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第八章 一生勤勉,拼到最後一刻 相信《燒餅歌》

第八章 一生勤勉,拼到最後一刻 相信《燒餅歌》

2024-10-09 05:53:46 作者: 度陰山

  1395年陰曆三月,朱元璋又喪一子。這一回去世的,是他和馬秀英的第二個兒子——秦王朱樉。

  朱樉在朱元璋眼中,絕對不是像朱標那樣的好孩子。他在陝西時,常常做些違法的勾當,也經常被人告狀。為此,朱元璋還特意讓朱標去了一趟陝西,以調查朱樉的情況。幸好朱標重視兄弟感情,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替二弟說了一堆好話。朱元璋雖然知道朱樉的一些違法亂紀行為是真的,卻都礙於朱標的關係而沒有去深究。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朱元璋對家人都很好,很少向家人舉起屠刀。

  

  不過,朱元璋對朱樉的印象從此變得極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朱元璋都不再提起朱樉,直到1395年正月。那時,甘肅發生了少數民族叛亂,這時候的朱元璋已無將可用,總算是想起了離甘肅很近的秦王朱樉。於是,朱元璋命令朱樉率領兵馬去平叛。朱樉對付這些人的叛亂,簡直連熱身都算不上,輕而易舉就將敵人打趴下了。但回到陝西不久,朱樉就因為在征戰途中受到瘴癘之氣侵襲,於陰曆三月一病不起,很快死去。

  對於朱樉的病逝,朱元璋表現得極為冷淡。他叫來禮部尚書任亨泰,與他商議朱樉的諡號。任亨泰是明代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中國歷代王朝都注重孝道,統治者常常通過「表彰孝行」來弘揚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直到任亨泰,才把「表彰孝行」這一行為納入法律範疇。我們要記住這個人物,是他以一人之力,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道,上接了天線,下接了地氣。

  任亨泰有知識、有見識,當然也是個心理大師,他注意到朱元璋對朱樉的死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平靜,於是聯想到朱樉在世時的種種表現,所以追封朱樉為「愍」。《諡法》上說:「在國逢難(逢兵寇之事),曰『愍』;使民折傷(苛政賊害),曰『愍』;在國連憂(仍多大喪),曰『愍』;禍亂方作(國無政動多亂),曰『愍』。」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愍」這個諡號其實很差勁。如他所料,朱元璋居然同意了,並且在給兒子的人生鑑定書中這樣寫道:「我深感哀痛,此乃父子之常情;我追賜諡號,此乃天下之公理。朕所封諸子,以你年長,首封於秦,希望你能永保祿位,以做帝室之屏。為何你不修養德行,以致殞身,故賜諡號為『愍』。」

  朱樉去世三年後,朱元璋和馬秀英的第三子晉王朱棡也去世了。朱棡和老爹朱元璋以及自己的三個兄弟都不一樣,他不但是個美男子,而且智慧超群、喜歡學習,曾和朱標一起師從宋濂,成了一個有著文人氣質的王爺。不過,他也只是徒有其表罷了,在自己的封地太原,他可謂無惡不作,完全是個渾蛋。朱元璋曾多次訓誡他,但他沒有任何悔改之心,直到有人告他謀反,惹得朱元璋大動肝火,他這才假裝老實起來。

  但似乎是因為裝的時間太長了,以至於這種「老實」變成了習慣,最後升華為了他的本能。到了1391年,朱標奉命去巡撫陝西,路過山西時,朱棡請求朱標帶他去見父親朱元璋,按照他的說法,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老爹了,甚是想念。朱標發現三弟居然如此恭順,大喜過望,擅自做主把他帶回了南京。朱元璋嚴格地審視了一番朱棡,發現他真的改邪歸正了,不禁心花怒放。朱標去世後,朱元璋把老將馮勝和傅友德都送到了朱棡那兒讓他接管,這就是對朱棡最大的信任。

  所以,朱棡死後,朱元璋給他的諡號是「恭」,意為恭順、謙恭。

  連失朱標、朱樉、朱棡三子以後,朱元璋變得沉默寡言,仿佛從一隻兇猛的老虎變成了病貓。他的兒子雖然很多,可與馬秀英所生的孩子只有四個,如今只剩下朱棣了。

  至此,朱棣不但是藩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而且還坐上了朱氏家族尊序上的第一把交椅。朱棣能混到這個位置,當然有投胎水平高超的原因,但更多是因為他不停地在事上磨鍊。

  朱棣於1380年在今天的北京當燕王時,正值蒙古人南下,不停地與大明帝國發生碰撞。朱棣從此開始參加各種軍事活動,連續兩次以集團軍群的規模北征,這讓他不但精通如何打仗、如何戰勝各種各樣的對手,還讓他在軍隊中樹立了不可動搖的威望,成了朱元璋子孫中的佼佼者。

  朱元璋雖然很看好朱棣,但正如他當年對朱標所說的那樣:朱棣再怎麼有能力,也只是皇帝的兒子。即是說,朱棣的身份地位永遠不可能再上升,他永遠只能是個王爺。

  這句話在朱標還活著時,是正確的;朱標死後,在朱樉和朱棡還活著時,大概也不會錯。可當前三個兒子都死掉,只剩下朱棣一個人時,朱元璋就不敢像從前那樣說得過於絕對了。

  朱棣有點讓朱元璋不安:和長居深宮、文弱的朱允炆相比,朱棣有些太威猛了。朱元璋還清楚地記得當初朱允炆問他的問題:「我的叔叔們會不會對皇權有興趣?」

  他當時的回答是:「這絕不可能發生。」

  在朱元璋去世前兩個月,朱棡剛去世時,朱允炆又提出了這個問題,不過這一次,他已經把疑問具體到了個人身上:「四叔朱棣如何?」

  朱元璋已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了。他好像太老了,老得連呼吸都懶得進行了。那天晚上,他思索著這個問題,失眠到了天明。吃完早飯,他突然對貼身太監下令,使其告訴外官:「讓朱棣來南京。」

  太監吃了一驚,還未等回過神來,朱元璋又說:「算了,當我沒說。」

  太監又吃了一驚。朱元璋看到太監的神情,隱隱感覺這件事不能外傳,然後下令:「來人,把這個太監拉出去砍了。」

  到了中午時分,朱元璋昏昏沉沉地醒來。他夢到朱棣跳進了金水河,從裡面舉起朱標和朱允炆的屍體,朝著他獰笑。朱元璋晃蕩了一下腦袋,感覺非常不舒服,於是下令:「來人。」

  幾個太監快步走上來。朱元璋說:「幫我去書房找點東西。」

  太監們問:「什麼東西?」

  朱元璋回答:「一本書,上面畫了個燒餅。」

  如你所知,朱元璋要找的那本書,正是劉伯溫當年留下的奇書——《燒餅歌》。

  談到《燒餅歌》,就不能不談到劉伯溫。《燒餅歌》是劉伯溫留給朱元璋和他的子孫乃至全中國的命運預言書。據說在朱元璋登基後不久的某一天,朱元璋正在內殿吃燒餅,剛咬了一口,內監就來報說劉伯溫覲見。朱元璋臨時起興,便把只咬了一口的燒餅放到碗中,然後蓋上,再召劉伯溫入殿。

  一見到劉伯溫,朱元璋就問他:「大家都傳說你能掐會算,那你可知我這碗裡是何物?」

  劉伯溫認真觀察了一會兒,發現朱元璋嘴角殘留著幾粒芝麻,又觀察了那個碗的大小,頓時有了十足的把握。他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小燒餅也。」

  朱元璋叫起來說:「哎喲我去,還真准,你到底有多大本事?」

  劉伯溫回答:「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朱元璋說:「前知的就算了,你後知的五百年能說說嗎?」

  劉伯溫慌忙擺手說:「天機不能泄露,否則會損陽壽的。」

  朱元璋笑道:「你們這些神棍真搞笑!知道的東西不說給別人聽,有什麼意思?你給我泄露點天機,畢竟我乃真龍天子,可以向閻王爺替你求情,讓你多活幾年。」

  劉伯溫只好說道:「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方終滅北方終,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朱元璋聽懂了個大概,再問:「朕今都城竹堅守密,何防之有?」

  劉伯溫說:「臣見都城雖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子飛來。」

  這句話,朱元璋卻聽不懂了。

  中國古代的預測術有個特點,那就是占卜人和被占卜者必須是同謀,占卜者說一句話,被占卜者必須努力讓自己靠上這句話,如果靠不上這句話,那就完蛋了。

  當年劉伯溫說這句話時,朱元璋死活搞不明白;現在,他好像明白了,就是那句「只恐燕子飛來」——燕子,豈不就是燕王?燕王,豈不就是朱棣?!

  一想到這裡,朱元璋渾身發冷,趕緊讓太監拿來幾個燒餅,玩命地吃下去。但這無濟於事,他吃完燒餅後,感覺更加寒冷。於是他下令:「讓朱棣進京!馬上,立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