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國史·第八卷,英帝國的終結前言
2024-10-09 08:53:09
作者: 錢乘旦
對英帝國解體的研究,以英國、美國、英國原殖民地為代表的國際學界呈現出異常紅火的態勢,研究的專著與文章層出不窮。[1]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研究呈現出不同的傾向。英國學界大部分傾向於認為英帝國解體的主動權在英國,它是英國在完成傳播文明任務後的功成引退。[2]美國學者在一定程度上同意英帝國解體的主動權在於英國,但是他們認為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英美同盟的主動行動;[3]也有一些美國學者認為二戰之後國際格局轉變對英帝國解體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4]而英國原殖民地學者則強調民族主義在英帝國解體中的作用,認為英帝國的解體是鬥爭而不是恩賜的結果。[5]
強調民族主義的觀點一度非常流行,但這一觀點遭到了現實的挑戰。按照民族主義的邏輯,國家獨立後將會施展宏圖,實現新國家的繁榮富強,但是在現實中,新獨立的國家卻是矛盾重重、步履艱難,美好的設想常常成為泡影。[6]基於此,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提出新殖民主義理論,認為新國家的災難在於新殖民主義,因為新殖民主義比舊式的殖民主義更為可惡,它們行使「沒有責任的權力」。[7]以第三世界國家為參照系的依附理論更是從學理上論證了新殖民主義理論。[8]
新殖民主義理論與依附理論遭到了英美學界的強烈質疑。三大流派的爭論使英帝國的解體成為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而大爭論又使這一問題的研究更為深入,研究成果也更為豐富。
研究的紅紅火火絕非僅僅由於爭論所致,實際上,爭論本身就表明這一研究的價值。長期以來,近代世界主要是幾個歐洲強國主導下的產物,可是二戰以後,隨著殖民帝國的解體,一大批新興國家出現在國際舞台上。這些新興國家的出現與隨後產生的問題成為理解現代世界的關鍵。例如,中東國家由於石油經濟而「大腹便便」,但是在政治上又動盪不安,宗教上的原教旨主義最終演變為國際恐怖主義,這使關於經濟與政治相對應的傳統理論亟需調整;非洲國家獨立後出現國家分崩離析的危險;南亞國家獨立後發生的邊界衝突;東亞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與威權政治緊密聯繫等等,這些都使殖民帝國解體後出現的問題成為現代國際社會的焦點。
對這些問題的關注產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在這些成果中,最著名的學派包括現代化學派,其中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P.Huntington)的現代化理論在學界享有盛名。另一個突然崛起的流派是批判學派,對民族主義者的失望使學界開始反思帝國末期民族主義領袖的豪言壯語,美好許諾與殘酷的現實形成對比。一些學者認為帝國在形式上的解體並不能防止宗主國與原殖民地之間的藕斷絲連,他們特別注意到文化上的延續性,文化帝國主義理論也風靡一時。[9]其中,一個新興研究的核心詞「話語權」突然成為國際學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批判學派也正是在這一氛圍中開始主導學界並儼然成為新的研究範式。
反觀中國,對帝國解體的研究卻異常寂寞。[10]雖然王逸舟先生指出殖民體系的解體乃是一個大問題而且沒有得到很好的闡發[11],但是研究仍然沒有大的起色。與研究的薄弱相對應的是,公眾話語與文章中的「帝國解體」、「非殖民化」、「新殖民主義」卻比比皆是,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做研究。為什麼出現圍觀者眾、研究者寡的現象?在筆者看來,圍觀者眾正是因為大家知道這一問題的價值,而研究者寡卻反映了中國學術界的稚嫩、在困難面前畏葸不前。雖然英帝國的解體一直是國際學界的熱門話題,研究的成果也讓人嘆服,但如果說這一課題的研究已經功德圓滿,卻要冒極大的風險。筆者看到,雖然不少學者對英帝國解體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仍然面臨嚴重的分歧,英國學界、第三世界國家的學者、美國學界的態度大不相同。實際上,在這三種研究視角的背後是意識形態的較量,因而,他們對英帝國解體的研究也不乏宣傳的成分。在這一點上,福柯關於知識內在於權力的觀點極具洞察力。這就為筆者的研究提供了緊迫感,如果筆者不能深入研究,就只能是人云亦云,跟在國外學界的後面跑,把他們的意識形態宣傳當作真理來接受。然而,這一局面又為筆者的研究提供了空間,如果能夠洞穿這些意識形態的假面,發現隱藏在其後的歷史女神,傾聽她的訴說,筆者就可以跟一個活蹦亂跳的、真實的歷史正面接觸。如果筆者的研究能夠發現歷史的真相,其他的研究就有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學派就有可能夢想成真。但是就英帝國的解體而言,要達到這一目的談何容易,國際學界眾多的研究成果已經表明英帝國的解體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包含了眾多內容。首先,英帝國的解體是一個政治過程,指的是原殖民地擺脫與英國的政治依附關係、開始全權處理自己的內外事務的過程。其次,英帝國的解體也是一個經濟過程,指的是原殖民地逐漸擺脫對英國的經濟依附、獲得經濟自主權的過程。最後,英帝國的解體又是一個文化過程,指的是原殖民地逐漸擺脫對英國的文化依附、獲得文化自主權並在國際上擁有自己話語權的過程。[12]
因而,英帝國的解體實際上是一個跨學科的問題,它既是政治、經濟、文化的過程,也是三者之間的緊密互動。英帝國研究中出現一些片面的結論,主要是因為人們把樹葉當作森林,水火不容的爭論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縱觀先前對英帝國解體的研究,政治學家主要從政治層面進行研究,經濟學家主要從經濟方面進行研究,文學界與思想界主要從文化層面進行研究。這些研究的不足在於研究者對歷史進程本身了解不足,因此,對英帝國解體進行深入的歷史研究,對分學科的單向探討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從現實的層面來講,深化對英帝國解體的歷史研究,有助於深刻理解現代世界,準確把握國際社會的一系列問題,例如恐怖主義、原教旨主義、國家失敗、國際衝突等等。在中國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時,歷史研究顯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有必要對英帝國解體的相關研究進行一次梳理。英帝國解體一直是歐美學界研究的熱點,如果不對英帝國解體進行研究,所謂的「非殖民化」研究必定是無源之水。[13]在很長的時間內,對英帝國解體的研究是零碎的,這一研究的弱勢是跟資料的缺乏緊密相關的。唯一的例外是印度與緬甸,而這主要跟兩套文件集的出版有關。1970年由曼瑟(Nicholas Mansergh)教授主持的關於印度獨立的12卷本文件集開始出版,這一工作花費13年之久,直到1983年才完全出齊。[14]在其剛剛出齊之時,由廷克(Hugh Tinker)教授主持的《緬甸的獨立鬥爭之路,1944—1948》也開始出版,1984年兩卷本的文件集都得以面世。[15]這段時期另外幾套重要的參考文獻是1953年由曼瑟教授主編的四卷本《大英國協事務檔案與演講集,1931—1952》[16]和1963年由曼瑟教授主編的兩卷本《大英國協事務檔案與演講集,1952—1962》。[17]值得提到的另外一套著作是由摩根(D.J.Morgan)教授主編的《殖民地發展官方史》,在當時原始資料極為缺乏的情況下,摩根教授憑藉私人關係得以參閱與英帝國相關的官方檔案,之後他根據這些材料整理出五卷本的一套叢書,它對英帝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8]英帝國解體的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取得重大突破。1987年,英帝國解體的檔案文件整理工作正式啟動。這一年,由波特(A.N.Porter)教授與斯托克韋爾(A.J.Stockwell)教授整理的《英國的帝國政策與非殖民化,1938—1964》第一卷出版,1989年,第二卷也出版了。[19]1992年,由哈耶姆(Ronald Hyam)教授整理的《工黨政府與帝國的解體,1945—1951》四卷本文件集出版。[20]1994年,由戈茲沃西( David Goldsworthy)教授整理的《保守黨政府與帝國的解體,1951—1957》三卷本文件集出版。[21]1996年,由阿什頓(S.R.Ashton)教授與斯托克韋爾教授整理的《帝國政策與殖民實踐,1925—1945》兩卷本文件集出版。[22]2000年,由哈耶姆教授與路易斯(W.R.Louis)教授整理的《保守黨政府與帝國的解體,1957—1964》兩卷本文件集出版。[23]2004年,由阿什頓教授與路易斯教授整理的《蘇伊士運河以東與大英國協,1964—1971》三卷本文件集出版。[24]另外一套重要文獻是由著名的憲政史專家馬登(Frederick Madden)教授主持整理的八卷本《英帝國與大英國協憲政史檔案選編》,其中後三卷是直接跟英帝國解體相關的內容。[25]在地區與國別史方面,新近整理的檔案文件也非常豐富。1992年,由拉斯伯恩( Richard Rathbone)教授整理的加納獨立進程的兩卷本文件集出版[26],1995年,由斯托克韋爾教授整理的馬來亞獨立進程三卷本文件集出版[27],1997年,由席爾瓦(K.M.De Silva)教授整理的斯里蘭卡獨立進程兩卷本文件集出版[28],1998年,由肯特(John Kent)教授整理的《埃及與中東防務》三卷本文件集出版。[29]關於其他地區與國別的非殖民化文件集也相繼出版。[30]
在對英帝國解體進行研究時,大部分學者認為美國對英帝國解體的影響非常大,隨著美國一些檔案材料的解秘,他們的結論得到了證實。因而,美國的相關材料對英帝國解體研究也助益良多。[31]毋庸諱言,蘇聯解體後的解密材料也助益了英帝國解體的研究。
如此一來,英帝國解體的研究突然獲得了堅實的基礎,一大批學者基於新的材料對英帝國解體進行了新的探討。在這些爭奇鬥豔的群英之中,1998—1999年由路易斯(Willlam Rogev Louis)教授主編的《牛津英帝國史》五卷本可以說是眾芳之首,[32]這套叢書的編纂是自《劍橋英帝國史》出版以來英帝國研究領域的最大盛事。從1992年開始,在路易斯教授的統籌下,全球125位相關領域的頂尖學者投入這套叢書的編撰,最後獲得巨大的成功。[33]在本卷的寫作中,筆者系統地參閱了上述相關的檔案資料與著作,也對各種學術成果進行了鑑別與吸收。
英帝國解體研究的成果極為豐富,詳盡的列舉非本文所能及,但是從英帝國解體的原因入手對英帝國解體研究的成果進行梳理似乎是可行的。實際上,從司馬遷、希羅多德以來,對原因的探究就一直是歷史研究的圭臬,以歷史語境為核心的原因探究同樣主宰著英帝國解體的研究。
在解釋英帝國解體的原因時,早先的許多學者認為民族主義者的反抗是最為重要的內容,在殖民地教育精英的領導下,大眾民族主義的興起使英帝國難以延續。[34]但是在民族主義如何產生這一點上,學者的看法有分歧。根據博恩的看法,民族主義是殖民者入侵殖民地的必然產物,因而,早在殖民者侵入殖民地時,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主義就產生了。[35]但是在安東尼·洛看來,反殖民主義的興起主要是20世紀之後的現象,特別是在大蕭條之後,英國難以緩解殖民地的經濟與社會難局,由壓抑與不滿導致的民族主義才開始迅速發展。[36]在哈格里夫斯和懷特看來,大眾民族主義不過是構建的結果,他們以非洲為例進行研究,發現二戰前非洲的民族主義主要局限於城市,但二戰後英國政府主導的經濟開發政策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抗,殖民地的經濟與社會問題都有利於民族主義的成長,一些民族主義領袖利用了這種局面,整合了城市和農村的不滿情緒,發展出了大眾民族主義。[37]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學者都承認民族主義在英帝國解體中的重要意義,但他們也都注意到民族主義者的內部矛盾,一些學者甚至認為在英帝國解體的過程中,與其說民族主義者與宗主國之間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不如說民族主義者之間的競爭才是主要矛盾,在英國決定撤出的時候,民族主義派別之間的競爭與分裂危險是英國加速退出的重要因素。[38]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強調民族主義者的作用是值得懷疑的,加拉格爾(John Gallagher)認為英帝國的解體與大眾民族主義的反抗無關,他認為,不是像甘地這樣的自由鬥士,而是那些強調與英國合作的印度人才是英帝國解體的關鍵。[39]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英帝國的解體是美國、蘇聯的崛起與兩極體系衝擊的結果。二戰結束後,以歐洲殖民帝國為主的均勢格局轉變為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在兩極格局中,美蘇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競相壓迫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而在這樣的兩極世界中,英國太過虛弱而不能維持英帝國,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危機中,老牌的殖民國家英法遭到美蘇的強烈反對,最後不得不狼狽撤退。因而,國際格局的轉變才是英帝國解體的主要原因。[40]
這一觀點也遭到了不少學者的質疑,路易斯教授以美國為例進行研究,發現美國在二戰之前曾反對英國的殖民主義;但是從二戰後期開始,美國基於自己的戰略考慮也採取了帝國主義的政策。二戰後,遏制共產主義很快成為美國政府的主要政策,基於這一政策,美國甚至去支持英帝國以擴大資本主義陣營在全世界的優勢。[41]
隨著英國檔案材料的公布[42],一些歷史學者與社會學者逐步修正了原先的看法。哈格里夫斯、弗林特、吉福德、路易斯、皮爾斯等人開始認為英帝國解體的原因應該主要從英國政府這一方面進行解釋,英國的政策才是英帝國解體的關鍵因素。[43]
但是在強調英國因素的時候,學者之間的分歧重新出現。一些學者認為英帝國的解體是客觀因素的結果。英國財政大臣多爾頓等人認為英帝國的解體主要是英國經濟的虛弱所致,英國戰後嚴重的經濟危機限制了英國的帝國野心,一次又一次經濟危機最終埋葬了英帝國。[44]
這一觀點遭到霍蘭等人的質疑,霍蘭認為英國經濟虛弱導致英帝國解體的結論是不準確的,英帝國的解體是英國與英帝國經濟脫鉤的必然結果。[45]沃瑟曼則提出新殖民主義理論,他在研究肯亞的獨立進程時發現西方帝國主義已經進入到這樣一個階段,以致殖民統治變成一種累贅,肯亞的獨立並沒有削弱白人的經濟利益。[46]
另一部分學者認為英帝國的解體是英國政治家開明政策的結果,一些具有遠見的政治家決意把英帝國轉變為大英國協,因而,英帝國的解體並不是英國衰落的表現,而是英國政策的調整與國家利益的重新定位。在強調英國主觀因素的時候,一些學者又在英帝國解體的時間問題上出現分歧。根據弗林特的觀點,從1938至1939年開始,英國政府決定以民主改革取代原先的間接統治制度,這一新的政策需要那些新的接受西方教育的非洲精英的合作,傳統的合作者地位開始下降,英帝國解體的進程開始了。[47]根據皮爾斯的觀點,艾德禮政府1947年制定的非洲政策報告是一個轉折點,為了避免再出現印度獨立中發生的錯誤,英國決定對非洲民族主義者的政治要求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一個連續的、有意識的非殖民化策略開始了。」[48]
但是弗林特對英國為什麼決定放棄英帝國諱莫如深,而皮爾斯給出的答案則是,英國採取非殖民化的政策是因為英國認識到殖民地的獨立是不可避免的。
還有一些學者提出英帝國的解體是英國社會發生「道德革命」的結果。巴尼特在研究英帝國解體時提出「道德革命」的觀點,認為它在英帝國解體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49]凱杜瑞也提出如「道德急轉」這樣的類似觀點。[50]但是「道德革命」的觀點遭到了加拉格爾的質疑,他認為在英帝國解體的過程中,民眾長期以來對帝國政策都是漠不關心的。[51]桑頓部分同意加拉格爾的看法,但又爭論說民眾對帝國缺乏熱情在特定層面削弱了英國維持帝國的能力,他認為在20世紀初,貴族失去了對工人階級的控制,更加自由的選舉導致了更大範圍的民主,而民眾對貴族政治的帝國遺產毫無熱情,在朝向福利國家的道路前進時,帝國被拋在了一邊。[52]桑頓關於福利國家削弱了英帝國的觀點得到了斯特雷奇與霍蘭的支持。斯特雷奇認為工人階級在本質上是反帝國主義的[53] ,霍蘭也認為戰後英國福利國家的擴張導致了英帝國的解體。[54]
綜合以上的觀點,筆者發現西方對英帝國解體的原因研究無非是從三個主要的變量著手:殖民地的反抗、國際壓力、英國內部因素。各流派都把自己的觀點無限放大,對英帝國解體中的其他變量,卻又棄之如敝屣。
但是,難道不能把三者綜合起來解釋英帝國解體的原因嗎?這樣會不會更為全面呢?根據加拉格爾的看法,這一簡單相加的方法同樣是南轅北轍。[55]加拉格爾長期擔任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的教授,是研究英帝國的旗手人物,他的影響無可替代。他認為,英帝國的解體並不是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而是宗主國與殖民地的聯繫結構(imperial connection)難以為繼的產物。隨著歷史的發展,英帝國出現了許多問題,英國維持英帝國的能力大大削弱,英國政府逐漸認識到放棄帝國比維持帝國更為有利,因而最終放棄了英帝國,所以,在英帝國解體的過程中,英國政府的官方心態是最重要的因素。[56]
加拉格爾的這一觀點一經提出就應者雲集,之後的絕大部分學者都以官方心態為主對英帝國解體進行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以美國學者路易斯教授為代表的研究者修正了加拉格爾的理論,認為英國的官方心態不夠精確,實際上,在二戰之後,英帝國成為英美同盟的產物,英帝國的解體實際上是英美同盟官方心態的結果,而且不能誇大英帝國解體的實質意義,因為非殖民化不過是英美為了戰略需要而採取的策略,是新形式的帝國主義。[57]這一「非殖民化的帝國主義」理論在學界颳起一陣旋風。[58]
加拉格爾對「帝國的聯繫結構」的研究並非首創,他對「帝國的聯繫結構」是如何崩潰的也沒有詳盡論述,他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離不開其同事羅賓遜付出的努力。羅賓遜在英帝國研究中的地位與加拉格爾旗鼓相當,也是英帝國解體研究的第一代學者,在「帝國的聯繫結構」是如何解體這一問題上,羅賓遜的成就無人可及。[59]他在研究中發現英帝國的統治基礎是英國與殖民地精英之間的合作體系,英國可以通過這些合作者對殖民地滲透並實行控制,而本土精英則可以通過與英國的合作獲取更大的財富與權勢。兩者的合作是一種雙贏的關係,英帝國正是在這一合作的基礎上才得以長期存在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殖民地逐漸興起新的勢力,隨著這一新勢力的壯大,先前的合作者地位開始變得虛弱。對英國來說,在新勢力已經形成的時候,他們傾向與這些新勢力進行合作,並試圖建立新的合作體系。但是這一努力是在一個急劇變化的國際社會中進行的,而在新的國際社會裡,英國手中的資源已是今非昔比,同時,在一個新的時代,新勢力更桀驁不馴,更具鬥爭精神,英國的努力最終失敗。最後,殖民地的新勢力動員了殖民地的廣大民眾,使殖民地傳統精英與英國的合作體系無法維持。英國與殖民地之間的合作體系崩潰,這才是英帝國解體的真實原因,羅賓遜把這一合作體系的崩潰歸結為「離心理論」(Eccentric Theory)。他認為以往主要從英國角度進行研究的傾向是值得懷疑的,為了更深刻地理解離心理論,更深刻理解英帝國的解體,研究者必須把注意力轉向殖民地的維度。[60]羅賓遜的理論能夠解釋一些重要的問題,例如英國如何以極少數人統治一個龐大的帝國等,這一理論在解釋英帝國解體的原因時也有發人深省的作用,因而,羅賓遜的理論在英帝國史研究中獲得了顯赫的地位。基於合作體系的認識,羅賓遜提倡把注意力轉向對殖民地本身的研究,這一建議獲得了其他研究者的支持,70年代以後,在對英帝國解體的研究中,殖民地本地史研究迅速崛起,開始成為研究的主導範式。
加拉格爾與羅賓遜的研究奠定了英帝國解體研究的既定框架。
根據加拉格爾的邏輯,既然官方心態如此重要,而英國歷屆政府的政策又有很大不同,那麼英帝國解體的研究最好就以歷屆政府為主線。而根據羅賓遜的邏輯,既然合作體系在不同的地區存在差別,因而以地區為板塊對歷屆政府進行分析就成為英帝國解體研究的最優框架。這兩者的結合就是以政府為主線、以地區為板塊的研究範式,它成為英帝國解體研究的主流。[61]
加拉格爾與羅賓遜創立的研究範式取得了很大成就,一大批研究成果付梓出版。但是這一範式的缺陷還是很快被發現了,以地區為板塊的研究傾嚮導致了地區史研究的勃興,但是地區研究的勃興很快又使英帝國解體研究出現了碎片化的困境。不少學者注意到了這一問題。路易斯教授在回顧英帝國研究的學術史時,指出了這一問題的存在(雖然並沒有給出醫治的良方)。[62]菲爾德豪斯在痛惜英帝國研究的碎片化危險時,探討了重新整合英帝國研究的可能性。[63]
但是,以各屆政府為基本單位的研究範式卻仍然沒有被撼動。
在筆者看來,由加拉格爾與羅賓遜奠定的研究範式也並非完美無瑕。根據加拉格爾的看法,英國仍然可以在這個新的時代繼續維持自己的殖民地,儘管代價是非常高昂的。但是這樣的結論是值得懷疑的。為了對這一點進行深入分析,首先有必要區分兩個概念:非殖民化與英帝國解體。
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少學者在分析英國非殖民化時,把它與英帝國解體等同起來,還有一些學者在討論英帝國解體時,把英國非殖民化的理論成果不加變通地直接套用。雖然把英國非殖民化與英帝國解體混為一談是不準確的,但卻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兩者在許多方面是可以公約的:兩者探討的對象都與英國殖民地的消失有關,兩者都重視英國的殖民政策。
但仔細分析,兩者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非殖民化在許多時候指的是一種政策,路易斯和羅賓遜教授在《非殖民化的帝國主義》這篇文章中也首先把非殖民化當作一種政策加以使用。英帝國解體指的是各殖民地一個一個地擺脫英帝國的束縛、英帝國從有到無的過程。可以這樣說,英國非殖民化強調英國因素[64],重點探討英國政策的調整;而英帝國解體強調綜合因素,重點探討英國、殖民地、國際社會之間的互動。非殖民化強調原因,英帝國解體重視過程。
這樣,關於英國非殖民化的論著許多時候給人的印象是英帝國解體是英國政策調整的結果,發展到極端就是出現了麥克米倫所謂英國在完成使命後功成身退的理論。但這顯然不能讓人信服,筆者可以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民族主義者的反抗、沒有國際社會的壓力,英國會放棄英帝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實際上,英帝國的解體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反殖民主義時代不可避免的結果。英國也曾試圖繼續維持在中東的殖民地,但結果被證明是失敗的,殖民統治最終以民族主義激進派暴力奪權的方式結束。這樣看來,從英帝國解體的角度進行論述才能給人以更大的啟發,才更能接近歷史的真相。[65]
本卷立意,正是從英帝國解體的角度對英帝國面臨的問題與最終解體進行研究。本卷認為,以加拉格爾與羅賓遜為代表的修正派之所以得出英國仍然可以繼續維持英帝國的結論,與他們採取的研究範式緊密相關。以英國歷屆政府為主線對英帝國進行分析必然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它過於強調英國政府的作用,以致其他的因素只能在英國政府的決策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應該提出的另一個疑問是:是歷屆政府之間的政策差異大呢,還是作為整體的英國政府在A型殖民地與B型殖民地之間的政策差異大呢?仔細分析英國在這些不同地區的殖民政策,筆者就會發現英國在A型殖民地與B型殖民地採取的殖民政策大不相同,英帝國的解體據此呈現出不同的類型。例如,由於英國在亞洲地區的殖民政策與英國在中東地區的殖民政策不同,亞洲殖民地的解體方式與中東殖民地的解體方式表現出了極大的差異,而非洲殖民地的解體方式也與亞洲殖民地、中東殖民地的解體方式大不相同,西印度殖民地的解體方式則另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種以歷屆政府為單位的官方心態豈不很成問題?因而,從這一新的角度出發,官方心態可能就有不同的表現,原先那種以時間順序為代表的線性思維就應該得到修正,而以類型為主的官方心態應該深入發掘,[66]把英帝國的解體從圖一的研究範式轉向圖二的研究範式就是不可避免的(參見下圖)。
圖一
圖二
為了從這樣一個角度對英帝國解體展開探討,本卷主要使用了如下幾種研究方法:
長時段研究方法。根據布羅代爾(Fernanel Braudel)的看法,歷史演變可以分為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三種,分別指示出地理時間、社會時間和個人時間,在不同時段的舞台上,它們分別上演著結構史(地理環境演變史)、情勢史(經濟、社會史)、事件史(政治、軍事史)。布羅代爾認為,在短時段中發生的事件史雖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本質上並不重要,它只不過是海面上的湍流、泡沫,與深海潛流表現的長時段相比,我們必須學會不再信任短時段,「短時間是最任性也是最富欺騙性的時間」[67] 。雖然布羅代爾輕視短時段與事件史的看法值得商榷,但是如果善於利用布羅代爾的理論,善於發現事件背後那些深層的經濟與社會內容,這對筆者的研究還是非常有利的,本卷在探討英帝國解體的原因時,盡力透過那些看似突兀的事件去尋找其深層的潛流,最終得以深入發掘反殖民主義的時代潮流。
比較研究方法。在研究英帝國解體的過程中,本卷拒絕了以時間為線索的編年史研究方法,採用了比較研究法。正如M.M.波斯坦所言,如果要保證結論的可靠性,就必須以比較方法為基礎。[68]加拉格爾與羅賓遜等人奠定的研究方法很容易讓人發現歷屆政府在英帝國解體中的差異,但是它也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它讓人得出如下結論:英帝國似乎是英國可以任意處理的傀儡,英國想怎麼處置就可以怎麼處置。而這一結論是很有問題的。通過把英帝國的殖民地劃分為以印度等為代表的類型、埃及等為代表的類型、非洲殖民地為代表的類型、西印度群島為代表的類型,筆者發現,英國歷屆政府在某一類型的殖民地採取的殖民政策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在不同類型的殖民地,即使同一屆政府也有完全不同的表現。通過分析這些相似性與相異性,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繫,筆者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在一個反殖民主義的時代,英帝國的解體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除了以上的研究方法,本卷也使用了個案分析法、數量統計法、圖表法等等。筆者希望通過這些研究方法,儘可能準確而又形象地把英帝國解體這一歷史事件呈現給讀者。
從英帝國解體的角度進行論述,把英帝國解體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使用長時段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等等,筆者試圖揭示英帝國解體的典型特徵:大多數殖民地的獨立以權力的和平交接方式進行,英國「體面」撤退;少數殖民地要求獨立的鬥爭爆發為暴力衝突,英國狼狽退場。這一特點的解讀與其他研究成果是不同的。懷特認為英國的明智態度對帝國解體有重要影響[69],但是布萊恩·拉平以英國在中東地區的殖民經歷展示了英國的另一種態度。[70]筆者的結論是,在不同類型的殖民地,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英國政府的態度是大有不同的,明智與頑固乃是一對孿生兄弟。殖民地的獨立與英國利益孰輕孰重這一關係決定了英帝國解體的特徵。當英國認為自己的利益與殖民地的獨立絕不相容時,它就堅持殖民統治,民族主義者則採取暴力奪權的方式驅逐英國的殖民統治;反之,當英國認為殖民地的獨立符合自己的利益,從而調整政策並最終支持民族主義者的獨立要求,殖民地的獨立就以權力的和平交接方式進行。
筆者力圖在不損害歷史研究的精確與深刻的同時,儘量讓本卷變得更具可讀性。用馬克斯·韋伯(Max Weber)的話來說,在一個物慾橫流、瓦釜雷鳴的浮躁年代,用蘸著激情之筆進行寫作,你還能有什麼更高的目標嗎?當然,這一願望就要留給讀者來決定了。
【注釋】
[1] D.K.Fieldhouse Colonialism 1870-1945 An Introduction London 1981 pp.118-124.
[2] Harold Macmillan Pointing the Way 1959 - 1961 London 1972 R.F.Holland European Decolonization 1918-1981 An Introductory Survey New York 1985 John Darwin Britain and the Decolonization the Retreat from Empire in the Post-War World New York 1988.
[3] W.R.Louis and Ronald Robinson The Imperialism of Decolonization 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 Vol.22 No.3 Sept.1994 pp.462-511 W.R.Louis and Ronald Robinson The Imperialism of Decolonization in W.R.Louis 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2006 W.R.Louis?The Dissolu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IV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1998 pp.329-356.
[4]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New York 1987 Paul Kennedy The Realities behind Diplomacy Background Influences on British External Policy 1865-1980 London 1981 pp.285-312.
[5] Jawaharlal Nehru Towards Freedom An Autobiography of Jawaharlal Nehru New York 1941 Kwame Nkrumah The Autobiography of Kwame Nkrumah New York 1957.中文翻譯本,恩克魯瑪:《恩克魯瑪自傳》,國際關係研究所翻譯組譯,世界知識出版社,1960年。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學者的著作。關於該類觀點,參閱:J.D.Hargreaves The End of Colonial Rule in West Africa London 1979 pp.3-8 P.Gifford and W.R.Louis eds.The Transfer of Power in Africa Decolonization 1940-1960 London 1982 pp.515 569.
[6] 唐·羅沃薩姆:《後殖民性:新現代性的挑戰》,《國際社會科學雜誌》,1998年第3期,第69-84頁。
[7] Kwame Nkrumah Introduction Neo-Colonialism the Last Stage of Imperialism London 1965 p.xi.
[8] C.P.歐曼、G.韋格納拉加:《戰後發展理論》,吳正章等譯,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9] Edward W.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1993.,· 中文翻譯本愛德華W.薩義德:《文化與帝國主義》,李琨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10] 主要的例外是張順洪、李安山、高岱等人,主要成果有,張順洪等:《大英帝國的瓦解:英國的非殖民化與香港問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李安山:《論「非殖民化」:一個概念的緣起與演變》,《世界歷史》,1998年第4期,第2-13頁;高岱、鄭家馨:《殖民主義史(總論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11] 王逸舟:《認真研究二戰遺產(主編的話)》,《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8期。
[12] 達爾文對英帝國解體的複雜性有過詳盡分析,參閱John Darwin Decolonization and the End of Empire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IV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1998 pp.541-556 John Darwin Britain and the Decolonization the Retreat from Empire in the Post-War World New York 1988 pp.3 - 33 John Darwin The End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Historical Debate Oxford 1991.
[13] 非殖民化研究的成果對西方的人文社科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幾乎所有學科都在非殖民化思潮中尋求學術的重新定位,如果不了解這一思潮,筆者對西方當代的學術動向將無從把握。
[14] Nicholas Mansergh ed.The Transfer of Power TOP London 1970-1983 12 Vols.
[15] Hugh Tinker ed.Burma the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1944-1948 BSI London 1983-1984 2 Vols.
[16] Nicholas Mansergh ed.Documents and Speeches on British Commonwealth Afairs 1931-1952 London 1953 4 Vols.
[17] Nicholas Mansergh ed.Documents and Speeches on Commonwealth Afairs 1952- 1962 London 1963 2 Vols.
[18] D.J.Morgan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Colonial Development New Jersey 1980 5 Vols.路易斯教授曾高度評價這套書的史料價值,但也批評這套書可讀性不強,許多時候顯得「乾巴巴」的。
[19] A.N.Porter and A.J.Stockwell eds.British Imperial Policy and Decolonization 1938-1964 BIPD London 1987-1989 2 Vols.
[20] Ronald Hyam ed.The Labor Government and the End of Empire 1945-1951 LGEE1 London 1992 4 Vols.
[21] David Goldsworthy ed.The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and the End of Empire 1951-1957 CGEE1 London 1994 3 Vols.
[22] S.R.Ashton and S.E.Stockwell eds.Imperial Policy and Colonial Practice 1925- 1945 IPCP London 1996 2 Vols.
[23] Ronald Hyam and W.R.Louis eds.The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and the End of Empire 1957-1964 CGEE2 London 2000 2 Vols.
[24] S.R.Ashton andW.R.Louiseds.East of Suez and the Commonwealth1964-1971 ESC London 2004 3 Vols.
[25] Frederick Madden et al eds.Select Documents o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Westport 1993 8 Vols.
[26] Richard Rathbone ed.Ghana London 1992 2 Vols.
[27] A.J.Stockwell ed.Malaya London 1995 3 Vols.
[28] K.M.De Silva ed.Sri Lanka London 1997 2 Vols.
[29] John Kent ed.Egypt and the Defence of the Middle East EDME London 1998 3 Vols.
[30] 像斐濟、馬爾他、南非、賽普勒斯、肯亞等原殖民地獨立進程的文件整理工作正陸續出版。
[31] 在美國訪學期間,筆者參閱了大量的美國外交檔案中與英帝國解體相關的材料,收穫頗多。喬治華盛頓大學設有國家安全檔案館,裡面也存有一些相關的材料,地利之便,筆者得以充分利用這些文件。
[32] W.R.Louis editor.in.chief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Oxford 1998 -1999 5 Vols.
[33] 1999年這一項目完成之後,路易斯教授作為一個美國人獲得「英帝國指揮官」的稱號(這是英國女王授予的極高榮譽)。2001年,路易斯教授被推選為美國歷史協會的主席。
[34] K.W.J.Post British Poli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West Africa 1920 to 1950 in L.H.Gann and Peter Duignan eds.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Colonialism 1914-1960 London 1970 pp.31-57 Henri Grimal Decolonization the British French Dutch and Belgian Empires 1919-1963 Boulder 1978.
[35] A.Adu Boahen The Colonial Era Conquest for Independence in L.H.Gann and Peter Duignan eds.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Colonialism 1914-1960 London 1970 pp.503-524.
[36] D.A.Low Eclipse of Empire Cambridge 1991.
[37] Nicholas J.White Decolonization the British Experience since 1945 London 1999 John D.Hargreaves Decolonization in Africa London 1988.
[38] Nicholas J.White Decolonization the British Experience since 1945 London 1999 R.F.Holland European Decolonization 1918-1981 An Introductory Survey New York 1985.
[39] John Gallagher The Decline 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1982.
[40] W.D.Mcintyr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Origins and Impact Minneapolis 1977 Brian Lapping End of Empire New York 1985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New York 1987.
[41] W.R.Louis and R.Robinson The Imperialism of Decolonization 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 Vol.22 No.3 Sept.1994 pp.462-511.
[42] 參閱文末參考文獻中的檔案性資料。
[43] John Flint Planned Decolonization and its Failure in British Africa African Affairs Vol.82 No.328 July 1983 pp.389-411 John Gallagher The Decline 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1982 P.Gifford and W.R.Louis eds.The Transfer of Power in Africa Decolonization 1940-1960 London 1982 R.F.Holland European Decolonization 1918-1981 An Introductory Survey New York 1985 D.J.Morgan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Colonial Development Vol.New Jersey 1980 Robert Pearce The Colonial Office and Planned Decolonization in Africa African Affairs Vol.83 No.330 January 1984 pp.77- 93.
[44] Hugh Dalton High Tide and After Memoirs 1945 - 1960 London 1962 Brain Lapping End of Empire New York 1985.該書引用了不少親歷者的回憶和談話等第一手資料。在錢乘旦教授的主持下,中國學者已經翻譯了該書,見布萊恩·拉平:《帝國斜陽》,錢乘旦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5] R.F.Holland European Decolonization 1918-1981 An Introductory Survey New York 1985.
[46] G.Wasserman The Politics of Decolonization Kenya Europeans and the Land Issue 1960-1965 Cambridge 1976.
[47] John Flint Planned Decolonization and its Failure in British Africa African Affairs Vol.82 No.328 July 1983 p.397.
[48] Robert Pearce The Colonial Office and Planned Decolonization in Africa African Affairs Vol.83 No.330 January 1984 p.86.
[49] Correlli Barnett The Collapse of British Power New York 1972.
[50] Elie Kedourie The Chatham House Version and other Middle-Eastern Studies London 1970.
[51] John Gallagher The Decline 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1982.
[52] A.P.Thornton The Imperial Idea and Its Enemies New York 1959.
[53] John Strachey The End of Empire New York 1960.
[54] R.F.Holland European Decolonization 1918 - 1981 An Introductory Survey New York 1985.
[55] John Gallagher The Decline 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1982.
[56] John Gallagher The Decline 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1982.官方心態是加拉格爾與羅賓遜在更早的一本書中提出來的,在這本書中,加拉格爾與羅賓遜提出了官方心態的概念,對英帝國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 。John Gallagher and R.Robinson Africa and the Victorians The official 影響 Mind of Imperialism New York 1961.
[57] W.R.Louis and R.E.Robinson The Imperialism of Decolonization 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 Vol.22 No.3 Sept.1994 pp.462-511 W.R.Louis and Ronald Robinson The Imperialism of Decolonization in 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 2006 W.R.Louis The Dissolu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IV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1998 pp.329-356.霍普金斯與凱恩更是提出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就已經成為英帝國的重要支持力量,這對延續英帝國起到了重要作用。P.J.Cain and A.G.Hopkins Gentlemanly Capitalism and British Expansion nd Overseas II New Imperialism 1850-1945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Ser.Vol.40 No.1 Feb.1987 pp.1 - 26 P.J.Cain and A.G.Hopkins British Imperialism Crisis and Deconstruction 1914-1990 London and New York 1993.
[58] 當認識到政治非殖民化解釋力的不足時,對非殖民化的研究開始轉向,依附理論與 批判學派才得以盛行。 D.A.Washbrook Orients and Occidents Colonial Discourse Theory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 Historiography Oxford 1999 pp.596-611.
[59] 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波特與霍蘭約請一些最主要的學者編寫了一系列文章並最終結集出版。Andrew Porter and Robert Holland eds.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Expansion Overseas Essays in Honour of Ronald Robinson London 1988.
[60] Ronald Robinson Non - European Foundations of European Imperialism Sketch for a Theory of Collaboration in R.Owen and B.Sutcliffe eds.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mperialism London 1972 pp.118-140.
[61] 其中以如下著作為代表,W.R.Louis British Empire in the Middle East 1945- 1951 Arab Nationalism the United States and Postwar Imperialism Oxford 1984 John Darwin Britain and the Decolonization the Retreat from Empire in the Post-War World New York 1988 Frank Heinlein British Government Policy and Decolonization 1945-1963 Scrutinizing the Official Mind London 2002 L.J.Butler Britain and Empire Adjusting to a Post-mperial World London 2002 Ronald Hyam Britain's Declining Empire the Road to Decolonization 1918-1968 Cambridge 2006 etc.
[62] W.R.Louis Introduction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 Historiography Oxford 1999 pp.1-42.
[63] D.K.Fieldhouse Can Humpty-Dumpty Be Put Together Again Imperial History in the 1980s in R.F.Holland and G.Rizvi eds.Perspectives on Imperialism and Decolonization London 1984 pp.9-23.
[64] 張順洪等:《大英帝國的瓦解:英國的非殖民化與香港問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第1-3頁。
[65] 正如上文所言,由於西方不少學者在使用非殖民化時指的是英帝國的解體,但是為了翻譯的準確,本文保留了非殖民化的提法,特別是在直接引用這一概念時更是如此,請讀者注意鑑別。
[66] 張伯倫教授的著作是少有的例外,但是由於她的目光涉及的是整個歐洲,對英帝國解體的論述不夠充分,對英帝國解體的分類也顯得簡單。 Muriel Evelyn Chamberlain Decolonization the Fall of the European Empires Oxford 1999.
[67] 費爾南·布羅代爾:《資本主義論叢》,顧良、張慧君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7年,第177頁。
[68] 傑弗里·巴勒克拉夫:《當代史學主要趨勢》,楊豫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第271頁。
[69] Nicholas J.White Decolonization the British Experience since 1945 London 1999.
[70] 布萊恩·拉平:《帝國斜陽》,錢乘旦、計秋楓、陳仲丹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