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英帝國史·第四卷,英帝國的轉型前言

英帝國史·第四卷,英帝國的轉型前言

2024-10-09 08:46:15 作者: 錢乘旦

  1783—1815年是英帝國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是從舊帝國到新帝國,從舊殖民體制到新殖民體制的過渡時期,是第一帝國解體、第二帝國形成的交替階段。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英國擊敗了法國、西班牙等對手,幾乎贏得了海洋霸權。就在英國春風得意,試圖重組帝國的時候,英帝國卻陷入了困境:一方面,英國需要處理魁北克法裔居民的問題,另一方面北美十三州殖民地與母國的矛盾不斷加深,蘊藏在帝國內部的危機不斷暴露,各種矛盾不斷激化。這是殖民帝國內在危機的第一次大暴露: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必定要對抗,結局一定是帝國的解體。不過在那個時代,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相反,英國政府從美國獨立戰爭中吸取了教訓,及時調整了殖民政策,使得英國在短短30年之間,又組成一個嶄新的、地域更加遼闊的帝國,即「第二英帝國」。在這個時期,重商主義殖民理論漸次退出歷史舞台,新理念和新地域構成了新的帝國。而導致新的帝國理念與新的帝國體制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及其引起的英國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宗教的變化。工業革命的發展,推動了人道主義運動和福音教派的發展,有些英國人開始同情土著殖民地人。研究這一時期英帝國的歷史,對於研究19世紀英帝國迅速發展壯大的原因,對於研究英帝國新的統治機制的形成,有很強的理論意義。本卷力圖解釋的是:什麼機制導致帝國生命的更新?

  1783年,《巴黎和約》簽訂,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這塊英帝國中最重要的殖民地從此脫離了英帝國。1783年英國失去美洲殖民地是第一英帝國終結的最明顯的標誌。[1]帝國的發展岌岌可危。第一英帝國崩潰後,英國政府對其殖民政策進行認真的反思、探索,及時調整了殖民政策:一方面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改變以前在政治上對殖民地控制不力的局面。另一方面英國政府又實行了靈活多樣的政策:對白人殖民地授予代議制政府;對非英裔歐洲人殖民地則尊重其原有的語言、文化、宗教、習慣;對土著地區殖民地,改變了原來赤裸裸進行掠奪的政策,承擔更多的所謂「法律上和道德上」的責任,懲治殖民地官員的貪污腐敗行為,從而鞏固了英帝國的統治,結果使英帝國迅速穩固。

  正是這些調整,使得英國在這之後的幾十年內,在舊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一個地域更為廣闊、機制更為靈活的新帝國。英國雖然由於美國的獨立而失去了一個帝國,但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更大的帝國。[2]經過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期間的擴張,英帝國的版圖大大擴大,形成了第二英帝國,「日不落帝國」在這一時期已經奠定了基礎,新的帝國統治體制開始出現,並逐漸發展、成熟。到1815年,新的帝國版圖已經基本形成。它包括了許多不同的地方,包括加拿大、西印度、印度、斯里蘭卡、澳大利亞、南非、熱帶非洲的一部分以及地中海中的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

  

  本卷所研究的問題,國內學術界尚沒有專門的論著,也缺乏系統而詳盡的論文。在我國,英帝國史的研究還沒有成為一個獨立學科,英帝國史的研究往往附屬於英國史的研究,這是我國目前英帝國史研究的一個特點。我國學者所著的英國史著作往往有一定的篇幅論述英帝國史,例如,蔣孟引的《英國史》、王覺非的《近代英國史》,錢乘旦、許潔明的《英國通史》等有關著作都有一定的章節考察這一時期英帝國史的有關問題。此外,我國學者對英國前殖民地如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國的歷史也有一定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對英國殖民統治史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考察。但是這些研究都著眼於相關地區的歷史,沒有涉及對英帝國政策的根源、演變、實施,以及英帝國的演變進行探討。林承節主編的《殖民主義史-南亞卷》和《印度現代史》、《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對英國在南亞的殖民統治作了一些論述。他認為,英國在印度的行為總的來看呈現鮮明的矛盾性,它在自覺地實現破壞性使命的同時卻不自覺地實現著建設性使命,它必須實現雙重使命,卻又設置障礙,使兩者都不能實現。具體表現為:殖民統治實現了印度的政治統一,卻又人為地保持了部分分裂狀態(土邦);它摧毀了印度的自然經濟和村社,卻頑固地維護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它把印度和正在形成的資本主義市場聯繫起來,促進了印度商品經濟的發展,卻不給印度自主平等的貿易權力,仍把它置於依附於英國的地位。[3]宋家衍的《楓葉國度——加拿大的過去與現狀》用很大篇幅論述了七年戰爭以後加拿大的轉變、發展和鞏固。張天的《澳洲史》,對澳大利亞殖民地的建立、發展、壯大作了論述。鄭家馨的《南非史》對南非殖民地發展的歷史進行了論述。但是,這些著作都沒有從英帝國整體發展的角度,探討這一時期英帝國的轉變。國內學者近年來開始注意到英帝國史研究,但主要集中在英國的非殖民化方面,有關1783—1815年英帝國史的研究尚未有專門的著作出現。

  英帝國史是一個十分古老的研究課題。可以說,從美國獨立之日起,英國就有許多人研究英帝國史。國外關於英帝國的研究歷史悠久,著述極為豐富。英帝國史的研究源於英國國家制度史研究,它是英國愛國主義教育的典範。[4]早在美國獨立戰爭前後,英國便掀起了一個研究英帝國問題的熱潮,對美國獨立這一歷史性事件做出了評判,出現了許多著作。此後,對英帝國的研究從未間斷。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者所取的視角也有所變化。

  現代英帝國史研究則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當英屬殖民地的民族主義及英國國內的經濟衰退開始侵蝕英國傳統的愛國主義時,J.H.羅斯(J.Holland Rose)等人主編的8卷本《劍橋英帝國史》詳細地描述了英帝國史。這套叢書所隱含的目的是,證明英國的「正義」、「仁慈」和「人道」的價值觀念如何通過法律規則的實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變成了自由國家普遍的民族精神。[5]這一套書是迄今為止涉及範圍最廣,敘述最為完整,資料最為詳實的研究英帝國史的叢書。但它實質上是為了給英帝國歌功頌德,並沒有客觀地評判英帝國的歷史。該叢書的基調是輝格派的、浪漫的及勝利主義的,盡情讚頌帝國擴張給殖民地以及殖民者帶來的利益,尤其是對英帝國的幾個自治領做了詳盡的論述。該叢書第一卷題目是《舊帝國:從開始到1783年》,論述了1783年以前英國如何走出歐洲,橫跨大西洋,建立英帝國,以及帝國的擴張、發展和崩潰。這是英帝國的第一階段,也是重商主義殖民理論占統治地位的時期。第二卷《英帝國-聯邦:1783—1870》,詳細、全面地論述了這一時期的英帝國發展的歷史。該書內容翔實,資料極其豐富,是英帝國史研究必讀之書。該書認為:就第二英帝國建立的特定政策而言,這個政策並非是18世紀末那種國家擴張政策,而是那種傳統的擴大英國海上商業力量的政策。舊帝國沒有形成母國向殖民地移民的運動。作者認為,新帝國形成於英國國內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交通方式的變革,又促使更多的人從母國遷移到殖民地。[6]該書對於舊帝國崩潰到殖民地改革時代到來這半個世紀的殖民政策給予極大關注,這是本書一個值得稱讚的特點。該書的作者之一文森特·哈羅在論及新帝國體制時談道:1782到1800年英帝國最大的失敗是沒有能夠對愛爾蘭問題制定出妥協的方案,即愛爾蘭在承認大不列顛在帝國事務上有監督權的基礎上,愛爾蘭在內部事務方面享有自治權。[7]第四至第八卷分別對帝國的幾個重要的地區進行了介紹,主要涉及英屬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五個重要的殖民地。該套書認為,新的帝國形成於1815年,在新的帝國中,英國政治家給自己一個更重的擔子。他們不得不學習在多種氣候、環境下統治不同種族人民的統治藝術。[8]

  1988年—1989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5卷本《牛津英帝國史》是20世紀出版的另外一套英帝國史。這套叢書並沒有對自治領給予特殊的地位,反而對英屬亞洲、非洲的殖民地進行了大量論述,它強調了不列顛的帝國特性,並考察了世界各地區對帝國的影響,如對貿易的影響,帝國對征服地區人民的影響,征服地區對英國的影響等。[9]其中第一卷探討了英帝國的起源,展示了英格蘭及後來的不列顛如何捲入,為什麼捲入海外貿易、航行、拓殖的行列中。第二卷以專題論文的形式,把帝國作為一個整體,論述了1689年到1815年英帝國發展的幾個關鍵階段。作者認為18世紀中期,英帝國已經包含了其主要的部分:印度、北美、愛爾蘭、西印度。美國獨立戰爭後,前殖民地仍然留在英國商業和貿易的軌道中。英國強大的海軍及軍事力量,在全世界保衛其經濟體制。[10]到18世紀末期,英國的經濟利益已經日益具有「全球性」,這個意義上,英國的利益已經超出了「帝國限制」。第三卷則論述了1815—1902年這一所謂的「英帝國世紀」,作者認為,1814—1815年的和平條約不但確立了英國在歐洲的支配地位,而且還承認了英國1793年以後征服的地區。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從此不再擔心被攻擊、被顛覆以及財政損失,英國作為殖民地統治者地位的發展,刺激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憲政及政治的創新,而帝國的擴張和占領,也影響了英國的文化發展。[11]

  新帝國的孕育、誕生與英國帝國政策及觀念的變化密不可分。關於英帝國觀念、帝國理論研究,其專門性的著作有克勞斯· E.科納的《英國殖民理論(1570—1850)》,這本書全面介紹了1570—1850年出現的有關英帝國方面的理論、思想,是研究英帝國史不可多得的理論性著作。作者認為,殖民理論的發展影響著國家行為和政策的形成,負責任的政治家在制定帝國擴張和帝國政策時,必定受政治影響的約束。[12]作者認為,「渴望擁有足夠的土地來耕作是吸引一個個殖民者跨越大西洋去進行拓殖的強大動力」[13]。貝內特編輯的《帝國的觀念:從伯克到艾德里,1774—1947》[14],搜集了新帝國形成過程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言論。

  第二英帝國的建立開啟了英帝國發展的新階段。關於第二英帝國的起始仍存在爭論。多數人將1783年美國獨立作為第二英帝國的起點,1783年《巴黎和約》簽訂之後,帝國治理的許多政策都發生了變化。也有人把19世紀30年代後開始的帝國改革作為第二帝國的起點[15],文森特· T.哈羅的《第二英帝國的建立》(第一、二卷)專門論述了這一階段的歷史。該書認為,隨著英國海上力量和工業生產的增加,海外擴張特徵的轉變,海外貿易帝國的概念獲得了新的推動力,在追求這一帝國的過程中,英國人發現自己被迫進行調整,並逐漸放棄了重商主義,支持自由貿易,從而導致了相反的結果。無限制的貿易極大地推動了「無形帝國」的擴張,作為宗主國,英國將自己的殖民地置於與其他國家相同的地位,也被視為外國。這又刺激了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而「市場高於統治」這一原則導致英國在印度獲得主權,使英國控制了一個更為廣闊、人口更稠密的地區。帝國的主要動力不是建立在對殖民地拓殖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商業貿易的生命線上。[16]作者認為,第二英帝國作為一種遠東貿易體制,形成於18世紀60年代,它主要是貿易帝國,而不是拓殖帝國,儘管在一些地區,如加拿大,一些拓殖活動發生於18世紀末期。[17]

  布倫丹·西姆斯的《三個勝利和一個失敗:第一英帝國的興衰,1714—1783》論述了漢諾瓦王朝對英帝國發展的影響,作者認為,漢諾瓦王朝保持了歐洲大陸的同盟關係,使英國在保持歐洲大陸勢力均衡的同時帝國也急劇擴張。而1776年由於英國疏遠了歐洲的盟友而失去美洲。[18]詹姆斯的《英帝國的興起和崩潰》一書有兩個部分論述了從帝國建立到1815年這一段時間的英帝國歷史,作者認為,到拿破崙戰爭結束時,英國已經是靠國際貿易生存的國家,英國在海外占領新的地區未能對民族自豪感有所貢獻。[19]琳達·科里的《奪取:不列顛、帝國和世界,1600—1850》闡述了帝國成立以來的領土擴張。關於第二帝國的建立,作者認為,美國獨立戰爭沒有放棄帝國,白人居民仍然在帝國的旗幟下向西擴張,肆意驅逐北美土著居民及其他人民。[20]皮爾斯·布倫頓的《英帝國的衰落和崩潰,1781—1997》借鑑愛德華·吉本《羅馬帝國興衰史》的理論與方法,論述了1781年之後英帝國的興衰歷史,其中有2個章節論述了第二英帝國的興起。[21]

  另外,埃爾頓的《帝國聯邦》也是一部有關英帝國史研究的通史性著作,其特點是理論性強,論述深刻。[22]C.A.貝萊的《帝國的巔峰——英帝國與世界,1763—1830》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專門論述這一時期的帝國史等內容的。T.O.勞德的《英帝國,1558—1995》中的第三、四、五章論述了這一時期的帝國歷史。該書作者認為,最偉大的帝國擴張時期也是民族主義和責任制政府理念在歐洲被接受並傳播到全世界的時期,英帝國創立了一套政治觀念體系,這些觀念我們今天或許難以理解,但在許多方面為許多人提供了連接新舊世界的橋樑。[23]另外還有其他一些關於英帝國史的通史和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史方面的論著也有這方面的論述,這些論述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印度從公司統治到國家統治,(2)加拿大的鞏固與擴大,(3)澳大利亞的建立;其不足之處是沒有從整體上把握這一時期英帝國發展的特點,沒有揭示出美國獨立後,英帝國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沒有解答帝國的崩潰與鞏固擴大這一悖論。

  本卷在寫作過程中,除了參考上述主要的資料外,還運用了一些文件彙編。主要有:馬登主編的《英帝國與大英國協憲政史文件選》的第2、3卷。[24]阿斯普拉爾主編的《英國歷史文件集》第11卷。[25]查爾編輯的《印度憲政史文件選讀》[26]、康馬傑的《美國歷史文獻》第一卷[27],克勞利編輯的《澳大利亞歷史文獻》第一卷[28],以及道蒂主編的《加拿大憲政史相關文獻》等。[29]這些文獻資料對於本卷的寫作非常重要。

  與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相比,本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1)綜合論述英國舊的殖民體制的特徵,論述了第一英帝國的崩潰及第二英帝國發展壯大的內在原因,分析了舊帝國與新帝國最根本的區別。作者認為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時,新帝國的基本要素已經形成,儘管這時重商主義殖民政策還沒有退出歷史舞台,但是其衰亡的趨勢卻是不可逆轉的。導致新的帝國發展壯大的根本因素是工業革命的發展及其引起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變化。(2)對落後地區殖民地管理體製作了論述,對英國殖民主義的二重性問題作了進一步論述。在新的時期,英國在伯克的殖民地託管理論的影響下,形成了一套對土著殖民地的管理體制。這一時期英國在統治與掠奪殖民地,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也開始對殖民地承擔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責任,懲治殖民地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並開始在殖民地興辦教育,鋪設鐵路,興修水利,建設工廠。其主觀上雖然是為了英國更好地統治殖民地,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是殖民地形勢發展的需要,但在客觀上促進了這些殖民地經濟文化的發展,把土著殖民地強行拉入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使其開始了艱難的現代化歷程。英國的殖民統治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殖民地民族國家的形成。

  【注釋】

  [1] Sarah Stockwell,The British Empire,Themes and Perspectives,Oxford:Black well Publishing,2008,p.5.

  [2] J.Holland Rose,A.P.Newton,E.A.Benian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Vol.II,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1783- 1870,Cambridge: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61,p.1.

  [3] 林承節:《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頁。

  [4] C.A.Bayly,Imperial Meridian-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World,1780- 1830,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s,1989.p.1.

  [5] C.A.Bayly,Imperial Meridian—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World,1780- 1830,p.1.

  [6] J.Holland Rose,A.P.Newton,E.A.Benian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Vol.Ⅱ,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1783-1870,Preface,pp.v-vi.

  [7] Ibid,pp.130-132.

  [8] J.Holland Rose,A.P.Newton,E.A.Benian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Vol.Ⅱ,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1783-1870,p.v.Vincent T.Harlow,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Vol.Ⅱ,1763-1793,London:Longmans,1964,p.1.

  [9] Review by:Alison Games,The Accidental Empire,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Volume I:The Origins of Empire:British Overseas Enterprise to the Clos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 Vol.Ⅱ:The Eighteenth Century,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y,Vol.28,No.3(Sep.,2000),pp.341-350.

  [10] P·J·Marshall,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Vol II,The Eigh teenth Century,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viii.

  [11] Andrew Poter,Ph.D,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the Nine teenth Century,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1.

  [12] Klaus E.Knorr,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London:Frank Cass & LTD,1965,p.xvii.

  [13] Review by:W.P.Morrell:Colonial Theories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1570- 1850.by Klaus E.Knorr,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Vol.15,No.1/2(1945),pp.94-96.

  [14] George Bennett(ed),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 to Attlee,1774-1947,London:Adam and Charles Black,1963.

  [15] Robin W.Winks,Alaine Low,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Volume V,Historiography,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60.

  [16] Vincent T.Harlow,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1763-1793,Vol.I,Discovery and Revolution,New York:Longmans,Green and Company,1952.p.2.

  [17] Review by:E.R.Adair: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1763-1793,by Vincent Todd Harlow,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Third Series,Vol.10,No.2(Apr.,1953),pp.328-332.

  [18] Brendan Simms,Three Victories and a Defeat,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irst British Empire,1714-1783,London:Penguin Books,2008.

  [19] Lawrence James,The Rise &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Lond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8,p.165.

  [20] Linda Colley,Captives-Britain,Empire and the World,1600-1850.New York:Archor Books,2002,p.19.

  [21] Piers Brendon,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1781-1997,New York:Vintage Books,2010.

  [22] Lord Elton,Imperial Commonwealth,New York:Reynal & Hitchcock,1946.

  [23] T.O.Llody,The British Empire,1558-19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4] Edited by Frederick Madden with David Fieldhouse,Select Documents o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Vol.II,The Classical Period of First British Empire,1689-1783,London:Greenwood Press,1985.

  [25] Edited by A.Aspirall and E.Anthony Smith,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Vol.XI,(1783-1832),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26] S.V.Desika Char,Reading i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India,1757- 1947,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7] Henry S.Commager,Documents of American History,Vol.I,New York:PrenticeHall,1963.

  [28] Frank K.Crowley,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Australia,Vol.I,Colonial Australia,1788-1840,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29] Adam Shortt and Arthur G.Doughty,eds.,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Con stitutional History of Canadian,1759- 1791,Vol.I,Ottawa:King 's Printer,191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