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廢太子(下) ——康熙帝為何對太子失望?
2024-10-10 21:18:25
作者: 閻崇年
上一講講到,朝廷里逐漸形成聚集在皇太子身邊的政治勢力,即太子黨,以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為首。索額圖是康熙帝幼年時期的首輔索尼之子,也是皇太子母親的叔父,在朝中形成一個勢力集團。特別是明珠集團被打擊後,索額圖集團更加膨脹,甚至影響皇權。他們手裡最重要的一張牌就是皇太子。康熙帝覺察到皇太子逐漸驕縱,勢力漸大,就拿索額圖開刀。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康熙帝令將索額圖拘禁,索額圖後來死于禁所。康熙帝又命逮捕索額圖的弟弟、兒子及親近大臣。這是給皇太子敲警鐘。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十一日,康熙帝巡幸塞外,命皇太子、皇長子、十三子、十四子、十五子、十六子、十七子、十八子等八個兒子隨駕。在巡幸期間,發生了幾件事。
第一,皇長子胤禔等向皇父說了皇太子的許多壞話,令康熙帝對皇太子非常不滿。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第二,巡幸途中,八歲的皇十八子胤祄得了急病,康熙帝心情焦慮,皇太子卻無動於衷。而胤礽當時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皇父的不滿。
第三,在返京途中,康熙帝發現皇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懷疑皇太子可能要暗殺他。這件事刺激康熙帝下決心要廢掉皇太子。
九月初四,康熙帝在從避暑山莊返京途中,召集諸王、大臣等於行宮前,流著眼淚宣布皇太子胤礽的罪狀,特別提到,皇太子每夜都從他的帳篷縫隙往裡偷看,讓他覺得不是今日被毒死,就是明日遇害,晝夜戒備,不得安寧。
康熙帝又說,不能讓這不仁不孝的人將來成為國君。康熙帝一邊說一邊流淚,宣讀完諭旨,難過得仆倒在地,當即命將胤礽抓起來。同一天,康熙帝命將索額圖的兩個兒子及胤礽左右的人立行正法。
康熙帝回到北京後,命在皇宮養馬的上駟院旁搭起帳篷,把胤礽關在裡面。又命皇四子胤禛與皇長子胤禔共同看守。當天,康熙帝召集諸王、貝勒、大臣等於午門內,宣諭廢黜皇太子胤礽之事,並告祭天地、宗廟、社稷。後來又把廢太子幽禁在咸安宮。
皇太子胤礽從初立到初廢,長達三十四年。這時,康熙帝五十五歲,皇太子三十五歲。
很快,出現了一個康熙帝意想不到的情況,廢斥皇太子後,諸皇子開始爭奪未來皇位。跳得最歡的是皇長子胤禔、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禎①。他們甚至建議要殺了廢太子,還讓人使魔法鎮魘(yǎn)廢太子。皇長子胤禔雖然母親出身微賤,但原大學士明珠是他的外堂叔祖父,皇八子胤禩小時候也為胤禔生母惠妃所撫養,所以康熙帝對皇長子和皇八子結黨非常警惕,而對於他們背後的明珠勢力更加敏感。康熙帝令革除皇長子的王爵,將他終身幽禁。接著,康熙帝又痛斥皇八子,把他鎖禁起來。十四阿哥胤禎知道後,急忙營救胤禩。康熙帝大怒,拔出佩刀就要殺胤禎,是五阿哥胤祺上前抱著皇父勸止,康熙帝才沒有殺。這件事情表明:隨著太子被廢,索額圖勢力受到了打壓,但明珠勢力膨脹,並在皇子中結黨。
廢掉太子兩個多月以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召滿、蒙大臣入宮,宣布皇太子的病已經治好了,然後當眾宣布將廢太子釋放。胤礽表示:「皇父諭旨,至聖至明。凡事都是我不好,所以才會遭到別人陷害。」
又過了四個月,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九,康熙帝重新冊立皇太子胤礽,第二天,分別將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晉封親王等。康熙帝試圖以此來促進諸皇子之間的團結。然而,事與願違,皇儲爭奪愈演愈烈,朝中黨爭也更加激烈。康熙帝再次拿索額圖黨開刀。
這次的犧牲品是索額圖一黨的步軍統領託合齊和刑部尚書齊世武。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帝以託合齊有病為由將其解職,後來又命拘禁託合齊。七天後,康熙帝召見諸王、大臣,宣稱:「諸大臣都是朕選拔重用之人,受恩五十年來,那些攀附皇太子的人想做什麼呢?!」他當場質問刑部尚書齊世武等,把他們鎖拿候審。到次年四月,又借一件貪污受賄案,把齊世武用鐵釘釘在牆壁上,齊世武號呼數日後死。也有史料說他沒有死,後來被發配。這是康熙帝將要再廢皇太子的前奏。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向諸皇子宣布:「廢掉太子,著將胤礽拘執看守。」其理由主要是:「狂疾未除,大失人心;飲食服用,陳設等物,有倍於朕;是非莫辨,秉性兇殘,結黨小人。」
康熙帝第二次廢黜皇太子,雖然並非如他自己所說「毫不介意,談笑處之」,但確實不像第一次那麼痛苦了。因為他發現,立皇太子就難免有矛盾,不立皇太子可能更好。一次,康熙帝說:「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太祖、太宗都未預立皇太子。(就是說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沒有在生前指定太子。)如今眾皇子的學問和見識都不落後於人,而且已經長大成人,已經分封,即使立了皇太子,能保將來無事嗎?」
其實,康熙帝明白,他立廢皇太子是失敗的。康熙帝到死也沒有公開明確皇位繼承人,而皇子們骨肉相殘的悲劇,在他死後更為慘烈。
在太子立廢的動盪中,在眾皇子上下鑽營之時,皇四子胤禛卻不露聲色,暗自韜晦,觀察窺測,等待時機。
①雍正即位後,將胤禎改名為允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