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三、殖民地控制的加強

三、殖民地控制的加強

2024-10-09 08:44:53 作者: 錢乘旦

  按照重商主義的基本原則,殖民地是由母國製造並為母國服務的,殖民地應當成為宗主國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短缺物品的供應地,應推動宗主國的海外貿易,增強其國力。正如同18世紀一位英國商務部官員所說的:「殖民地的一切行動,都應服從母國的利益,因為母國保障了它的存在以及一切有價值的特權。一切與母國利益不相符合的對殖民地有益的計劃或商業上的好處,都應被認為是非法的,不能允許它們實施,因為它們是與殖民地存在的意義背道而馳的……如果殖民地不能被利用,那麼國家還不如沒有殖民地。」[93]因此,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英國對已有殖民地的行政和經濟活動日益加強限制,其重商主義意圖日益明顯。

  1660年,英國議會頒布更為詳細的《航海條例》,其目標不僅是打破荷蘭在大西洋貿易中的統治地位,而且是強化對英屬殖民地的控制,但是由於缺乏強制執行的機制,它並未產生理想的效果,對殖民地貿易的影響不大。此後英國又不斷通過相關法令加以補充,在1663年頒布《主要物產法令》後,1673年又頒布了《殖民地關稅條例》,根據此條例,凡運輸屬於1660年《航海條例》中的「列舉品」出口的船隻,必須交納1000—2000鎊的押金,以保證貨物在英格蘭港口卸貨。為此,英國先在北美南部殖民地、後在所有殖民地設立關稅稽查官員,以保障《航海條例》等英國法律得到真正貫徹執行。為了實施對殖民地的常規化管理,加強對殖民地的行政和經濟控制,英國政府還強化了相關組織措施。1660年,英國設立了有關殖民地及海外貿易問題的兩個機構——貿易委員會(The Council of Trade)和對外拓殖委員會(The Council of Foreign Plantation),後一機構的任務是專門「統一監督與管理」分散、無序的殖民事務。但實際這兩個機構基本上只是向國王報告情況和提供建議的諮詢機構,並未發揮多少實際作用。1672年,上述兩機構合併形成「貿易和拓殖聯合委員會」(Joint Council for Trade and Plantation),其主要職能是收集相關情況並向國王提供有關殖民地及貿易方面的建議,關注殖民地的發展及英國與殖民地的貿易、航運事業。但不久這一機構即被撤銷。1675年,英國樞密院設立由社會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人組成的貴族貿易委員會(Lords of Trade),其主要職能是向政府提供殖民地執行關稅法的具體情況,以推動殖民政策的貫徹執行。這是英國首次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北美殖民地事務,它表明復辟時期的英國政府試圖對殖民地實施統一管理,以期「在北美和西印度群島創建更為一致的執行國王意志的政府。儘管尋求帝國集權化的行動經常雜亂無章,但統一的趨勢毋庸置疑」。[94]英國對殖民地加強管理的重點是維護英國的經濟利益特別是貿易利益。作為宗主國,英國認為建立殖民地並使其為宗主國服務是英國推行重商主義政策的重要內容和關鍵,執行《航海條例》既是英國與其它歐洲殖民國家進行激烈貿易競爭的需要,又是作為宗主國經濟和政治所屬物的殖民地的重要義務,也是對英屬殖民地的某種保護。然而,對殖民地來說,《航海條例》標誌著英國強化對殖民地的管理,它剝奪了殖民地的自由決策權,限制了殖民地對外經濟活動,提高了殖民地對外貿易的成本,因而遭到殖民地的不滿和抵制,很難達到預期目的。所以,英國對殖民地加強管理的過程是和殖民地的抵制和鬥爭連接在一起的,雙方的博弈又與英國國內政局的變化直接相關。

  在業已建立的殖民地中,新英格蘭地區不能或很少給英國提供所需的原料及稀有產品,這顯然與英國的殖民初衷不符。因為,根據重商主義的殖民原則,殖民地在重商主義體系中應在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第一,有些產品若殖民地不生產就得從帝國以外進口,因此,殖民地要生產這些產品,這樣有助於達到帝國內部自給自足。第二,殖民地生產和銷售那些在帝國外需求量很大的產品,從而創造外匯收入。第三,殖民地成為母國產品出口的市場。」[95]起初,新英格蘭移民也曾努力生產母國所需要的諸如木材等物資,以獲取必要的利潤以維持生存。但是,新英格蘭與英國本土相似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使得他們的產品除了若干珍貴動物毛皮之外,與英國本土並無二致。新英格蘭農民和漁民生產的最重要的產品就是小麥及魚類產品,這些食品除了自我消費外,難以輸出到英國和歐洲,主要提供給西印度群島的甘蔗種植園;其毛皮貿易也因當地獸類逐步減少而幾乎停止。其它資源除了森林之外,十分缺乏或暫時尚未得到開發。這種狀況一方面導致新英格蘭殖民地對母國的貿易長期處於逆差狀態,另一方面使新英格蘭利用便利的港灣條件和林木資源,發展造船業和航運業。1635年時,新英格蘭至少有6所造船廠;5年之後,新英格蘭自己所造的船舶就幾乎包辦了英國與麻薩諸塞的航運。[96]新英格蘭商船成為殖民時期英國對外貿易運輸的骨幹力量。

  17世紀中後期頒布的《航海條例》雖然對新英格蘭的轉運貿易活動有所限制,但也給新英格蘭增加工業生產和發展航運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1663年頒布的《主要物產法令》雖然禁止把商品直接從歐洲運入北美殖民地,旨在保護英國的工業與北美的市場,但一些不在列舉之列的商品諸如奴隸、馬匹、鹽和蘇格蘭食品仍可以直接輸入北美殖民地,特別是英國政府並未明令禁止新英格蘭同西印度群島、北美其他殖民地進行貿易。於是,新英格蘭與西印度群島、北美中部殖民地之間的貿易十分活躍,相互之間形成了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的循環貿易圈,尤其是與西印度群島的貿易成為新英格蘭地區各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基礎。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戰爭後,隨著新《航海條例》的貫徹實施,荷蘭被進一步排斥在英屬殖民地貿易圈之外,新英格蘭的商人們趁機通過走私填補了荷蘭轉運貿易的空缺,不僅使其與西印度群島之間的貿易繼續發展,而且與歐洲國家的商業往來也迅速擴大。所以倫敦商人在1676年的請願書中抱怨道:「歐洲生產的各種商品直接進口到新英格蘭,然後從這裡運輸到英王在美洲的所有殖民地,這比把它們運輸到英格蘭要便宜很多。作為交換,他們把殖民地的商品不經過英國就直接運輸到歐洲。這極大地損害了我們國家的航海,降低了英王的收入,造成了貿易的衰退並使得英國政府的許多目標難以實現。」[97]到17世紀80年代,新英格蘭商人基本控制了西印度群島運輸業,他們將本地和西印度群島的產品如穀物、糖類、漁類、木材等運往歐洲等國,然後不經過英國即帶回大量的歐洲產品。[98]新英格蘭一直與法國有直接的貿易關係,有記載說,1675年時波士頓的市場上充斥著法國商品。新英格蘭商船往返於英國和歐洲的一些港口,從17世紀下半葉起,「他們已經開始滲入到英格蘭和愛爾蘭,侵入英國商品的邊緣」。[99]

  不僅如此,新英格蘭商人還加入了以販賣黑奴為主要內容的「三角貿易」,他們購買西印度群島的白糖與糖蜜在新英格蘭製成甜酒,將甜酒輸往非洲出售併購進黑奴,然後將黑奴運到西印度群島或南部殖民地出售給種植園主,再以出售所得的部分收入充當購買糖及糖蜜的費用,以此獲取巨額的利潤並彌補貿易上的逆差。

  走私貿易和「三角貿易」推動了新英格蘭的經濟發展特別是航運業和造船業的發展,並給新英格蘭殖民者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弗格森指出:「到17世紀70年代,新英格蘭人差不多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那裡的人均收入至少與英國持平,而且分配的也更為平均。」[100]然而,新英格蘭的發展卻因與英國重商主義的主旨不符而加深了其與宗主國之間的經濟矛盾。英國重商主義者蔡爾德在17世紀後期就認為:對於英國來說,「新英格蘭地區是一個最不利的種植園」。該地區出產的產品極少能為英國與其之間的貿易提供有益的幫助,而該地區對西印度群島的食品出口減少了英國本土與甘蔗種植地區的貿易量。其結果是:「新英格蘭殖民地區的發展成為英國本土遭到削弱的原因。」[101]同時,英國與新英格蘭地區的矛盾由於宗教問題而變得更加複雜化了。新英格蘭人大多是清教徒,他們來到北美是為了過上清教徒的生活,擺脫國內的宗教羈絆。他們對於不屬於清教的查理二世一直存有戒心,並時刻關注著英國王室對殖民地的態度。查理二世即位時,新英格蘭雖然仍然「完整地保持著麻薩諸塞特許狀,並且毫不含糊地提醒新國王,他們享有他父親所賜得的特權,」但實際上他們正在秘密地窩藏那些判處查理一世死刑的人們。[102]

  新英格蘭殖民地的政治、經濟行為引起了英國王室的關注和不滿,新英格蘭逐漸成為英國重塑殖民秩序和嚴厲打擊的對象。1662年,查理二世頒發特許狀,從麻薩諸塞分離出來的康乃狄克成為王室殖民地。同年,查理二世致信麻薩諸塞,要求麻薩諸塞修改法律,聲稱現有的一些法律不完全符合其特許狀中的內容要求,殖民地的法律應與英國法律相吻合。國王的要求遭到麻薩諸塞議會的拒絕,因此,1664年查理國王命令四名前往新尼德蘭的專員對新英格蘭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國王命令中還特別要求調查新英格蘭執行《航海條例》的情況。專員們到達新英格蘭的羅德島、康乃狄克和普利茅斯時,得到了良好的配合,工作順利。但他們在波士頓時卻受到冷遇,殖民地官員不予配合,甚至拒絕承認專員們的權力,禁止任何人與他們接觸。結果專員們報告稱,麻薩諸塞執行《航海條例》不力,建議國王將先前頒發的特許狀予以撤銷。隨後查理國王決定對麻薩諸塞作進一步的調查,並要求麻薩諸塞派代表作出解釋。針對新英格蘭商人違犯《航海條例》的問題,1673年英國議會制定的殖民地貿易法即《殖民地關稅條例》專門規定,從英屬某個殖民地將貨物轉運到另一殖民地,也應交納關稅;新英格蘭商人需向有關當局出具一份承諾將貨物運到英國的保證書。1675年,英國在樞密院設立由社會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人組成的貴族貿易委員會,其主要職能就是提供殖民地執行英國法律的情況,推動英國的殖民政策真正得以貫徹。1676年,英國政府開始向北美各殖民地包括新英格蘭派遣收稅官吏,收稅官吏經常就殖民地的關稅徵收及貿易問題向英王及政府作出匯報。英國強力推行重商主義政策遭到殖民地商人和種植園主的強烈抗議,1677年,麻薩諸塞議會公然致函倫敦樞密院:「根據法律學者通常的言論,我們恭順地認為,英國的法律僅限於四海之內,不施及美洲……我們在議會裡沒有代表,故考慮,我們不該在自己的貿易中受到英國法律的妨礙。」[103]這種公開的離心行為恰是英國所擔心的,也是英國所不能容忍的。1681年,英國又在各殖民地建立海事徵稅站,負責徵收殖民地因違背《航海條例》應補繳的稅款。不久,貴族貿易委員會委派帝國稅務官員愛德華·倫道夫(Edward Randolph)前往麻薩諸塞,但麻薩諸塞議會根本不予理睬,不僅不承認倫道夫的權力,依然自行其是,甚至還監禁了倫道夫的助手。針對麻薩諸塞殖民地的公然違抗行為,貴族貿易委員會決定對其起訴,倫道夫指控麻薩諸塞所犯罪狀達29條之多,其中有23條是控告其違反《航海條例》的。隨著英國政府強化殖民地管理的決心不斷增強,英國與麻薩諸塞殖民地之間的矛盾也與日俱增。1684年,英國法院最高法庭宣布麻薩諸塞和其他幾個殖民地的特許狀已「解除、取消與作廢」,強行使之成為王室殖民地,由英王直接任命殖民地的總督和參事會,原先的代議制機構遭到解散,市鎮會議的權力也受到削弱。不甘屈服的新英格蘭清教徒展開了廣泛的政治鬥爭,一度完全控制了殖民政府。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詹姆士二世繼位後,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新英格蘭各殖民地的控制,建立一套更為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時為了解除法屬加拿大對英屬北美形成的威脅,決定將新澤西、紐約、康乃狄克、羅德島、普利茅斯、麻薩諸塞、新罕布夏和緬因等殖民地合併成單一的新英格蘭領地(Dominion of New England),由一個政府實施集中統一的統治管理。領地內的一切事務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權皆由王室指派的總督和國王任命的參事會負責,不設代議制機構,各殖民地無權徵稅和處理未分配的土地,王室還專門派出皇家軍隊為總督執行命令保駕護航。1686年,前紐約總督愛德蒙·安德羅斯(Edmund Andros)出任新英格蘭領地總督,他到達新英格蘭後,忠實執行英王的旨意。貴族貿易委員會要求安德羅斯「廢除久已確立的權利和特權,並且在沒有軍隊、警察和政黨支持的情況下,對五十多年來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的人民實行專制統治」[104],以樹立帝國的權威。為此安德羅斯努力加強殖民地的防務,堅決貫徹《航海條例》。他將殖民地議會拋在一邊,不經議會同意而肆意徵稅;取消陪審團制度,廢除原先殖民地的土地所有權,建立一套新的土地所有權制度。在宗教方面,作為忠實的國教教徒,他蔑視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取消各殖民地原來的宗教政策,把波士頓的清教禮拜堂改成國教教堂,支持國教徒在那裡進行宗教彌撒活動。到1688年時,安德羅斯已將其統治權擴展到了羅德島、康乃狄克、紐約、新澤西等殖民地。在其控制範圍內,所有的殖民地議會均被解散。至此,英國對新英格蘭殖民地的控制達到頂點。在《航海條例》的限制下,新英格蘭的經濟殖民的性質進一步強化了,它向英國輸出的是皮革、木材和漁產品,消費品則基本依賴於英國和歐洲的進口,結果其貿易嚴重入超。到1700年時,新英格蘭與宗主國的貿易逆差就達到一年18萬英鎊。[105]安德羅斯的獨斷專行是對殖民地早已形成的殖民地事務由殖民地議會管理傳統的公然踐踏,也是對新英格蘭人民自由的公然侵犯,因而遭到了殖民地居民的普遍反對,為殖民地以後的大規模反抗埋下了伏筆。

  在早期建立的殖民地中,維吉尼亞是相對英國化的一個殖民地,而且比英國的任何地方更富有農村風味。最初的維吉尼亞人均以自己為英國人而自豪,包括一些大種植園主,都希望在北美發財致富後,衣錦還鄉回到英國。因此,殖民地模仿英國的模式建立地方政府,各縣均有王室總督委派的法官。北美南部的另一殖民地馬里蘭在土壤、氣候、經濟和社會制度方面均與維吉尼亞相類似。南部殖民地特殊的自然條件為發展種植園經濟創造了適宜的條件,而移入南部的移民大多為貴族和大地主,他們自然積極發展大種植園經濟。所謂種植園,它「是一種資本主義形式的農業組織,雇用相當數量的奴隸,在統一管理和指揮下從事一種主要作物的生產」。[106]種植園以生產商品獲取貨幣為目的,以種植菸草、大米和藍靛為主,而以種植菸草最為突出,因為種植菸草成本低,收益大,且為英國和歐洲當時所開闢的市場所需要,獲利極高。1620年,維吉尼亞和馬里蘭兩個切薩皮克灣殖民地每年出口的菸草在6萬磅左右,而到17世紀60年代後期則猛增到1500萬磅左右,80年代中期時更達到大約2800萬磅。[107]菸草貿易成為維繫維吉尼亞和馬里蘭經濟生活的決定性因素,通過菸草貿易,兩地換回自己幾乎所有必需的日常消費品及其他商品,這便形成了它們與宗主國比較密切的從屬依賴關係。

  維吉尼亞等南部地區在17世紀前期,由於對外貿易的發展,經濟發展很快,人口大大增加。1630年,維吉尼亞的居民有2500人,1650年上升為18 731人,1660年則達到27 020人;馬里蘭的居民1640年為583人,1650年是4504人,1660年達到8426人。[108]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對王朝一向忠誠的維吉尼亞反而受到了嚴重損害,特別是《航海條例》對以農業為主、不從事製造業的南部殖民地形成了致命性的打擊,因為新《航海條例》中的「列舉品」大多來自於南部殖民地。1660年以前,維吉尼亞和馬里蘭的種植園主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市場行情,將其生產的菸草、砂糖等農產品高價出售給歐洲任何國家以獲取高利,同時以比較低廉的價格換回自己所需的各種產品。而《航海條例》使殖民地的商品必須先運進英國,由英國統制航海業。這顯然對英國商人有利,因為英國商人可以利用對航運和菸草貿易的壟斷,提高運輸費用,壓低菸草價格;對殖民地來說,《航海條例》的實施使其提高了運輸成本,縮減了主要種植物特別是菸草在國際市場的銷路,提高了輸入外來製成品的價格,加強了對宗主國的依附性。菸草貿易受阻後,殖民地菸草價格急劇下跌,物價迅速上漲,致使南部種植園主債台高築。《航海條例》頒布後殖民地的菸草價格只有每磅半便士,有時甚至低到每磅四分之一便士,而在1660年以前,每磅菸草的價格為三便士。[109]與此相反,種植園主所需的英國工業品的價格則提高到英國價格的兩三倍。[110]英國航運商們在運輸方面不斷增加運費,致使運費由每噸7鎊提高到每噸12到17鎊。[111]這大大擠壓了殖民地的獲利空間,給殖民地種植園主造成嚴重損害。威廉·伯克利總督在1662年報告說,菸草價格已下降到不足以償付運費的程度,「為了要使四十來個英國商人發財,有四萬人被弄得貧窮了」。[112]不僅如此,為了強化對維吉尼亞的經濟控制,英國對其政治的控制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英國無視殖民地議會的存在,剝奪殖民地的自治權。頑固的保王黨人伯克利被任命為維吉尼亞總督後,對殖民地的各級各類政府機構嚴密控制,並忠實秉承英王的意旨行事。殖民地雖選舉了議會,但議會自1661年起,長達15年之久未曾召開,形同虛設。1670年,維吉尼亞議會效法英國,確定了選民的財產資格限制,規定只有動產或不動產的擁有者才能成為選民。伯克利及其親信還以公徇私,壟斷對印第安人的貿易。英國對於北美南部殖民地的損害和壓制激化了社會矛盾,終於引發了北美歷史上第一次嚴重的叛亂即「培根叛亂」(Bacon's Rebellion)。[113]伯克利將培根宣布為叛國者並對反叛者進行了嚴酷的鎮壓,英王也認為「培根叛亂」是對其權威的公然挑戰,因此派1100人的皇家軍隊前往鎮壓。「培根叛亂」雖然最終失敗,但它深刻地反映出英國的殖民統治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是英國殖民統治所遭遇的嚴峻挑戰,英王於是不得不召回伯克利。

  此後,種植園主與總督及參事會以及控制地方政治的大種植園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1682年時,由於菸草價格不斷下跌,維吉尼亞的格洛特縣、新肯特縣和米德爾賽克斯縣發生了砍菸草苗的騷動,殖民地當局不得不採取行動限制菸草生產,如減少種植面積、穩定菸草價格等。[114]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限制,南部殖民地的貿易走私現象也十分嚴重。「由於航海法令增加了殖民者的菸草生產成本,所以他們只要有可能便不守法。有些菸草不經過英國海關,走私到歐洲;在西半球,離開英國官員管轄越遠,違反航海條令的情況越突出。事實上,違背英帝國經濟法規的現象在北美殖民地是司空見慣的。」[115]維吉尼亞等地種植園經濟的曲折發展,是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英國重商主義殖民政策的必然結果。只要菸草的價格和銷售問題得不到解決,仍受限制和壟斷,宗主國與殖民地的矛盾就將存在。

  西印度群島殖民地作為英國主要的熱帶物產的供給地,在復辟王朝時期發生了重要變化,並成為理想的體現帝國經濟概念的殖民地。17世紀初期的幾十年間,英國在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的活動雖然十分頻繁但成就不大。第一批英國移民來到巴貝多,主要種植菸草、棉花、藍靛等作物,但這些作物很難與其它殖民地相競爭。在可耕地面積十分有限,而且開闢灌木地帶的原始成本較高的島嶼上,唯一的經濟作物只有那些產量高而價格也高的作物。自1641年巴貝多首先引種甘蔗並掌握製糖技術以後,豐厚的回報、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及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巴巴多掀起了種植甘蔗的高潮,絕大多數規模較大的種植園在1647年前後轉向了甘蔗種植。大面積種植甘蔗及製糖業的發展使巴貝多很快成為「西印度糖島之母」,巴貝多也因此成為美洲地區最富有的地方。此後甘蔗種植和製糖迅速推廣到背風群島及牙買加﹑安地卡等島嶼。自1650年以後,蔗糖成為西印度群島唯一重要的產品。在甘蔗引進英屬西印度群島殖民地後的20年,蔗糖占到倫敦從殖民地種植園進口總值的將近一半,[116]超過了菸草。蔗糖業的快速發展對西印度群島的影響殊為深遠。「這種單一作物的發展不只是擴展一種利潤大的作物和一種新工業,這是一種改變這些島嶼的種植成分和社會構造的革命。」[117]因為,一方面,甘蔗因其具有易腐的特性,必須在收割之後48小時後進行加工以得到最好的蔗糖汁,因此甘蔗的種植者或者其本身就是製糖者,或者必須靠近一家製糖工廠。顯然,那些從事製糖的企業主必須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他們需要建立配套工廠、購買配套設備,並僱傭大量的勞動力。為了保證工廠所需的甘蔗供應以尋求最大的經濟回報,製糖企業主開始不斷通過壟斷糖廠附近的土地所有權而成為種植園主,最終形成規模很大的甘蔗種植園。根據統計,西印度群島一般的種植園很少在150英畝以下,有的超過5000畝。對高額回報的企求使得種植園主們必須不斷開闢新的土地,但是西印度群島的可耕地是極其有限的,這就導致了大規模的土地兼併,昔日的小業主們紛紛破產,只好另尋他途。17世紀60年代後期,從巴貝多發出的一篇報告稱,這個島嶼還有「不到七百個相當大的業主……一千二百個以前是業主的善良人們已經離開了,被他們的更加富有而貪婪的鄰居們慢慢地擠出他們小小的居留地」。[118]另一方面,甘蔗種植需要精耕細作和手工收穫,因此需要大批勞動力。舊的契約傭僕制度根本無法持續,因為契約傭僕制度存在的前提是自由土地的大量存在,而西印度群島土地面積有限,不能適應大量的移民移入,創辦大種植園的高額成本也使一般移民望而卻步,因而正如同時代的一些歐洲人所說的那樣,西印度群島「不是一個小人物的去處」[119]。所以西印度群島基本上沒有出現過英國白人移民大量輸入的現象,即使移入也由於激烈的競爭而最終移走它處。1675年,巴貝多島的議會就抱怨:「以前我們這裡有源源不斷地來自英格蘭的基督勞工……可如今,英國來的人越來越少,因為在他們僱傭期滿後,已經沒有土地可以分配給他們了,要知道,土地在以前可是吸引他們來到這裡的主要因素。」[120]於是,英國種植園主最終找到了從歐洲以外地區購買奴隸的辦法來解決他們的勞動力問題,那就是大量引進非洲的黑奴。事實上西印度群島英屬殖民地在建立初期就已經使用黑人奴隸了,如新普羅斯登斯島上的清教徒就經常掠奪西班牙殖民地上的黑人奴隸,然後或將他們出售以獲利,或留在自己的種植園中充當奴隸。隨著大種植園的不斷發展,黑人奴隸不斷增加。1640年時,巴貝多只有幾百名黑人;到1645年,有6000多個黑人和4萬左右的白人;1685年,有4.6萬個黑人和2萬個白人。在牙買加,1673年的人口中已有黑人9500人,白人只有7700人;此後50年白人人口基本穩定,黑人奴隸增加到7.4萬名。[121]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牙買加逐漸取代了巴貝多的地位,其運進的黑奴數量也超過巴貝多,奴隸與白人的比例高達10∶1。[122]黑奴的艱苦勞動推動了種植園經濟的發展,從17世紀後期開始,加勒比殖民地取代了巴西,成為新大陸的蔗糖中心,大量的蔗糖源源不斷地流進英國。17世紀末,西印度群島殖民地占英國進口貿易的9%,出口貿易的4%,而同期美洲大陸殖民地僅占8%與4%。[123] 17世紀末,英國全部貿易帶來的利潤為200萬英鎊,其中種植園貿易占60萬英鎊,種植園商品再出口占到18萬英鎊。所以有人認為,如果將大英帝國比作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廈,那麼其基石就是遍布英屬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種植園的黑人奴隸勞動。[124]

  西印度群島殖民地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日益引起英國政府的重視,但是復辟時期的英國從重商主義出發,對該地區的控制主要體現在經濟和貿易方面。《航海條例》的實施和1672年特許皇家非洲公司的成立,旨在將西印度群島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完全納入為宗主國服務的軌道。1660年,有五六個利益集團要求繼承先前卡萊爾特許狀中關於巴貝多和背風群島的特權。結果,1663年,巴貝多與背風群島被迫接受4.5%的出口稅,以作為王室賜予卡萊爾特權的延長期限的代價。[125]當牙買加成為蔗糖的主要生產基地後,為防止過多的蔗糖生產可能導致糖價下跌從而損害英商的利益,英國停止了在加勒比地區擴張,所以戴維斯認為:「牙買加在1655年被占領以後的半個世紀的特點是英國利益在西印度群島的鞏固而不是擴大。」[126]當然,英國在貿易上的控制也遭到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的不滿和抵制。1664年,背風群島的安地卡、蒙特塞拉特島與克里斯多福島的種植園主就要求重新實行自由貿易,因為他們在進行交易時正在承擔「難以承受的困難」[127]。種植園主通過賄賂等手段使得殖民地總督在執行英國政策特別是執行《航海條例》時並不嚴厲,再加上不少英屬加勒比殖民地擁有曲折的海岸線,從而為走私貿易甚至是海盜活動提供了條件,所以,英國《航海條例》對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的消極影響是有限的。1670年,英國與西班牙籤訂了《馬德里條約》,根據此條約,雙方放棄海盜式的搶劫活動,英國人在加勒比海的存在首次得到西班牙的正式承認,這為英屬加勒比海諸島的穩定與發展創造了新的條件。從政治上來說,雖然英王也試圖加強對加勒比海殖民地的政治控制,但是效果不大,代議制政府的傳統已經根深蒂固,難以輕易改變。總督和相關高級殖民地官員由英王直接任命,總督指定參事會成員,但每個島嶼都有它的議會,議會由擁有自由產權的種植園主選舉產生,有權決定稅收並制定不與英國法律相牴觸的法律。1678年,英王曾打算取消牙買加議會的自治權力,但由於遭到殖民地的強烈反對而沒有實現。牙買加獲准建立了與巴貝多相類似的代議制,「法律由總督、參事會和議會共同制定」。[128]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英國對愛爾蘭的政治統治,與克倫威爾時期相比雖有所緩和,但經濟控制卻進一步加強,對愛爾蘭的殖民政策繼續推行。查理二世繼位後,愛爾蘭的天主教徒曾寄希望於其能恢復他們昔日的地位。但是面對新的形勢並出於政治統治的需要,查理二世一方面頒布相關法令,確認冒險家所獲的土地;另一方面保證修改克倫威爾組織法令,適當照顧天主教徒的利益,一些貴族和小地主原來的地位和土地得到部分恢復。但是由於愛爾蘭的克倫威爾黨人十分強大,查理二世的法令很難執行下去,結果國教派新教徒仍然占據著大部分愛爾蘭土地,並控制著議會、政府、城鎮和貿易。據威廉·配第的統計,1672年愛爾蘭有農田1200萬英畝,新來的克倫威爾黨人占有450萬英畝,天主教徒只占350萬英畝,其餘為早期新教殖民者所有。而在人口方面,天主教徒占80萬,新教徒只有30萬,且多數為厄爾斯特省的長老會教徒和英國的非國教新教徒。[129]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繼位後,任命天主教徒在愛爾蘭的政府機關中擔任高級官員,1686年,讓天主教徒出任駐愛大臣並組建天主教軍隊。天主教徒占多數的愛爾蘭議會甚至通過了取消克倫威爾時期土地分配方案的法案,但是此法案由於英國政局的變動而未及實施。1689年7月,由於倫敦德里城戰役結束及詹姆士二世徹底失敗,愛爾蘭的天主教勢力失去了依靠。1691年,愛爾蘭所有的天主教軍隊投降,天主教勢力徹底衰退。到1695年,愛爾蘭天主教徒擁有的土地減少到14%。[130]英國學者T.W.弗里曼指出,正是在17世紀,「一個新的地主階級安置在愛爾蘭了。舊的天主教地主的權力最後被摧毀了」。[131]

  17世紀後期,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統治也充分體現出重商主義的基本特色。隨著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英國國教成為愛爾蘭官方承認的唯一宗教。表面上,愛爾蘭議會對內享有最高權力,但實際上完全受英格蘭遙控。此時愛爾蘭被認為是英國的組成部分,英王即為愛爾蘭國王,但實際上愛爾蘭是被視為英國的殖民地看待的,這主要表現為英國對愛爾蘭的經濟和貿易進行嚴格限制。1651年《航海條例》曾將愛爾蘭也包含在英國自己的利益範圍內,但1660年《航海條例》則將愛爾蘭視作與北美殖民地一樣,禁止其與美洲殖民地進行直接貿易,它必須經過英格蘭才能獲取英屬殖民地的物資或輸出自己的產品,愛爾蘭無權建立自己的貿易船隊。1665—1680年,英國議會陸續通過包括《愛爾蘭牲畜法令》在內的一系列法令,禁止愛爾蘭將牲畜、肉類等產品出口到英格蘭,以避免愛爾蘭廉價的牲畜產品與英國地主和飼養場主進行競爭,並迫使愛爾蘭向英國出口羊毛。由於愛爾蘭幾乎沒有自己的工業,肉類出口和糧食貿易是其主要財富來源,因此,英國的法令對愛爾蘭的打擊是致命的。「光榮革命」後,英國繼續推進重商主義政策,1699年,英國通過《愛爾蘭毛紡織品法令》,迫使愛爾蘭生產亞麻,以避免愛爾蘭在毛紡織業上與英國競爭。英國的殖民政策導致愛爾蘭廣大農民陷入貧困境地,根據威廉·配第的統計,當時愛爾蘭有18.4萬個家庭的房子只有一個煙筒,或者根本沒有煙筒。[132]所以,希爾指出:「繼黑奴之後,愛爾蘭成為英格蘭獲得世界霸權的航海體系的主要犧牲品。」[133]

  總之,17世紀後期英國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儘管遭到殖民地的抵制,但是英國的動機是相當明確的,即嚴格按照《航海條例》及重商主義的基本原則規劃和管理殖民地,力圖形成重商主義的殖民帝國體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