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三、英國海盜的海上殖民冒險

三、英國海盜的海上殖民冒險

2024-10-09 08:43:14 作者: 錢乘旦

  安特衛普的傳統貿易市場衰落,引發了西歐經濟危機,迫使英國人在16世紀後半期不得不千方百計地尋求新的海外市場,結果導致他們與伊比利亞人發生直接的利益衝突。由於葡萄牙和西班牙瓜分世界,壟斷了世界貿易,英國人就不惜採取一切手段,包括海盜行徑,與伊比利亞人爭奪海外利益。他們以私掠、搶劫等手段掠取財富,為自己爭得「第一桶金」,這就直接挑戰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海洋霸權。

  海上活動早期,海上安全一般是由商人自己想辦法來維護的,發生海盜襲擊是經常性的事情。孤立的個體商人不僅不能指望誠實地生活,不結盟往往就難以自保。為了保證商船隊能夠結伴而行,從業者不得不採取合作的形式,組成商業團體,以分擔海上活動隨時可能發生的風險;他們把商船武裝起來,以防止海盜的襲擊,有時還要配備戰鬥人員,對商船進行武裝護航。如果海上冒險活動失敗而喪失了船隻與貨物,商人們則採用同樣的海盜式報復手段。[39]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中世紀時期,海盜與貿易往往成為同義語,這屬正常現象。那時候,英國的水手以鋌而走險而留有惡名,一如喬叟在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Tales of Caunterbury)中所描述的那樣:有個水手來自西南部港口達特茅斯,「所有從瑞典的哥德蘭到西班牙的非尼斯特角的每一海港他都熟悉,西班牙和布列塔尼的任何一條溪流他也知道」;這個人常常把匕首用系帶吊在脖子上,完全是個亡命徒,「在法國波爾多,趁著商人們睡著的時候,他狠狠地喝了幾口酒。他顧不著什麼好心眼兒;在大海中航行,如果同旁人打架而占了上風,他就讓他們掩目走跳板,落海不償命。」[40]這是海盜生活的生動寫照,中世紀的海上生活充滿了暴力。

  大航海時代,葡萄牙和西班牙通過地理大發現壟斷了世界貿易,建立海洋霸權,這對西歐其他國家造成損害,限制了它們的發展。但這些國家無法抗拒伊比利亞人的霸權,沒有辦法正面對抗他們的強大武力,而在源源不斷的財富的誘惑下,他們又不願放棄爭奪財富的願望,因此,許多人——自稱是商人的人,就鋌而走險,走上了以搶劫為生的路。然而在民族國家形成的時代,這些人經常得到本國專制君主的支持,也得到普通民眾的崇拜和追捧,把他們當作民族英雄來看待。這是這個時代一種奇怪的現象,反映了民族國家形成初期民族主義和重商主義的奇妙結合。

  都鐸朝成為海盜盛行的時代,其背景即如此。從15世紀末葉開始,一個多世紀以來,西班牙人堅持其海洋霸權,任何人進入它的勢力範圍,不管合法與非法,一律被視為「海盜」,而給予無情的打擊。西班牙人所指的「海盜」,其含義非常廣泛,甚至連那些偏離航線的商人和水手,在他們的眼中也是海盜。這種做法其實就徹底阻斷了和平經商的可能性,結果只能是商人和「海盜」不分。早期的英國擴張努力就由「海盜」打頭陣,而伊莉莎白對這種行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公開支持。這種態度很大程度上順應了當時英國的民族情緒,也符合市民階層要求發財的願望,因此很得民心。海盜搶劫其實是當時重商主義的一種表現,如前所述,重商主義是需要專制君主的大力支持的。在都鐸政府的默許、縱容下,海盜活動迅速膨脹,並對英國的國內外事務產生了重要影響。依靠海盜行徑,英國從伊比利亞人的殖民擴張中獲取了一份財富,也提升了英國的民族認同感,據說,伊莉莎白女王「稱這些海盜為撒出去的『海狗』,帶著劫掠來的財富回家」[41]。

  都鐸後期,海盜活動成為英吉利民族對抗西班牙海洋霸權的重要策略之一。一方面,通過劫掠方式,打擊西班牙的海上力量,爭取英吉利民族的發展權。另一方面,分享西班牙從海外掠奪的財富,削弱西班牙的經濟力量。隨著宗教改革的推進和英國商業活動日趨頻繁,英西之間的利益鴻溝越來越深,在西班牙經商的英國人面臨非常困難的局面。例如,西班牙不允許英商使用自己的語言記錄帳目,宗教法庭則插手、干涉英西商業糾紛。同樣,葡萄牙人也聲稱自己對西非沿岸的貿易享有壟斷權,以武力禁止英國人接近非洲沿岸及其離岸群島。由於經營環境惡化,英國商人經常把海盜船派往大西洋沿岸,對途經加那利群島和亞速爾群島附近的西、葡運輸船實施劫掠。大約1530年左右,英國人已經在大西洋西海岸從事私掠巡航式的海盜活動,以挑戰葡萄牙對西非幾內亞貿易的壟斷權。這些私掠活動主要是由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奧爾戴(James Alday)和海軍軍官兼航海家托馬斯·溫德姆等著名的盜匪發動的,他們經常離開德文海岸,開展海盜式巡遊,並堅持不懈地開創北非沿岸的海上貿易。更能夠引起英商注意的是西班牙運寶船,這些船隻從西班牙美洲殖民地運回無數金銀財寶,使整個歐洲都垂涎不已,據說第一次針對西班牙人的海盜襲擊事件發生於1545年,當時英國人劫掠了西班牙的貨物運輸船。

  在英格蘭,參與海盜活動的人不限於海員、船主和商人冒險者,還包括一部分鄉紳,他們從這裡找到了一條發財致富當官的門道。亨利八世時期,英國的海盜掠奪行動已經變得無法無天,當時英國官方尚無力與西班牙正面衝突,但英國民間表現出強烈的反西班牙情緒,這裡既有的民族利益的衝突,也有對天主教的天生反感。海盜控制的武裝力量往往與都鐸宮廷和政府聯手,共同對抗天主教的西班牙。愛德華六世時期,隨著激進改革的推進和新教勢力的發展,英國的「闖入者」在非洲沿海的海盜活動也更加活躍,他們的活動得到了官方的鼓勵,其代表人物正是以攝政王名義大權在握的海軍大臣諾森伯蘭公爵。1551—1552年,諾森伯蘭曾就襲擊西班牙的銀礦產地秘魯問題發起討論,奎因教授指出:「儘管不是公然的侵略行徑,1553年的冒險活動也是引向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聲稱擁有優先權的地區,這些優先權是建立在發現和占領的基礎上的。」[42]英商辯解說,他們的遠洋活動避開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站,並沒有闖入它們壟斷的勢力範圍,而是與當地的黑人酋長進行自由的貿易。

  然而他們的活動範圍擴展到黃金海岸和貝寧灣,到那裡去經營黃金、象牙和胡椒等奢侈品。這種經營活動發展較快,而且有利可圖,許多商人因而發財,同時也打擊了競爭對手。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對英國人的行動感到憤怒,他們派出武裝人員,驅逐來自英國的「非法闖入者」,這樣就使英國的海上劫掠充滿了危險性。

  瑪麗一世繼位後,英國的海盜活動並沒有因為女王的親天主教、親西班牙政策有所收斂。正當瑪麗一世在國內復辟天主教、迫害新教徒時,來自德文郡和康瓦爾郡的英國人又駕著質量上乘、裝備完善的小型快船,冒險闖入了英吉利海峽,去襲擊西班牙從事貿易和運輸的大帆船。英吉利海峽的海盜活動愈演愈烈,瑪麗女王在她的丈夫、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國王的要求下,以遵守教諭為理由,讓她的樞密院發布命令(1555年12月),嚴禁本國商人繼續從事西非貿易。[43]但是英國人仍然採取種種辦法來規避命令,針對西班牙人的海盜活動也就持續不斷,就連那些身份地位較高的人也不顧禁令,對大西洋地區的海盜貿易多採取縱容的態度,甚至為其提供投資。

  到伊莉莎白一世時期,在女王的姑息縱容下,英國的海盜行動愈加公開大膽,它再一次變成民間和官方的合謀行動,變成了國家間的對抗方式。中世紀經濟史學家湯普遜教授指出:「除了這些無法無天地搶劫一切船隻的職業海盜行為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騷擾;它是由於政府的縱容或教唆而變為合法化,並被用作反對敵對國家的一種戰鬥手段。……一個國家的商業海員變為海盜來掠奪另一國家的船運,有時甚至掠奪自己國家的船運;這是一件普通的事情。」[44]1568年,伊莉莎白女王曾下令把從西班牙途經英國、前往尼德蘭支援阿爾瓦公爵(Duke of Alba)的幾船熱那亞金銀扣留起來,由此在英西之間引發了一場重大的外交事件。「由於對海盜行為的半尊重狀態,由於它在戰爭時期有用處,統治者對這種行為,如果它是由他們自己的臣民所乾的,採取縱容態度;如果它是由其他國家臣民所乾的,他們沒有一點辦法從對方獲得賠償。」[45]

  那些活躍在海上的海盜都是十分優秀的水手,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德文郡普利茅斯的霍金斯家族(Hawkins)。威廉·霍金斯(William Hawkins)是當地著名的商人冒險家,他作為普利茅斯市議員,曾先後三次入選下院、兩次擔任普利茅斯市長。在16世紀30年代的宗教改革中,他向國王的助手、大權在握的托馬斯·克倫威爾提供過幫助。作為「普利茅斯的霍金斯」,他在「在航海事業上有謀有勇,經驗豐富而又技藝高超,為國王亨利所承認與寵愛」。長期以來,他是王室信任的私人承包商,為皇家海軍提供給養、防守普利茅斯灣,因而受到英王政府的縱容。他積極參與西部海域的海盜活動,打擊西班牙的海上勢力。1528—1530年,他經常駕駛海盜船前往北非幾內亞沿岸活動,搶劫過往的船隻。1530年,在一個法國舵手引航下,他乘「保羅」號(Paul)海盜船闖入了葡萄牙勢力範圍的南美洲,開創了英國與巴西間的海上貿易。[46]霍金斯至少三次闖入巴西一帶,搶劫西班牙、葡萄牙的運輸貨船,並帶回了有關區域的許多知識。後來,探險史家哈克盧伊特曾把英國人在巴西地區的海盜貿易活動描述成「一種方便而有收穫的航行」。16世紀50年代,霍金斯依靠一個葡萄牙舵手作引航員,率領船隊到西非的黃金海岸從事海盜活動。他還派出船隻在其他船長的率領下越洋遠征,進行有利可圖的海盜劫掠。

  倫敦商人緊隨普利茅斯人之後,依照威廉·霍金斯的榜樣航行到美洲從事海盜活動。1540年,來自倫敦的「芭芭拉」號(Barbara)遠航到加勒比地區,其船員在巴西北部,可能是蓋亞那(Guyana)一帶,搶劫西班牙商船,帶回了非常有價值的象牙和巴西木。在現代早期海上貿易和海盜活動中,英國南部南安普頓的市民們也表現得非常積極,如羅伯特·雷內格(Robert Reneger)、托馬斯·博尼(Thomas Borey)、約翰·普德賽(John Pudsey)都是這座港市的著名商人兼海盜,他們參與過早期的巴西貿易,掠奪了一艘西印度的運寶船,這是第一次。1545年,一個南安普頓海盜搶劫了一艘準備離開西屬海地島的船,它裝載的貨物價值高達三萬杜卡特(ducats)。[47]南安普頓人和霍金斯家族都是與西班牙和葡萄牙保持貿易關係的著名商人,他們可能從伊比利亞國家獲得了遠洋航行所需要的航海圖,還得到一些水手的幫助。

  在霍金斯家族中,有許多成員承襲了西部海盜冒險的傳統。威廉·霍金斯有兩個兒子,一個和自己同名,也叫威廉·霍金斯(William Hawkins);另一個則同他父親老約翰·霍金斯(John Hawkins)同名,也叫約翰·霍金斯,就是前文已經提到的約翰·霍金斯爵士。[48]小威廉·霍金斯積極參與海上貿易活動,他在1588年打擊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爭中,為英國海軍提供過船隻裝備。在這個以航海冒險為業的家族中,小約翰·霍金斯的成效最大,也最為有名。他繼承父業,乘上自家的船隻,從事西部海域的海上貿易。他曾幾次航行到西班牙和加那利群島,與當地商人友好相處,搜集西班牙人的有關情況。小約翰在法國北部經營貿易也有聲有色,長期以來,這裡的新教胡格諾派(Huguenots)一直被西班牙人視為騷擾加勒比地區的禍害。霍金斯利用胡格諾派與西班牙人的矛盾,在大西洋冒險事業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功。1560年左右,他來到倫敦,娶了他的辛迪加合伙人、海軍司庫班傑明·岡森的女兒為妻。在岡森、威廉·溫特爵士(Sir William Wynter)[49]、萊昂內爾·達克特爵士和托馬斯·洛奇爵士(Sir Thomas Lodge)的支持下,霍金斯不顧西班牙政府的限制,從幾內亞的黃金貿易中開闢了臭名昭著的黑奴貿易,從而把幾內亞和加勒比之間的貿易活動連接起來。

  從16世紀英國的海外貿易、地理探險和海盜劫掠的歷史中,人們可以看到,現代英國爭取海洋權利的過程,就是它走向海外擴張的過程,而現代英國的殖民擴張史,同時就是一部殺戮、征服和奴役史。英國人與走向海洋、進行擴張的其他民族一樣,對被征服地區進行的掠奪,包括販賣黑奴在內,充滿了暴力與血腥,殖民掠奪如馬克思所揭示的那樣,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暴力手段,西方國家率先完成了從封建社會到資本社會的轉變。

  1562年是英國商人冒險家開闢非洲奴隸貿易的年份。[50]從一開始,伊莉莎白就公開贊成幾內亞貿易,並賦予它合法性。同一年,西班牙駐英大使阿爾瓦羅·德·拉·奎德拉(álvaro de la Quadra)在寫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說:「他們繼續派遣更多的船隻繞航維德角。」1563年英國人繼續這種航行,結果與葡萄牙人發生戰爭。表面上,這是由英葡兩國間貿易競爭所引發的,而實際上,英國人藉此衝突,否認了伊比利亞國家瓜分世界的壟斷權;由於此種特權是以教皇的教諭為基礎的,因此也就否定了羅馬教廷的權威。西班牙駐英大使奎德拉報告說:「塞西爾告訴我,教皇無權劃分世界,無權把世界領土隨意贈予任何人。」[51]這就是當時英國人的真實信念。

  伊莉莎白時期,英格蘭逐漸擺脫各種困境,日益走向強盛。此時,英國人反對西班牙、葡萄牙海洋霸權的鬥爭不再需要任何偽飾,也不需要更多的退讓。當時有一批商人,如威廉·傑勒德爵士、安東尼·希克曼(Amthony Hichman)、萊昂內爾·達克特爵士、威廉·切斯特爵士(Sir William Chester)、威廉·溫特爵士、喬治·溫特(George Wynter)等,組織了一次又一次對非洲沿海的探險航行,他們的活動還得到了伊莉莎白女王的寵臣萊斯特伯爵(Robert Dudley,Earl of Leicester)[52]、彭布羅克伯爵(Earl of Pembroke)和海軍大臣愛德華·法因斯·德·柯林頓(Edward Fiennes de Clinton)等大貴族的支持。伊莉莎白認為,這種貿易活動可以為國家提供商業擴張的機會,播揚新君主制的權威,而它所帶來的利潤,還可以增加國庫收入,用以解決政府的財政困難。通過租賃合同和其他相關文件,女王和海盜冒險者之間達成協議:皇家軍艦被租用於某些海外探險,使私人殖民活動染上了半官方色彩;王室為私人航行提供武裝保護,提供出口貨物價值十分之一的食物,並承擔全部航行損失的風險;冒險者則支付全體船員的工資,在扣除所有必須開支之後,應當向王室支付所獲純利的三分之一。王室把這部分收入交給海軍司庫支配,以加強海上防衛力量。對於商人和女王來說,這種合作實現了雙贏;從更深的層面看,專制君主和英商開始以一個聲音對外,充分反映了英格蘭民族國家要求打破對外貿易與殖民壟斷權的強烈願望。

  伊莉莎白認為,在大部分有爭議、並未被承認為有效統治的區域,任何基督教君主及其臣民都有權前往從事殖民活動,任何限制措施都屬於不友好行為。「自十六世紀中期起,懸掛英國國旗的船隻經常出沒於西非海岸附近。當時的商業探險船隊和軍事艦隊區別甚微。葡萄牙人不准英國人在海岸登陸,雙方為此曾屢次發生武裝衝突。」[53]

  在《英格蘭民族的主要航海、航行和發現》一書中,理察·哈克盧伊特就記錄了這些航行的情況。其實,那些商人在幾內亞的貿易活動只是英國海外擴張的一部分,卻導致了英國人與葡萄牙人的海戰。這是英國人為爭奪海外市場、反對外國海上霸權而進行的第一次海戰。從此,他們徹底拋棄了伊比利亞國家在殖民地占領中堅持的約定俗成權利[54],代之以他們自己主張的有效占領原則。

  1562年和1564年,有三位葡萄牙使節接踵出現在不列顛,他們抱怨英國人對葡萄牙勢力範圍的「非法闖入」,並要求加以禁止和嚴懲。在答覆中,英國人說沒有人曾告知女王陛下哪些地方、哪些民族屬於葡萄牙國王管轄的範圍,而堅稱解決這類爭端的最佳方案,就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應享有充分的自主權利,允許其國民到海外任何未被基督教國家實際占領的地方去開展貿易活動。況且,葡萄牙人對其所謂的勢力範圍並未實現完全的有效占領,英國人對他們是否已經滲透到對方區域,也是頗有懷疑。比如馬丁·弗羅比歇曾經被非洲黑人俘獲,他曾作證說:在維德角群島和貝寧(Benin)之間,「有兩個葡萄牙人要塞,一個在特雷斯龐塔斯(Tres Puntas),另一個在埃爾米納(Elmina),只有在要塞射程範圍內的那些人才服從於葡萄牙,而英國人和法國人習慣於在葡萄牙人不敢出現的地方從事貿易和傳道工作」[55]。可是,葡萄牙並不接受英國的「有效占領」原則,談判最終破裂。於是,葡萄牙人開始對英國人進行報復,他們派遣艦隊到幾內亞沿海活動,把敵對範圍擴大到大西洋島嶼和歐洲海域,讓英國人的海外活動面臨更大的危險。

  劫掠式的海盜活動,對於要求擴大資本的英國商人而言,的確有利可圖,而與最初朝東方去進行商業活動的「和平」方式相比,他們向西推進的冒險行為更具侵略性。小約翰·霍金斯聽說「在伊斯帕尼奧拉,黑人是一種暢銷商品,而在幾內亞沿岸又有許多黑人」,於是1562年他就到非洲去,這是英國人從事奴隸貿易的起點。[56]他首航到達非洲離岸的大西洋群島加那利,碰巧獲得一名加勒比海領航員,在這位西班牙人的引導下,英國海盜船駛向幾內亞沿海,在此,霍金斯捕獲了大約300名黑人,然後穿越大西洋,前往西屬海地島。他把這些「活貨」賣給了海地島的西班牙殖民者,換回了當地的獸皮、生薑、珠寶等物品。這是英國歷史上最早一次「三角貿易」(Triangular Trade)。16世紀60—70年代,霍金斯先後三次進行這種「三角貿易」,就是從英格蘭運出鹽、布匹、小裝飾品、銅、火槍、彈藥等,到非洲換成奴隸,然後沿著所謂的「中間航路」(Middle Passage),穿過大西洋到達新大陸,在加勒比或美洲殖民地換取糖、朗姆酒(rum)、糖蜜、菸草和大麻等物品,再次穿越大西洋回到英格蘭。

  把非洲人當商品,從事黑奴買賣,可以獲得高額回報。一段時間內,非洲與美洲間的奴隸貿易為西班牙人所獨占,黑奴為西屬印度群島種植園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為西班牙創造了無比的財富。英國女王一心想打破西班牙的殖民壟斷,對約翰·霍金斯的奴隸貿易,她抱有極大的興趣,並向他提供了必要的幫助。她不僅以個人名義贊助出航冒險的船隻,還要求以王國政府的名義分享利潤。[57]1563年,從第一次奴隸貿易遠征中歸來的霍金斯,一下子「成為普利茅斯最富裕的人」。第二次奴隸貿易遠征始於1564年,霍金斯率領四艘船出發,其中的「呂貝克的耶穌」號就隸屬於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將這艘載重700噸的海船折合為4000鎊股份,投資於霍金斯的海盜活動,雖然國務秘書威廉·塞西爾並不贊成女王的做法。在這次奴隸貿易中,霍金斯把一船的非洲黑奴販運到委內瑞拉和巴拿馬地峽,返回時不僅成為「英國最富裕的人」,還獲得了王室的褒獎。[58]不管怎樣,霍金斯的海盜貿易成功地挑戰了西班牙的殖民霸權,為英國商人拓展了海外活動的空間,更為王室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女王對霍金斯非常滿意,授予他爵位,這說明霍金斯的海盜行為已超出了純粹私人的性質,而官方的影子已經清晰可見。1567年10月霍金斯開始其第三次奴隸貿易遠征,他率領的六艘海盜船中,包括女王入股的「呂貝克的耶穌」號和「米尼恩」號(Minion)。在返航途中,由於遭到了海上颶風的襲擊,船隊被迫於1568年9月開往拉克魯斯(La Cruz)躲避風暴。該港地處墨西哥灣,為西屬西印度殖民地,英國海盜在此遭到了西班牙人的突然襲擊,「呂貝克的耶穌」號損失嚴重,已無法航行,倖存的265名船員逃上了「米尼恩」號。[59]由於缺水缺食,有一半人登陸投降,其他人踏上了穿越大西洋的返航之路。最終,「米尼恩」號上約有15人生還,他們於1569年1月回到了英國西南端的芒茨灣(Mounts Bay)。另一艘逃亡船「朱迪思」號(Judith)的年輕船長,即後來成為英國「民族英雄」的弗朗西斯·德雷克,此時也是亡命者之一。隨著這次航行的失敗,英國與西屬美洲殖民地進行和平通商的努力也功敗垂成,這就結束了亨利七世以來維持的英西「友好」局面。

  「三角貿易」把英西之間的矛盾由對立推到了戰爭的邊緣,這是英西關係的重要轉折點。此後,霍金斯到處宣稱自己是伊莉莎白的侍從,說他處於女王的保護下。換句話說,他明確承認了他的海盜活動具有官方性質。[60]霍金斯遭受挫折後,一心想重整旗鼓,便請求女王同意他的計劃,準備對菲利普二世進行海盜式的報復,襲擊西班牙的運寶船。儘管他的行為對於反對西班牙的霸權來說有意義,但還是被伊莉莎白拒絕了,因為女王認為挑戰西班牙的時機尚未成熟,英國並沒有做好與西班牙人開戰的準備。其實在英國,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海盜活動,如威廉·塞西爾就不贊成如此下策。為了富國強兵,他主張用一切合法的和無害的手段來加強英國的海上力量,對西班牙的威脅進行有效抵抗。他認為國民財富的積累雖然是一個吸引人的目標,但是不應把積累當成目的本身,真正的目的是用積累的財富購買戰爭物資。因而,他積極尋求建立有益於國家實力的工業,如開採金屬礦藏、製造槍炮、生產繩索和粗帆布等材料。在海外擴張問題上,他贊成亨利七世提出的有效占領原則,反對西班牙和葡萄牙對海外世界的既定權利要求。為了提高皇家海軍軍需供給的水平,他推動制定相關法律,對英國人在哪一天吃魚都作出非常具體的規定,其目的是提高魚類消費量,進而促進國內漁業發展和海外漁場建設,同時又把紐芬蘭變成培養英國海員的最佳場所。在航運方面,「為了避免與外國君主發生爭端」,早在1559年,他就推動議會通過了一項新的航海法,[61]根據該法規定,使用外國船隻裝運貨物的英國人,在正常情況下,須與外國人一樣支付關稅稅率,這就改變了中古末期以來英國人在此問題上所處的不利地位。

  塞西爾是伊莉莎白最為器重的國務活動家,他作風穩健、注重實際,做了幾十年的國務大臣,對女王的內外政策影響很大。在對西班牙關係的問題上,塞西爾是個溫和派,他認為大西洋上的攻擊行動會導致戰爭,因而不贊成霍金斯等人的海盜式劫掠。對於海上活動,他作了三種區分,就是貿易、捕魚和海盜,並認為海盜行為是可憎的,而且不可能持續。然而他的主和立場,並不能阻止英國海盜去襲擊伊比利亞人,也不能扭轉英西兩個民族間根本對立的局面。

  16世紀後期,英國海盜活動的重要特點是商人與海盜合一,探險與劫掠同在,私人搶劫與官方默認並存。海盜活動存在於英國和西班牙之間尖銳而深刻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的背景下,被英國人認為是反抗霸權、爭取英國海洋權益的愛國行為,因此是合理的。面對西班牙的威脅,伊莉莎白時代的英國人感覺到需要在航海技術和海外殖民方面加快步伐,追趕對手,並取得了許多進展,這其中就包括海盜的貢獻。藉助於到大西洋諸島和加勒比海地區的探險航行,英國的海盜獲得了關於航海活動和新大陸狀況的豐富知識,逐漸掌握了熟練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並「磨鍊了一批有豐富經驗和航海技術的戰士」[62],從而為打敗西班牙霸權做了各方面準備。據現代學者估計,「英國在1585—1604年間與西班牙多次發生戰事,每年差不多有100—200艘船負責在加勒比海騷擾西班牙船隻,搶奪回來的財物每年至少價值20萬英鎊。」[63]海盜活動還有一個背景,即英國的宗教改革,儘管海盜活動以劫掠財富為目的,卻被賦予反對天主教的色彩,作為天主教陣營最強大國家、天主教衛護士,西班牙成為英國海盜劫掠的對象,這似乎又為海盜活動增添了正義性。此時,英國海盜活動已經超出了純粹意義上的經濟劫掠,而具有民族和宗教的雙重色彩。

  海盜活動激化了英國和西班牙間業已存在的民族矛盾,雙方的正面衝突無法避免。菲利普二世不時發出抱怨,說伊莉莎白只是口頭反對海盜活動,實際上不願意採取任何措施,禁止針對西班牙人的海盜行為。其實,英國海盜幾乎不必擔心伊莉莎白會採取行動來禁止他們的海上劫掠,因為海盜行為本身不花代價地為英國提供了一批優秀的海員,也給英國帶來額外的財富,還能削弱西班牙的海上力量。既然如此,女王為何不樂觀其成?當然,英西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了,終至最後爆發激烈的戰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