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9帝僧會面
2024-10-10 10:59:41
作者: 海棠春睡暖
「那感情更好!」
「既然大師也對我大明觀感甚佳,不知可否,為這即將到來的盛世繁華,添加一份力呢?」章邯面帶希冀之色。
道詢大師倒是沒有如其他人一般,章邯這個大明一開口,便忙不迭點頭應下。
像他這樣洞明世事的出家之人,雖然不會說對世俗皇權熟視無睹,但也沒到面對皇權戰戰兢兢,膝蓋軟的那等程度。
只見他不緊不慢,皺眉裝作思考一番,才回道;
「陛下的意思老僧明白。且之前張大人上小寺拜訪老僧的時候,已然把話說得十分清楚。
只是,老僧心中至今有一個心結,希望得到陛下您的幫助。」
「不就是那爛陀寺的重建麼,這件事情大師儘管放心。
我大明雖然管控境內各宗教,但,在大名境內卻是崇尚信仰自由,子民平等。
佛教作為從大明發展的本土宗教,且在大多數地方影響力不容小覷。不用大師這般操心,我大明朝廷也定然不會讓佛教在自己的發祥地沉淪下去。」
「至於重建那爛陀寺,恢復其盛況~
這件事情,昨日張部長向朕陳稟後,朕已然心中有了腹稿。
回頭朕就會給宗教事務部和工部下個條陳,讓他們商量個靠譜的重建方案出來。」章邯胸有成竹,說出這番話。
「阿彌陀佛,老僧代天下釋家弟子,感謝陛下對我佛門的饋贈。必日日祈禱陛下福壽安康,大明江山永固。」
道詢大師面帶喜色,起身,對章邯誠心一拜。
章邯只是泯然一笑。
也直接自顧自起身,走到亭子的邊緣,伸手指著南方遠處,那重重宮闕說;「大師不必如此!大明重建那爛陀寺是基於大明現實的需要,而非看在什麼情分上。
我章邯入此地,建立大明王朝,只問蒼生,不問鬼神。」說完這番話,他回頭大有深意看了道詢大師一眼,點醒對方;
「大師不要介意就好。」
道詢大師聞聽這番,不由再次高看面前這位大明皇帝一眼。
從剛開始接觸到現在,這位大明皇帝每每語出驚人,且言語之間,那種成竹在胸的態度,和操弄天下的心態,道詢感受得十分深切。
所以他剛才才恭維出那句「聖人出"的箴言。
但此時,對方一句「只問蒼生,不問鬼神」,卻是又讓道詢,再次對面前這位年輕的帝王有了一層更清醒的認識,也更加高看了那麼幾分。
且他意識中也認為,從短短接觸這段時間來看,對方並不像是故意在自己面前誇大其詞。從進入沿途自己粗略觀察來看,大明官府相較於大宋官府,差距也十分明顯。
給人最不一樣的感覺,若是非要形容,便是兩個字—「務實。」
當初,剛進入大明境內不久的道詢大師還略感詫異!
畢竟史書也不是他這等人看不到的內容,歷朝歷代,官府拖拉,腐化都是常態。除了開國的時候官府稍微務實,效率較高,做出一些實事,往後必然一代比一代差,。
這倒不是人員素質變差,而是多方面原因所導致。
大明雖然目前也是剛開國不久,但給道詢的感覺卻是與史書中的中原王朝大為不同。給他種莫名感覺,大明這種務實的辦事效率,怕是不會僅僅持續幾十年。
今日,當他見到章邯這個皇帝,一番交談後,他固然覺得找到這種感覺的源頭,可心中仍舊存著些疑惑。
章邯不會知道道詢大師心中的想法,待敲定重修那爛陀寺後,雙方便已經默契默認了,道詢大師幫助大明修建橋樑的事情。
目前,大明急需在修建橋樑的地方共有三處,且一處比一處工程建造難度大。
第一處是在印度河上搭建大型橋樑。
印度河流經次大陸西部,發源於青藏高原,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也是次大陸古文明的發祥地。
但比之橫河,其水流量不算特別大,且整體還算平緩,是難度最低的地方。
第二處自然便是貫通恆河兩岸的橋樑。
恆河作為世界上數得清的大河之一,灌溉次大陸北部數百萬頃的土地,比之黃河有過之而不無不及,就是比之長江流量也不差多少。
且想想後世黃河長江跨河、跨海大橋什麼時候的修的,其中的困難,便能一窺其工程難度。
若說跨越恆河工程難度大,那麼第三處修建橋樑的地方,無疑難度再次上了幾個數量級。
乃是幾座連結島嶼和陸地的跨海大橋。
隨著東部東明港各種配套,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開展,次大陸西邊的孟買港,也不可避免要作為西方補充,提上規劃日程。
孟買譯為『美麗的海灘』。
這裡目前生活的,都是一些土著小村子,人口規模不大。
在次大陸西海岸上,北部泥沙淤塞,南部高山林立,唯獨孟買港具有發展港口的良好條件。
可遺憾的是,孟買地區的深水良港並不在大路上,而是一座距離海岸線,三十里地,由數座島嶼分散形成的港口地。
所以,要想在次大陸西側把這座港口建立起來,便需要在海島於大陸之間建造跨海大橋,還要在幾個島嶼上修建跨島大橋,想想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工程難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歷史上,直到數百年後,大英帝國殖民印度,才花了十幾年時間,把這些島嶼和陸地連接起來,孟買的深海良港,那時才發揮出了它的歷史作用。
不過,大明已然等不及。
目前可以預見,大航海時代大幕即將開啟,章邯這個帝國的統治者和規劃者,不能坐視大明西海岸這座唯一一座深水良港就此荒廢。
之後,這裡不僅是大明通往系印度洋的橋頭堡,還是大明艦隊的重要基地,重要異常。
三種大橋,周邊的情況章邯已經命人做好詳細圖紙和說明,讓宦官取過來,面色鄭重親自交給了道詢大師。
「大師,只要能把橋修建起來,不管是人力、物力、財力!大明朝廷,不計一切代價支持。
大明上下,包括朕,定然為大師塑像立碑,留史丹青,讓大師在大明境內,萬古留名。」
道詢接過章邯手中的圖紙,又聽了面前皇帝如此鄭重許諾,剎那間,老和尚整個人都變得精神振奮起來。
沒辦法,章邯給出的條件太誘人,這是準備將他捧上神壇的節奏吶。
「陛下放心,老僧也算在造橋一道上略有心得,定然不負陛下愛囑託!」
老和尚還能怎麼辦?直接毫不猶豫同意唄!
「那就一切拜託大師了,若有需求,直接派人來找朕。」
章邯聞言,眼睛彎彎,說話語氣十分和藹可親。
......
之後,道詢大師又和章邯探討了一些橋樑的規制要求等問題,便又被宦官領著,用御車把他和一起來的兩個弟子,送回了原先下榻的驛館。
到了驛館後,這時天色已然漸漸昏暗。
用過齋飯,道詢大師在照例帶著隨行弟子們做了晚課後,這才回到房間,拿起白日章邯遞給他的那本詳細圖紙,細細研看起來。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下去,道詢大師眉頭就沒下來過。
無他,難度太大。
不過,既然已經答應了大明皇帝,現在反悔也是來不及了。
就算此時推脫說自己建造不了,按照今日所見,大明君主的性格,倒也不會怎麼他。
可道詢大師明白,那時,自己在大明上至皇帝,下至朝臣心中的分量,定然也會跟著一落千丈。
這是道詢現在所萬萬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