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山、大凌河之敗
2024-10-09 05:49:02
作者: 夏維中
袁崇煥一死,崇禎帝只有依靠孫承宗來統轄遼東戰事。
孫承宗是萬曆三十二年(1604)的進士,高陽人。在天啟年間,他曾被重用,以兵部尚書兼大學士的身份,親赴遼東,主持戰局,一度穩住了遼東的局勢。後因與朝中不和,辭職賦閒。一般認為,孫承宗具有東林色彩,魏忠賢曾拉攏過他,但被嚴拒。而魏忠賢大殺東林黨人時,他在前線也沒有多大的表示。因此在魏忠賢時代,他沒有受到迫害。總的來說,孫承宗有才幹,能做事,也深諳朝廷上下的利害關係,處世方式較溫和中庸,但不失機敏。
孫承宗重新被召時,年齡已過六十,屬三朝元老。他在危難之際重掛帥印,盡心盡職,先後收復遵化等四城,為崇禎帝籠絡住幾乎要叛亂的大將祖大壽,並深得崇禎帝的賞識。
崇禎帝給了孫承宗很多榮譽,希望孫承宗能為他穩住局勢。孫承宗在多次辭謝而崇禎帝不許的萬般無奈之下,只得硬著頭皮幹下去,以兵部尚書兼大學士的身份,督理山海關內外軍務。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在後金兵退出長城防線後,孫承宗著手布置遼東的防務,加強邊備。為了解前線情況,孫承宗不顧體衰年邁,出巡關外。
他從山海關出發,由前屯(廣寧前屯衛)、寧遠抵達松山、錦州;再由三道關歷經石門、燕河等地;最後由石塘路過平谷,途經盤山,進入薊州而還京師。
巡察全線之後,孫承宗提出了一個全面的戰略部署,主要有:先任封疆大臣,精擇八部大帥,分別戰守;薊鎮備守,遼鎮備戰;合薊遼戰守,防禦插漢,收復城池等。崇禎帝極為讚賞,立即同意,就像袁崇煥當初上任時言聽計從一樣。
崇禎四年(1631)初,遼東巡撫丘禾嘉,要求收復廣寧(今北鎮)、義州(今義縣)、右屯三城。孫承宗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命丘禾嘉先據右屯,修築大凌河城。這樣一來,錦州、大凌河(今錦縣)、右屯就形成犄角之勢,可以相互依託。守住這三個據點以後,再向東北依次推進,收復較遠的廣寧城。
總兵官祖大壽、副將何可剛率兵四千,駐守其地。另有班軍一萬餘人,負責修建大凌城。但就在此時,朝廷內部的不同意見再次影響到前線的形勢。由於原先支持築城的兵部尚書梁廷棟的下台,築城之舉引起朝廷的非議。朝廷不少官員認為,大凌河過於荒遠,不應重新修築,浪費人力物力,而應把重點放到薊州一線來等等。朝廷的意見,明顯與邊臣不合,嚴重影響了前線的戰略步驟。
到了崇禎四年(1631)八月,皇太極再次突然出兵,攻打朝廷的遼東防線,形勢驟然緊張起來。
皇太極在崇禎三年(1630)退兵之後,曾遣使入朝,要求與朝廷議和。當時朝廷上下沒有一人敢提此事,因為袁崇煥的下場就擺在眼前。而崇禎帝也對此事諱莫如深。至此,皇太極得知祖大壽、何可剛率兵推進,重築大凌河城,便以此為藉口,重開戰火。
皇太極是不會讓朝廷的軍隊在此重新立足的。因為一旦明軍建立起錦州、右屯、大凌河三角形防線,並以此向廣寧推進的話,那麼進可繼續東進,向後金腹地縱深發展;退可扼制住後金軍隊進入蒙古地區,切斷後金與蒙古的聯繫。因此皇太極此舉,是想乘明軍立足未穩時打個措手不及,純粹是從軍事角度來考慮的。至於他出兵時聲稱的那些理由,如朝廷進兵遼東、破壞和議之類,只不過是藉口罷了。皇太極此舉,反過來也證明孫承宗收復大凌河之類的計劃是正確的。可惜遠在京師的朝廷中能理解的人不多!
此時的皇太極,實力絕對不可低估。後金軍隊擅長的突然、兇狠的騎兵戰術,已令官軍聞風喪膽。此時,他又經過千辛萬苦,鑄成歐式火炮。在崇禎四年(1631)初,首批四十門歐式大炮鑄成並投入使用,由佟養性指揮。這樣一來,後金就將其固有的那種突然、兇猛的騎兵戰術與持續、猛烈的炮兵技術結合起來,實力大增。
崇禎四年(1631)八月初四日,皇太極親率滿漢大軍二萬餘人,在大凌河城下集結。鑑於大凌河城防守堅固,為減少傷亡,皇太極下令對該城進行圍困,沿城四周修建柵欄,並挖出一條寬五尺、深七尺的壕溝,以切斷城內外的聯繫。同時他派兵扼守住通往錦州的要道,阻擊錦州方向出動的援兵。
當時守城的是遼東名將、總兵官祖大壽和副將何可剛。面對敵兵的包圍,祖大壽幾次派兵出擊,企圖撕開缺口,打通城內外通道,殺出一條血路,但都沒有成功。皇太極隨即下令用新式火炮轟擊城外的台堡。在猛烈的轟擊之下,大凌河城外圍的台堡一一落人敵手,包圍圈不斷壓縮。
當大凌河被圍的消息傳來後,督師孫承宗、巡撫丘禾嘉立即組織援軍,急赴前線增援,以解大凌河之圍。孫承宗、丘禾嘉親自率軍,與總兵官吳襄(祖大壽的妹夫)、宋偉合兵,約四萬之眾,由山海關向錦州迸發。
當援軍前鋒近萬名兵馬趕到松山(廣寧中屯所)附近時,被阿濟格率領的千餘名滿蒙騎兵攔截擊敗,退回錦州城內。九月初,另一支大隊援兵趕到錦州城外,在小凌河對岸紮營時,皇太極親率精兵偷襲大營,打得明軍措手不及。
九月二十四日,援軍主力,包括百餘名戰將和四萬步騎,由監軍、太僕寺少卿張春率領,渡過小凌河。三天以後的清晨,當這支兵馬乘夜色推進到離大凌河只有十五里的長山時,才被敵兵的前哨發覺。皇太極迅速集合滿、蒙、漢軍兩萬人迎敵。當時明軍的數量是後金軍的兩倍。
當後金軍趕到陣前,見張春已將大軍擺成防禦陣形,大炮鳥銃四面排列。皇太極先令騎兵分兩翼正面衝擊,右翼直撲張春的大營,但因炮火猛烈,傷亡慘重,未能破陣。皇太極隨即加入右翼,重整隊伍,並令佟養性的炮兵移至明軍陣地東側,用火炮和火箭猛轟張春大營,明軍傷亡大增,陣腳開始動搖,張春大營開始潰亂。
在這關鍵時刻,由吳襄、參將桑噶爾寨統率的另一支援軍開始潰退。
張春在重創之下,仍收拾殘卒,進行抵抗。當時正逢天起大風,張春便下令縱火攻擊佟養性的炮兵陣地。沒想到大火起後不久,風向逆轉,反而撲向自己的陣地,引起陣腳大亂。皇太極乘機率騎兵衝擊,張春的大營便一敗塗地了。
三路兵馬中的宋偉一營,在力戰之後,也因勢單力孤,只得撤退潰逃。至此,大軍全線崩潰。
長山一役,明軍四萬之眾被皇太極的二萬人馬擊潰,損失慘重。包括張春在內的三十餘位高級將領被俘,張吉甫等將領戰死,兵馬損失不計其數。更嚴重的是,明軍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援軍,去解救大凌河之圍。
據說戰爭結束後,被俘將領一一被帶到皇太極面前,依次叩拜,只有張春站而不跪。皇太極怒極,從身邊兵士中奪過弓箭,要當場將其射殺。在代善等人紛紛勸說求情之下,皇太極才消了氣,並賜其珍饌。但張春仍予以拒絕,絕食三天後,皇太極竟親自探訪,親手賜其酒食,張春大受感動,終於投降(也有人說張春未降,過數年而卒於遼東)。由此也不難看出皇太極的氣度和手段。
皇太極在擊敗援軍之後,加緊對祖大壽的勸降工作。在此以前,皇太極已在軍事壓力之餘,多次勸說過祖大壽。至此,皇太極再次派人帶著二十三位降清文武官員的招降書,勸說祖大壽投降。被拒絕後,皇太極再次致書城中,反覆闡明自己的用人政策,請祖大壽不必疑心,最後,皇太極言辭誠懇地說:
大凌河孤城被困。我並不是由於不能攻取,不能久駐,而要如此苦口婆心。只不過是考慮到山海關外的智勇之士,盡在此城而已。另外,也是因我荷天眷佑,要眾將軍助我成大業。若殺了你們,於我何益?不如與眾將軍共圖大事。所以才以肝膈之言,屢屢相勸。
祖大壽仍是不肯投降。皇太極便加緊軍事攻擊,掃清大凌河外圍,收縮包圍圈。隨著冬季的來臨,大凌河城內的糧食供應越來越成問題,平民百姓首當其衝,餓死者無數。而兵士不久也無糧可食,先是殺馬充飢,後開始有計劃地殺人充飢。這些情況被掌握後,皇太極更加緊了勸降攻勢。祖大壽走投無路,開始動搖了。
經過反覆協商,祖大壽決定投降。十月二十八日,反對投降的副將何可剛被推出城門,在後金兵營前示眾以後,被斬首。何可剛臨死之前,神色不變,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其屍體被拖入城門後,飢餓至極的饑民一擁而上,爭奪其肉而食。
斬殺何可剛後,祖大壽派出四名副將、二名游擊出城,代表他與其他三十七位命官,與皇太極和眾貝勒對天盟誓。盟畢,祖大壽正式獻城投降。此時的大凌河城,在被圍八十餘天后,原有的三萬餘人,只剩下一萬人左右了。
祖大壽正式投降後,受到了皇太極超規格的接見。諸貝勒出營一里迎接,到達御營時,皇太極出幄相迎,並免其跪拜,而行抱見禮。在並行進幄後,皇太極讓祖大壽坐在自己身邊,親以金杯賜酒,又賜御服黑狐帽、貂裘、白馬等物。開宴入席時,祖大壽坐在汗兄代善之下,享受了最高規格的禮遇。
投降後的第二天,祖大壽依照原先的約定,赴錦州進行策反。皇太極對他並不是沒有顧慮,但考慮到如果祖大壽守諾且能策反錦州,確實是一本萬利之事。而且當時祖大壽的子侄也留在後金營中,實際上近似人質,所以皇太極仍決定冒一次險。
然而,祖大壽回到錦州後,並沒有發動策反,他推說人手不夠,時機未到。不過在幾年之後,當祖大壽完全控制錦州時,他仍沒有降金。皇太極這次是看走了眼,祖大壽是詐降!
祖大壽獻大凌河城,或許只是金蟬脫殼之計?後人至今也沒弄清。
令人奇怪的是,生性多疑、殘酷無情的崇禎帝,竟然也能放祖大壽一馬。對祖大壽在大凌河獻城降金一事,當時駐守在錦州城中的巡撫丘禾嘉,已從逸出大凌河城的兵士口中略知一二,並也上書報告了朝廷。但崇禎帝竟沒有追查,放過了祖大壽。崇禎帝在即位的十七年中,不知給其對手送去了多少良將重臣,惟有這一次,卻能把已降皇太極的祖大壽重新收服,為朝廷而用,實在是難得!
大凌河之戰後,嚴格意義上的滿漢戰爭發生了性質上的變化。從此以後,後金的對明作戰,實際上已有不少是由漢人主持。這些漢人絕大部分是世代為明朝效力的遼陽土著邊民,是職業軍人。這些人就是袁崇煥所謂「以遼人守遼土」中的遼人。僅在大凌河之役中投降後金的就有:祖大壽之子祖澤潤、祖澤溥,義子祖可法,侄子祖澤洪,以及劉良臣、劉武、孫定遼、張存仁等一批最有經驗的戰將。隨著戰事的進行,越來越多的類似人員加入了投降後金的行列,成為對明作戰、開朝立國的急先鋒,立下了赫赫戰功。
正是這些漢人,再加上關內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最終打敗了崇禎帝,傾覆了大明王朝,為明清鼎革創下了條件。如果只憑滿洲軍隊,大概還不足以撼動大明朝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