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故宮六百年風雲史> 王陽明 ——從午門廷杖到此心光明

王陽明 ——從午門廷杖到此心光明

2024-10-10 21:15:25 作者: 閻崇年

  近些年來,王陽明和他的學說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甚至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王陽明跟故宮有什麼關係?至少有「一甜一苦」的親密接觸——「一甜」就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陽明來到皇宮參加殿試,金榜題名,考中進士;「一苦」就是在午門東廡遭到廷杖。

  明清時期,無論哪位皇帝入主皇宮,都推崇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儒家學說。而儒學自春秋戰國之後,歷經兩千多年發展,有過三次高峰:第一次在西漢,董仲舒將儒學推衍成為經學;第二次在宋代,朱熹建立了理學體系;第三次在明朝弘治、正德年間,形成王陽明的心學。接下來講王陽明——從午門廷杖到此心光明。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母親懷孕十四個月才生下他,他到五歲還不會說話。這位王守仁後來在紹興的陽明洞旁蓋房子居住,所以被稱為王陽明。王陽明九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王華考中狀元,後來做了弘治帝的老師。他十一歲時,父親接他和祖父住到北京。路過鎮江金山寺,祖父帶他和朋友們飲酒吟詩。王陽明當眾吟了一首詩: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山離得近,月亮離得遠,有人就說山比月亮大。) 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如果有人眼光開闊長遠,就會看到山小,月更闊廣。)

  他不僅出口成詩,而且詩意高遠,內含哲理。

  對王陽明幼年影響更多的是他的祖父王天敘。祖父為人心胸豁達,吟歌自得。陽明的父親身在官場,見他豪邁不羈,常常擔憂,而他的祖父卻對他充滿信心。王陽明逐漸懂得,人生第一等事是讀書,學做聖賢。這顆理想的種子種在少年王陽明的心田上。

  十三歲時,他的母親鄭氏去世,這是陽明人生中第一個大挫折。他回老家居喪盡禮三年,又回到北京。進京前,他先去了長城居庸關一帶。當時蒙古邊患一直威脅明朝,王陽明要出關去看個究竟。他在那裡騎馬射箭,磨鍊意志。

  十七歲時,他按照父親的安排,去江西洪都(今南昌)結婚。岳父是他的遠房親戚,當時做江西布政司參議。他在岳父家住了一年半,從早到晚練習書法,把衙門裡積攢的紙全部寫完,悟出寫字的道理。他說:「我起初學字,對著古帖臨摹,只學得字的外觀,後來我先凝思靜慮,把精神會聚在一起,字體默運在心,然後下筆,如此好久,才通得字法。」

  十九歲時,祖父去世,父親回鄉守孝,召集陽明及從弟、妹夫等一起學習經義。王陽明白天隨眾課業,晚上便搜取經典誦讀。隨著讀書修養的長進,王陽明在舉止上也端容慎言。

  二十一歲,王陽明考中舉人;二十八歲,考中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二十九歲被授為刑部主事(處級)。至此,王陽明結束了第一階段人生。

  王陽明入仕後,便受到大太監劉瑾的殘害,人生蒙受大挫折。做禮部侍郎的父親受他牽連,也被罷官,不久就故去了。

  正德元年(1506年),劉瑾逮捕御史戴銑(xiǎn)等二十多人。王陽明上疏營救,遭廷杖四十,被打得斷了氣,很久才甦醒,關在監獄半年之後,被貶到貴州龍場驛。

  龍場在今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這裡萬山高聳,偏僻荒涼,多為苗民。善良的苗民見王陽明無處落腳,睡在草樹之中,就幫他搬到一個山洞居住。洞口直上直下,山洞很低,也很窄小,沒有家具鋪蓋,王陽明住在洞裡,以草為被褥。這個山洞後來被當地人稱為「玩易窩」。後來,王陽明又找到一個大些的洞穴,人在裡面可以直起身來,就搬到這個大的洞穴居住,現在當地人把它叫作「陽明洞」。這兩個山洞我都去考察過,而且都去過兩次。

  王陽明把中原儒家文明和教育帶到了這個偏僻的地方,教百姓蓋房子,燒窯制磚,把房屋布置起來,分成不同的功能區,把帶來的圖書整齊擺放,屋外還種上松、竹、芍藥等。王陽明還帶著驛卒放火燒荒,翻土耕種,得以溫飽。

  王陽明身處龍場驛這個偏僻艱苦而又安靜優美的環境,很少與人交往,又沒書讀,只有苦思冥想。他夜以繼日,回憶過去,琢磨學問,回顧好騎射、好俠義、好咬文嚼字、好神仙、好佛氏以及為學、為官的種種體驗,整天思考「格物」之說。這「格物」二字出自《大學》,說修養身心有一個順序: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基礎。

  這樣,「格物」就成為這個鏈條的起點。什麼是「格物」?格,是探索、研究;物,是事物、萬物,「格物」就是探索研究萬物的規律。怎麼探究呢?經過日夜苦思冥想,王陽明終於頓悟,高興得在睡夢裡大呼大叫。後來,經過不斷講學、論證、貫通、著書,他的學說得到眾多學者認同,於是,世間就有了「陽明學」。

  王陽明的學說,最經典的就是兩句話。

  第一,格物致知,致良知。意思是,探索萬物規律,要透過表面,用心思考,用心總結,探求規律,還要通過啟發、教育、力行,喚起良知,使人性之良善得到發揚,透出光明。

  第二,知行合一,重篤行。意思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是先知後行,也不是先行後知,而是知行合一,重視行,堅持行,更加強調行。

  王陽明學說簡稱「陽明學」,豐富了中華儒學的寶庫。王陽明弟子眾多,世稱姚江學派,有《王文成公全書》等著作傳世。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五十七歲的王陽明在廣西平亂過程中舊病復發,他一面上疏請求退休,一面乘船返回家鄉。船行到江西南安,他的門生周積在那裡做推官,趕來拜見。王陽明咳喘不止,半晌,才慢慢問道:「你近來學習有什麼進步?」周積回答:「被政務牽累。」周積問:「您身體怎樣?」王陽明說:「病勢危亟,只存些元氣罷了。」二十九日早晨,王陽明叫來周積,周積站立好久,才見他慢慢睜開眼睛,看著周積說:「我去了!」周積淚如泉湧,問他:「先生可有遺命?」王陽明微微地笑了一笑,說:「此心光明。」陽明先生,瞑目而逝。

  當我讀到這段史料時,不禁心潮澎湃。王陽明一生只有五十七年,三十歲之前過得悠遊自在,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關愛。但他走上仕途後,卻處處艱難,做學問難,傳播學問難,做君子難,做事業更難。他蒙受廷杖之辱、牢獄之災,遭到奸臣陷害、文人嫉恨,被發配龍場,煙瘴之地,草樹穴居,後來又帶兵征戰,患上肺炎痢疾,長期憂病,纏綿不愈。所以,他這一生,受到的苦大大多於嘗到的甜。但陽明先生在臨終時說的最後一句話,竟是「此心光明」。

  就王陽明個人而言,在五百年前,他達到了《左傳》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不朽」的境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