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德國人寫的中國文學史> 13. 民歌與文人敘事詩2

13. 民歌與文人敘事詩2

2024-10-09 12:09:04 作者: 施寒微

  [103] 《史記·魏公子列傳》。

  [104] 《史記·留侯世家》。

  [105] 《史記·孔子世家》。

  

  [106]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107] 《史記·魏公子列傳》。

  [108] 《史記·刺客列傳》。

  [109] 《史記·遊俠列傳》。

  [110] 《史記·伍子胥列傳》。

  [111] 《史記·李將軍列傳》。

  [112] 這部著作的部分節譯,見H. H. Dubs(德效騫)的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by Pan Ku,3卷本(巴爾的摩,馬里蘭州,1938—1955年);B. Watson(華茲生)的Courtier and Commoner in Ancient China, Selection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by Pan Ku(紐約,1974年)。關於班昭,見N. L. Swann(孫念禮)的Pan Chao. Foremost Woman Scholar of China, First Century A.D.-Background, Ancestry, Life, and Writings of the Most Celebrated Chinese Woman of Letters(《公元1世紀中國最傑出的女學者班昭:最受讚譽的中國女文學家的出身、祖先、生平及創作》),紐約,1932年。

  [113] 《文選》卷五十二。

  [114] 參見R. C. Egan(艾朗諾)的The Prose Style of Fan Yeh(《范曄散文的風格》),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39期(1979年),第339—402頁。

  [115] 《後漢書》卷七十七。

  [116] 《後漢書》卷七十八。

  [117] 同上。

  [118] 《後漢書》卷七十八。

  [119] 《東觀漢記》卷十九。

  [120] 《後漢書》卷七十一。

  [121] 參見M. C. Rogers的The Chronicle of Fu Chien. A Case of Exemplar History(《苻堅載記:正史的一個案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68年。

  [122] 關於劉知幾的史學理論,見M. Quirin的Liu Zhiji und das Chun Qiu(《劉知幾和〈春秋〉》),法蘭克福,1987年。

  [123] 參見D. S. Nivison(倪衛德)的The Life and Though of Chang Hsüeh-ch'eng (1738-1801)(《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66年。

  [124] 《列女傳》全譯本見A. R. O'Hara的The Position of Woman in Early China(《中國古代婦女的地位》),台北,1966年。

  [125] 參見H. Franke(福赫伯)的Some Aspects of Chinese Private Historiography in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中國十三、十四世紀野史研究》),載W. G. Beasley(畢斯里)、E. G. Pulleyblank(蒲立本)主編的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中日史學家》),倫敦,1961年,第115—134頁。

  [126] D. D. Leslie(李渡南)等主編,Essays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History(《中國史料文集》),非常清楚地概括敘述了歷史資料的不同類型。

  [127] W. Schadewaldt的Die Anf?nge der Geschichtsschreibung bei den Griechen(《希臘人的早期史書著作》)法蘭克福,1982年,第259頁。

  [128] 關於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的重要文獻有A. Dirlik的Revolution and History.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78年;A. Feuerwerker(費維愷)的History in Communist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劍橋,麻薩諸塞州,1969年。

  [129] 用西方語言撰寫的對於中國文學理論最好的論著,見James J. Y. Liu(劉若愚)的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中國文學理論》),芝加哥,1975年。

  [130] G. Debon(德博)的Zum Begriff des Sch?nen in der chinesischen Kunsttheorie(《中國藝術理論中的美學概念》),載Heidelberger Jahrbücher(《海德堡年鑑》),第14卷(1970年),第52—72頁;亦見H. E. Plutschow的Is Poetry a Sin?Honjisuijaku and Buddhism versus Poetry(《詩是罪嗎?——本地垂跡和佛教與詩歌》),載OE,第25期(1978年),第206—218頁。

  [131] 同上。

  [132] 《論語·泰伯》。關於孔子的文學觀,見D. Holzman的Confucius and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孔子與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載A. A. Rickett主編的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u Liang Ch'i-ch'ao(《中國文學方法:從孔子到梁啓超》),普林斯頓,1978年。

  [133] 《論語·季氏》。

  [134]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135] 意為「歌曲」。——譯者注

  [136] 意為「詩歌」。——譯者注

  [137] 《毛詩註疏》。

  [138] 《孟子·萬章上》。

  [139] 《論語·雍也》。

  [140]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141] G. Debon(德博)的Zum Begriff des Sch?nen in der chinesischen kunsttheorie(《中國藝術理論中的美學概念》),第65頁。

  [142] 《論語·陽貨》。

  [143] 《莊子·外篇·馬蹄》。

  [144] 《莊子·雜篇·外物》。

  [145] 《論語·子路》。

  [146] 《論語·雍也》。

  [147] 參見D. R. Knechtges(康達維), The Han Rhapsody. A study of the Fu of Yang Hsiang(前53—18)(《漢賦:揚雄賦研究》),第89頁等。

  [148] 《太玄經》卷七。參見M. Nylan(戴梅可)、N. Sivin(席文)的The First NeoConfucianism. An Introduction to Yang Hsiung's 'Canon of Supreme Mystery' (T'ai hsuan ching, ca. 4 B. C.)(《揚雄的〈太玄經〉研究》),載Ch. LeBlanc(白光華)、S.Blader(白瑞德)主編的Chinese Ideas about Nature and Society. Studies in Honour of Derk Bodde(《中國人的自然觀與社會觀》),香港,1987年,第41—99頁。

  [149] 《法言》卷七。

  [150] 《法言》卷五。

  [151] 《論衡·佚文篇》。

  [152] 《論衡·定賢篇》。

  [153] 《論衡·書解篇》。

  [154] 曹丕《與鍾繇謝玉玦書》。

  [155] 早期詩學論文收集在Siu-kit Wong(黃兆傑)編的Earl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中國古代文學批評》),香港,1983年。

  [156] 《藝文類聚·雜文部三》。這段文字選自摯虞《文章流別論》,原文已佚失,部分內容散見於《藝文類聚》等類書中。——編者注

  [157] 《宋書》卷六十九。

  [158] 《文心雕龍·通變第二十九》。

  [159] 《易經·繫辭上》。

  [160] 《荀子·正名》。

  [161] 《呂氏春秋·審應覽第六》。

  [162] 《藝文類聚·言盡意論》。

  [163] 關於六朝時期事實、圖像和語言的關係,見M. Friedrich(傅敏怡)的Hsüan-hsüeh. Studien zur spekulativen Richtung in der Geistesgeschichte der Wei-Chin-Zeit (3.- 4. Jh.)(《魏晉思想史中的玄學》,博士論文,慕尼黑,1984年。

  [164] 隋朝完成統一是在公元589年,當時隋朝南下滅陳,實現了統一。——編者注

  [165] 《隋書·李諤傳》。

  [166] 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五十七》。

  [167] 黃庭堅:《論書》。

  [168] 參見H. H. Frankel(傅漢思)的Yüeh-fu Poetry(《樂府詩》),載C. Birch(白芝)編的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ry Genres(《中國文學體裁研究》),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74年,第69—107頁;H. H. Frankel的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 and Wei Yüeh-fu as a High Literary Genre(《漢魏樂府作為高雅文學的發展》),載Shuen-fu Lin(林順夫)、S. Owen(宇文所安)編的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抒情之聲的生機:東漢到唐代的詩歌》),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86年,第255—286頁。

  [169] 關於五言詩的早期發展史,見D. Holzman的Les premiers vers pentasyllabiques dates dans la poésie chinoise(《中國詩歌中的早期五言詩》),載Mélanges de sinologie offerts ? Monsieur Paul Demiéville,第2卷(巴黎,1974年),第77—115頁。

  [170] 見A. M. Birrell的Mythmaking and the Yüeh-fu. Popular Songs and Ballad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神話與樂府:中國早期歌曲與民歌》),載JAOS(《美國東方學會會刊》)第109期(1989年),第223—235頁。

  [171] 見周振甫著,Kang-I Sun Chang(孫康宜)、H. H. Frankel(傅漢思)譯的The Legacy of the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Yueh-fu Tradition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ang Poetry(《漢魏六朝樂府及其在唐詩中的發展》),載Shuen-fu Lin(林順夫)、S. Owen(宇文所安)主編的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ang(《抒情之聲的生機:東漢到唐代的詩歌》),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86年,第287—295頁。

  [172] H. H. Frankel(傅漢思)的Some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Narrative Poetry in China(《中國口頭敘事詩的一些特點》),載études d'histoire et de littérature chinoises offerts au professeur Jaroslav Pru?ek(《普實克教授關於中國歷史和文學的研究》),巴黎,1976年,第97—106頁。關於「墜子書」,見J. Pru?ek的Die chui-tsi-shu, erz?hlende Volksges?nge aus Honan(《來自河南的說唱歌曲墜子書》),載Asiatica. Festschrift Friedrich Weller(《亞洲雜誌》弗利德里希·維勒紀念專輯),萊比錫,1954年,第453—483頁。

  [173] 《樂府詩集》卷八。

  [174] 《樂府詩集》卷一。

  [175] 《樂府詩集》卷四十七。

  [176] 意為「王侯」。——譯者注

  [177] 意為「新郎」。——譯者注

  [178] 意為「大人」。——譯者注

  [179] 《樂府詩集》卷四十七。

  [180] 《樂府詩集》卷四十七。

  [181] 《樂府詩集》卷二十八。

  [182] 《樂府詩集》卷六十二。

  [183] H. H. Frankel(傅漢思)的Yüeh-fu Poetry(《樂府詩》),載C. Brich(白芝)主編的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ry Genres(《中國文學體裁研究》),第79頁。

  [184] 《樂府詩集》卷二十八;參見H. H. Frankel(傅漢思)的Yüeh-fu Poetry(《樂府詩》),載C. Brich(白芝)主編的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ry Genres(《中國文學體裁研究》),第79頁。

  [185] 《樂府詩集》卷七十三;H. H. Frankel(傅漢思)的The Formulaic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Ballad "Southeast Fly the Peacocks"(《中國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的程式化語言》),載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39卷,第1期(1969年);H. H. Frankel的The Chinese Ballad "Southeast Fly the Peacocks"(《中國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34期(1974年),第248—271頁。

  [186] 《樂府詩集》卷二十六。

  [187] 《樂府詩集》卷七十四。

  [188] 《樂府詩集》卷六十一。

  [189] 《樂府詩集》卷四十四。

  [190] 《樂府詩集》卷四十四。

  [191] 《樂府詩集》卷二十五。

  [192] 《樂府詩集》卷二十五。

  [193] 《樂府詩集》卷三十七。

  [194] 見J. R. Allen III的From Saint to Singing Girl. The Rewriting of the Lo-fu Narrative in Chinese Literati Poetry(《從聖女到歌女:中國詩歌中的羅敷形象》),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48期(1988年),第321-361頁。

  [195] 有詳細註解的全譯本,見J. -P. Diény(桀溺)的Les dix-neuf poèmes anciens(巴黎,1963年)。

  [196] 見J. D. Frodsham(傅德山)的The Origins of Chinese Nature Poetry(《中國自然詩的起源》),載AM(《亞洲專刊》)新刊第8期(1960/1961年),第68—104頁,此處第76頁。

  [197] 《曹操集》(北京,1959年),第11頁;參見D. von den Steinen(石坦安)的Poems of Ts'ao Ts'ao(《曹操的詩》),載MS(《華裔學志》)第4期(1939年),第140頁;參見《樂府詩集》卷三十七。

  [198] 《曹操集》(北京,1959年)第7頁及以下。

  [199] 《樂府詩集》卷七十六;參見J. D. Frodsham(傅德山)的An Anthology of Chinese Verse(《中國詩歌集》),牛津,1967年,第16頁等;亦見R. H. van Gulik(高羅佩)的Sexual Life in Ancient China(《古代中國的性生活》),萊頓,1961年,第73頁。

  [200] 中國中古時期指從漢朝滅亡之後直到960年宋代建立的時段。除此之外,中國歷史還有其他一些時期劃分標準。

  [201] 見T. C. Russell的Cof?n Pullers' Songs. The Macabre in Medieval China(《抬棺人之歌:中國中古時期的恐怖題材》),載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遠東史研究集刊》),第23期(1983年),第99—130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