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4-10-09 21:55:42
作者: 錢穆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士師:典獄官。
三黜:三被黜退。
焉往而不三黜:舉世濁亂,不容正直,以此例彼,將何往而不被黜?
何必去父母之邦:欲求不黜,惟有枉道。苟能枉道,則不必去父母之邦亦可不被譴黜。柳下惠於魯公室尚在五服之內,與孔子以魯為父母之國者又不同,故義不當去。
孟子稱柳下惠「聖之和」,觀此章,辭氣雍容,可謂和矣。然其不欲枉道之意,則確然有不可拔者。故孟子稱其「不以三公易其介」。
惟玩其辭氣,終若視一世皆枉道,無可與為直;其惓惓救世之心則淡矣。故孟子又謂「柳下惠不恭」。此所以異於孔子。本篇所記古之仁賢隱逸之士,皆當與孔子對看,乃見孔子可去而去,不苟合,然亦不遁世,所以與本篇諸賢異。
又按:此章無斷語,因無子曰字。義明不待有斷。載在《論語》,其為孔子言可知。
【白話試譯】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柳下惠當魯國的獄官,三次被黜。有人說:「你還不去往他國嗎?」柳下惠說:「我以直道事人,去到哪裡將不被黜呢?我若能枉道事人,又何必定要離去父母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