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五、帝國主義的政治和戰略解釋

五、帝國主義的政治和戰略解釋

2024-10-09 08:51:05 作者: 錢乘旦

  20世紀60年代,牛津大學歷史學家菲爾德豪斯( D.K.Fieldhouse)在《歷史經濟評論》上發表了題為《帝國主義:歷史地理的修正》的文章,提出殖民主義是政治野心、國際競爭以及歐洲複雜局勢造成的後果。他斷言,帝國主義原則上是一種政治現象,由此開闢了帝國主義政治解釋的視角。

  菲爾德豪斯首先回顧了歐洲400年的殖民史,認為殖民的動機非常複雜,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經濟動機和政治動機。如果說經濟動機是歐洲殖民的出發點,那麼政治動機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外所得。歐洲人最早的殖民活動是為宗主國建立有利可圖的貿易,最典型的是建立商業基地,與當地統治者簽訂某種條約。但是,在沒有商品可以貿易的地方,占領就成為意外的收穫,如加勒比地區的糖島、東方的胡椒島、北美的皮毛產地以及秘魯的銀礦等。19世紀前,歐洲還沒有剩餘資本,投資僅僅限制在貿易方面,資本出口在這些經濟活動中不能發揮作用。因此,從歐洲的擴張開始,經濟的作用並不十分明顯,許多殖民地更是政治和軍事競爭的成果,而不是追求利潤的結果。[80]

  在論述帝國主義的政治特點時,菲爾德豪斯將英法在18世紀的殖民爭奪,與19世紀後20年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帝國主義行為進行了比較。他認為,18世紀是英國與法國爭奪殖民地最激烈的時期,同時也是歐洲的大國政治確立的時期。「帝國政策是大國政治的一種反映:爭奪在美洲和印度的霸權,爭奪海上通向東方的戰略基地,都是政治而非經濟競爭的結果。」[81]例如,英國在加拿大的取捨上,更多考慮了殖民地的軍事安全和國家威望,較少地考慮其經濟價值。

  如果說18世紀的擴張帶有政治色彩,那麼1870年以後帝國政策的政治性更加明顯。其原因在於:1815年以來到19世紀末,帝國的管理與早期的殖民產生了斷裂,前後不能用同樣的政治和經濟標準進行衡量。美國獨立以後,英國獲得了新殖民地,開始了帝國的重建(第二帝國)。在自由貿易原則的主導下,英國經濟領先世界,整個世界都是英國的市場和原料產地,殖民地對於英國的經濟幾乎沒有貢獻。另一方面,殖民地在英國的外交中同樣不起重要作用。英國的海軍優勢使英國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只有法國和俄國還有抗衡的能力。同時,英國的經濟優勢和海軍霸權也保證了殖民地的安全,除了太平洋、近東以及印度邊界受到一些威脅外,其他地區幾乎固若金湯。

  70年代前後的帝國政策是一個連貫的過程,英國、法國和俄國持續擴張領土,儘管1840—1870年英國處於反帝國主義的時代,然而其擴張的步伐並未停止:香港成為具有特殊作用的貿易基地,澳大利亞內部的擴張導致了昆士蘭殖民地的形成,英屬哥倫比亞是同美國競爭的結果。在印度的前沿地帶,旁遮普、信德、貝拉爾、奧德、下緬甸相繼被兼併;在開普殖民地,貝專納、格里夸蘭和德蘭士瓦陸續成為英國的勢力範圍。事實上,在此期間,英帝國一直在尋找擴張的機會。[82]

  但是菲爾德豪斯認為,這些地區並不是一種擴張政策的結果,而是軍事安全、管理效率以及在現存殖民地前沿保護原住民需要的結果。這一時期的擴張與早期擴張一樣,處於權力真空地區的擴張速度總是比較慢,只有當他們遇到一些不能改變的政治或地理障礙時,他們才會加快腳步。同樣,1870年以後殖民地的擴張類型和形式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在殖民前沿的擴張。因此,19世紀後期的帝國主義僅僅是幾個世紀前開始的持續。

  對於霍布森關於帝國主義的經濟解釋,菲爾德豪斯認為,即使「經濟帝國主義」存在,也需要國內政府政治上的支持。商人既需要殖民地內部的政治安全,又需要殖民地外交的穩定,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兩個條件都必須由宗主國的政府提供保證。[83]菲爾德豪斯認為,第一個條件可以通過與代理國家簽訂條約、保證機會平等、合理稅收、必要時通過武力來取得;第二個條件需要在承認共同利益、維護公平競爭和反對壟斷經營的前提下取得,如果出現問題,在不損害國際關係的基礎上尋求外交途徑解決糾紛,以維持地區的利益平衡。

  19世紀初,帝國追求的是富裕而非安全,經濟利益代替了政治的需要。然而,19世紀末,經濟和政治的平衡再一次被顛倒。在新的形勢下,帝國的政治利益取代經濟利益,其特點是國家安全優先,強調軍隊的力量和國家的威望。1870年以後,歐洲局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德國打敗了奧匈帝國和法國,實現了國家統一,這種以戰爭求統一的做法一直持續到1914年。德法之間對於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爭奪,形成了歐洲均勢的兩個中心。為了增加自己的實力,雙方最關心的問題都是拉攏盟友,德國為了防止法國反撲,法國則儘可能報復,歐洲所有的國家都捲入了兩國的均勢爭奪中。[84]

  新的均勢形成後,政治家又將軍事實力視為國家的偉大標準,出現與18世紀相似的政治形勢,因此殖民地再一次成為實力、財富以及地位的象徵。當時歐洲大多數政治家都不反對占領殖民地,問題是占領值得還是不值得。俾斯麥非常清楚,非洲和太平洋地區對於德國的原材料供應、移民以及貿易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這些地方能夠為德國提供海軍基地,一旦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可以做德國外交上討價還價的籌碼,更重要的是它們對於提高德國的國際威望具有重要的作用。1884—1885年,德國在西非、西南非洲和紐幾內亞開始了政治帝國主義的行動。[85]

  

  俾斯麥在英法爭奪埃及、法比爭奪剛果時,表面上是一個旁觀者,事實上並不盡然。在埃及問題上對英國的容忍,是希望從英國得到補償。另一方面,德國希望法國明白,目前對英國的支持並不是對法國的敵對,而且德國正在醞釀對付英國的行動。菲爾德豪斯認為,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英國是「最勉強」的,如果保持現狀就意味著在非洲爭奪中失敗;如果竭力占領,衝突和糾紛將層出不窮。但是英國仍然選擇了後者,用菲爾德豪斯的話來表述:新政治力量具有極大的傳染性。[86]

  總之,菲爾德豪斯認為,帝國主義的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促進宗主國貿易的需求以及政治和軍事的競爭,其中政治的因素居於首位,經濟處於從屬地位。他指出,1870年後歐洲各種聯盟的建立都表明均勢再一次成為國際關係的操縱力量,這種新的政治格局使新重商主義具備了新特點:在關稅保護的前提下,強調國家的力量和應對戰爭及民族自足的能力。1884年,俾斯麥建立殖民帝國的行動使殖民地成為國際競爭的一部分,在正常的競爭中,政治家們對複雜的政治形勢長袖善舞,始終控制主旋律,而商人、投資人和投機者僅僅是舞台上的跑龍套角色。從殖民地的角度看,帝國主義被視為歐洲政治鬥爭在邊緣地區的延伸,因為歐洲的均勢十分微妙,任何一方都不能進行主動的行動,所以只有在殖民地才能夠打破外交的僵局,改變均勢的平衡,以圖增加國家的威望,並促進未來的經濟發展。[87]

  帝國主義不僅是一個政治口號,而且是滿足民眾心理的具體行為。菲爾德豪斯寫道:「前進政策已經再不是幾個外交家的博弈,也不是小集團的壓力,而是數以百萬的人將帝國視為一種信仰。」[88]因此,殖民地成為一種心理需要,帝國主義是大眾歇斯底里的財產,政治家在這種不能控制的壓力下,持續地籌集最後的力量承擔白人的「負擔」。如埃爾德里奇所述:「帝國主義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其根源是由於政治的事實——侵略式民族主義的後果。」[89]

  羅賓森(Ronald Robinson)和加拉格爾(John Gallagher)在《非洲與維多利亞時代》一書中對帝國主義的行動進行了策略上的解釋,指出19世紀最後20年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表明了帝國政策與經濟政策鮮明的差異——「國旗沒有追隨貿易和資金,資金和貿易也沒有追隨國旗」[90]。儘管歐洲社會和經濟發展導致的競爭可能是帝國主義的推手,但是,英國在新帝國主義的行動中帶有戰略考慮。首先,在歐洲的影響下,埃及政府的垮台在這個過程中起了主導的作用,70年代末已越過「非正式帝國」的頂峰,而非洲的危機無論從帝國還是從國際競爭的角度看都值得關注,英國把北非的埃及和南非的開普連成一片,「形成一個單一簡單的帝國主義方式」。其次,18、19世紀的擴張具有歷史根源和世界範圍的分流,這一過程包含帝國建構和帝國的破裂雙重特點。所謂「建構」指英國式的制度的建立和英國法律的實行;所謂破裂,一是指殖民地跟不上宗主國的腳步,帝國失去存在的價值;二是指殖民地不堪宗主國給予的不平等待遇,「主動離開了銀河系」——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將英國拖入瓜分非洲的狂潮之中。再次,非洲雖然沒有太大的經濟價值,但是具有戰略意義,它是聯繫歐洲、地中海和東方的紐帶。最後,國家在各方利益中起仲裁和支持作用。

  當時英國正面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第一,80年代的議會改革使成年男子獲得了普選權,「民主」政治已經來臨;第二,歐洲的變化迫使英國做出反應,以求力保大國的地位;第三,白人殖民地的自治雖然減輕了英國的負擔,但雙方的關係卻逐漸疏遠;第四,英國在印度的擴張始終未停,但民族主義力量正在興起,與英國所謂的傳播「文明」正面相對。在如此複雜的背景下,參與瓜分非洲完全是一種戰略上的冒險之舉。而且在非洲擴張的行動中,英國主要以貿易公司、特許公司和個人的身份進行活動,這些活動對英國政府有不同的要求:西非的商人呼喚政府保護;烏干達和尼亞薩蘭傳教士和反奴團體呼籲政府吞併;埃及的股票持有人要求政府拯救他們的投資;南非的帝國主義者要求建立政府。倫敦政府在平衡非洲的局勢中主要考慮的問題是道德、信仰、政府責任、社會秩序以及國際關係的需要。

  為了保證開普—開羅計劃能夠實現,英國政府決意在南非建立自治政府,一方面為了保護帝國的影響,另一方面為了東方印度的安全。占領埃及以後,英國繼續擴大在北非的影響,將勢力範圍延伸到東非、尼羅河上游和西非地區。英國政府前進戰略的選擇是一個多世紀積澱的結果,無論利用權力控制貿易,還是利用貿易加強權力,都有一個基本出發點:不列顛的力量在印度,在於在東方占有優勢。[91]雖然在戰略方面非洲不可與亞洲相比,但是一旦非洲的形勢影響亞洲,必然引起英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占領非洲是為了保衛東方。羅賓森和加拉格爾的結論是:迫使英國政府向非洲推進的不是1871年德國的勝利,也不是利奧波德的興趣,不是傳教士和商人的競爭,也不是1881年法國占領突尼西亞,而是埃及卡迪夫的倒台。[92]

  瓜分非洲的帝國主義行動,為歐洲列強的均勢博弈提供了相對安全的場所,也是歐洲爭奪邊緣,保護中心的自我安慰——犧牲外圍,確保中心完整。這是歐洲列強的共識,也是帝國主義本性的表現。

  尼古拉·曼薩(Nicholas Mansergh)則從歐洲國際關係角度解釋帝國主義,他認為19世紀70年代後,歐洲大陸的均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德國和義大利統一,其地位也隨之上升,成為歐洲均勢中的大國,德國並且與英國、法國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是,由於德國長期分裂,從來沒有重視殖民地問題,因此新一輪競爭開始後,德國必須花大力氣彌補殖民地的缺失。

  歐洲人一向認為殖民地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如泰勒指出:「英帝國的真諦是商業冒險和工業成功,但他們(德國人)卻認為相反,大不列顛的繁榮和財富是因為帝國的存在。德國尋求殖民地建立在一個簡單的邏輯之上:給德國殖民地,德國將與英格蘭一樣繁榮。」[93]因此,歐洲領導人在爭奪權力的鬥爭中,更多考慮的是政治而非經濟,大陸國家向外擴張並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手段。[94]

  在曼薩看來,德國放縱法國吞併突尼西亞,是為了求得德法和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德國非常清楚,義大利對突尼西亞並不甘心,德國此前已經表示了對義大利的支持。因此,在突尼西亞問題上,德國是魚和熊掌兼得,而且離間了法國和義大利的關係。

  曼薩說,北非不僅是法國和義大利的競爭場所,也是英國的傳統利益所在。況且,迪斯雷利在收購蘇伊士運河後,俾斯麥就認為此舉「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就像一條脊椎將頭和後背連接起來」。1876年英法在埃及建立雙重控制,如索爾茲伯里說:「你要麼放棄,要麼壟斷,要麼分享」:「放棄」意味著法國擋住東方的航路,「壟斷」意味著戰爭臨近,所以英國選擇「分享」。[95]1882年阿拉比事件時法國撤退,由於德國表示不干涉埃及事務,英國輕易占領了埃及。1883年1月格蘭維爾對俾斯麥表示感謝,說明德國的立場非常重要:「我們非常感謝俾斯麥親王,德國政策的友好態度對於我們幫助很大,讓我們騰出手來占領埃及是德國的好意。我們非常清楚在這個特別的時候,如果俾斯麥選擇干涉,他就能阻止我們占領的列車。」[96]

  由于格萊斯頓政府並未吞併埃及,只是將其作為附屬國,因此英國在北非的地位並不穩定。法國對英國的獨占怨恨不已,隨時想將英國趕出埃及。俄國雖然在尼羅河流域沒有利益,但是,敵視英國在地中海東部加強勢力。英國外交上的窘境成為俾斯麥利用的王牌,德國的要挾又加劇了英國的被動。

  德國希望英國在保證德國西部安全、防止法國入侵上做出承諾,但是,英國並不願意付出這個代價,而是想與法國和解。在殖民地問題上英國擁有最大的殖民地,成為法德共同的敵人。英國不願意對德妥協,德國轉而發展與法國的關係。1885年俾斯麥執行新政策,為建立德國的殖民帝國奠定了基礎。

  曼薩指出1885—1889年是瓜分非洲最激烈的時期,與前幾年的競爭不同,在俾斯麥和索爾茲伯里的努力下,英德之間的合作要多於競爭。英國對尼羅河安全的考慮對非洲政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俄國向阿富汗前沿推進,加強與中亞大國的關係,導致了1887年地中海協議的誕生。英國不得不先後與義大利及奧匈帝國達成諒解,希望保持地中海的現狀。這樣,英國被迫捲入了三國同盟的軌道,俾斯麥則欣喜不已。英國和德國在非洲劃分了勢力範圍,暫時緩解了雙方在非洲的衝突。但是,在赫耳果蘭問題上雙方沒有達成協議。1889年3月27日,俾斯麥訪問西南非洲時留下了這樣的感慨:「我認為這筆交易對我們非常有利,在德國也會大受歡迎,我們的西南非洲公司沒有活力,面臨破產,毫無希望……在殖民地區域我們沒有靈魂人物。」[97]雙方談判進展緩慢,一方面俾斯麥希望通過談判擴大與英國其他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防止英國找到討價還價的砝碼。1890年俾斯麥下台,英德在非洲的合作也就此終止。隨後,雙方在南非的爭奪加劇,關係趨於惡化。

  1895年1月,德蘭士瓦共和國總統克魯格出席在比勒陀利亞帝國俱樂部舉辦的德國皇帝的生日晚會,在晚會上他說:「德國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大國,一定能夠阻止英國折磨弱小共和國的陰謀。」英國大使在得到倫敦的指示後,抗議德國鼓勵布爾人與英國敵對,克魯格的話被視為挑釁性的話語。德國皇帝的回答則是:英國必須儘快擺脫孤立的局面,坦率地表示對三國同盟的態度。英國的「自私和欺騙政策」迫使德國與「法國和俄國結盟,他們都有100萬人隨時準備上前線……」。英德的緊張局勢導致詹姆森襲擊事件,事後,1896年1月3日,德皇電報克魯格:「由於你們人民的支持,沒有呼籲友好大國的幫助,我衷心祝賀你們用你們的行動打敗了騷擾和平的武裝暴徒,恢復了和平,保持了獨立。」德國人的回答對英國在南非的統治提出了挑戰,也影響了英國人的自尊。

  曼薩說,對德國而言,電報是一回事,有效干涉南非是另一回事。[98]德國當時沒有艦隊,三國同盟以及雙重同盟隨時有可能與英國妥協,共同行動的合作前景非常之大。法國可以得到剛果自由邦,德國可能在中國問題上妥協,俄國也可能在朝鮮問題上妥協,義大利還可能成為衣索比亞的保護國。德國的用意並不是離間英國,而是向英國表明孤立的危險以及需要與三國同盟合作。

  1899年南非戰爭爆發後,德國一反常態,積極與英國修好。1900年俄國建議改善兩國關係,遭到德國拒絕。對德國而言,詹姆森事件以及南非戰爭給予的重要啟示是,海軍力量是成為世界大國的必備條件,如果沒有強大的海軍,就沒有當大國的資格。

  最後,曼薩指出:雖然殖民競爭將歐洲大國逼近了戰爭,但是,也不能輕易斷言,殖民競爭是發生戰爭的根本原因。相反,大陸國家的殖民政策構建在歐洲均勢的基礎之上,其政策設計完全是為了歐洲的需要。[99]因此,歐洲新的均勢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帝國主義政策的取向,不管怎樣,帝國主義的實質是建立在民族主義利己立場之上的。

  【注釋】

  [1] 漢娜·鄂蘭:《帝國主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版,第126頁。

  [2] T.S.Eliot A Chioce of Kipling ' s Verse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td 1941 pp.87-88.

  [3] Rene Maunier The Sociology of Colon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ace Contacted.by E.Lorimer see Robin W.Winks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49 p.69.

  [4] Rudyard Kipling The Five Nations London Methuen and Co.Ltd 1907 pp.79- 81.見劉克華選譯:《1870—1914年的英國》,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130—133頁。

  [5] 這不是吉卜林的創意,最早提出優秀種族統治論的是英國作家卡萊爾,他在《英雄與英雄崇拜》一書中,不僅強調種族的優越,而且強調社會階層的差異,也就是說,白人統治其他種族合情合理,但是,白人也分為不同的等級,也有統治與被統治之分,君主是最高的等級,最優秀的一類。

  [6] John Buch The Imperial Responsibility Robin W.Winks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49 p.67.

  [7] Rudyard Kipling The Day's Work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8 p.19.

  [8] Robin W.Winks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49 p.59.

  [9] Rudyard Kipling The Day's Work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8 p.11.

  [10] Rudyard Kipling Things and the Man In menoriam of Joseph Chamberlain see Bernard Semmel Imperialism and Social Reform English Social-Imperial Thought 1895—1914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76 p.83.

  [11] Rudyard Kipling The Burial see The Five Nations London Methuen and Co.Ltd 1907 pp.63-64.

  [12] 約瑟夫·張伯倫( 1836—1914年) ,英國商人、社會改革家、激進派政治家。19世紀末英國著名的帝國主義者,出生在伯明罕,曾任該市市長,因推行城市的社會改造一舉成名。1876年以自由黨人的身份進入英國議會,80年代中期提出「非權威的改革計劃」。1886年因反對愛爾蘭自治法案退出自由黨,造成了該黨的分裂。1895年人保守黨人索利爾茲伯利任首相時,張伯倫出任聯合內閣中的殖民大臣。他積極倡導帝國的聯合,在南非的詹姆森案件中被指控為同謀,1902年以後極力宣傳帝國關稅特惠計劃。

  [13] Harry Brown Joseph Chamberlain Radical and Imperialist London Longman 1974 p.54.

  [14] Speech at the Annual Royal Colonial Institute Dinner Hotel Metropole March 31 1897.Charles W.Body ed.Mr.Chamberlain's Speeches Vol II London Constable and Company Ltd 1914 p.2.

  [15] Ibid.pp.2—3.

  [16] J.L.Garvin Life of Joseph Chamberlain London Macmillan 1932 Vol.III p.333.

  [17] William L.Langer The Diplomacy of Imperialism 1890—1902 Vol I New York Afred A.Knopf 1935 p.77.

  [18] Robert V.Kubicek The Administration of Imperialism Joseph Chamberlain at the Colonial Offi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69 p.59.

  [19] R.Koebner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Imperialism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ndser 11 No.1 1-29.

  [20] 馬里歐特:《現代英國:1885—1945年》,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137頁。

  [21] 馬里歐特:《現代英國:1885—1945年》,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133頁。

  [22] George Bennet The Concept of Empire Burk to Attlee 1774—1947 London Adam & Charles Black 1962 p.167.

  [23] Bernard Porter The Lion's Share 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Imperialism 1850— 1995 London Longman 1996 p.189.

  [24] Colonial Institute Dinner Hotel Metropole March 31 1897.Charles W.Body ed.Mr.Chamberlain's Speeches Vol II London Constable and Company Ltd 1914 p.3.

  [25] Ibid.p.4.

  [26] Denis Judd Radical Joe A Life of Joseph Chamberlain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77 p.216.

  [27] J.L.Garvin Life of Joseph Chamberlain London Macmillan 1932 Vol.III p.526.

  [28] J.C.to Minto 26 Oct 1899 in J.L.Garvin Life of Joseph Chamberlain London Macmillan 1932 Vol.III p.533.

  [29] Chamberlain's Speech As One Nation Wanderer Hall Johannesburg January 17 1903 Charles W.Body ed.Mr.Chamberlain's Speeches Vol II London Constable and Company Ltd 1914 p.109.

  [30] Speech at the Canada Club Dinner London March 25 1896.George Bennet The Concept of Empire Burk to Attlee 1774—1947 London Adam & Charles Black 1962 p.317.

  [31] George Bennet The Concept of Empire Burk to Attlee 1774—1947 London Adam & Charles Black 1962 p.328.

  [32] Speech at Brimingham 16 May 1902.George Bennet The Concept of Empire Burk to Attlee 1774—1947 London Adam & Charles Black 1962 pp.327-328.

  [33] Ibid.p.328.

  [34] Denis Judd Radical Joe A Life of Joseph Chamberlain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77 p.241.

  [35] Ibid.p.244.

  [36] Bernard Semmel Imperialism & Social Refor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in Ltd 1960 p.92.

  [37] Denis Judd Radical Joe A Life of Joseph Chamberlain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77 p.252.

  [38] Ibid.

  [39] Richard A.McFarlane Historiography of Selected Works on Cecil John Rhodes 1853—1902 History in Africa Vol.34 2007 pp.437-446.

  [40] J.G.Lockhart & C.M.Woodhouse Rhodes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63 pp.69-70.

  [41] Faber The Vision and the Need-late Victorian Imperialism Aims London Faber 1966 p.64.

  [42] Faber The Vision and the Need-late Victorian Imperialism Aims London Faber 1966 p.175.

  [43] John Flint Cecil Rhodes Boston & 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4 p.130.

  [44] Ibid.p.131.

  [45] John Flint Cecil Rhodes Boston & 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4 p.132.

  [46] Ibid.p.134.

  [47] John Flint Cecil Rhodes Boston & 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4 p.135.

  [48] John Flint Cecil Rhodes Boston &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4 p.140.

  [49] John Flint Cecil Rhodes Boston&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4 p.157.

  [50] Ibid.p.141.

  [51] Faber The Vision and the Need-late Victorian Imperialism Aims London Faber 1966 p.64.

  [52] Bernard Porter The Lion 's Share A History of British Imperialism 1850—1970 London Longman 1977 p.169.

  [53] 西克·安德烈:《黑非洲史》,第一卷,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781頁。

  [54] J.A.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8 p.80.

  [55] Ibid.p.83.

  [56] J.A.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8 p.53.

  [57] Ibid.p.20.

  [58] Ibid.p.21.

  [59] C.C.Eldridge Victorian Imperialism London and Sydney and Auckland and Toronto Hodder & Stroughton 1978 p.126.

  [60] J.A.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68 pp.80-81.

  [61] J.A.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8 pp.96-97.

  [62] Ibid.p.99.

  [63] Ibid.p.101.

  [64] J.A.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8 p.103.

  [65] Ibid.p.95.

  [66] Ibid.p.211.

  [67] J.A.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8 p.211.

  [68] Ibid.p.232.

  [69] J.A.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8 p.247.

  [70]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5頁。

  [71] 同上書,第13頁。

  [72] 同上。

  [73]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3頁。

  [74] 同上書,第26—27頁。

  [75]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3頁。

  [76] 同上書,第53頁。

  [77]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4頁。

  [78]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77—78頁。

  [79] 同上書,第65頁。

  [80] D.K.Fieldhouse Imperialism An Historiographical Revisio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d ser.XIV Dec 1961 pp.187 - 209 see Robin W.Winks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44.

  [81] Ibid.p.44.

  [82] D.K.Fieldhouse Imperialism An Historiographical Revisio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d ser.XIV Dec 1961 pp.187 - 209 see Robin W.Winks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45.

  [83] Ibid.p.46.

  [84] D.K.Fieldhouse Imperialism An Historiographical Revisio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d ser.XIV Dec 1961 pp.187 - 209 see Robin W.Winks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47.

  [85] D.K.Fieldhouse Imperialism An Historiographical Revisio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d ser.XIV Dec 1961 pp.187 - 209 see Robin W.Winks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48.

  [86] Ibid.

  [87] D.K.Fieldhouse Imperialism An Historiographical Revisio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d ser.XIV Dec 1961 pp.187 - 209 see Robin W.Winks 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49.

  [88] Ibid.

  [89] C.C.Eldridge Victorian Imperialism London and Sydney and Auckland and Toronto Hodder & Stroughton 1978.p.135.

  [90] Ronald Robinson John Gallagher with Alice Denny A Synthesis of Views and 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 from Africa and the Victorian The Climax of Imperialism in the Dark Continent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see Robin W.Winks ed.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115.

  [91] Ronald Robinson John Gallagher with Alice Denny A Synthesis of Views and 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 from Africa and the Victorian The Climax of Imperialism in the Dark Continent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see Robin W.Winks ed.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118.

  [92] Ibid.p.119.

  [93] A.J.P.Taylor German's First Bid for Colonies 1884—1885 London Macmillan 1938 p.4.

  [94] Nicholas Mansergh Diplomacy Strategy and Imperialism from Nicholas Mansergh The Com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 Study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1878—1914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Ltd 1949 see Robin W.Winks ed.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99.

  [95] Ibid.p.97.

  [96] Nicholas Mansergh Diplomacy Strategy and Imperialism from Nicholas Mansergh The Com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 Study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1878—1914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Ltd 1949 see Robin W.Winks ed.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98.

  [97] Nicholas Mansergh Diplomacy Strategy and Imperialism from Nicholas Mansergh The Com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 Study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1878—1914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Ltd 1949 see Robin W.Winks ed.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102.

  [98] Nicholas Mansergh Diplomacy Strategy and Imperialism from Nicholas Mansergh The Com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 Study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1878—1914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Ltd 1949 see Robin W.Winks ed.British Imperialism New York Chicago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103.

  [99] Ibid.p.104.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