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魏晉:歷史大變局下的個人命運> 第七章 魏晉風華 桃花源只是傳說

第七章 魏晉風華 桃花源只是傳說

2024-10-10 21:05:45 作者: 張程

  一

  

  義熙十四年(418)的一個清晨,柴桑鄉間的一位老農叩響了陶淵明家的柴門。他帶酒來與陶淵明同飲,陶淵明欣然接受。透過從房頂和四壁漏處照進來的晨曦,老農看到陶淵明家徒四壁,無以為繼,就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矮房破屋、衣衫襤褸,這樣的生活不適合你陶淵明。世間之人都渾渾噩噩,你為什麼不和他們同流合污呢?陶淵明回答道:「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他謝絕了老農的勸告。

  幾年後,即宋文帝元嘉元年(424),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陶淵明的草舍探訪。此時的陶淵明又病又餓,已經臥床不起多日了。檀道濟見狀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現在是太平盛世,你為什麼不出來做官?何必自我折磨呢?陶淵明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在當官上。檀道濟無奈,送給陶淵明許多糧食和肉,結果被陶淵明「揮而去之」。

  在東晉南朝,陶淵明是個孤獨寂寞的隱者,不被同時代的人所理解。

  魏晉南北朝時期,被樹立為主流意識形態的雖然是儒家思想,但掌權者真正奉行的始終是法家思想,尤其是在九州動亂、朝廷衰微的背景下,各派人物將現實主義政治發揚光大,法家思想更是大行其道。比如司馬睿送給太子司馬紹的圖書禮物,不是《詩經》《論語》或者《尚書》,而是《韓非子》。

  政治鬥爭異常殘酷。出於對現實政治的反叛,玄學盛行,社會上以清談為樂。玄學為許多人提供了躲避殘酷現實、保持獨立人格的可能。而陶淵明拋棄了這一切,不信奉任何思想學派,只奉行簡單、平淡、真實的隱居生活。他沉默少言,想說話就說,不想說話就不說;喜歡喝酒,就盡情喝酒;喜歡讀書和寫作,卻不以精通某家學問或者追求什麼為目的。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晉書》在陶潛傳記開篇不久就引用了這篇文章,認為這是陶淵明的自傳。如果說陶淵明的人生有什麼目的的話,那就是堅守率真、獨立的人性。所以他不為務實的東晉政治所吸納,也不為當時宗法家或宗玄學的士人所理解。

  率真、獨立的人性在複雜的現實中難以保持,所以陶淵明在後半生遠離塵囂,躬耕自資。他寫了一篇《桃花源記》,來描繪他理想中那平淡、簡單的生活圖景: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從此,桃花源,一個若有若無的仙境,成了中國文人心目中理想世界的代名詞。千百年來,一代代後來者,或苦苦追尋或刻意營造想像中的「世外桃源」,更有一代代崇拜者,力圖證明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陶淵明的虛構。

  二

  陶淵明(劉宋建立後改名陶潛),字元亮,是東晉名臣陶侃的曾孫。在他出生時,陶家已經敗落。陶淵明九歲喪父,與母親、妹妹三人寄宿在外祖父孟嘉家裡,艱難度日。

  孟嘉是名士,「行不苟合,年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旁若無人」。陶淵明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外祖父不求虛名的率真箇性,也繼承了外祖父酗酒的嗜好。孟家藏書很多,給陶淵明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歷史上沒有記載陶淵明的老師是誰,他很可能是自學成才。這就使得陶淵明的人格無拘無束地蔓延生長,開出了求真淡定的花朵。

  在其他人熱衷「三玄」(老子、莊子、周易)、士人從小鑽營進取的兩晉時代,陶淵明自由選擇學習了儒家的六經,遍覽了文、史、哲以及神話等閒書與異書。結果,兩種思想在陶淵明身上紮下了根。一是多數學問都倡導的入世思想,陶淵明也有兼濟天下、撫慰蒼生的志向抱負,渴望施展才華做出一番功業來;二是清正獨立的人格根深蒂固,陶淵明正邪分明,去偽存真,不阿諛、不諂媚、不說假話、不幹壞事。他要按照「正確的思路」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

  這樣,陶淵明就遇到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獨立、正直又有抱負的讀書人都會遭遇的難題。現實不會讓你順利地施展才華實現抱負,而是給你設置種種障礙。讀書人要想成事,必須妥協讓步,要麼委曲求全曲線踐志,要麼喪失獨立性在現實中隨波逐流,總之,不會讓你既保持清正獨立的人格又實現理想抱負。如果你不願意妥協,則輕者在現實中被摔打得頭破血流,重者被掃地出門無處容身。

  陶淵明就屬於不願意向現實妥協的那類人。

  太元十八年(393),陶淵明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出任江州祭酒。當時他已經二十九歲了。東晉門閥制度森嚴,世族能夠二十為官,寒門卻只能三十試吏。曾祖父的成功並沒有讓陶淵明擺脫寒門的身份,他入仕即遭人輕視。同時陶淵明對官場冗繁無聊的生活也很不適應,對官吏脫離百姓民生的工作不以為然,很快就辭職回鄉了。之後江州又召他出任主簿,他也辭謝了。

  隆安四年(400),陶淵明覺得荊州刺史桓玄有所作為,跟隨他有可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於是主動投入桓玄門下做屬吏。不想桓玄的「有所作為」是篡奪東晉的天下,陶淵明不願意同流合污做亂臣賊子,便在第二年借母親去世之機,掛冠而去。

  元興元年(402),桓玄叛亂,攻入建康,第二年篡位稱帝。陶淵明對桓玄稱帝深恨在心,思考如何報國,得知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人起兵討桓,便馬上離家,一路喬裝,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報告給劉裕。陶淵明對此舉很是得意,認為做了一件對國家百姓有利的事情。他看到劉裕主政後革新政治,作風不俗,便留在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劉裕以身作則整頓朝政,「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陶淵明一度以為自己找到了事業的歸宿,和劉裕走得很近。然而很快,陶淵明便失望地發現劉裕的這些作為其實是在為篡位稱帝做準備,於是在義熙元年(405)去職。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陶淵明出任彭澤(今江西湖口)縣令。此前的陶淵明斷斷續續出任了多個低級官職,都干不長,沒有積蓄又酗酒,家庭生活開始出現困難。東晉的官吏有「職份田」,到任耕種,卸任歸還。陶淵明到任後想在職份田上全種上釀酒用的秫谷,說:「讓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不同意,要種上可以吃飯換錢的粳米。夫妻爭吵的結果是一頃五十畝田種秫谷,五十畝種粳米。隨著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陶淵明酗酒也越來越厲害。

  不過沒有等到種下去的秫谷成熟,陶淵明又掛冠而去。原來追求簡單真實的陶淵明上任後,有事辦事,沒事休息,從不和上級、同僚「聯絡感情」。一日,潯陽郡遣督郵來到縣裡,屬吏告訴陶淵明應該束帶正裝去見。陶淵明嘆道:「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於是授印去職。陶淵明在彭澤任縣令僅八十一天,卻為他贏得了「陶彭澤」的雅號。

  卸任後,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結束,此後再未出仕。在這十三年中,陶淵明一心報國利民,輾轉為官又失望而輾轉辭職,最後絕望地發現殘酷的現實並沒有給他那清正獨立的人格留下空間。他只能選擇隱居。陶淵明寫道:「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405年,陶淵明掛冠而去的這一天,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個縣令,卻多了一位開創文派、刷新思想的大師。

  三

  陶淵明辭官回到鄉里,過起「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生活。夫人翟氏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維持生計。

  陶淵明很享受純樸、簡單的鄉村生活,鄉間沒有複雜的權力糾紛,鄉民也不會爾虞我詐、黨同伐異。「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些平凡的鄉間景象,在陶淵明筆下格外親切溫暖。陶淵明一家成了普通百姓,生活壓力自然比做官的時候要重許多。四十多歲的陶淵明拿起鋤頭,「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他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勞動,希望能有好的收成,真正體會到了普通百姓的辛苦。

  他和一起勞動的鄉親們「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日常瑣事和收成好壞成了大家的共同話題。東晉對百姓的剝削是很重的,尤其是大量戶口蔭庇在世族豪門名下,像陶淵明這樣的自耕農承擔了越來越重的稅賦。社會貧富差距懸殊,富裕人家的田地跨州連郡,窮人家無立錐之地;富裕人家山珍海味,窮人家連米飯、稀粥都不能保證,菜餚只是粗鹽醃菜而已。

  歸隱之初,陶淵明的生活尚可,有「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他喜愛菊花,宅邊院前遍植菊花;繼續嗜酒,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飲必醉。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自便。」在最初的幾年裡,陶淵明勞作雖然辛苦,但還能自由地爬山、寫詩、喝酒,並灑脫地處理來自官場的打擾。

  江州刺史王弘崇拜陶淵明,主動上門拜訪,陶淵明稱病不見。王弘派人偵察,得知陶淵明將遊覽廬山,就叫陶淵明的故人龐通之等人齎酒在半道上攔住他。陶淵明遇到了酒,欣然引酌野亭,忘記了登山。王弘適時出來相見,歡宴了一整天。陶淵明沒有鞋,王弘馬上讓左右給他編一雙鞋。左右要量陶淵明的腳,他就坐在那裡伸出腳來讓別人量。王弘邀請陶淵明去江州,問他怎麼去。陶淵明說:「我素有腳疾,以前是坐藍輿的,現在也能走回去。」王弘就讓一個門生和兩個兒子把陶淵明抬到江州。面對王弘這樣的權貴,陶淵明談笑自若,絲毫沒有羨慕、趨附權貴的意思,得到了時人的讚揚。

  陶淵明的《飲酒》詩可以對他歸隱的早期生活做一個總結:「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義熙四年(408)夏天,陶淵明那閃耀著奪目文化光輝的「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被一場無情的大火焚毀一空。陶家不得不遷至其他村子重新安家,此後家境每況愈下。為了養家餬口,陶淵明的勞動強度驟然加大,可即便他終年辛勞,還是生活窘迫。如逢收成好,陶家尚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一旦遇上災年則陷入「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的困境。最後,陶淵明可能是把宅地給賣了,全家寄居在船上。現實是如此殘酷,世外桃源般的歸隱生活即便能夠存在一時,也不能存在一世。

  到了晚年,陶淵明的生活難以為繼了。據說他的兒子都是痴呆,一家人的生活始終依靠年邁的陶淵明。晚年陶淵明的生活來源主要靠乞討和借貸。有的朋友會主動周濟他,有的就需要陶淵明親自上門乞借了。政治的打擊也接踵而來,420年,劉裕篡奪了東晉的天下,建立了劉宋王朝。那個陶淵明曾經寄託忠誠和夢想,希望在其中有所作為的王朝不復存在了。永初三年(422),年近花甲的陶淵明在生活上已近絕境,他在《有會而作》一詩中寫道:「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他長期餓著肚子,求一把菽麥都不可得。

  令人吃驚的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陶淵明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拒絕朝廷的徵召,拒絕再次踏入官場,哪怕是領取一份清閒的俸祿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他對困窘的生活際遇淡然置之,仍然堅持寫詩,繼續歌唱自然,品味田園,鍾情理想中的桃花源。老朋友顏延之在劉宋景平元年(423)出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找他喝酒。臨別,顏延之留下兩萬錢接濟老友生活,陶淵明全部送到酒家換取久違的美酒。越是貧病交加,現實打擊越重,陶淵明就越離不開酒精。

  元嘉四年(427),陶淵明的身體不行了。九月中旬,陶淵明在清醒時給自己寫了《輓歌》組詩。在第二首詩中,他自嘲死後可以「鼓腹無所思」,設想了死後「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嘗。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的情景。在第三首詩中,陶淵明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平淡地迎接死亡的到來。冬天,陶淵明去世,享年六十三歲。

  陶淵明及其作品在南北朝不為人重視,卻在幾百年後獲得了空前的讚譽和如潮的掌聲。

  南朝梁代劉勰的文論《文心雕龍》對陶淵明隻字未提,南朝梁代鍾嶸《詩品》也只是將陶詩列為中品。唐宋之後,讀書人才開始發現幾百年前的陶淵明是那麼有代表性,那麼前瞻地預示了文人的困境。他用生命營造出來的「桃花源」意境是那麼美,能給人暫時的逃避和休憩,能給人無限美好的想像。於是,不管是入仕還是沒有入仕,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士人們紛紛附庸陶淵明,解讀他的田園詩。因為沒有文人能夠跨越現實和理想的巨大鴻溝,沒有文人能從中找到兩全其美之道,陶淵明的探索已然是最佳選擇了,所以陶淵明始終擁有穩固的擁護者。

  詩仙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和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遙相呼應。當年李白意氣風發出川來,滿心揚名天下,結果接連受到打擊,不得不醉情山水、詩文和美酒,最終在古江州附近赴水撈月而去;王維二十歲高中狀元,名揚四海,本想成就偉業,結果在中下級官僚序列中徘徊,最後歸隱終南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詞人辛棄疾壯懷激烈,少年戎馬南北,中年久離前線,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終將陶淵明引為知己,在《念奴嬌》中盛讚「須信採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陶淵明成了眾多文人的典範,成了中國歷史的特殊符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