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故宮六百年風雲史> 五全皇后 ——從世子妃到太皇太后的傳奇

五全皇后 ——從世子妃到太皇太后的傳奇

2024-10-10 21:13:49 作者: 閻崇年

  在明清五百多年宮廷史上,作為一名宮中女子,從世子妃、太子妃、皇后、皇太后,一直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一個人,就是洪熙帝的張皇后。她是朱元璋的孫媳婦、朱棣的兒媳婦、洪熙帝朱高熾的皇后、宣德帝朱瞻基的生母、英宗朱祁鎮的祖母。我給她起了個代稱,叫作「五全皇后」。接下來就講這位「五全皇后」的故事。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封燕王長子朱高熾為燕世子,其妻張氏被封為世子妃。身為世子妃,張氏的最大貢獻是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朱瞻基(後來的宣德帝)、三子越王朱瞻墉、五子襄王朱瞻墡。連續幾個孫子的出生,使燕王對世子和世子妃非常滿意。特別是在長孫出生前夕,燕王朱棣夢見明太祖交給他一塊大的寶玉,說:「傳之子孫,永世其昌。」長孫剛滿月,燕王見了小瞻基,說:「這孩子英氣溢面,跟我夢見的一樣。」在燕王起兵的戰爭歲月,世子妃張氏陪伴世子朱高熾、婆母徐妃等堅守北平,為公公奪得皇位做出重要貢獻。這就是張氏作為燕世子妃的經歷。

  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封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張氏為太子妃。身為太子妃,張氏首先是賢惠守婦道,博得公婆喜歡。當時,她的丈夫多次被小叔子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所離間,他們揚言:「太子肥碩,不能騎射。」一天,朱棣與徐皇后在內苑宴敘,見到朱高熾,臉上就變了顏色,又唾又罵;又指著張氏說:「這個好兒媳,將來能擔承我家,如果不是因為她,你早就被廢掉了。」張氏連忙起身叩頭謝恩。過了一會兒,只見張氏從廚房裡端出親手製作的餃子,呈奉給公婆。朱棣和徐皇后又歡喜又感動,就招呼兒子、兒媳同飲,盡歡而散。

  既然太子因肥胖惹怒了皇父,張氏就精心幫助太子減肥:一是控制飲食,二是督促他騎馬射箭。這就是民間常說的「管住嘴,走斷腿」。朱高熾雖身歷驚險,還是保住了太子之位。

  張氏還精心養育兒子。永樂九年(1411年),長子朱瞻基剛成年,便被封為皇太孫。永樂十一年(1413年)端午,永樂帝率諸王大臣在東苑射柳,文武群臣、各國使臣、京城耆老都來觀看。皇太孫朱瞻基連連 射中,讓朱棣感到臉上有光。據說他還故意當眾給朱瞻基出了一道題:「萬方玉帛風雲會。」朱瞻基叩頭對道:「一統山河日月明。」這更足以使永樂帝炫耀了。作為太子妃的張氏得到公婆的喜愛和丈夫的肯定。

  可惜朱高熾繼承皇位不到一年,便病死於皇宮欽安殿。所以張氏當皇后才不到一年。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兩任皇帝先後去世,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繼承皇位,正當二十八歲年華。張氏成為皇太后。她留用了永宣時期的老臣,形成可靠的內閣,輔佐年輕的皇帝穩定政局。張太后把閣臣英國公張輔,吏部尚書蹇(jiǎn)義,戶部尚書夏原吉,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溥等,召到宮裡會見,慰勞他們,說:「你們都是先朝舊臣,希望繼續輔佐新皇帝。」還向兒子宣德帝一一介紹幾位閣臣的優點和特點,表達對閣臣的信任。

  這時,明朝自朱元璋奠定基業,已經有約六十多,海內安泰,國力充裕,政治穩定,史稱「永宣之治」,就是永樂到宣德三十多年的盛世。年輕英武的宣德帝,史稱「太平天子」,能文能武,對皇太后張氏非常孝順,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貢獻,必先太后。張太后游西苑,皇后、皇妃陪著,皇帝親手掖扶轎子登萬歲山。張太后拜謁長、獻二陵,皇帝親自鞬騎引導,遇到河橋,就下馬扶輦。回來的路上,路過農家,張太后招來老農婦詢問家裡的生活情況,還賜給她一些錢。有人獻上蔬菜和飯食,太后讓皇帝嘗嘗,說這就是農家的味道。

  鮮為人知的是,外表孝順能幹的宣宗朱瞻基,為人風流倜儻,愛好聲色禽獸,縱情遊獵雜戲,讓張太后操碎了心。有書記載,說他喜好鬥蛐蛐,派人從江南抓取,把價格抬得很高。其價騰貴至十多兩銀子。他還曾密詔蘇州知府況鍾進獻一千隻蛐蛐。

  宣德帝在位十年,僅三十八歲就病逝了。張太后萬分悲痛,她命人把宣德帝喜歡的蛐蛐罐全部砸碎,命景德鎮御窯也把燒制好的蛐蛐罐全部砸碎掩埋,以致故宮舊藏很難看到宣德時完整的蛐蛐罐,而在景德鎮御窯遺址發現了大量蛐蛐罐碎片。

  

  張太后還特別重視對皇太孫的培養和教育。她命戶部尚書夏原吉陪侍皇太孫朱祁鎮。

  宣德帝死,朱祁鎮繼承皇位,年方九歲,這就是明英宗正統帝(以後還講)。張氏也成了太皇太后。大臣請她垂簾聽政,她拒絕了,說:「不要壞了祖宗的規矩。」她委任股肱(gǔgōng)大臣,督促幼帝用功讀書,雖太監王振受寵於帝,但張氏在世他不敢亂為。正統年間,為加 強北京的防禦能力,在宣德時期工程的基礎上,朝廷接著開展了北京城池建設的工程。正統四年(1439年),修造京城九門的城樓、城壕、橋 閘,各門之外都樹立牌樓,京城四隅建築角樓;又深挖城壕,兩岸用石 頭砌築;將九門原有木橋全部換成石橋,兩橋之間,各設水閘。護城河水自西北流入,環城而過,穿流九橋九閘,從東南流入通惠河,經通州進入北運河,匯入渤海。京師城牆,原來只有外牆包磚,內牆仍為黃土,遇到下雨容易頹塌。這時期,將內牆全部包磚。特別是承天門(天安門),原來只是牌樓,這時高築城台,上建重檐門樓,雄偉高大,壯麗輝煌。皇宮三大殿在焚毀之後,也是這個時期重建的。這些偉大工程是在張太皇太后臨朝期間,君臣一心,萬眾協力,動用軍夫、工匠數萬人而完成的。

  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張太皇太后去世。

  張氏出生於河南永城的一戶普通人家,後嫁給燕王長子朱高熾。因為朱高熾為世子,她即被皇爺爺朱元璋封為燕王世子妃;朱高熾為太子,她即被皇父朱棣封為太子妃;朱高熾為皇帝,她即被冊為皇后;長子朱瞻基又繼位做了皇帝,她就被尊為皇太后;長孫朱祁鎮繼位做了皇帝,她又被尊為太皇太后。可以看出,張氏的「五全」,是依賴做皇帝的爺爺、公公、丈夫、兒子、孫子五代敕封而得來的。這樣的福氣,需要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自身的修煉。就她個人而言,有什麼值得借鑑的呢?她做到了對公婆尊敬孝順,對小叔寬容大度,對丈夫體貼勸慰,對後宮統攝安寧,對兒子教育勉勵,對孫子撐腰輔佐,對大臣信任鼓勵,對娘家規矩嚴格,對百姓親切體恤,對自己心地良善。這就是故宮歷史上僅有的一位「五全皇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