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三寶 ——大石雕、大玉山和大琺瑯塔
2024-10-10 21:19:07
作者: 閻崇年
乾隆朝時間長,國家富裕,皇帝重視文化藝術,給皇宮增添了不少寶貝。本講介紹皇宮三件寶物。
第一件寶物是保和殿大石雕。
我們都知道,故宮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矗立著六座宏偉的建築,它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就是前三殿、後三宮。這六座建築,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皇帝、皇宮、皇權的象徵。乾清門是外朝和內廷的分界。
請記住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我要說的這件保和殿大石雕,就鋪在保和殿北面的台階中路,正對著乾清宮。從永樂十八年(1420年)皇宮啟用,數百年間,保和殿幾經大修,但殿後這塊大石雕卻保留著明永樂建紫禁城宮殿時的原物。乾隆時把石雕原來圖案鑿去約0.4米厚,又重新雕刻了流雲立龍圖案。這件十分珍貴的文物,當中刻著九條蟠龍,四周為纏枝蓮花紋,下部為海水江崖,中雕流雲,氣勢磅礴。
這塊大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約200噸,為宮中石雕之最,俗稱「大石雕」。經測算,大石雕毛坯重量約為300噸。石料采自今北京房山大石窩。那裡距紫禁城約一百多里,當時沒有起重吊車,沒有運輸機械,巨石是怎樣運進來的?有學者研究,運輸方法是:運道路旁,每隔一里,打一眼井,寒冷冬季,汲水潑路,結成冰道;工匠民夫們將石料放在冰車上,用大批騾馬拉著,在冰道上往前滑動,緩慢行進,運到工地。康熙帝聽前明太監講故事說,保和殿初建時,採買搬運巨石到京,不能運入午門,運石太監參奏,這塊大石頭不肯入午門,於是太監奉命把大石頭捆綁起來,打六十御棍。當然,打御棍,大石頭也不能進午門。其實這塊大石頭在紫禁城三大殿建成之前就先運到了,就地雕刻,安裝到位。
三大殿御路上的石雕,最重要的有兩塊:一塊在太和殿前,另一塊在保和殿後。按常理說,太和殿前石雕應比保和殿後石雕更重要,更顯眼。但是,這塊最大的石雕,為什麼沒有安放在太和殿前,而安放在保和殿後呢?
有一種看法是,這塊大石雕主要是為給皇帝看的。皇帝居住在乾清宮,出了乾清門,這塊大石雕立即映入眼帘。大石雕的寬度恰是御轎的寬度,兩旁是抬轎太監行走的小台階。皇帝乘坐御轎,在大石雕上經過,何等氣勢,何等莊嚴!到了今天,保和殿後大石雕是紫禁城中軸線上遊客必看的一個景觀。
第二件寶物是《大禹治水圖》玉山。
故宮的東北部有一處高牆圍護的獨立區域,這就是著名的寧壽宮區,這裡在明代曾是崇禎時懿安皇后張嫣等養老之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改建寧壽宮,供孝惠章太后在此頤養天年。乾隆帝為歸政後養老休憩,而把這裡增建為太上皇宮,但他並未入住這裡。慈禧太后晚年居住在這裡。明清帝、後認為這塊福地是宮中養老的理想宮殿。
寧壽宮有座樂壽堂,原來是準備作為太上皇乾隆的寢宮。在樂壽堂後門內,有一座《大禹治水圖》玉山。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命高貴妃的侄子高朴任新疆葉爾羌辦事大臣。距葉爾羌四百餘里有座密爾岱山,產美玉。據說這件《大禹治水圖》玉山,用的就是密爾岱山出產的青白玉料。從新疆和田到北京一萬一千一百里,需製作特大專車,前面用一百多匹馬拉車,後面用若干夫役扶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冬天潑水成冰路,日行五六里,三年才運到北京。
玉石到京後,乾隆帝選用宮中珍藏的宋人名畫《大禹治水圖》為藍本,派畫師照圖摹畫在玉山上。先做玉山蠟樣,怕蠟樣融化,又刻做木樣,再把玉石經運河運往揚州,由能工巧匠照樣雕造。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九月開工雕刻,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雕成,歷時五年〇八個月。這件大玉山,從采玉到製成,長達十年,僅雕刻就用了十五萬個工。
這件玉山,高224厘米,寬96厘米,重約5330公斤,雕刻了大禹治水的壯觀情景:崇山峻岭,古木叢立,洞壑溪澗,地勢險惡,大禹在山腰勞作,民眾鑿石開山,使水下流。這幅生動圖景,按玉材天然色彩,做藝術加工而成。背面刻有乾隆帝御製詩,歌頌大禹治水,功德萬古不朽。詩中告誡子孫,像這樣大的玉材,用來製造一般器物,會大材小用,但製成玉山,便久存不朽。如果為追求珍玩,今後不要再做。這座由一塊整玉四面雕琢成的《大禹治水圖》玉山,構思巧妙,雕工精絕,充滿動感,鬼斧神工,堪稱中華藝術奇珍,也是世界文化瑰寶,顯示中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藝術。
再簡單說說第三件寶物大琺瑯塔。
在紫禁城,東北部的寧壽宮是太上皇的居所;西北部的慈寧宮是皇太后的宮殿。寧壽宮有梵華樓,為二層樓,面闊七間,一樓明間,供栴檀佛銅像,而另六間,每間供奉掐絲琺瑯大佛塔一座,共六座琺瑯佛塔。塔周圍三面牆掛通壁大幅唐卡,畫護法神像五十四尊。
同樣,在慈寧宮有寶相樓,為二層樓,面闊七間,一樓明間,供釋迦牟尼佛立像,其餘六間,每間供奉掐絲琺瑯大佛塔一座,共六座琺瑯佛塔,塔周圍三面牆掛通壁大幅唐卡,畫護法神像五十四尊。
陳設在梵華樓和寶相樓的十二座琺瑯佛塔,每座高 238 厘米左右,由宮廷造辦處琺瑯作,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製造,造型各異,豪華精美。釉色均不相同,圖案富於變化,塔身結構嚴謹,結合部位不露痕跡。通體填釉飽滿,很少砂眼,充分體現出乾隆時期掐絲琺瑯精湛高超的技藝,是前所未有的新成就,也成為難能可貴的寶物。
金屬胎琺瑯器有著黃金和寶石般的華美和瑰麗,因其製作工藝複雜,釉料配製繁難,琺瑯顏料昂貴,燒造技術極難,生產成本太高,所以很長時期內主要作為御前用器,由宮廷內皇家御用作坊製作,除少量琺瑯器作為貴重禮物由皇帝賞賜給王公大臣或饋贈給外國使臣外,民間很少流傳,而且難得一見。
以上這三件(套)清朝乾隆時期的寶物,如果到故宮一游,非常值得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