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別獨自用餐> 如何變得「幸運」

如何變得「幸運」

2024-10-10 23:27:10 作者: (美)基思·法拉奇 塔爾·雷茲

  遠遠地看著那些成功的創業者,聽著他們難以置信卻又幸運無比的創業故事:偶遇某公司總裁,或是跟某軟體高手做朋友,創辦了自己的「新星」公司,前途無量。這個時候,大部分人的反應會是:「開什麼玩笑,為什麼他們運氣這麼好?」

  但是,當對他們更加了解之後你會發現,他們的好運氣往往來自於同一點:創造機遇。

  海蒂?羅伊森(Heidi Roizen),從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公司簡訊編輯成功轉型為矽谷最有門道的風險投資家,就是這種「精心策劃的好運氣」的代表。她的機遇可以總結為幾個關鍵點,而這幾點都是互相關聯的。

  如今,羅伊森是人人羨慕的風險投資家,而她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兩點:她是個「科技通」,而且人脈相當廣——你見過幾個人能給比爾?蓋茨打電話,讓他幫個忙?

  她花了很多心思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在企業發展前期,她在各大貿易協會中積極活躍,經常參加慈善活動。

  羅伊森很早就意識到,工作的投入受環境影響,而為了共同感興趣的東西一起合作則是最好的工作關係。她開始積極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

  羅伊森23歲就當上了一家剛剛創辦的軟體公司CEO。她深知,自己的公司只是大海里的一條小魚,要生存並壯大需要更強大的社會關係網絡。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給她帶來這一機遇的是她的弟弟。當時,她弟弟為蘋果電腦編寫了一個軟體程序,不過因為沒有商業背景,也就沒辦法賣出去。這個機會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羅伊森頭上。當時的羅伊森剛剛畢業,作為工商管理碩士,她並不想走大多數人會走的路:風險投資家、投資銀行家、管理諮詢師。

  更過分的是,在轉行科技與商業之前,羅伊森竟然是學英語的!她的學校也只是普通的當地大學。

  研究生畢業後,羅伊森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天騰電腦公司(Tandem Computers)編輯整理公司內部簡訊。正是在這裡,羅伊森對科技產生了興趣,不過她當時的工作時間長且工資少,她也注意到開法拉利上班的只有工程師或是商科學生。因此她下定決心去讀斯坦福的MBA。

  羅伊森主要生活在帕羅阿圖市,這裡是矽谷商圈的發展地,也是她的人脈聚集地。這就給當時是CEO的她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羅伊森的軟體公司發展越來越好,最後被高價收購。對於自稱為「一般學生」的她來講,這個結果「還算不錯」。

  那麼到底是什麼促進了她的成功?羅伊森自己總結了以下四點:

  ?為迎接各種機會而隨時準備著。

  ?社交範圍廣,為機會創造機會。

  ?紮根於矽谷中心地帶。

  ?做好協會領導人,積極參與慈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建立的人際關係往往最有成效,人與人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同時有大量的信息可以免費獲取。

  「自己創造機遇——你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這是《拉動力》(The Power of Pull)一書的主題。該書由約翰?哈格爾(John Hagel)、約翰?西利?布朗(John Seely Brown)和朗?戴維森(Lang Davison)合作完成。這本書對我的人生計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章中的一些觀點也來源於此書。羅伊森的故事聽起來就像是他們寫的劇本一樣。

  該書描述了我們所處的新世界:全球化以及電子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創意、資本、人才、機會,也為我們提供了隨時隨地獲取這些資源的途徑。作者認為,融入新世界,抓住這些資源,是企業及個人提高生產力,進一步成長成熟的關鍵。

  不過問題卻是:在當今世界,變化之快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的時候,全球化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科技更是日新月異,今天助你打敗對手的撒手鐧也許明天就會被淘汰。在這樣的環境中,你獲得的信息每分每秒都在貶值。所以,關鍵不是你知道什麼,而是你能否在短時間內獲取到真正有用的信息。

  學會創造機遇,之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知識與機會。那麼如何創造機遇?第一步就是不斷地問自己:怎麼才能與那些沒有交集的聰明人創造交集,這樣會不會給我帶來好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