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故宮六百年風雲史> 御史彈相 ——明珠與索額圖的結黨爭鬥

御史彈相 ——明珠與索額圖的結黨爭鬥

2024-10-10 21:18:16 作者: 閻崇年

  康熙朝發生過一次政治地震,這就是左僉(qiān)都御史郭琇彈劾當朝大學士、權相明珠。郭琇為什麼要彈劾明珠?康熙帝對此是怎樣的態度?其後果如何?

  康熙朝最著名的大學士有兩位,一位是索額圖,另一位是明珠。明珠(1635—1708),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比康熙帝年長十九歲。明珠出身葉赫部,曾祖父、祖父都是葉赫貝勒。葉赫部滅亡,明珠的父親尼雅哈投降努爾哈赤,後來立功,做了佐領,隨軍入關。明珠初任侍衛,在皇帝身邊,精明強幹,勤懇敬業,升為內務府總管大臣(二品),改任刑部尚書。康熙帝擒鰲拜、掌朝綱後,明珠充任給皇帝講解經典的經筵講官,和康熙帝接觸多,不久升兵部尚書。康熙帝在南苑舉行盛大閱兵及軍事演習,部伍整肅,秩序井然。康熙帝很高興,命以此為例。不久,發生三藩之亂,明珠力主撤藩,堅決平叛,受到康熙帝信任。他任兵部尚書,每天處理緊急軍務,深得康熙帝的器重。康熙十六年(1677年),正當平叛高潮時,明珠為武英殿大學士(從康熙十六年到二十七年共十二年),入閣辦事。

  明珠在滿洲上三旗貴族中,特別在正黃旗貴族中,為人聰睿,勤奮讀書,文化涵養可謂翹楚。當時的重要典籍如《清太祖實錄》《清太宗實錄》《明史》等,明珠都擔任總裁官。

  明珠廣泛結交漢人名儒、名士。他的兒子納蘭性德被贊為「滿洲第一詞人」。他的另一個兒子揆敘官國子監祭酒、翰林院掌院學士、左都御史。南書房的徐乾學、高士奇、王鴻緒等都是明珠的人。而徐乾學兄弟三人又是「一狀元、二探花」,師生僚友,布滿朝廷。高士奇在南書房,頗受皇帝信賴。王鴻緒官左都御史,其兄王頊齡為日講起居注官,侄子官左都御史。

  明珠從一名宮廷侍衛而升為刑部、兵部、吏部的尚書,內閣大學士,說明他才智非凡,但他捲入了當時的政治漩渦之中,勢力膨脹,使皇權受到影響。恰在這時,御史郭琇挺身而出,彈劾權相明珠。

  郭琇(1638—1715),山東即墨人,出身於詩文之家。他九歲喪父,十歲喪繼母,幼年坎坷,曾在即墨城東四十里深山仙姑庵苦讀。他居住茅舍三間,沒有圍牆,每當風雨之夜,狐嘯狼嚎,悲涼嚇人,郭琇卻夜以繼日,學習不輟,「宿火中宵,且泣且讀」。三十二歲,他考中進士。鄉居八年後,為吳江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知縣。郭琇居心恬淡,辦事精銳,九年縣令,兩袖清風。後來康熙帝南巡時說:「郭琇以前為吳江縣縣令,居官非常好,百姓至今感念和頌揚。」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六月,皇太子師傅湯斌任江蘇巡撫,很欣賞縣令郭琇。經湯斌推薦,並經考試,郭琇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後升左僉都御史。郭琇做了一件大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二月某日,明珠壽誕,賓客滿堂。依慣例,御史不給當朝官長賀壽。但這天郭琇來到明珠相府。明珠格外高興,將郭琇迎到大堂。郭琇當眾從袖中取出彈章,示意要彈劾當朝大員,說完轉身而去,隨後立即向朝廷奏上彈章。眾官譁然,舉朝震驚,事已公開,不便阻攔。郭琇這封彈章就是《糾大臣疏》,彈劾大學士明珠等,主要是專權、受賄、賣官、泄密。

  一個四品言官竟敢彈劾當朝宰相,立即轟動朝廷。人們稱郭琇為「鐵面御史」。康熙帝一面提升郭琇為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品),一面卻並沒有馬上處理明珠,而是在半年之間,將原有的大學士七人,解職四人(明珠革職),並處置了諸位尚書,削弱明珠集團,以加強皇權。

  明珠集團為打擊報復郭琇,先後製造了幾個案子,此處重點說「錢糧案」和「冒名案」。

  先是「錢糧案」。郭琇任吳江縣知縣時,縣丞趙炯經收康熙二十二、二十三等年漕米兩千三百石,雖具印結存,但實際虧空。郭琇當時並未覺察,在離任時具結移交署印官張綺(qǐ)梅。後因趙炯降調,真情暴露。郭琇得知,即派家人代買糧食還倉。此案本易了結,但因江蘇按察使高承爵為明珠的侄女婿,藉此報復。

  高承爵嚴刑逼訊張綺梅,逼迫他誣指郭琇虧空漕糧,但未得逞。當高承爵聲稱給張綺梅「上腦箍」時,郭琇憤怒地對張綺梅說:「他們不過是要置我於死地耳!你為何不屈招而自討苦吃!」高承爵問郭琇:「你不怕死嗎?」郭琇笑曰:「我怕死的話就不坐在這裡,怕死的那個人正坐在堂上。」高承爵等不敢放肆,打算把郭琇遣戍陝西。當郭琇遣戍陝西的消息傳到即墨時,郭琇的妻子屈氏泣血草疏,要騎著毛驢上北京申冤。這份奏疏正要送上,康熙帝特別恩旨寬免,釋放郭琇回鄉,後來命郭琇任湖廣總督。從這件案子可以看出,作為言官,上疏參別人,必須先嚴於律己,否則很容易被對手抓個把柄,打擊報復。

  接著是「冒名案」。在郭琇彈劾明珠案里,有個被革職的戶部尚書佛倫,後來改任山東巡撫。他對郭琇懷恨在心,尋找機會報復。康熙帝曾經給郭琇的父親封贈誥命,也就是授贈給他榮譽證書。佛倫上奏說:「郭琇父親郭景昌,原名爾標,曾經在明末清初倡亂伏法(謀反被處決)。郭琇私改父名,冒請誥封。這是一個有欺君之罪的罪名。」禮部不待核實,就把郭琇父親的誥命給追奪了。康熙帝接到奏章後,命大學士伊桑阿悄悄詢問郭琇實情。郭琇回答伊桑阿:「這是誣陷。」但康熙並沒有馬上糾正。直到十年後,郭琇以湖廣總督的身份入京陛見,上了一封《辨白冤誣疏》,請求皇上敕問佛倫,並請求與佛倫對質。這時佛倫已經是大學士,康熙帝問佛倫,佛倫回答說:「當年下面上報的情況有誤。」於是,康熙帝重新頒發誥命。郭琇被誣,十年後方得申冤。

  以上兩案中,「錢糧案」屬於小題大作,借題發揮,「冒名案」純屬誣陷,說明明珠勢力必欲置郭琇於死地,以報「彈劾」之仇。但郭琇頑強抗爭,的確是一位堂堂正正的監察名臣。而康熙帝的做法值得玩味。康熙帝既利用郭琇牽制明珠,制約明珠集團勢力;又利用明珠牽制郭琇,限制郭琇勢力,正所謂執兩用中。

  康熙、明珠、郭琇,君主、宰輔、言官,結成複雜的關係。為君難,為臣難,為言官尤難。可見諫官難當,忠言難吐,彈章難上,直路難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