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羅得斯的擴張帝國主義
2024-10-09 08:50:58
作者: 錢乘旦
塞西爾·羅得斯(1853—1902)出生在英國赫特福德郡的一個牧師家庭,17歲前往南非。南非金伯利金礦的發現使他很快致富,所以他是殖民冒險家的典型代表。羅得斯是帝國主義的鼓吹者,羅得西亞以他的名字命名,南非的羅得西亞大學亦以他命名。歷史學家理察·麥克法蘭稱他為「不可或缺的南非與大英帝國歷史的參與者,其地位如同喬治·華盛頓或亞伯拉罕·林肯之於美國歷史……19世紀末的南非歷史,大部分都由塞西爾·羅得斯書寫」[39]。羅得斯獲得如此評價並非偶然,在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中,羅得斯為英國的擴張加足了馬力。他不僅使自己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而且為英國在殖民爭奪中取得最大最多的份額做出巨大貢獻。他是帝國主義時代最引人注目的帝國主義分子。
羅得斯在南非的行動詮釋了帝國主義的實質——擴張,「擴張」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含義:在政治上意味著統治、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在經濟上意味著占領更多更大的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擴張的功能完全是單向的,擴張是一個強迫認同和強迫接受的過程,法律、政治、文化、宗教全方位的強加,結果是帝國主義國家的思想、觀念以及利益的全面擴散,除了人的膚色不能改變之外,他們要改變一切,占有一切,如羅得斯所說:「英國應該占領整個非洲大陸、聖地、幼發拉底河流域、賽普勒斯島、整個南美、所有尚未被占領的太平洋諸島、馬來群島、中國以及日本沿海」;必要時「可以發動戰爭」,因為「擴張是保有世界的唯一選擇」[40]。
羅得斯的擴張帝國主義建立在種族優越論的基礎上,他相信盎格魯-撒克遜人命中注定要成就偉業,他說:「我們恰巧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民,我們擁有正義、自由、和平的最高理想。我們居住的範圍越大,人類將越美好。」[41]在臨死前他仍然說:「我堅持我們是世界上第一種族的說法,也堅持我們占地越多、越有利於人類的說法。」羅得斯希望大英帝國成為一個超級力量,所有以英國人為主流民族的國家,都是帝國的成員,當中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與開普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在英國國會都應占有席位。羅得斯始終認為,美國仍然是英帝國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羅得斯的心目中,美國人就是盎格魯-撒克遜種族的後裔,他們不僅繼承了優秀種族的品德,而且把英國的文明發揚光大,並傳播到世界各地。美國的發展見證了盎格魯-撒克遜種族的優越和偉大,美國如果仍然保留在英帝國的版圖內,英帝國將不可戰勝。他相信,世界最後會由英國、美國與德國統治,並會帶來長久的和平。他的種族優越論與吉卜林的白人的負擔互相呼應,為他的擴張帝國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
既然英國是「全世界光明的源泉、和平的中心」,就應該充分釋放它的能量,將其光芒照耀在任何一塊能夠照耀到的地方。1877年他寫道:「世界幾乎已經被瓜分完畢,餘下的部分正在被瓜分、征服和殖民化之中。可惜我們不能到達夜間在我們頭頂上閃爍的星星那裡,如果可能,我就要併吞那些星星!」
在充滿種族優越感的另一面,羅得斯面對聯合王國的未來時又表現出極端的憂慮和擔心,他希望疏散急劇膨脹的人口,為工業品擴大市場:「為了使聯合王國4000萬居民避免內戰,殖民主義政治家應當占領新的領土,安置過剩的人口,為工廠和礦山出產的商品找到新的銷售地區。我常常說……要是你不希望發生內戰,就應當成為帝國主義者。」帝國的擴張直接影響到聯合王國的生存,帝國問題是「黃油和麵包的問題」。因此,羅得斯大聲疾呼:「你們的貿易範圍在整個世界,你們生命活動的舞台不在英格蘭,而在整個世界。」[42]
1889年10月,英國頒布特許狀,授權以羅得斯為首的「英國南非公司」(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對中南非尚未被占領的地區進行殖民統治,公司的活動範圍「限制在英屬貝專納以北到葡萄牙自治領的西北部」。事實上,英國政府對於公司的北部範圍是沒有限制的,特別是葡萄牙人的勢力範圍,為英國南非公司的擴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取得特許的基礎上,為了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羅得斯以公司股份為誘餌拉攏了一些貴族加入該公司,如阿伯康公爵(Duke Abercorn)、法伊夫公爵(Duke Fife)、吉福德勳爵(Lord Gifford)等人,利用他們在政府中的影響力為英國南非公司服務。
英國南非公司的章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冠冕堂皇地規定了公司的目的:促進貿易、商業、文明以及殖民地政府的良好運作;促進當地土著的歸化,儘可能地消滅奴隸制度,增強殖民地人的財政能力。第二,規定公司與英國政府的關係:一旦公司與殖民地的酋長或是任何外國政府或公司發生糾紛,必須服從殖民大臣的裁決;對於殖民地的信仰、立法和奴隸制等問題,必須執行殖民大臣的指示;向英國政府提供年度的收支和稅收帳目;除了公共設備、鐵路和供水外,公司不得實行壟斷。公司章程對於殖民地的土地和財產問題一字未提;此外,由於公司吸收了一些有影響的貴族,政府把監督的責任部分地放在他們手中,而這些貴族對於殖民地的管理和貿易根本不感興趣,他們只是從公司提供的股票中撈錢。因此,英國南非公司擁有「絕對的自由」。
英國政府的支持和南非公司的雄厚經濟實力為羅得斯在南非的擴張提供了保證。根據特許狀規定,英國南非公司的北部疆界不受任何限制,換言之,公司可以任意向北方擴張。羅得斯的目標是在這裡建立白人殖民地,但是最大的障礙是布拉瓦約(Bulawayo)的國王洛本古拉。此前,英國南非公司沒有自己的代表,羅得斯派詹姆森用來福槍引誘洛本古拉,但是,後者既不放棄,也不確認。
洛本古拉軟硬不吃的態度使羅得斯決定用暴力解決問題,他選擇了兩個年輕的冒險者實施其計劃:一個是「貝專納探險公司」(Bechuanaland Exploration Company)的經理弗蘭克·詹森(Frank Johnson),另一個是美國軍人莫里斯·希尼( Maurice Heaney)少校。雙方於1889年12月簽訂協議:由他們組織500人向布拉瓦約發起進攻,或謀殺洛本古拉或將洛本古拉作為人質帶回;羅得斯則給他們15萬英鎊和10萬英畝土地作為回報。但是,希尼醉酒泄露了行動計劃,羅得斯不得不暫時放棄。雖然這次武裝襲擊無果而終,但是它為1895年的「詹姆森襲擊事件」(Jameson's Raid)埋下了伏筆。
詹姆森事件極大影響了羅得斯的形象,然而他對洛本古拉的領土要求沒有改變。既然暴力方式不能達到目的,欺騙還得繼續。由於洛本古拉非常需要來復槍,當新的談判代表弗朗西斯·湯普森(Francis Thompson)到布拉瓦約後,洛本古拉同意接受十來個白人在他的領地上挖礦,雙方簽署了條約。另一方面,羅得斯為了吸引更多的南非英國人來到洛本古拉的土地,給予每個願意遷徙的人每天7先令6便士,遷徙後承諾每個人可以得到300英畝土地以及15塊土地的淘金權。[43]湯普森的承諾難以兌現,170多人一下子湧向洛本古拉的土地。而且根據條約,公司可以為採礦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洛本古拉後來才意識到條約的本質,企圖毀約,但英國政府不予理睬。1890年2月,洛本古拉同意白人穿過他的土地前往馬塔貝萊蘭(Matabeleland)和馬紹納蘭(Mashonaland),從此,馬紹納蘭成為英國南非公司活動的中心。
此時,羅得斯將目光轉向贊比西的北部,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是希望找到金礦,二是讓這個地區變成白人的居住地。由於英國南非公司掌控礦產權和土地權,可以向其他公司出售礦藏和土地,讓他們來開採礦藏、開辦工礦企業,但是,50%的利潤必須歸英國南非公司所有。羅得斯的商業經營為南非公司帶來了滾滾財源,如弗林特所述:「公司就像一個引擎在積累財富。」[44]他的舉動不但增進了他自己的利益,還擴大了英國的利益:阻止葡萄牙人、德國人乃至布爾人向中非發展。
比馬紹納蘭更遠的地方是尼亞薩蘭——今天的馬拉威(Malawi),蘇格蘭的傳教士早就在這裡開展傳教活動,隨後,蘇格蘭的「非洲湖公司」(The African Lakes Company)也在這裡從事商業活動,但奴隸貿易導致公司破產。這時,葡萄牙人公開聲稱尼亞薩蘭是他們的勢力範圍,並控制了贊比西河的入口。為了獲得尼亞薩蘭,羅得斯與「非洲湖公司」的哈里·詹森(Harry Johnson)合作,羅得斯出資幫助破產的公司重整旗鼓,詹森同意將尼亞薩蘭以西的土地和礦藏讓給英國南非公司作為回報。詹森的評價是:「他是英國人,但不是一個利己的帝國主義者,他致力於將尼亞薩蘭變成英國的保護地,而不關注公司的利益。」[45]但是,雙方的合作並沒有帶來實質性的後果,1894年,英國外交部控制了尼亞薩蘭的財政,羅得斯與詹森的合作並沒有使他取得尼亞薩蘭的控制權,但南非公司取得了東北羅得西亞。
南非的西北部是黃金和銅的重要產地,1890年,羅得斯的南非公司又開始了新的擴張,其目標是通過巴羅茨蘭(Barotseland)向西北的加丹加(Katanga)延伸。除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外,德國從南非西部向北部推進,將直接導致英德的競爭。同時,比利時剛果自由邦也提出了領土要求。當時,巴羅茨蘭的萊旺尼卡國王( King Lewanika)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外部受到葡萄牙人和剛果的阿拉伯奴隸貿易商的威脅,當地的對手恩德比利(Ndebele)也不是省油的燈,國內的情形不容樂觀,他曾在1884年被推翻,在1885年又恢復王位。萊旺尼卡在內外交困中開始尋求英國的保護,他認為「女王的保護傘能夠為巴羅茨蘭帶來國內和國外的和平」[46]。
從1887年起,萊旺尼卡國王敦促法國傳教士弗朗西斯·科伊拉德(Francois Coillard)聯繫英國,直到1889年科伊拉德才寫信尋求英國的保護。英國外交部收到萊旺尼卡的要求後,把任務交給了羅得斯的特許公司,並將其視為英國在贊比西北部擴大領土範圍的行動。萊旺尼卡是一個談判高手,他希望與英國女王的政府談判,而不是與一個特許公司談判。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為了消除萊旺尼卡的疑慮,要求南非最高官員亨利·洛赫爵士(Sir Henry Lock)寫信給萊旺尼卡,保證他能夠得到英國的保護,而羅得斯的特許公司得到了女王的充分信任。在英國南非公司與萊旺尼卡的談判中,後者提出每年2000英鎊的補助金,同意將土地和礦藏的壟斷權讓給公司,但是,不包括他自己人居住的地方。他還要求公司保證其土地、牲畜、城鎮和制度的安全。[47]南非公司答應了萊旺尼卡的要求,這樣,巴羅茨蘭在十幾年時間裡成為英國南非公司屬下的一個地區,其政治地位難以確定。
英國南非公司在南非北部的擴張得到英國政府的默許,一方面,它的利益與政府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政府不願意承擔更多的財政負擔以獲得南非的利益。因此,政府對於羅得斯的做法睜一眼閉一眼,在與歐洲列強爭奪利益的過程中,英國政府沒有花費太多,而是利用羅得斯的個人財富和野心得到了較大的利益。這一時期,英國南非公司與政府的合作處於雙贏的階段。
在南非的南部,從金伯利到索爾茲伯里要塞的通道有2500多千米之長,貝專納和洛本古拉的國家是必經之地,交通成為主要問題。對於英國南非公司來說,在東非海岸葡萄牙人控制的莫三比克(Mozambique)的貝拉(Beira)建立一個港口是最好的選擇,這裡離索爾茲伯里只有不到600千米。早在19世紀初,葡萄牙人宣布莫三比克內地的所有權,英國政府又承認了葡萄牙對莫三比克海岸的擁有權。但是,這些事實都不能阻止羅得斯的行動,他決定侵犯葡萄牙的領地獲取這些利益。
葡萄牙人在莫三比克的殖民也是通過特許公司,新建立的莫三比克公司從政府獲得了廣泛的權力,推動從內地到海岸的活動。1888—1889年,葡萄牙人關閉贊比西河對付尼亞薩蘭的英國人,同時宣布控制希雷河(Shire River)和尼亞薩湖(Lake Nyasa)。莫三比克公司在安德雷德的領導下,向貢古哈納(Gungunhana)國王的領地加扎蘭(Gazaland)和位於馬紹納蘭邊境的馬尼卡(Manica)推進。1889年10月前,英國南非公司還沒有獲得政府的特許,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決定用外交和武力威脅,平息葡萄牙人的競爭。1890年8月,羅得斯公司的先遣隊到達馬紹納蘭,此時,索爾茲伯里和葡萄牙人達成協議:尼亞薩蘭為英國所有;馬尼加、贊比西河的南部為葡萄牙人所有。葡萄牙人保證在貝拉和馬紹納蘭之間建立一條鐵路,使蓬圭河(Pungwe River)正常交通。條約被羅得斯稱為「倒霉的條約」,為了達到他的目的,羅得斯無視英國政府與葡萄牙政府的條約,命令代理人迅速推進,並一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剝奪葡萄牙人在莫三比克的殖民地,只留給他們一兩個海岸港口。
羅得斯在莫三比克的成功得益於非洲原住民的支持。位於莫三比克南部的加扎蘭勢力很大。加扎蘭人的祖先是祖魯人,19世紀初已經建立起軍事性質的國家,在19世紀的大部分年代其勢力比葡萄牙人大得多。儘管葡萄牙人通過協議或條約得到了土地,但是葡萄牙人必須向加扎蘭納貢。1885年,貢古哈納登上王位,同年,葡萄牙人聲稱取得保護。但是,由於簽訂條約的是皇室代理人,而非國王,恰恰成為貢古哈納不承認葡萄牙保護的藉口;同時,貢古哈納不斷受到葡萄牙的壓力,1887年以後,他幾次派特使到納塔爾,爭取與英國聯合或者得到英國的保護,這為羅得斯取代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提供了有利條件。
另一個吸引羅得斯的原因在於,貢古哈納的領土範圍甚大,內陸的小國和部落都要向其納貢,而且他還控制從德拉瓜灣到贊比西河的海岸線。如果英國南非公司與貢古哈納合作,莫三比克的大部分領土都將控制在英國手中。1890年10月,英國南非公司以1000支來復槍、2萬發子彈以及一年500英鎊的補助金與貢古哈納達成保護協議。1891年2月18日,英國南非公司的武器已經被卸在說好的港口,貢古哈納得到了需要的東西,兌現了1890年10月的承諾。
馬紹納蘭的東部,靠近蓬圭河的地方,有一個叫馬尼卡蘭(Manicaland)的地方,國王是馬塔沙(Mtasa),葡萄牙人認為馬塔沙是貢古哈納的封臣,不是君主,沒有與之簽訂保護條約。羅得斯一方面為了擴大在莫三比克的勢力,另一方面害怕如果英國在貢古哈納的土地上站不住,他可以從馬尼卡蘭向貝拉推進,利用葡萄牙人的失誤,與馬尼卡蘭的馬塔沙國王簽訂保護條約。1890年,英國南非公司以每年100英鎊的代價獲得了馬尼卡蘭的礦藏和土地權。[48]當英國人將這一消息通報葡萄牙後,引起了強烈的抗議。11月,馬尼卡蘭情形不再是條約的問題,而是演變為軍事占領。在這場戰爭中,英國南非公司失敗,葡萄牙取得勝利。1891年羅得斯組織新的干涉活動,由250個白人組成的一個團體沿蓬圭河而上,切斷馬尼卡蘭與索爾茲伯里的通道。3月13日,當約翰·韋洛比爵士(Sir John Willoughby)率領的這批人將要到達貝拉時,與葡萄牙的兩艘戰船相遇。韋洛比以葡萄牙人侮辱英國國旗為由,拒不服從葡萄牙將軍的命令,繼續前進。15日,葡萄牙人發出警告:如果英國人繼續前進,他們將首先開火。韋洛比無視警告,向上游前進,葡萄牙人緊隨其後,並開槍警示,韋洛比被迫投降。在開普和倫敦,韋洛比的投降被認為是極大的恥辱,羅得斯建議政府用武力打開從莫三比克到索爾茲伯里的通道,但英國未採納。
馬尼卡蘭的事件還沒有結束,1891年5月出現了更多的暴力行動。葡萄牙的一批學生志願者來到莫三比克,與葡萄牙軍官指揮的非洲士兵一起,向馬尼卡蘭的內陸推進,意圖是將英國海門上尉領導的一支英國軍隊趕出馬塔沙的領地馬塞奎斯,但是,英國南非公司守住了馬塞奎斯。這些行動使兩國政府之間的關係越發惡化。1891年6月11日雙方簽訂條約:馬塔沙的馬尼卡蘭大部分由英國控制,而貢古哈納的加扎蘭屬於葡萄牙。在條約簽訂後,羅得斯仍然利用詭計引誘貢古哈納,許願更多的補助金,組織白人居民進入。但最終因羅得斯失信,貢古哈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1895年,他被葡萄牙軍隊廢黜隨後流放。
1895年,英國南非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吞併了贊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間以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今天的辛巴威、尚比亞和馬拉威的全部領土,這些地區都用羅得斯的名字命名為「羅得西亞」。這裡蘊藏著豐富的金礦,是實現英國「兩開」擴張計劃的中間環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羅得斯實現了1888年在成立鑽石開採壟斷組織時的願望:「我們應當永遠記住,南非問題的實質在於把開普殖民地擴大到尚比亞河」,以便打通從開普敦到開羅的內陸通道。關鍵的一著是占領馬紹納蘭,「如果我們能得到馬紹納蘭,我們就抓住了非洲的天平」。這樣,英國從南、北和西三面包圍了布爾人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
羅得斯一邊建立羅得西亞帝國,一邊將開普殖民地的命運掌握在手中,1890年7月,他成為開普殖民地總理。控制開普與侵占羅德西亞是相輔相成的,如弗林特所述:「如果他沒有取得對開普殖民地的政治控制,特許公司就不可能成功:如果開普出現一個敵對的總理,或者出現一個反對黨致力於抵制特許公司,羅得斯在北部的計劃必然化為泡影。」[49]開普殖民地是南非公司擴張的基礎,公司的鐵路是開普鐵路的延伸。羅得斯取得開普的統治權後,實現了財富與政治的結合:財富促進政治權利的獲得,政治權利為他帶來更多的財富。
穩定開普後,從1892年到1894年,羅得斯致力於經濟上對德蘭士瓦進行滲透:將開普鐵路延伸到約翰內斯堡;建立殖民地和布爾國家之間的關稅同盟。1894年底,羅得斯認為,用武力推翻克魯格政府的時機已經成熟,但是,詹姆森襲擊事件的失敗摧毀了羅得斯的政治生命。不過羅得斯至少實現了他的半個夢想:在開普與開羅之間連起一條紅線,通過這條紅線「連結領土、優化管理、加快軍隊應變速度、有益於移民、促進貿易」[50]。
羅得斯的擴張帝國主義順應了英國在殖民地爭奪中的需要,對羅得斯而言,擴張是永無止境的,關係到英國的生存,也關係到他個人財富的增長,英國政府重視他的財富,大臣和貴族也看重他的財富,他不僅用財富增加了財富,還用財富獲得了權力和聲望。有了財富,他可以進行無限制的擴張,如勃拉姆所述:「他對追求權力與財富有著相同的渴望。」[51]他將帝國主義的擴張視為獲得權力和財富的工具:財富把他帶上了英國的政治舞台,也實現了他追求權力的夢想。英國歷史學家波特說:「羅得斯利用他的財富獲得了大臣們的青睞,大臣對他的青睞部分是由於他通過財富得到了權力。」[52]財富和權力的相互纏繞,形成了羅得斯獨特的政治和經濟關係理論。他認為在19世紀90年代,南非的資本主義應該成為支持英帝國的一股力量,[53]因為資本家並不介意在何處致富,只要當地政府和英國政府不進行干涉,他們便不會輕易離開。但是,資本家與當地政府協調關係卻需要帝國政府的支持,這時,帝國力量對資本家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一旦英國的資本家失去帝國政府的保護,他們就失去了力量;相反,如果有帝國政府的保護,他們就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因此,羅得斯認為,權力和財富是不可分割的:財富是取得權力的條件,權力可以保證更多的財富,在英帝國主義發展高峰的時刻,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