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全譯羅馬帝國衰亡史(全六冊)> 八、亞歷山大的治績與軍隊的暴亂(222—235 A.D.)

八、亞歷山大的治績與軍隊的暴亂(222—235 A.D.)

2024-10-10 21:54:52 作者: 席代岳

  這樣一種始終如一、不給邪念和惡行留下多餘時間的日常生活,比起保存在朗普里狄斯作品裡面那些瑣碎的細節,更能證明亞歷山大的智慧和正義。自康茂德即位以來,羅馬帝國在40年之間,接連經歷4位惡貫滿盈的暴君,等埃拉伽巴盧斯死後,才享有13年(222—235 A.D.)國泰民安的歲月。行省從卡拉卡拉和他的冒牌兒子無所不用其極的苛捐重稅中得到紓解。各級官員配合施政作為,在和平安定的局面里逐漸興盛繁茂。官吏從既有經驗中得知,贏得人民愛戴,是獲得皇帝重用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對於羅馬人民不太過分的奢華,增加某些較溫和的限制措施,在亞歷山大身為君父的關懷下,物價和利息都能降低。他謹慎而慷慨的恩賜,既滿足了大多數群眾的需求,也不會傷害勤勞人民的積極性。他恢復元老院的尊嚴、自由和權威,每位德行優良的議員都可以接近皇帝,無須畏懼,更不必羞愧。

  庇護和馬可的崇高德行,使得安東尼的稱號極其高貴,這個名字曾通過領養的方式傳給荒唐的維魯斯,再以世襲的權利傳給殘暴的康茂德,後來成為塞維魯之子的榮譽稱號,接下來授予年輕的迪亞杜米尼阿努斯(馬克里努斯之子),最後為埃米薩最高祭司(埃拉伽巴盧斯)的醜行所玷污。元老院雖然深懷戒心,但還是誠懇地一再要求,使亞歷山大感受壓力,他用高貴的氣度拒絕剽竊的名聲,情願全心全意恢復安東尼時代真正的榮譽和幸福。[328]

  在亞歷山大文官政府的努力下,智慧的作用因權力而加強,人民可以感受到公眾的幸福生活,以敬愛和感激回報他的恩主。但是還存在著極其重要而必需的工作,執行起來又極其困難,那就是軍事改革。長久以來,軍隊因利害關係和暴力習性而免受懲罰,不願接受軍紀的約束,無視民眾的安寧和福祉。為了執行這個危險的計劃,亞歷山大隱藏對軍隊的恐懼,表面上裝出愛護的樣子。政府各級行政單位執行嚴格的經濟管控,供應金銀成立基金,作為軍隊的日常支出和額外獎賞。在軍隊的行軍中,他放鬆每人應肩負17日份口糧的嚴厲規定。[329]道路旁設有大量倉庫,裡面裝有充足的糧食,但只要一進入敵人的邊境,因士兵懶散成習,就必須準備大批騾馬和駱駝來運送給養。亞歷山大對矯正士兵奢靡的效果感到失望,最後,他把目標限於軍容的裝飾、優良的馬匹、華麗的盔甲和用金銀來鑲嵌的盾牌等方面。他同時也與士兵一起習於勞苦,親自訪問病人和負傷人員,把他們的服役記錄和他自己的感謝之辭,全部保存下來。不論在何種場合,儘量向這些人表達熱烈的感激,因此他故作姿態地宣布,他們的幸福與國家的榮譽休戚相關。他用最溫和的方式力圖喚起暴亂的群體的責任感,至少要恢復原已式微的軍紀,羅馬帝國之所以能戰勝那些尚武精神、整體力量均在他們之上的國家,全歸功於軍紀的要求。但他的謹慎是徒勞的,勇氣是致命的,改革的企圖只是讓他所要治療的疾病,不僅無法痊癒而且提前發作。

  禁衛軍擁戴年輕的亞歷山大,把他看成溫柔的學生那樣愛他,將他從暴君的虎口救出,安置在帝座之上。和藹可親的皇帝深知自己應盡的義務,對軍隊的感激限制在理性和正義的範圍之內,於是軍人在不久以後,就對亞歷山大的德行感到不滿,覺得還不如埃拉伽巴盧斯的惡行來得好。他們的統領是睿智的烏爾比安,身為法律和人民的朋友,卻被軍隊視為敵人,認為每項改革計劃都是出於他惡意的建議。他們的反感借著一些微小的事件,爆發成為狂暴的叛變。羅馬城內的內戰猛烈進行了3天,在這個時候,那位卓越大臣的生命受到心存感激的人民的保護。最後,看到一些房屋被燒毀,同時受到全城陷入火災的威脅,人民在嘆息之下,只有放棄不幸的烏爾比安,聽任命運安排。他被追到皇宮的殿堂,就在皇帝面前遇害,即使用紫袍來覆蓋,也無法取得冷酷士兵的赦免。這就是軟弱政府的可悲之處,皇帝要是不採取忍耐和偽裝的手法,就無法替被謀殺的朋友復仇,為自己被侮辱的尊嚴雪恥。叛變的主要首領伊帕戈蘇斯被調離羅馬,榮任埃及的行政長官,再從這個高階的職務被貶到克里特政府。最後,等待時間和離職抹去他在禁衛軍中的名望,亞歷山大再給予他罪有應得的懲罰。[330]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皇帝用公平和正義來統治全國,軍隊懷疑忠誠的大臣意圖矯正他們的混亂,竟然發生暴行處死大臣,這真是天理難容之事。歷史學家迪翁·卡修斯用古代遵守軍紀的精神,領導駐潘諾尼亞的軍團,那些羅馬弟兄卻以軍隊擁有特權這一低劣的理由,要砍掉改革者的腦袋。然而亞歷山大並未屈服於士兵的囂張氣焰,為了恪儘自己的職責,任命烏爾比安的同僚卡修斯為執政官,同時拿自己的錢財支付烏爾比安尊榮葬禮所需的費用。但讓人擔憂的是,士兵公開宣稱要是看見卡修斯運使執政官的職權,就會讓他血濺五步以報復他的無禮。於是在皇帝的勸告下,國家最高職位的官員從城市隱退,把所余任期的大部分光陰,花在坎帕尼亞莊園中。

  皇帝的仁慈使軍隊更加傲慢,軍團也效法禁衛軍,以同樣的狂暴和固執,保障他們無法無天的特權。亞歷山大的德政善行,無法對抗時代的腐化和墮落。在伊利里亞、茅利塔尼亞、亞美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日耳曼,不斷爆發新的叛變,他的官吏被殺害,他的權力被凌辱,最後他的生命也犧牲在軍隊的極端不滿之下。有一特殊事例值得注意,因為它說明了軍隊的態度,顯示出恢復責任感和服從心的狀況。在遠征波斯時,皇帝進駐安條克,有些士兵因在婦女浴室洗澡而受到處罰,導致他們所隸屬的軍團叛變。亞歷山大登上將壇,以謙和穩重的態度向武裝部隊講話,對於前任皇帝所引起的惡習,他痛下決心一定要予以矯正,只要稍為鬆懈,羅馬的令名和帝國的前途,全部將因頹喪的軍紀而覆滅。這時,下面叫囂不斷,一片喧鬧聲音打斷他溫和的勸勉。英勇的皇帝說道:

  你們這樣的喊叫,到戰場上向著波斯人、日耳曼人和薩爾馬提亞人去吼吧!在你們的君王和恩主面前要保持肅靜!因為是他給你們糧食、衣物和金錢。肅靜!不然我不稱你們是軍人,要叫你們老百姓[331],就像那些蔑視法律的人一樣,要把你們當作賤民看待。

  他這種帶有威脅的語氣激怒整個軍團,他們揮舞著武器想要殺他。亞歷山大毫無畏懼之心,繼續說道:「你們的勇氣到戰場上去表現吧!那會更高貴些。你們現在可以殺害我,但卻嚇不倒我!共和國的嚴刑峻法會懲罰你們的罪行,為我報仇。」軍團仍然叫囂不已,皇帝以堅決的口吻大聲地說:「老百姓!放下你們的武器,安靜地離開,回到你們的營房去吧!」暴風雨立即停息下來,士兵滿面羞愧,默認處置的公正和軍紀的權威,把武器和旗幟交了出來。大家在混亂中退開,並沒有回到軍營,而是在市內找幾個旅店住下來。在這30天內,皇帝很高興看見部隊受到他的教化而幡然悔改,在處死幾位縱容叛變的護民官之後,才恢復他們以前在軍中的階級。滿懷感激的軍團,誓以必死之心報效疆場,盡忠皇帝。

  群眾通常在一念之間做出決定,瞬息萬變的情緒可以讓暴亂的軍團在皇帝的面前將武器放下,或刺進皇帝的胸膛。或許,如果將這個非凡的和解事件交給哲學家深入研究,可以知道在那種情形下,贏得軍隊服從的原因,是皇帝大無畏的精神。然而,如果這件事要經由公正的歷史學家來敘述,就會知道亞歷山大·塞維魯的舉動可以與愷撒媲美,使他的品格也接近同樣的水平。但是這位和藹可親的皇帝,他的能力無法處理當前困難的局勢,他行為的堅定不及他動機的純潔。他所具有的德行,就如同埃拉伽巴盧斯的惡習一樣,在出生地敘利亞溫暖的氣候里,感染了東方那種軟弱柔順的色彩。雖然他因外國血統而感到羞愧,但是一位奉承的家譜學者,經過考證以後,認為他出自古代羅馬的貴族世家,[332]讓他聽了非常滿意。他母親的驕奢和貪瀆,為他登基以後的光榮投下陰影。當他是個不知世事的少年時,固然應該聽從母親的安排,但等到成年以後,竟還是同樣的唯命是從,這就使得這對母子的人格[333]成為了公眾冷嘲熱諷的目標。令人疲倦的波斯戰爭引起軍隊的不滿,屢次出師無功使得統帥的聲望跌落到連低階士兵都不如的地步。所有原因的形成和狀況的發展,都像是要加速促成一場革命,使羅馬帝國因持續的內亂而走向崩潰之途。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