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緊急召見

2024-10-11 00:10:31 作者: 譚啟泰

  北京,1988年8月28日,新華社通訊社9號樓。

  一陣急促的電話聲,打斷了正在進行小分隊總結的王志綱、夏陽的思路。

  「我是中央辦公廳的」電話中的人說,「你們采寫的三篇調查材料中有一個技術問題想問一下,什麼叫『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源自《聖經》上的一個典故,材料中使用它,是為了說明『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問題。」王志綱解釋說。

  「嗯。」電話中的人可能覺得突兀了些,於是又解釋道:「現在中央正在開會。」

  

  就在這一天,中南海會議廳,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正在開會。

  這本是一次例會,但是就在會議召開前兩天,中央領導同志臨時決定:改變原定會議議題,專門討論新華社記者王志綱、夏陽采寫的《中國走勢採訪錄》三篇調查材料所提出的問題。兩位三十多歲的「小記者」獨立思考提出的問題,竟與中央領導人正在考慮的治理整頓方針大計不謀而合,並且提供了有力的論證。

  中央負責同志在會上就這組材料發表了一系列看法,強調要加強中央宏觀調控的制衡機制,提出了「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的方針大計。

  1988年的多事之夏,隨著熱浪襲擊龍年,全中國都陷入煩躁不安的悶熱之中。這一會議如同一道清晰的閃電,隨之而來的就是雷鳴和大雨……

  四天後,李鵬總理辦公室來電:請王志綱、夏陽同志去中南海,李鵬總理要親自聽取他們的匯報(後因臨時有急事,改由秘書聽取)。

  總理辦公室的同志對兩個地方記者抓住這麼大的問題做文章表示讚賞,他說:「你們寫的《中國走勢採訪錄》,領導認為有四個特點:一是十分及時;二是問題重要,從宏觀上抓住了問題;三是材料比較充分,反映了下面的真實情況;四是寫法比較超脫。領導稱讚你們做了一件重要的工作」。

  9月中旬,中央工作會議召開之後,在有關精神下達的同時,各種傳言也不脛而走,王志綱、夏陽一時間成了眾說紛紜的人物。有人說「他們是中央組織的調查班子」,有人說「他們向中央告了廣東省的狀」,也有的人在嘆息「好不容易取來了一點真經,一刀又叫他們給切掉了」,還有人說「這是拖歷史的後腿」。

  當然,支持、讚賞的也不少。黑龍江、遼寧、福建、四川等一些接受過採訪的「封疆大吏」紛紛表示同意調查的觀點,並且堅決擁護治理、整頓的決策,還感謝記者「為中國改革出了力」。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的一位負責人說:這種轟動效應「在新華社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瞭望》的負責人動情地說:「感謝你們為人民做了件好事。」一些青年記者說得更玄:兩個記者小子把中國改革之船的舵盤給撥了一下。

  郭超人副社長則認為:調查引起中央高度重視的原因有三條:主題和材料完全來自基層,為第一手材料;材料宏觀性強,涉及面廣;敢於直言、超脫,說出了許多人不敢說、不會說的話。

  他說,當記者有一個原則,思考時無所顧忌,下筆時謹言慎行。

  穆青社長對稿件的評價是:新華社記者就是要有宏觀意識,就要這麼當!

  無論世人怎樣議論,但歷史終會做出公正的評價。毛澤東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政治家辦報」的口號,但若干年來,中國的記者、編輯很少以「政治家」自命。《中國走勢採訪錄》的作者,實際上正是從政治家的高度,來探討中國宏觀經緯線之謎,從而影響了歷史,推動了歷史,這可以說是新聞工作者的驕傲。

  當然,記者只能提出問題,而不能開出解決問題的全部藥方。如果把後來解決問題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挫折、反覆歸咎於「始作俑者」,這也是不公平的。

  春華秋實。思想者的喜悅莫過于思想被社會認同;爬格子者的滿足莫過於文章被人們所理解。記者的勞動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並有可能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再沒有比這更令人高興的了!

  人生能有幾回搏?王志綱回憶起70天的辛勞:為了趕時間,從廈門到廣州乘長途汽車,炎炎夏日,二十來個小時坐下來,屁股長滿了水泡,身體就像被風乾了似的,再喝多少水也解不出尿來;為了搶時間,半夜挑燈夜戰到一兩點是常事……

  然而,在事業的高峰,王志綱卻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在日記中寫道:依現有體制,我的成就已獲得最大值,滿足於這一體制下的創造,我將成為一個一生平庸之人。

  要成為一個有作為之人,就得擺脫體制束縛。

  從明年起,應從體制外尋找新的起點。這裡說到「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問題,實質上反映了王志綱對新聞體制改革的一種思索。他在此同時寫了一篇呼籲「解放新聞生產力」的文章,發表在新華社《新聞業務》刊物上,開宗明義地提出:新聞生產力嚴重閒置與大量虛耗,是新華社經濟、社會效益低下,生產力落後的兩大突出問題。

  記者渾身有勁沒處使,人浮於事,無事生非搞內耗,成為新聞生產力嚴重閒置之必然後果。

  試看今日之域中,哪一個單位不是由「三三制」構成:三分之一的人搞業務;搞業務的人中三分之一能堅持正常工作;能堅持正常工作的人中出三分之一的勁即能完成任務。如此沉重的負荷、如此低下的新聞生產率,生產出來的產品尚且嚴重過剩,不能轉化為商品。王志綱為此開了一個藥方:出路在哪裡?種好自己的自留地以解決「一邊捆著草,一邊餓著牛」的矛盾。

  新華社已經有了《瞭望》、《經濟參考報》、《半月談》這樣一些新辦報刊。這是新華社對幾十年赤手空拳、被動競爭進行反思的成果。這些新辦報刊已漸成氣候,在國內外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實踐證明,社辦報刊是培養「縱覽天下風雲」記者的搖籃,是「扶危解困」的消防隊,是在日益激烈的新聞競爭中最靠得住的嫡系部隊。王志綱一貫認為人才有兩種,一種是「被用之才」,良禽擇木而棲,等待「伯樂」相馬;另一種是「自用之才」,也就是具有獨立人格、尋求自我實現的人才。人才互補才能形成優勢。王志綱自我定位為「自用之才」,因而,他考慮向體制外尋找出路,就是勢所必然的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