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階段
2024-10-13 07:11:40
作者: 喬斯坦·賈德
「我實在很想知道祁克果對喬安的父母會有什麼看法。」
「他對人的評語有時蠻嚴苛的。他的筆鋒犀利,諷刺起人來也很尖酸刻薄。比方說,他會說『群眾就是虛偽』『真理永遠是少數』,以及大多數人對生命的態度都很膚淺之類的話。」
「搜集芭比娃娃已經夠糟了,但更糟的是自己就是一個芭比娃娃。」
「這我們就要談到祁克果所說的『人生三階段』的理論了。」
「對不起,我沒聽清楚。」
「祁克果認為生命有三種不同的形式。他本人所用的名詞是『階段』。他把它們稱為『美感階段』『道德階段』和『宗教階段』。他用『階段』這個名詞是為了要強調人可能會生活在一個較低的階段,然後突然躍升到一個較高的階段。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同樣的階段。」
「請你再解釋清楚。因為我很想知道自己現在是在哪個階段。」
「活在美感階段的人只是為了現在而活,因此他會抓住每個享樂的機會。只要是美的、令人滿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這樣的人完全活在感官的世界中,是他自己的欲望與情緒的奴隸。對他而言,凡是令人厭煩的,就是不好的。」
「謝啦,我想我對這種態度很熟悉。」
「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也就是典型的活在美感階段的人,因為這個階段所包含的並不只是純粹的感官享樂而已。一個從美感的角度來看待現實,或自己的藝術,或他所信仰的哲學的人,就是活在美感階段里。他們也可能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待痛苦或悲傷,但這只是虛榮心作祟罷了。易卜生的《皮爾金》這齣戲的男主角就是典型的活在美感階段的人。」
「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
「你認識這樣的人嗎?」
「沒有很典型的。不過我想少校有點像是那樣。」
「也許吧,也許吧,蘇菲……雖然這是他展現他那病態的浪漫主義反諷的又一個例子。你應該把你的嘴巴洗一洗。」
「什麼?」
「好吧,這不是你的錯。」
「那就請你繼續說下去吧。」
「一個活在美感階段的人很容易有焦慮或恐怖和空虛的感受。但果真這樣,他就有救了。祁克果認為,害怕幾乎是有正面意義的。它表示這個人正處於『存在的狀態中』,可以躍升到更高階段。可是你要不就晉升到較高的階段,要不就停留原地。如果你不採取行動,而只是在即將躍升的邊緣徘徊是沒有用的。這是個兩者只能擇其一的情況,而且沒有人能夠幫你做這件事,這是你自己的抉擇。」
「這很像是決定要不要戒酒或戒毒一樣。」
「是的,有可能。祁克果所描述的這個『決定的範疇』(category of decision)可能會使人想起蘇格拉底所說的所有真正的智慧都來自內心的話。是否要從美感階段躍升到道德階段或宗教階段,必須是發自個人內心的決定。易卜生在《皮爾金》裡面也描繪了這一點。另外,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大作《罪與罰》這本小說中,也生動地描述了存在的抉擇如何必須發自內心的需要與絕望的感受。」
「那時你最佳的選擇就是過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
「如此你也許才可以開始活在道德階段。這個階段的特色就是對生命抱持認真的態度,並且始終一貫地做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擇。這種態度有點像是康德的責任道德觀,就是人應該努力依循道德法則而生活。祁克果和康德一樣注重人的性情。他認為,重要的不是你認為何者是、何者非,而是你開始在意事情的是非對錯。相反的,活在美感階段的人則只注重一件事是否有趣。」
「像那樣活在道德階段,人難道不會變得太嚴肅了嗎?」
「確實可能。祁克果從不認為道德階段是很圓滿的。即使是一個敬業盡責的人,如果一直徹底地過著這種生活,最後也會厭倦的。許多人到了年長之後開始有這種厭倦的感受。有些人就因此重新回到美感階段的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人進一步躍升到宗教階段。他們一步就跳進信仰那『七萬英寸的深淵裡』。他們選擇信仰,而不選擇美感的愉悅和理性所要求的責任。而就像祁克果所說的,雖然『跳進上帝張開的雙臂』也許是一件很令人害怕的事,但這卻是得到救贖唯一的途徑。」
「你的意思是信仰基督教。」
「是的,因為對祁克果而言,活在『宗教階段』就等於是信奉基督。不過對於非基督徒的思想家而言,他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物。盛行於二十世紀的存在主義就是受到這位丹麥哲學家的啟發。」
蘇菲看看她的手錶。
「已經快七點了。我必須沖回家去了。媽媽不急死才怪。」
她向艾伯特揮一揮手,就跑到小船那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