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宋明理學概述> 四一、中期明學

四一、中期明學

2024-10-09 21:44:34 作者: 錢穆

  初期明學,南方如吳與弼、陳獻章,都是隱退人,偏于田野山林。北方如薛瑄,亦僅持守,於義理少發揮。明學要到王守仁,始是光采畢露。我們姑定守仁時代為明學之中期。

  與守仁同時,尚有湛若水、羅欽順。守仁問學於婁諒,若水從遊於陳獻章,都遠從與弼開端。兩人相交遊,而講學宗旨不同,一時平分天下之學術。當時學於湛者或卒業於王,學於王者或卒業於湛。王、湛之並立,猶如朱、陸之對抗。而羅欽順則學無師承,生前既少朋徒之講習,卒後亦無從學之傳述。困心衡慮,為獨得之學,而剖析發明,堪與王、湛相鼎足。明學之盛莫踰此。此下則隻成為王學之支流與裔,直要到明末才始有大變化。故以王門各派,並附於中期。

  此下將分篇敘述此三家,來表現有明學術之一段最高潮。並依次及於王門,以見王學之流衍。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報錯
    • 手機上看
    關閉
    友情連結:半夏小說|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