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師到皮爾·卡丹
2024-10-11 00:12:20
作者: 譚啟泰
20世紀初,一個17歲的年輕人,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在巴黎城郊徘徊——城內炮火連天,他進不去了。
這個名叫皮爾?卡丹的小伙子生長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他從小就喜歡服裝設計,立志長大後當一名服裝設計師。14歲時,他便放棄了學業,到一家小裁縫鋪當學徒。
在各類服裝中,卡丹最喜歡的是華麗高雅、款式多樣的舞台服裝,小裁縫店沒有這類生意,他就白天工作,晚上去當地的一個劇團當演員,因為在那裡可以仔細研究舞台服裝的造型。然而,他仍不滿足——天地太小了。
當時,歐洲的時裝中心在花都巴黎。他一心要到大世界去闖一闖,於是他一咬牙,帶上幾天的乾糧,隻身飛車闖巴黎。後來,他歷經曲折,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一家巴黎高級時裝店,他為巴黎戲劇界首次設計了一批舞台服裝,獲得了成功。
如果皮爾?卡丹當年屈服於命運的安排,他也許永遠只能當一個小裁縫;而如果他沒有對舞台服裝的執著追求與鑽研,那隻身闖巴黎也只能是默默無聞。
一個世紀過去了。
1995年一個冬日的清晨,獨立策劃大師王志綱帶著兩個助手,從廣東的一個小鎮上出發,沿著鄉間小路追蹤清清小溪,穿過茅草叢生的山丘,涉過亂石成堆的澗灘,足足步行了一個上午。
他們在尋找什麼?
尋找的是一個投資的方位,一個實業的據點。
頂著紛飛的雪花,王志綱又來到了久違近一年的北京。南方繁忙的事務纏繞著他,使他的北京之行一推再推。這次再不能推了:一個投資數百萬元,牽涉中國將軍元帥、歷史人物上千人的巨片已經開機,這將成為1996年中國傳媒界的一場重頭戲。頗具權威而陣容龐大的顧問班子已經組成,身為製片人和總策劃的他,得同顧問們見面了。拜訪完一座座掩藏於橫街窄巷中的將軍府第,王志綱馬不停蹄,又趕往矗立在建國門繁華大街上的中國社科院大樓。這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思想庫,在這裡,一個座談會正在等著他。聽說王志綱到了北京,由中國社科院青年研究中心出面,邀請了首都一批活躍的青年學者,同王志綱座談、對話。
會議氣氛熱烈,除了「南北文化比較」,「知識分子如何尋找自強、自珍之路」這些學術話題外,京城的學者們更關心的是王志綱下一步的人生去向。
「來北京,這裡是文化、思想的中心。」學者們殷殷相勸:「在廣東,你名聲再大,那只是一隅之地,最適合你的大舞台在北京!」
王志綱的回答別有天地:「作為一個思想者,要永葆思想的敏銳度,離不開北京,這裡是我大腦充電的地方。作為一個探索者,要為中國的文化人尋覓一條經世致用、自主自強之路,又不能丟棄南方,畢竟那是中國市場經濟的搖籃,經濟最活躍的地方。」結論是:「北京我會常來,廣東也不會放棄。」
當然,王志綱這番回答並不是心血來潮之語,這次來北京,他已經為新階段的生活方式打下了厚實的樁基:受幾家財團的誠懇邀請,他已同意在北京開辦一個工作室。「一年在北京待幾個月」,他說,「任務嘛,一是運作幾個大項目,二就是讓大腦充電,思維不要落伍。」
另外,在首都幾家超級新聞機構的盛情邀請下,經反覆比較,他確定了同其中一家的合作關係。「體制外,結構內」,他用這六個字來定位他們之間的關係:「我可以當主筆或特派記者,但絕不受體制所管束,也不拿單位一分錢,我不負責日常報導,但除了幫助重大報導策劃外,我一年還會寫幾篇大文章的。不過這如同京劇票友一樣,客串、客串,不過是為了過把癮而已。」
「緣何剛出新華社,又入這一行?」王志綱的回答灑脫自信:一個優秀的策劃人,要永葆思維的青春活力,不能離開沸騰的生活,而記者是介入生活的最佳方式,但必須轉換方式「超凡脫俗」。
多年來,王志綱一直在「為人作嫁」,儘管他的策劃聲名遠播,但真正成功、真正獲利的還是被策劃者的事業。策劃者當然也有自己的價位,可是按照中國慣例,同所獲效益相比,不過如九牛一毛而已。
王志綱對此有非常形象的比喻:「純粹的策劃人如同一名裁縫,把一個個名媛、貴婦打扮得光彩照人地走了,你手拿剪刀和尺子,還只是個站在寒風中的裁縫。」
王志綱之所以在策劃界成為「搶手貨」,是因為老闆們知道他是「金手」,只要抓住這隻「金手」,就可點石成金。但王志綱不會唯他們馬首是瞻,他不會滿足於僅僅做裁縫了。「我要做皮爾?卡丹式的人物,自己策劃出絕活後自己開發,創出品牌,自己生產,建立自己的文化產業。」
王志綱說:「我這樣做有一種使命感。從廣義上說,我做的都是學術。我是一介書生,如果我走通了,能掙到錢,到時把知識轉化為財富的訣竅告訴大家,那麼文化人都能看到希望。」
那麼,「策劃界的皮爾?卡丹」為自己策劃的是什麼「絕活」,開發的又是什麼「產業」呢?
因為王志綱已是商戰中人,我們不得不遺憾地接受這樣的回答:這是商業秘密!無可奉告!
但是,總有一天,他的產品一定會走上競爭的前台,並以其特殊的文化附加值風靡這個世界。
那時,我們的名牌世家中也許會冉冉升起一顆新星,當代「第四產業」也許又會崛起一位新人。
從「為人作嫁」到自創名牌,從文人下海到文化下海,這就是王志綱要闖的一條道路。
1994年10月王志綱正式下海,在廣州五羊新城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王志綱工作室」。
王志綱說:「多年來,中國只是文人下海,如同劃著名獨木舟的印第安人,衝浪商海,『生產自救』。有的被激流沖走,有的陷足於沼澤中,也有的九死一生、大喜大悲、不倫不類,上演一出出人間喜劇。文化下海則不同,它是文化之舟成建制地下海,整個文化產業下海,組成闖海的航空母艦,作為個體文化人則應各就各位、優勢互補、同心協力。這就從根本上壯大了文化產業的力量。過去那種教授賣大餅、演員開館子的可悲狀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指望暴富者施捨文化人也是靠不住的。只有文化產業下海才能有出路。」
他說,我願意做一個文化之舟的引水員,去迎接那海上文化的絢麗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