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大明已成過去
2024-10-09 05:50:33
作者: 夏維中
李自成自三月十九日進入北京,至四月三十日倉促潰退,共歷時僅四十二天。
在初進城時,李自成最急於做的事就是找到崇禎帝。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為此,他曾下令,凡能獻崇禎帝者,賞黃金千兩,而隱匿者則誅其全家。沒想到兩天後卻發現崇禎帝早已自縊於煤山,而太子、永王、定王也於此前被擒獲,於是李自成便放下了心。
李自成接下來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處理舊朝留下來的數千文武大臣;一是著手準備登基大事。
當李自成攻入京城時,司禮掌印太監王德化率內員三百人迎至城門外,被令照舊掌印。其他監局掌印太監也都紛紛出降。因此,李自成進城時,最先出迎的倒是這幫太監!
若崇禎帝地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
至於那一幫文武大臣們,開始時卻不敢出頭,個個潛藏,惟恐不深。他們這樣做,倒不一定是出於忠義,而實在是擔心禍患臨頭。李自成在陝西、山西拷掠縉紳的殘酷,他們早有所聞。
忠臣當然是有的!在李自成攻破京師時,也有不少文武大臣殉國。這也算是大明養士三百年的一點善報吧。
殉國的勛戚有:宣城伯時春、惠安伯張慶臻、新樂侯劉文炳、彰城侯楊崇猷、新城侯王國興、少保駙馬鞏永固等等。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殉國的大臣有:大學士范景文、尚書倪元璐、都御史李邦華、副都御史施邦曜、刑部侍郎孟兆祥、兵部侍郎王家彥、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少卿吳麟征、右中允劉理順、右諭德馬世奇、戶部給事中吳甘來、監察御史陳良謨、翰林院檢討汪偉等數十人。
這些勛戚大臣,大多是滿門赴死,或上吊、或投井、或自焚,十分慘烈。
殉國的太監,除王承恩陪崇禎帝自縊外,尚有李鳳翔、張國元、高明等等。
那麼,除了上述的這些殉國者外,滿朝勛貴文武數千人,在城破之後又都在幹什麼呢?
李自成進城之後,便下令勛戚文武各官,於二十一日投職名報到見朝,願為官者量才擢用,不願者聽其回籍。如隱匿收容,則嚴懲不貸。
至二十一日,上朝者多人,赴長安門投職名者爭先恐後,農民軍聚其名帖而焚之。當時承天門不開,諸官都坐在露天等候。至中午時分,太監王德化自內而出,身邊跟著十幾個隨從。當他見到兵部尚書張縉彥時,便挖苦道:「老先生尚在此啊!明朝事都是你與魏閣老(指魏藻德)壞掉的。」張縉彥爭辯幾句,王德化便命人掌嘴,把張縉彥氣得直掉眼淚。
這位王德化,在數月之內,竟連侍三朝。先是任大明司禮監掌印太監,李自成進京後,便率先投降,仍被命做掌印太監。更令人吃驚的是,當李自成潰退、清兵占領北京後,王德化搖身一變,竟又降了大清,仍做他的掌印太監。
此日,文武百官自早上即赴長安門外等候,至日暮才被放出,餓了整整一天。他們一個個縮首低眉,呆若木偶,即使被兵卒百般侮虐,也不敢出聲,受盡屈辱。也有剛烈之士,因實在咽不下這口氣而自殺身亡的。如庶子掌坊周鳳翔在此日回家後,便上吊自殺。但像周鳳翔這樣的畢竟只是少數,絕大部分文武官員都在等著發落,其中有些人甚至希望能被新朝所用。如大學士魏藻德,當時被關押在劉宗敏宅內的小房中。那位大學士,就對李自成很有些怨言,他扒著窗縫對外面的人說:「如要用我,不拘如何用便罷了,鎖閉於此算是什麼?」
但李自成等似乎並沒有立即用這些降官。二十一日見朝,被任命的官員並不多,但也沒有開殺戒,甚至還相當寬容。如那位負責城防的襄城伯李國楨,被執後不肯下跪,背面而立。李自成等怒問道:「為何不跪?」
李國楨回答道:「我明朝大臣,沒有下跪的道理!」
李自成等便威嚇道:「不跪則把你凌遲處死!」
李國楨回嘴:「隨你的便!」
李自成等又威脅道:「不跪將把你全家凌遲處死!」
回答仍是隨你的便。但當李自成說到不跪將把全城百姓凌遲處死時,李國楨這才跪下,不過仍是反面而跪,而且口中仍說道:
「我是為全城百姓而跪,並不是向你而跪!」
即使如此,李自成也沒有處死他,而是把他暫時關押。數天後,他因被追銀受刑,實在熬不住,才自殺身亡。
不過,也有人說這位襄城伯是在演戲。當時他年僅二十七歲。原本就是位大言無忌之人,當他總督守城時,雖擁重兵,卻不曾有什麼調度,而城破之後,竟能不死而被執,此時徒為大言以從賊聽,希望能僥倖免死。平心而論,此時能在李自成面前敢如此說話,不管其動機如何,也確實是需要些膽量的。而其夫人也被農民軍所掠,據說農民軍把她的衣服剝盡,抱放馬上,大呼此襄城伯夫人也!勛臣婦人被辱如此者,實在是少見。
最早被殺的勛戚,倒是成國公朱純臣。其原因很簡單,即崇禎帝臨死前曾寫下一紙硃諭,要成國公輔助東官(太子)。硃諭被農民軍繳獲後,因此事關係重大,李自成立即收捕了成國公,並於二十二日下令處死,以絕後患。後又復殺其弟等親屬。
二十三日,崇禎帝、王承恩的屍體被收殮。開始時用的是普通棺木,後改用朱漆棺殮崇禎帝,並與周后的棺木一起被移入佛寺。
同日,劉宗敏、牛金星在午門前選用了一批舊朝文武官員,約一百人。
二十五日,禮部命隨駕各官率耆老上表勸進,開始即位典禮的準備工作。
當時不少文武大臣在謀求新朝官職,如戊辰科進士則以同科的身份走宋企郊的路子,而河南人則與牛金星、宋獻策拉老鄉關係,希望能為新朝所用。
二十六日,舊朝文武紛紛赴朝投遞職名、勸進,希望能被錄用。農民軍除選用了一百餘名四品以下官員外,把其餘各官登記上冊,並以一百人為一組,由騎兵八人押赴各營。
二十七日,派餉於在京各官,不論是否被新朝錄用。被錄用者派少,未被錄用者派多。標準是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到三萬,科道、吏部五到三萬,翰林三到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至於勛戚之家,則無定數,人財兩盡而後已。
在此以前,劉宗敏早已準備好了五千副夾棍。此類夾棍,十分厲害,夾人無不骨碎。現在終於派上了用場。
襄城伯李國楨由劉宗敏追贓,才被夾了兩下,便在回房後自殺。
崇禎帝的岳父嘉定伯周奎,自稱無錢。十餘日前崇禎帝要他捐餉時,他起初還不肯捐,後勉強捐出一萬。此時在農民軍的夾棍下,一下子就交出了五十萬兩銀子及價值數十萬的珍珠幣物。其餘的勛戚,也都被一一過堂,敲盡榨乾,有的甚至丟掉了性命。
大學士陳演,在北京城破之前就被解職,原本有機會走脫,可惜因資產太多,短時內無法處理而滯留於京。此時他也被劉宗敏追贓。據說陳演還未等到用夾棍,就捐四萬兩白銀,劉宗敏很高興,本打算不再用刑。不料陳演的僮僕檢舉說其家財遠遠不止此數。劉宗敏令人搜查,果是如此,大怒之下仍用了重刑。
大學士魏藻德或許真不富裕。城破之前,崇禎帝令其捐餉時,他只肯出白銀四百。此時被劉宗敏追贓,上了夾棍後才承認金銀萬餘計。後雖經一夾再夾,直至腦裂而死,也未再榨出油水。他的兒子也不承認還有餘銀,結果被殺。
在劉宗敏等人的夾棍下,那幫舊朝大臣幾乎沒有倖免。
與此同時,農民軍對那些太監也是照夾不誤。原司禮監掌印太監王之心,在重刑之下,交出白銀十五萬兩及許多金銀什器緞匹。不過當時都傳說他有白銀三十萬兩,因此農民軍認為他仍有隱瞞,於是再夾,直到被夾死。也就是這位王之心,幾十天前還以家計消乏為辭,不肯助餉,最後才勉強出了一萬兩。
太監曹化淳交出了白銀五萬兩。
最後由太監交出的金銀數,竟與勛戚們所交出的一樣多,而比文武百官吐出的整整多出了一倍。
與此同時,農民軍還把矛頭直指富商大賈,效果居然也很不錯。
李自成在短短十幾天內,竟得了七千萬兩白銀!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大批滿腹經綸、滿口仁義道德的既得利益者,在朝廷生死存亡之際,竟然不肯依其財力,支撐大局,到頭來竟落得了如此的結局。他們似乎弄不清最簡單的道理,即他們的特權地位及隨之而來的財富,都是由這個朝廷及其制度所賦予的,一旦沒有了這一前提,哪裡還保得住特權、財富,甚至是自己起碼的尊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李自成進城後他們的結局,應該是預先可以估計到的。
在這一點上,身居九尊之位的崇禎帝竟也是如此。
據說李自成入城之後,搜括各庫存銀竟多達三千多萬兩,金數千萬兩。而作為天下財賦之樞的戶部,僅有外解銀約四十萬兩、捐助銀二十萬兩而已。兩者相較,不啻天壤。儘管有人對各庫存銀數提出懷疑,認為不會有如此之多,但城破之時各庫仍有巨額存銀之事,則不容懷疑。而崇禎帝卻藏之不出,口口聲聲說缺糧少餉,今日加派,明日搜括,真不知是何道理?這些銀兩不僅未被用於戰事,挽救危局,反而最終落入了李自成之手。
崇禎帝當然是看不到這幕了。四月初三日,他與周后的遺體被匆匆塞入田貴妃之墓,草草安葬了。
當李自成在北京城中正忙著追贓、登基時,山海關卻出了問題。由於吳三桂的降清,天下局勢頓時大變!
強大的清兵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後,勢如破竹,幾成摧枯拉朽之勢。李自成匆匆退回北京後,於四月二十九日草草登基。儀式剛結束,李自成便下令焚燒宮殿和各門城樓,全線撤退。
清兵獲知後,一面追擊農民軍,一面進占北京。當時北京城中紛紛傳言吳三桂已奪回太子,紛紛準備迎接。
五月初三日,聚集東郊的官員卻突然發現蜂擁而來的並不是吳三桂部,而是滿洲八騎。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部傲然占領了北京。
此年的九月,順治皇帝由瀋陽到達了北京,並於十月初一日舉行了即位典禮。
在不到半年之間,北京由大明而易手大順,最終卻成了大清的京師。
大清的軍隊也在各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西線,清兵猛擊李自成部,迫使李自成向陝西節節敗退,並於次年(順治二年,1645)的正月占領了西安。
在占領西安後,多鐸移師攻擊江南,矛頭直指在南京的福王弘光朝。至五月十五日,多鐸兵不血刃,占領南京,收編了弘光朝的軍隊。不久,俘獲福王。閏六月,占領杭州,潞王朱常淓降。
另一支清兵在阿濟格的率領下,追擊李自成部。在順治二年(1645)的三至四月,清兵與李自成部先後在河南、湖北、江西境內連戰八次,李自成部皆敗。至五月初,李自成在湖北通山被殺。李自成部大傷元氣。
至順治三年(1646),東線的清軍連敗浙江的魯王、福建的隆武、廣東的紹武三個殘明政權。而西線的清兵也成功地攻入四川,擊殺了張獻忠。
儘管西南還殘存著一個永曆朝,東南尚有一位國姓爺,此外還有李自成、張獻忠的殘部仍在堅持抵抗,但大局已是塵埃落定,明清鼎革之過程也已基本完成。
大明朝從此也就成為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