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批量生產工廠的分工與成本計算
2024-10-09 08:28:19
作者: (日)田中靖浩
在鐵路公司學習會計、設立了鋼鐵公司的少年
「我走了!」
手裡拿著電報,精神地往外跑去的安迪是蘇格蘭移民的兒子。
曾是羊毛織物工人的父親在故鄉丟了工作,舉家遠渡重洋來到了美國。
由於非常貧窮,安迪很小的時候就出去工作了。
他找到的是電報公司電報員的工作。
認真且熱衷於學習的他,開始學習電信知識,逐漸擁有了電氣技師的實力,最後他得以在著名的「賓夕法尼亞鐵路」工作。賓夕法尼亞鐵路是鐵路公司中的名門世家,安迪在這裡學到了許多最尖端的成本計算和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
就這樣,在電信公司和鐵路公司學習積累了紮實經驗的少年安迪,成長為代表美國的鋼鐵大王。
安迪,即安德魯·卡內基[3],在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時,得到了上司托馬斯·斯考特在工作上對他的照顧。南北戰爭中,林肯請求斯考特和卡內基負責列車運行的管理。
親切的斯考特不僅在工作上幫助卡內基,連「內幕信息」也教給了他。卡內基因為股票交易存下了一些錢,最終以此為本金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卡內基最開始創立的公司,是建造鐵路專用鋼鐵橋的基斯頓橋樑公司。他著眼於當時多發的木質橋坍塌事故,製造牢固的鋼鐵橋,對人的性命與安全來說是緊急要務。因此,卡內基開始建造高品質的鋼鐵橋。他的想法沒有錯,鋼鐵橋的訂單紛至沓來。
這樣一來,下一個問題就是「批量生產」。原本,在美國就基本上沒有擁有匠人精神的熟練工人。這樣的話,就只有建造連外行工人也能工作的工廠了。
「連外行人也能夠批量生產的工廠」,為了實現這個想法,卡內基將「分工」引進了工廠。
將製造過程分為好幾個工序,操作者和機器按照這些工序順序放置。這可以說是鐵路「管轄區域」制的工廠版。另外,工人的操作會儘可能「標準化」,儘可能排除個性化的工作狀態。
也就是說,卡內基的工廠中引入了誕生於鐵路公司的「標準+分割」的想法。這樣一來,就誕生了不同於歐洲工坊「操作熟練的匠人憑一人之力完成工作」的模式,誕生了「數名操作工人進行流水作業」的美式工廠。
另外,在鐵路行業里紮實地學習了成本計算的卡內基,在工廠中還引入了準確計算成本的「成本計算」。
「從事了制鐵工作的我,對於在種種制鐵過程中,關於一項作業要花費多少費用——也就是成本計算上——我的一無所知,讓我感到非常震驚……我仿佛是一隻在黑暗的土地中蠕動著的鼴鼠,這對我來說是難以忍受的。」
——《卡內基自傳》,安德魯·卡內基著,
坂西志保譯,中公文庫,第148頁
向南北戰爭戰場供給的國產槍枝
早期,有一批人通過「分工」和「操作的標準化」而活用了批量生產系統,卡內基就是其中一員,但他並不是第一人。在卡內基之前,經營者苦惱於長期的人手不足和勞動者懈怠,最後一點點地規劃出了批量生產體制。
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是第一屆世博會,這時候美國製造的「槍枝」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英國人震驚於槍枝的高性能與低成本,他們想要知道「槍枝製造的秘密」,而將考察團送到了美國。
視察完美國槍枝工廠,發現它們已經實現了「標準化產品的批量生產」,來自工業革命中心的英國專家們一副受到了巨大衝擊的樣子。
19世紀50年代時,已經出現了能生產「高性能、品質無偏差、批量化」的槍枝工廠。這樣一來,批量生產的槍枝,就被投入1861年開戰的南北戰爭當中去了。能夠低價地批量生產高性能槍枝,陡然增加了死傷者的數量,這只是一場悲劇罷了。
在槍枝生產過程中,採用了「交換零件制度」。在工廠中,一把槍是通過組裝數個零件而生產出來的。如此一來,如果出現了質量不好的情況,僅僅交換「這一個零件」就可以進行修理。另外,在美國的工廠中,正推行讓機器來代替人類完成「標準化的作業」。
美式生產系統擁有上述「流水作業、作業標準化、交換零件制度、機械化」等特徵。可以說,除了美國,沒有別的國家能夠克服「全都是外行,且人工費較高」這樣的限制。
這一「即便是外行,也能夠批量生產高品質產品」的美式系統在南北戰爭之後,被以卡內基的制鐵業為首的諸多製造業引進,美式系統讓批量生產製造成為可能,促使巨型市場經常同時出現。
弗雷德里克·泰勒[4]的「科學管理法」正是誕生於如此環境的美國,而非英國。美國的土地很便宜,以至於路線稍微繞些也沒關係,但是人工費非常高。因此經營者所關心的是「人工費」和「勞動者的管理」,也是極其自然的一種結果了。
泰勒和會計的連接點
雖然泰勒在管理學界非常有名,但是人們不太知道他在會計領域也曾大施拳腳。
泰勒在卡內基活躍著的賓夕法尼亞,進入了鋼鐵公司。那之後,他作為專家在業內有了一席之地。因此,鐵路公司零件供應商——詹森公司委託他進行會計系統構建的工作,他接受了這個任務。
恐怕,剛剛獨立出來的泰勒,打算先踏實地在會計領域賺點錢,之後再推進自己想要做的研究。
這時,他學習了大量的會計知識,提出了「泰勒式會計系統」,這是非常優秀的系統。他通過文書形式「標準化」,創建了從工廠的成本到損益都能正確且快速計算的會計系統。
從這一工作中,泰勒向詹森公司提議要實施「作業分析」就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時期有組織的怠工(團體性的偷懶)問題。
泰勒所注意到的「勞務費」,是與「材料費」並駕齊驅的較大的製造成本。泰勒通過對作業進行細緻分析,提出了規定時間內應該完成的「工作份額(Task)」,主張給效率高的工人以更高工資的「差別佣金制度」——這就是我們所知的科學管理法。
但是在當時的工廠,除了材料費和泰勒所注意到的勞務費之外,「第三種成本」的影響力也在增強,那就是折舊費。隨著工廠中機械的增加,成本中折舊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這個叫作折舊的固定費用,使經營者感到非常煩惱。
材料費和勞務費的產生是可以按照「一件產品會發生多少費用」來計算的,非常簡單,但折舊是「一段時間會發生多少費用」,無法落實到「一件產品多少錢」,這叫作「分攤計算」。
「以什麼為基準,如何分攤」是非常困難的問題,計算方法的不同會導致產品的成本有所變化。
當時負責成本計算的人就反覆嘗試計算分攤,但總是得出錯誤的結論,而泰勒就分攤計算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令人煩惱的折舊分攤
即便在成本計算的黎明時期,泰勒也毫無疑問地可以被稱作第一人。但可惜的是,他的研究偏向管理學,對於會計領域的關注稍許少了一些。
工廠中機械的增加而生出的「新問題」
極小型的工廠自然不用說,通過複雜的工程來製作大量產品的大型工廠,不得不考慮如何將各種各樣的成本,落實到每個產品上的這一程序。為此,工廠安排了「成本計算」這一環節。
材料的進貨處、給勞動者的報酬、機械的購入地點……雖然準確記錄、計算這些內容就能使一年內的花費變得十分清楚,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
在製造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製造一個產品要花費多少成本」。如果這無法計算出來,那也就不知道這個產品賣多少錢比較好(決定售價)。另外,由於無法計算銷售成本,也就無法計算出毛利。
成本計算對製造業來說是數字的生命線。這一環節本身雖然從很久以前就存在了,但是包含折舊費在內的近代計算框架的確立,是在19世紀末的美國。
從記錄帳單與外部的交易開始再進一步,會計開始計算「內部產品的成本」。從外部記錄到內部計算,這個成本計算對會計的歷史來說,成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從此以後,企業會計就形成了對外報告的財務會計和用於內部的管理會計「兩條腿走路」的局面。
那麼,讓我們把話題帶回到19世紀機械化推進後的製造業上來吧。作為固定費用的折舊費比例越來越大,根據生產數量的不同,產品的成本會發生變化。由於產量越大,每一個產品的分攤金額就會越少,因此「大量生產的話產品成本就會變得很低」。
「越是量產,產品的成本就越會下降」——注意到這一「削弱效果」的經營者偷偷地進行大量生產。競爭對手也考慮一樣的事情,供給過多,銷售價格走低。19世紀後半葉的美國市場上,價格競爭非常激烈。
吃了苦頭的經營者徒有巨型設備和積壓的庫存,因此出現了盯上了他們的「劫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