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人怎麼過日子

2024-10-10 21:05:58 作者: 張程

  一

  魏晉時期的人們穿什麼樣的衣服,吃什麼東西?魏晉時代社會風俗如何,他們過春節嗎?魏晉人的生活負擔如何?他們讀書寫字嗎,又用什麼寫字呢?

  這些都涉及魏晉時期人們的生活。討論魏晉人的生活,必須分清楚兩個斷層:因為南北分裂局面的存在,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生活是不同的;又因為社會分等級,貧富差距巨大,貴族和普通百姓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上。

  貴族們引領了魏晉豪奢的社會風氣。幾萬錢吃一頓飯還覺得沒有下筷子的地方,殺一頭牛就為了嘗一口牛心的味道,熏衣粉面走路都需要傭人扶持,這些都是典型的貴族生活場景。魏晉盛行厚葬,富人陪葬品豐厚,客觀上也助長了盜墓的風氣。亂世中梟雄特別喜歡盜掘魏晉墳墓,不知道魏晉貴族們知道後做何感想。石崇的鬥富、王濟的金溝,後人大可以批評他們的浪費,批評他們豪奢誤國。魏晉貴族階層發展為門閥世族後,都非常重視子弟的文化教育,日常言行務求文雅,喜歡玄學清談和詩文唱和,其中固然有矯情和寄生的成分在,但客觀上推動了魏晉文化的發展。琅琊王氏子弟王筠曾說:「世傳安平崔氏、汝南應氏等家族相繼以文采著稱,可他們不過傳了二三世而已,不像我們王家,七代以來人人有文集,文化昌盛。」王家七代人的文集肯定有水分在其中,可也從一個側面表現出門閥世族對文化教育的重視。比如顏之推就提醒世族子弟們不要放鬆學習:「雖千載冠冕,不曉書記者,莫不耕田養馬……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他的觀念頗具代表性,世族們認為文化層次的高低也是區別豪族和寒門的一大標準,文化教育是維持門第的一大利器。

  

  魏晉的世族子弟都具備相當的文化層次,使得書聲在亂世中朗朗不絕。玄學的發展帶動了思想的活躍和進步,這也得感謝世族文化。如果不是衣食無憂,誰還會整天清談?儘管清談於時局和現實無補,談話者卻談出了境界,活出了精神。比如同樣是酗酒,劉伶喝醉了就能說出「死便掘地以埋」的話來。而同樣是喝水,晉代的士人就知道把水燒開了然後加上南方的茶葉泡茶喝。喝茶開始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南方的制茶業也因此發展。

  世族子弟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讀書、會客、清談、酗酒、喝茶,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與之有天壤之別,夠得上「悲慘」標準。

  門閥世族的富庶豪奢並不代表魏晉整個時代的富裕,事實上魏晉因為戰亂,總體上是中國歷史上的貧困時期。兩漢已經相當發達的貨幣貿易退化為了以物易物的原始貿易。戰亂直接影響到商業,使之衰落,土地荒蕪,百姓困苦,以實物交換為主體的自然經濟興起,成為魏晉時期經濟形態的主流。用來當作貨幣的實物,以穀米麥粟等農產品以及絹布綾綿等布帛為主。也就是說,魏晉時期的普通人不知道貨幣為何物。他們計算家產和稅負的標準是:張三的家產值幾頭牛?李四的田地今年能收多少石麥子?我到秋天應該交給官府多少匹絹?

  建安九年(204),曹操正式頒布以實物納租繳稅的法令,為魏晉南北朝的租稅制度奠定了基礎。魏晉時期的男子,從十六歲到六十歲為正丁,都需要交納賦稅,兩端的年齡為次丁,部分項目可以減半。女子出嫁者為丁,沒有出嫁以二十歲為界限,都要像正丁一樣繳稅服役。而兩晉的稅賦項目特別繁多,非常苛刻。最要命的是,稅賦沒有成文的規定。凡是軍國大事所需物品,或者是地方上出產的特產,都可能成為朝廷徵收的對象。也就是說,老百姓生活在沒有壓迫標準的環境中,隨時都可能被官府盤剝壓榨。

  普遍的貧困導致了貿易的萎縮,依賴貿易成長起來的城市規模都不大。北方最主要的城市是洛陽。洛陽作為魏晉的都城,雖然多次被戰亂毀壞,但因為是黃河南北貿易以及西域和中原貿易的主要場所,很快得到了恢復,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大的都市。南方最大的都市是建康,因為它既是東吳、東晉和南朝四代的首都,又坐落在江南經濟區域的中心。其他比較大的都市,多數是軍事重鎮,因為駐軍或者屯田而發展起來的。典型的如南北拉鋸地帶的襄陽、壽陽、廣陵等城市。又如山東的廣固,建立的時間很短,山東各地因為遭戰亂,被反覆掃蕩,已成一片廢墟,但廣固竟然迅速崛起為山東的大都市,而人口則始終只有幾萬人。由此可見戰亂和貧困制約了魏晉時期城市的發展。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口極少,幾乎都是軍人、官吏、貴族和為他們服務的奴僕、工匠等。

  有限的貿易集市也被官府牢牢把握。貪官污吏爭相擔任司市的官職,從中營私舞弊,常常向老百姓強買強賣,甚至搶劫貨物。大富豪石崇就是靠搶劫商戶發達起來的。

  老百姓不堪負擔,或賣妻賣兒,或逃入江湖山谷,采草葉為食。編戶大量逃亡,朝廷控制的人口持續減少,在編百姓負擔越來越重。

  如果一個人是漢族人,他是生在北方比較幸福,還是生在南方比較愜意?

  南方百姓負擔非常重,且社會層級越來越僵化,門閥世族壟斷政權,社會流動性很差。但好處是南方的政權相對北方來說要穩定得多,上層的爭權奪利幾乎沒有直接影響下層老百姓的生活。

  北方百姓的負擔比南方同胞要輕得多。這一方面是因為北方政權更迭拉鋸頻繁,官府統治相對薄弱;另一方面是因為北方政權普通不信任漢族人,軍隊主要由少數民族組成,不武裝漢族人,這就讓多數漢族人不用服兵役了。當然,生活在北方最大的壞處是戰爭太頻繁,生命得不到保障。北方出現了許多漢族人的塢堡,大家聚集在本地豪族或者強力人物周圍,建立武裝村落集中生活,在堡壘周圍耕種,遇到戰亂就自我武裝起來自衛。塢堡的武裝效果很明顯,少數民族政權對這些自衛村落相對客氣,不時還籠絡塢堡的頭面人物做官。

  生活在北方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有機會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因為反覆戰亂,北方政權取得了大量無主的荒地和棄田,沒收為國有,獎勵或者分配給流民耕作。南方的自耕農數量大大小於北方,因為南方土地歸屬比較固定。即便是政府劃出來安置流民的僑置州縣,土地也是國有,只是出租給流民耕種而已。

  南北在飲食上也很不同。北方人的糧食以豆麥為主,多用來做餅;南方人則以大米為主,多用來做米飯或者粥。不論南北,平民基本沒有佐餐菜餚,能以鹽泡菜佐餐就不錯了。肉食在魏晉普通人家的餐桌上極為罕見。北方畜牧業比南方發達,北方人的肉食比南方人多,以牛羊為主。南方人的肉食以鵝鴨雞魚為主,另外豬也成了南方人的肉食對象之一。

  南北方在穿戴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大致是北方胡化嚴重,南方基本保留漢族的峨冠博帶。不過南北方的布料多數都是麻布。在日常用品中,低矮的胡床出現,開始改變漢族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紙張也在魏晉得到大發展,麻紙的產量很高。到南北朝時期,紙張代替了竹簡,成為日常文書的主要工具。

  總之,不論是生活在南方還是北方,除了占人口極少數的權貴階層外,老百姓的生活是既貧苦又悲慘的。

  二

  魏晉風俗的鮮明特點是節日增多,人們在節日慶祝上增加了濃厚的喜慶、快樂和自我陶醉的情感。畢竟現實社會太殘酷了,戰爭和貧困威脅著每個人的生命,人們開始在現實之外尋找寄託。節日就成了百姓尋找精神寄託的載體之一。節日可以為人提供精神放縱和尋找快樂的機會。慶祝節日時的短暫歡娛,可以讓人們獲得精神上的平衡,求得心理上的補償。一年之中,春節是南北方最隆重的節日,祭神、敬天等活動始終不變。接著就是元宵節,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三月三日江南要過上巳節,除了祭祀祈求驅災避禍之外,陸續發展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江邊洗濯、賞花觀水等活動。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過修禊節。接著就是清明、端午、乞巧、重陽、臘日、除夕等。這些節日發展到魏晉時期,被加入了許多內容,有的乾脆轉變了節日方向。

  比如魏晉時男子加冠禮開始用音樂伴奏。又比如魏晉時期開始盛行抓周禮,嬰孩滿周歲的時候由長者給他戴長命鎖或平安符等,祈求寶寶長命百歲,此生幸福,並且擺出許多物件讓嬰孩去選,以此來預測他的前途和性情。再比如濫觴於史前的儺儀,原本是四季驅邪逐疫的儀式,到魏晉時發展為儺戲,儀式中加入了娛樂成分,出現了樂人扮演的神主、神獸等角色。

  最典型的喜慶例子就是端午節真正成為一個節日。魏晉以前,五月初五這一天被視為帶著神秘恐怖氣氛的日子。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東晉末年的名將王鎮惡就因為是五月初五生的,家人竟然不想要這個孩子,要把他送人。所以,五月初五當天,人們都要避邪、驅毒,並沒有與屈原聯繫起來,更沒有娛樂和喜慶色彩。

  魏晉時期,五月初五開始被稱為端午。梁宗懍(lǐn)《荊楚歲時記》記述魏晉端午節的習俗:「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忌蓋屋……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於戶上,以禳毒氣……是日,競渡,采雜藥……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條達等織組雜物以相贈遺。取鴝鵒,教之語。」可見當時端午已經發展出豐富的習俗,包括:踏百草、采艾葉做成人形懸於門戶以禳除毒氣、用菖蒲做菖蒲酒、龍舟競渡、採藥等。這些習俗由避邪、驅毒發展而來,又明顯加入了遊玩娛樂色彩。當時還有抓八哥幼鳥教它說話以供娛樂的活動。

  在南方,流民們離鄉背土,反而更加珍惜漢族的傳統節日,將它們完整保存並留傳了下來。而北方的傳統節日和一些習俗,卻沒有像南方這般保留完好。大量少數民族的習俗開始進入北方人的日常生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