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振興中華之畢生求索
2024-10-10 19:22:58
作者: 吳廷璆
吳廷璆(1910.7—2003.12),又名默健、曼泉。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杭州一公務員家庭。
少時多不幸,幼年喪父、少年喪母。不滿1歲時,父親撒手人寰,母子寄居姑母家。9歲慈母病故後,為叔父收養。13歲考入兩浙鹽務中學。坎坷的身世和教育背景,是他從小勵志自強報國的動因。
1927年7月,吳廷璆中學畢業,在對國共反目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毅然加入北伐軍,先是在國民革命軍東路軍先遣軍司令部政治部從事宣傳工作,後轉至長江要塞司令部政治部宣傳科。10月至翌年6月,在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五方面軍總指揮部秘書處任書記官。然而,舊軍隊腐敗透頂的惡行讓他心灰意冷,遂在部隊轉移途中逃逸,隻身潛往上海。
吳廷璆投軍報國無望,遂決意再入學門。1929年7月如願考入北京大學史學系。在傅斯年、陳受頤、蔣廷黼、錢穆等大師雲集的史學系,其史學功力日進,而聽取法學院教授許德珩[2]、陳啟修講授社會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課,更讓他激情勃發無以自制。他研讀《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兩個策略」等馬列著作,在《北平晨報》副刊發表高爾基、契訶夫等進步小說的翻譯作品,結識進步同學,初步樹立了改造社會必須打倒整個剝削階級的世界觀。
「九一八事變」後,南京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舉國群情激憤。反帝大同盟成立後,吳廷璆積極參加北大支部的活動,成為中共北京市委秘密領導的「抗日救國十人團」成員。當時,北平各高校學生發起敦促南京政府抗日的「請願」活動,北大學生為了排除國民黨對北大學生會及北平市學聯的控制,於1931年12月1日召開全校大會,推翻校學生會,成立「非常學生會」,吳廷璆被推舉為副主席。次日,北大學生南下示威團首批人員強行登上悶罐列車南下,抵達南京後,吳廷璆和千家駒[3]作為學生代表舉行發布會,申明了抗日主張。第二批北大學生抵寧後,國民政府南京衛戍司令部下達了禁止遊行示威命令,北大示威團400餘學生遂公推吳廷璆與張勃川[4]前往司令部交涉。吳、張二人到司令部後立即被捕,於是被扣押在孝陵衛的北大學生集體絕食與當局抗爭。北大示威團被強制押返北平後,非常學生會控制的《北大新聞》(三日刊)出版了「北大一二五示威運動」專輯,其中《衛戍司令部之夜》一文系吳廷璆手筆,這一鬥爭經歷後來被楊沫的小說《青春之歌》選作素材。
南京示威鬥爭結束後,校內進步學生與托派學生間的鬥爭趨於白熱化,進步學生接連被國民黨特務逮捕。1932年9月,身處險境的吳廷璆在舊友幫助下到西安躲避,其間曾為省立一中講授國語和英文。
1932年底,吳廷璆因參加迎接紅四方面軍北上運動,被國民黨西安當局列入逮捕黑名單,所幸事前得到友人通知,遂匆匆逃回北大。當時北大學生「反蔣驅胡」(校長蔣夢麟、文學院長胡適)鬥爭正酣,吳立即投入鬥爭,並與多名進步學生闖入校長室,要求校長下台。事後,7名學生被校當局開除,國民黨憲兵三團亦開始抓捕激進分子,吳處境危險。1933年1月,吳得到同鄉師長范文瀾[5]提供的旅費資助,淚別北大,乘船亡命東瀛。
1933年春,吳廷璆考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史學科,潛心專研學問。在東洋史學者羽田亨[6]教授指導下,完成題為《漢代西域的商業貿易關係》的畢業學位論文。1936年春回國,同年8月受聘山東大學(青島)國文系講師,教授歷史。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八一三事變」後,全面抗戰展開。已經獲得河南大學副教授聘書的吳廷璆毅然放下教鞭,在葉劍英的介紹下直奔五台山東茹村八路軍總部野戰政治部敵工部,從事翻譯敵軍文件、審訊和教育俘虜、瓦解敵軍等政治宣傳工作。那是個讓他真切感覺「到了另一個世界」「生活愉快」「工作也積極」[7]的時光。1939年11月,經野戰政治部主任傅鍾將軍批准,吳繞道西安前往豫西協助中共黨員范文瀾工作,途中得知范所在區域淪陷,范則在向延安轉移途中被國民黨胡宗南部逮捕,遂決意留在西安展開營救。
1942年8月至1944年7月,吳廷璆應聘擔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任燕京大學(成都)歷史系教授。1944年8月至1949年10月,擔任武漢大學(四川樂山,1946年遷回武昌)歷史系教授,此間積極參加反蔣反獨裁的民主運動,是杜斌丞[8]、李相符[9]、馬哲民[10]等領導的「唯民社」(民盟的前身)骨幹成員,並與許德珩等共同發起成立民主與科學社(後改稱「九三學社」),參加中共武漢地下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教育協會。武漢解放後,擔任了武大校務委員、生產管理委員會主席等職。
1949年10月,因范文瀾力薦,吳廷璆由武大調任南開大學。1995年以85歲高齡離休。
在南開大學工作的46年時間裡,他除了歷史教學與研究的本職工作外,還承擔了大量社會工作。校內職務為學校總務長2年,《南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首任主編11年,歷史系主任及副主任17年,歷史研究所所長6年;校外學術兼職有,《歷史教學》總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亞洲史卷負責人,河北省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天津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第一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歷史組),中國日本史學會首任會長;社會兼職有,河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天津市人民政府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務委員,民盟天津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政協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