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版後記
2024-10-09 05:50:36
作者: 夏維中
1995年,江蘇人民出版社的佘江濤先生約我撰寫本書,我沒有多想便應承了下來。當時心存僥倖,總認為以自己的所學來應付這樣一本書,大概不會有太大問題。沒想到提筆一寫,竟斷斷續續用了3年,拖到1998年1月才得以付梓,大大出乎意料。
依原來的設想,本書應是一本以史實為基礎,以深入淺出的筆法來描繪大明帝國衰亡過程並揭示其原因的史學讀物。換句話說,本書應是一本由專業工作者撰寫的卻又要讓一般讀者讀得下去同時又要喜歡讀下去的作品。到具體寫作後,方知這對專業工作者而言,也並不是一件輕鬆事,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挑戰。道理很簡單:一是因為專業人員長期以來已形成了一套所謂專業化的寫作風格——其最大的特點似乎就是讓非專業的讀者既讀不懂同時也沒有興趣去讀,而且這種文風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二是因為許多歷史問題確有較高的專業性和複雜性,要把它們講析到一看就明白的程度,也有很大的難度。因此,我在撰寫本書時,雖力圖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但多年以來養成的「八股」文風仍在時時作祟,並也肯定會在本書中的不少具體內容上有所體現。正因為這點,我很擔心本書的寫作手法會受到這樣的指責,即專業工作者認為已經走得太遠,而讀者卻仍覺得放得不開。不過,我始終認為在今天這樣的大氛圍下,歷史工作者在這方面作些嘗試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迫切的。史學普及也應該是史學工作者的基本責任之一,如果做得好,不僅不會影響學術研究的水準,反而會賦予學術研究更大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對史學而言,人人都會講歷史固然是悲劇,但如果人人或絕大部分人都不讀歷史,則又是另一種甚至是更大的悲劇。
晚明史不僅內容豐富、頭緒眾多,而且爭論也很大,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更多,因此也很難把握。在學術界,對如何評價晚明社會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而且至今仍未有定論。涉及具體問題時,則分歧更多,眾說紛紜。因此,本書中的許多觀點甚至一些史實,僅是一家之說,絕非定論,但由於本書體例所限,無法在撰寫時列出那些不同觀點。同時,本書的篇幅雖有洋洋三十萬餘言,但仍無法做到事無巨細、樣樣羅列而不遺絲毫,事實上至今也沒有人能做到。因此,本書緊扣晚明史中的幾個主題,側重晚明史中的若干主線,力求全面詳細地勾勒出晚明歷史畫卷中的主要內容。具體地說,就是圍繞著晚明的兩大憂患即外患和內亂來展開敘述。
歷史之所以是歷史,其首要條件是具有真實性。「是什麼」和「為什麼」是歷史研究追求的永恆目標。要描述「是什麼」並在此基礎上解釋「為什麼」,則首先要依據真實的歷史材料,而非其他。本書的史料來源,主要是《明史》、《崇禎長編》、《國榷》等正統史書,以及像《明紀北略》之類的筆記。另外,本書也參考了大量已有的明史研究成果,如李文治《晚明民變》、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袁良義《明末農民戰爭》、張德信和譚天星《崇禎皇帝大傳》、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等等。限於篇幅和體例,本書無法在正文中一一詳細注出,在此特作說明並致謝意。
夏維中
1997年11月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