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2024-10-10 23:33:29
作者: (美)史蒂文·海勒,(美)西摩·切瓦斯特
受歐洲先鋒藝術的影響,日本的現代主義運動大約於1910年前後(與歐洲幾乎同步)在東京發起,但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日本軍國主義時代又受到壓制。又過了近20年,現代主義精神才得以捲土重來,來源渠道則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歷史學家詹姆斯·弗雷澤(James Fraser)指出,「二戰後日本平面設計的反哺已經超過了它所汲取的養分」。1960年,龜倉雄策(Yusaku Kamekura)成為日本設計中心(the Japan Design Center)總監,他帶領日本具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設計師們投入戰後蓬勃發展的工業,取得了卓越成效。橫尾忠則(Tadanori Yokoo)打破了國際風格,追求更直觀和無政府主義的方法,強調了日本人對東西方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文化偶像的迷戀。
574.伊藤健二(Kenji Itoh)設計。《片岡茶葉公司》,茶葉包裝設計,1986年。由設計師提供
575.野村隆(Takashi Nomura)設計,黑田東彥(Seitaro Kuroda)繪。《十層樓的蚊子》,電影海報,1982年。由長谷慶介提供
576.岡本滋夫(Shigeo Okamoto)設計。《陶與生活》,第21屆陶藝測試研究中心展覽海報,1986年。由設計師提供
577. 橫尾忠則設計。《科幻電影》,電影節海報,1975年。由設計師提供
578. 橫尾忠則設計。《地球上的生命奇蹟》,栗田勇書籍的海報設計,1965年。由設計師提供
579. 橫尾忠則設計。《約翰西爾弗》,劇院海報,1967年。由設計師提供
580.龜倉雄策設計。《廣島的呼喚》,海報,1983年。由設計師提供
581.福田繁雄設計。設計師作品展海報,1984年。由設計師提供
582.福田繁雄設計。個人展海報,1986年。由設計師提供
請記住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583.福田繁雄設計。一人展海報,1986年。由設計師提供
日本
參與達76國之眾的1970年大阪世界博覽會,對日本設計師來說是一個轉折點。與眾多外國訪客的交往促使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根源,並將其應用到建築、工藝美術和平面設計中。儘管大多數當代日本GG設計師採用了波普藝術、連環畫、電視和電影中所呈現的西方形象,但他們將這些元素轉化為對一個新興的現代高科技國家的召喚。日本設計師從原本的建構主義與包浩斯風格,轉向更具文化折衷性的視覺語彙,預先展現了美國和歐洲後來的新浪潮藝術和後現代趨勢。然而,這種變化並不是有組織地發生的,而是在個體設計師的作品中單獨發展起來的。在這些設計師之中,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是非常傑出的一位。他簡單而充滿象徵的圖像將日本人的經濟品位和詼諧、諷刺的情感充分結合在一起,在風格上獨樹一幟。
日本
儘管不大容易進行編纂或定義,日本的平面風格頗具可識別性,這不僅僅是其文字排版或偶爾的日式圖案給我們透露了信息。日本設計師被要求向他們的同胞和全世界推廣產品和傳播思想,他們所用的設計語言既本土又國際。通過使用當今可用的全套攝影和電腦製圖工具,他們能夠對海報的二維平面轉換自如。新發明的三維工具則可能支持經典優雅的和諧設計,也有可能創造出不協調的配色、隨機形狀和有衝擊力的圖像。永井一正(Kazumasa Nagai)和田中一光(Ikko Tanaka)是當代設計的兩位先驅,他們都對日本平面風格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584.永井一正設計。巴黎日本平面藝術展海報,1984年。由設計師提供
585.永井一正設計。《零核武器》,廣島長崎出版委員會海報,1982年。由設計師提供
586.田中一光設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表演藝術學會》,劇院海報,1981年。由設計師提供
587.田中一光設計。《能劇》,表演海報,1981年。由設計師提供
588.喬治·哈迪(George Hardie)和理察·曼寧(Richard Manning)設計,Hipgnossis工作室。《黑色安息日樂隊:技術狂》,唱片封面,1976年。由設計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