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逃離射程」

2024-10-11 00:12:13 作者: 譚啟泰

  在「無冕之王」行列浸泡的年月中,王志綱曾經寫下了一些針砭時弊的「新聞寓言」,其中最有咀嚼意味的是下面這一篇:一個特殊的奧林匹克競技大賽正在進行。

  比賽只有跳高一個項目。而且,不比跳的高度,只比過杆的次數,橫杆永遠放在1.2米這個幾乎大家均能一躍而過的基準度上。而運動員不分級別,不論性別,不管男女老幼,均排成一個縱隊,依次過杆,絕對平等。

  競技者中,有曾打破過世界紀錄的跳高好手。如今面對只有1.2米高的橫杆,抬腿都能過去,不用再冒風霜雨雪刻苦訓練之苦;競技者中,藏匿著不少具備跳過1.2米以至打破紀錄潛質的新人,但面對一躍可過的橫杆,用不著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輕鬆度日,倒也其樂融融;有人還曾是桌球冠軍、競走良將、游泳好手……而今,九九歸一,棄舊藝從新技,都歸到跳高者隊列中。

  競賽周而復始地進行下去。在這無休無止的過杆賽中,最占便宜的莫過於那些剛好能跳過1.2米的人。因為,在1.2米高的橫杆面前,區別僅體現為年邁體衰和年輕力壯上,其他方面是無所謂優劣高低的。於是乎,人人自我感覺良好。

  一天,一批人因老邁年高,實在無力過杆,得告別運動場了,退下場來,環顧自身,這才吃驚地發現,桌球技藝生疏了,競走走不動了,游泳技藝荒廢了……身無長物,只會「過杆」,可又體力不支,想過也心力不濟了。

  人生還有若干年,這後半輩子怎麼打發!幸運者被請回運動場,嘴裡含個哨子,手中握杆小旗,當個輔助裁判;不幸者只能打發殘生,做著「假如當初……」、「假如當初……」的反思和懺悔!

  

  而那壁廂,運動場上人影憧憧,奇特的奧林匹克競技大賽依舊在熱烈地進行著!對這則寓言,當年的王志綱對筆者曾有一番生動的解釋:「我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對矛盾,隨著國家的繁榮和物質的豐富,新聞界卻出現了相對的貧困化。這指的是思想的貧困、知識的貧困和業務的貧困,這是非常可悲的。就像跳高一樣,傳統上我們給自己定的橫杆太低了。能夠吃透兩頭,跟上形勢就行。這如同跳高橫杆有1米高的,也有2米高的,還有2.5米高的。但人們長期以來只面對1.2米高的橫杆,人人皆可一躍而過,因此,人人自我感覺良好,人人都覺得懷才不遇。就在這周而復始的奇特競賽中,當初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飽學之士技能蛻化,變得庸常起來。曾潛藏著打破世界跳高紀錄資質的新秀因橫杆不再升高,抬腿就能輕鬆過去,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錘鍊,於是再表現不出什麼特異之處;最占便宜的是剛好能跳過1.2米的人。因為,同曾跳過2.5米和有可能打破2.5米記錄的人相比,在1.2米高的橫杆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技能高低之分。難怪有人說『新聞無學』,不無偏頗但卻值得深思啊!」王志綱感嘆:「新聞界也面臨大裂變,要麼是突破貧困化,要麼是另謀出路,尋找新墾地。」

  年輕氣盛的王志綱,最初是選擇了「突破」一徑。他認為,把「見報率高」作為名記者的標尺,實在不相稱。真正的名記者是指這樣的人:他能在歷史發展的重大時期用自己獨到的眼光、獨到的見解、獨到的語言,把歷史現象概括和披露出來,最後被社會廣為接受,甚至被學者、專家引以為據。

  沒有想到,這卻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議,認為他「狂妄至極」。王志綱對待這些非議的方法是「不因夜貓子叫而不敢出門,反而我行我素,大步流星向前跑」,一直跑出專事追殺者飛短流長的射程之外。無可奈何之餘,對方只得放棄追殺。

  他把這叫做「逃離射程」。

  一個老領導則教給他另一招絕技,叫做「摩擦理論」——「一個人要前進,如同車子要前行那樣,必須學會利用摩擦力。如果沒有摩擦力,就無法前進。而一輛車子要更好地前進,又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摩擦力,摩擦力太大,車就走不動,這叫對立統一。」

  然而,王志綱還是儘可能地「逃離射程」。他在傳統的登山之路越走越窄之時,不得不尋找新的路徑。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