去了調研的意義。

  搞調研,除帶耳朵、帶腦子外,還要帶「嘴巴」。與採訪對象之間,不僅是你說我聽的關係,還是相互爭論、共同探討的關係。通過撞擊反射,擊出思想火花,產生新的共識,是為1+1>2。不只是採訪者自身,就是被採訪者,在採訪結束後,對共同話題,都覺得有了新的收穫,有了長進,這才算進入記者調研的佳境。

  不過,要進入這一佳境有一個前提條件,即「要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這一桶水的獲得同專家的獲取方式不一樣,如果說專家靠的是閉門攻書、長期修煉,記者靠的則是集思廣益。

  去年秋季,新華社擅長調研的記者楊繼繩,單槍匹馬地在大江南北搞「東西部關係」調研。我們在大西北不期而遇,共同搞了幾次採訪,領略了他漸入佳境的採訪風範。

  在甘肅省社科院,我們採訪了幾位專門從事東西部關係研究的學者,談及我國東西部關係以及沿海和內地關係的歷史、現狀與未來,他所了解的情況比對方還全面、透徹,竟致採訪成了共同探討。

  原來,從北京出發前,他就廣泛採訪過首都理論界和國家機關的有關權威,對這個問題在宏觀上已有一個抽象的把握——自己有了一桶水,才去同別人換取一碗水,故而頗受歡迎。

  事後我打趣說,你的調研猶如在滾一個雪球,從北京滾到沿海,再滾到大西北,每到一個新地方,你就把手中的雪球拋給對方,待把人家的雪末吸納完後,到下一處你又把雪球拋給了另一個被採訪者。集腋成裘,雪球越滾越大,專家、權威、三教九流的見解和觀點盡入你囊中,到最後你則成了把握這一問題的最大權威。

  事實果然如此。3個月下來,當楊繼繩把這一組調研報告寫出來,不僅對高層決策者從宏觀上把握中國東西部關係大有裨益,頗得好評,而且連專家們也嘖嘖稱奇,引為知己。不久,中國東西部關係研究會在上海召開,楊繼繩成了特邀專家之一。

  這樣的事例在新華社記者中不勝枚舉。這些人成功就成功在他們調研追求的結果是1+1>2,他們成功的奧秘就在於有效克服了傳統記者滿足於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的「職業病」,將記者能博採眾長的職業優勢給予了充分發揮!

  明確自己的方位

  長江三峽大壩該不該上?這是一個科學界爭論末果的世紀命題。

  適度通貨膨脹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國際金融界圍繞這一話題的爭論已長達一個多世紀。

  ……

  現實生活中,到處存在著這類專而深、極富挑戰色彩的熱門課題。記者應該怎樣對待之呢?

  有記者縱身跳進這深不見底的大海,同專家一樣,去研究、去爭論。

  有記者熱心於擠入圈內,去評判、去裁定。

  如此壯舉,未嘗不可。但若把握不好自己的職業優勢,將有可能犯以短擊長的毛病。借用新華社一位十分有成就的老前輩的話來說,這類實踐如同一個不諳足球門道的籃球運動員闖進一個激戰正酣的足球場參賽或指手畫腳那般唐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到頭來,不是幫倒忙,就是出盡洋相大敗而回。

  記者不是萬能的!搞調查研究,最先涉及到的就是記者應如何把握自身得以揚長避短的問題。把握不住自己的方位,就選不准題、選不好切入點,那樣是搞不好調查研究的。

  如何把握記者的方位呢?我的體會是:

  記者的職業優勢是多層次的。如果說寫消息如蒼鷹搏兔,要求記者的是快速、敏捷;寫通訊如春蠶吐絲,考驗記者的是吃進材料,吐出精品的能力;那麼,搞調查研究,就如蜜蜂釀蜜,它不僅需要蜻蜓的敏捷,還需要春蠶的持重,更需要蜜蜂博採眾長的才能。

  記者如蜜蜂,其本領不在于越俎代庖,生長出花粉,去同百花爭奇鬥豔,而在辨別良莠,遍采百花釀精蜜。蜜蜂採制的蜂蜜,沒有百花那般芬芳馥郁,各呈異彩,但它卻集中了百花的精髓,給予升華後再造出新型的結晶。所以說,記者調研的最佳切入點,是在各門學科的邊緣地帶而非學科本身;記者的優勢只能產生於各門知識的嫁接碰撞里。

  故而,記者要切忌以短擊長,去同專家角力,去研討那些長而深的難題,干費力不討好的分外事。

  儘量涉足自己熟悉的領域,開拓同自己職業有關的選題,發揮自己博採眾長的職業專長。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克服自己因職業限制而可能導致的「職業病」!

  (原載於《中國記者》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一九九五年七月謀事在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