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魯迅精選集> 四、素材積累:名家評

四、素材積累:名家評

2024-10-09 08:38:48 作者: 魯迅

  1. 魯迅是真正的中國作家,他的語言是民間形式的。他的諷刺和幽默具有人類共同的性格,給全世界文學貢獻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法捷耶夫(蘇聯作家)

  2. 我作為一名步入老境的作家,從少年時代開始,六十多年來一直崇敬著一位中國的文學家,那就是思維最敏銳、民族危機感最強烈的魯迅,閱讀魯迅已經伴隨我的一生。――大江健三郎(日本作家、199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3. 我十二歲的時候,從我母親手裡得到《魯迅選集》,在那之後直至二十歲,好像還數度閱讀過魯迅的作品,尤其是被收錄到《吶喊》和《彷徨》中的那些篇幅短小,卻很尖銳、厚重的短篇小說。——大江健三郎

  4. 魯迅先生……用望遠鏡和顯微鏡觀察社會,所以看得遠,看得真……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新中國的聖人。——毛澤東

  5. 魯迅先生為一代文宗,畢生著述,承清季樸學之緒餘,奠現代文壇之礎石。——蔡元培(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6. 這五年以來白話文學……成績大的卻是一位託名「魯迅」的。他的短篇小說,從四年前的《狂人日記》到後的《阿Q正傳》雖然不多,差不多沒有不好的。——胡適(中國現代作家)

  7.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雖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為;也因魯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郁達夫(中國現代作家)

  8. 魯迅與其稱為文人,不如號為戰士。戰士者何?頂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鋒以為樂。不交鋒則不樂,不披甲則不樂。即使無鋒可交,無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於胸中,此魯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國詩人海涅語人曰:我死時,棺中放一劍,勿放筆。是足以語魯迅。——林語堂(中國現代作家)

  9. 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裡。——葉聖陶(中國現代作家、教育家)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10. 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君常常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吶喊》里的十多篇小說幾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作者以極大的影響,必然有多數人跟上這奇文中的冷雋的句子、挺峭的文調,對照著那含蓄半吐的意義,和淡淡的象徵主義的色彩,便構成了異樣的風格,使人一見就感著不可言喻的悲哀的愉快。——茅盾(中國現代作家)

  11. 丹麥的大批評家布蘭兌斯曾說:「有天才的人,應該也有勇氣。他必須敢於自信他的靈感,他必須自信,凡在他腦膜上閃過的幻想都是健全的,而那些自然來到的形式,即使是新形式,都有要求被承認的權利。」這位大批評家這幾句話,我們在《吶喊》中得了具體的證明。除了欣賞驚嘆而外,我們對於魯迅的作品,還有什麼可說呢?——茅盾

  12. 《吶喊》是最近數年來中國文壇上少見之作。那樣的譏誚的沉摯,那樣的描寫深刻,似乎一個字一個字都是用刀刻在木上的。——鄭振鐸(中國現代作家)

  13. 最令我沉迷恍惚的小說,還是魯迅的小說。單看書名就有魔力:「吶喊」,而且「彷徨」,天哪,我也想扯開喉嚨亂叫——雖不知叫什麼,為什麼叫——我也每天在弄堂里百無聊賴地亂走。——陳丹青(中國當代作家、畫家)

  14. 魯迅是中國作文第一高手啊,這就是魯迅文章本身的魅力。你讀魯迅多了,思路自然就打開。我們有的老師現在老是去推薦學生讀很多作文選、範文來打開思路,那樣不行,因為那不是高手,只有學了高手自己才能達到中等水平,所以學魯迅是最好的辦法。——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15. 中國現代小說在魯迅手中開始,又在魯迅手中成熟,這在歷史上是一種並不多見的現象。——嚴家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16. 魯迅的《吶喊》與《彷徨》是中國現代小說的成熟之作。……今天人們也同樣關注與強調魯迅小說的實驗性,魯迅確實是完全自覺地借鑑西方小說形式,通過自己的轉化、發揮,以及個人的獨立創造,以建立起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17. 要看魯迅的原文,少看我們這些研究魯迅的人的文章。這是真的。——孫郁(中國魯迅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魯迅博物館原館長)

  18. 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新民主主義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