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錦大捷:立功的人反被彈劾
2024-10-09 05:48:47
作者: 夏維中
要說到袁崇煥的冤案,就須追述一下天啟朝以及崇禎帝即位前後的遼東形勢和人事變動。
天啟二年(1622)正月,努爾哈赤突然率兵反擊明軍。當時,遼東經略熊廷弼(天啟元年六月復出任此職)和廣寧巡撫王化貞(天啟元年五月由參議升任)關係不和。王化貞憑著首輔葉向高、兵部尚書張鶴鳴等人的支持,不聽熊廷弼調度,力主全線反擊,蕩平建州,並先後幾次組織軍事行動,但都勞而無功。努爾哈赤卻在精心準備後打了王化貞一個措手不及。
努爾哈赤此次西擊,先攻下西平堡,然後擊敗明軍援軍,占領了重鎮廣寧及遠近四十餘座城鎮。熊廷弼、王化貞竟率軍全線潰退,棄關外之地而不顧。關西蒙古人喀爾沁諸部乘機占領關外五城七十二堡。
熊廷弼、王化貞被下獄論罪。後來魏忠賢利用熊廷弼,大殺東林黨人。最後熊廷弼被梟首九邊。直到崇禎初韓鑛為相時,熊廷弼的兒子還向朝廷吵著要他父親的腦袋,以便回老家安葬。
熊廷弼被逮之後,王在晉任遼東經略。當時山海關外之地,盡被蒙古喀爾沁諸部控制,經略王在晉和薊遼總督王象乾主張利用這些蒙古人守關外之地,作為官軍與努爾哈赤之間的緩衝帶。為此,他們請朝廷發給蒙古人糧餉,予以正式確認。同時,他們又主張在山海關外的八里舖修築重城,駐兵四萬等等。
這時,有位名叫袁崇煥的寧前兵備僉事提出了不同意見,顯示出他獨到的軍事戰略眼光。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袁崇煥,廣東東莞人(一說祖籍東莞,至袁崇煥時已遷居廣西藤縣),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曾任福建邵武知縣。天啟二年(1622),袁崇煥被監察御史侯恂推薦到兵部,破格擔任職方主事。侯恂就是「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朝宗)的父親,有東林色彩,後在鎮壓明末農民軍的戰爭中被委以重任,提拔過名將左良玉,兵敗後曾被逮捕入獄,後獲釋。後世對此人爭議頗大,說法很多。不過在天啟初,侯恂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東林官員。
袁崇煥能破格入兵部任職方主事,除侯恂的薦舉外,可能還有一層關係,那就是他與韓鑛的關係。袁崇煥考中進士時,主考官就是韓鑛,當時他的官職是禮部右侍郎。因此,韓鑛與袁崇煥之間,有「座主」、「門生」的關係。這種關係,在當時官場上是一種很重要的人情渠道。至天啟二年(1622)正月袁崇煥被破格調入兵部時,韓鑛正是在內閣閣臣的位置上,而且內閣首輔也是東林黨人葉向高。
不過,袁崇煥能入兵部,不僅是因為有這層關係,而且更與他本人的條件有關。袁崇煥雖從小就習舉子業,卻同時對武略很有興趣,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本朝的習慣是重文輕武,武人在朝廷中,很難謀得與文官相等的地位,而社會的精英,也很少去走武人這一發展道路。話又說回來,即使想在武略方面有發展,也必須先通過科舉謀得文官的資格。在當時,像兵部尚書、經略、巡撫之類率兵帶將的高級職位,全由文官擔任。就是說,文官做到一定時候,有可能統率武將,而武將卻不太可能去統轄文官。當然,這種體制也有問題,因為文官去管軍事,雖能約束武將,但能精通兵書同時又武略超群的畢竟是少數,一旦選人不當,像萬曆末的楊鎬那樣,就會誤大事。因此,像袁崇煥這樣既長期熟習兵書韜略,又關注邊疆政治的文官,在當時的條件下能脫穎而出,也不算奇怪。
袁崇煥的膽子也夠大的。他在王化貞廣寧兵潰後,曾一人單騎走遍山海關內外,考察邊情。當朝廷上下無不談遼事而色變時,袁崇煥卻在兵部揚言:
「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卒守此。」
意思就是只要給我兵馬糧草,我一人就能守住山海關。朝廷正愁沒有這樣的人,於是便再次破格,給他一個監軍僉事的官職,把他推上山海關前線。袁崇煥赴山海關後,沒過多久便得了個「鐵膽」的稱號。遼東經略王在晉也較倚重他,奏請任他為寧前兵備僉事,正式負責防守寧遠(今遼寧興城)和前衛屯二地。這在當時就是明軍的最前線了。袁崇煥力主在此築城,作為山海關外的屏障,而王在晉卻提出收縮防線,在山海關外不遠的八里舖築城,兩人發生了矛盾。
袁崇煥便越級向首輔葉向高稟告,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袁崇煥的不簡單。葉向高接到報告後,也拿不定主意,便與另一位閣臣孫承宗商量。
孫承宗是萬曆三十二年(1604)的榜眼,天啟帝即位後,以左庶子充日講官,據說深得天啟帝這位少年皇帝的賞識。天啟二年(1622)初廣寧失守後,遼東形勢危急,孫承宗因平素通曉兵法,而被破格由禮部右侍郎提升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這在本朝歷史上還沒有多少先例。孫承宗的入閣,是由東林黨魁、御史左光斗提議的,葉向高對此積極支持,所以孫承宗一般被認為是東林中的溫和派人物或者是東林黨的同情者。
孫承宗看到這種情形,便向朝廷提出自己親自赴山海關,了解詳情後再作定奪。孫承宗到達前線後,明確支持袁崇煥的計劃。到了此年八月,孫承宗更是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身份經略薊遼,這在本朝也是少見的。
孫承宗在遼東築城、練兵、屯田、造鎧甲,並進行了一系列人員調整。天啟五年(1625),已被提拔為山東副使、山東右參政的袁崇煥,以寧遠為據點,向東開拓疆域二千餘里,分遣將領據守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凌河等,築城設防,一時形勢頗為有利。不幸的是,此年十月,孫承宗因遭到多方壓力而辭職。魏忠賢乘機以其黨羽兵部尚書高第取而代之,出任經略。
這位高第,雖是兵部尚書,但素無膽略。據說高第得知被任命為經略時,嚇得直哭。他到前線後,認為山海關的戰線太長,不易據守,便悍然下令全線退縮,撤入山海關。袁崇煥堅決反對,他說:
「兵法有進無退。錦州、右屯(原廣寧右屯衛)動搖,則寧遠、前衛必將動搖,山海關內也就失去了保障。」
袁崇煥的反對是有道理的。他的主張就是山海關外應有縱深防禦,避免山海關直接受敵攻擊。而這位高第大概是過於害怕,希望把全部力量收縮在山海關一線,孤注一擲。這與前面王在晉的想法是一樣的。這樣的戰略有兩大問題:一是山海關要直接承受敵方的攻擊,一旦關破,京畿便無險可守,敵軍的鐵騎片刻就能到北京城下。二是即使山海關守得住,敵方也能繞過山海關,在山海關以西的長城防線上尋找攻擊點,切入山海關之里的京畿之地。由於山海關外沒有縱深防禦,明朝的軍隊就無法對敵軍進行堵截,破壞其戰略實施。後來的情況也確實證實了這種推測。
可高第不管這些。他本來就不懂,加上膽子又小,所以要讓他理解、接受袁崇煥的計劃,真是太難為他了。因此,他不僅要撤掉錦州、右屯防線,而且要把袁崇煥的寧遠、前衛一併撤入關中。袁崇煥急得都要跳起來,堅決反對。他說:
「我是寧前道,職守在此,死也要在此。我堅決不會撤退!」
遇到這種犟脾氣的「鐵膽」人物,高第也沒有辦法,所以寧遠、前衛兩城仍由袁崇煥駐守,沒有撤退。朝廷為安撫袁崇煥,還提他做了山東按察使。但錦州一帶的防守據點,如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塔山、杏山等,全部撤守,軍民盡撤入關,哭聲震天,米粟輜重被委棄者不計其數,明軍實力大損。
依高第當時的想法,憑袁崇煥駐守的寧遠、前衛兩座孤城,大概也擋不住努爾哈赤的鐵騎。你袁崇煥既然想逞能,不肯撤人關內,那就讓你吃點苦頭,到時候你就會乖乖聽話了。沒想到,袁崇煥竟然依靠孤城,立下了大功!
天啟六年(1626)正月,努爾哈赤乘明軍全線撤退之際,率兵西渡遼河,直逼寧遠。袁崇煥得到諜報後,迅速召集將士,誓死守城;書寫血書,激勵士氣;傳檄山海關、前屯,凡自寧遠城逃出者,全部斬殺,以肅軍紀。全城人心始穩,誓死守城。
當時努爾哈赤所率軍隊,超過十萬,而袁崇煥在寧遠的守軍,僅萬人,雙方實力懸殊。袁崇煥在努爾哈赤圍城之初,故意放棄外城,把敵軍放進來。後金軍隊不知是計,便蜂擁而入,攻打內城。袁崇煥立即下令發射剛剛引進的西洋巨炮,配之以滾石矢木,後金軍隊吃了大虧,努爾哈赤本人也受了重傷,只得全線撤退。這就是「寧遠大捷」。
當時的朝廷上下,誰也沒想到袁崇煥能打這樣一個大勝仗。袁崇煥一下子名聲大震,先被提拔為右僉都御史,不久又被任命為遼東巡撫。而那位經略高第,因擁兵不救、折辱諸將而遭交章彈劾,被趕下了台。朝廷上下最痛恨的是高第在寧遠激戰時擁兵觀望,不予救援。不過,在高第看來,他是不便去救。他本來就不同意袁崇煥守寧遠孤城,現在仗打了起來,如果袁崇煥打勝了,不是證明他自己原先的戰略是錯誤的嗎?對這種打勝了卻只能證明自己是錯誤的仗,像高第這樣的人能去拼命嗎?
高第之後,王之臣出任經略。王之臣與袁崇煥意見不合,朝廷為調和關係,乾脆把遼東的防務一分為二,山海關內由王之臣負責,山海關外由袁崇煥負責。這種做法不免滑稽,因為遼東防務本是一體,現在卻被活生生割裂。對這種劃分,袁崇煥很不滿意,他認為這是對他的不信任或猜忌;同時王之臣也不會滿意,因為他職為遼東經略,本應全線統籌,而現在卻只讓他負責關內。朝廷的原意是調和兩人關係,現在反而弄巧成拙。
在寧遠大捷之後,形勢一度對明朝有利。此年的八月,努爾哈赤因在寧遠被擊重傷,久治不愈而亡。努爾哈赤臨終前曾對諸貝勒說:
「我自二十五歲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何單單寧遠一城卻沒有攻下?!」
努爾哈赤死後,其第八子皇太極接位。皇太極當時面臨許多困難。自己以第八子身份接位,並無多大合法性,只不過是因為自己統轄兩旗,實力最強。而且,努爾哈赤臨終前曾明確告誡,要八貝勒共同治國。因此,當時皇太極急於鞏固自己的地位。另外,寧遠慘敗,加之轄區內的長期經濟衰敗,皇太極也不太想在即位之初,就與明朝大動干戈。更重要的是,皇太極想借正面緩和之機,壓服朝鮮,以解後顧之憂。
天啟七年(1627)初,皇太極與袁崇煥之間互派使者,互換書信,進行商談。皇太極在信中列述了「七大恨」,申訴女真在明朝統治下所受的冤屈,表示願重修兩國之好,互贈禮品。所謂互贈禮品,就是要明朝向後金納貢。袁崇煥則要皇太極退出開戰以來侵占的城池,歸還被俘的軍民等等,也就是要後金恢復到從前的地位。雙方的籌碼不一,很難達成一致。
就在和議進行之時,雙方都採取了一些舉措,各打著自己的算盤。
皇太極乘議和之機,出兵朝鮮,並攻擊據守在皮島(今朝鮮椴島)的明朝將領毛文龍。朝鮮、皮島同時告急,請求朝廷支援。
而此時的袁崇煥,正忙著布防築城。當時經略王之臣已被罷職,經略一職空缺,由袁崇煥以巡撫的身份全面統轄遼東軍務。袁崇煥掌權後,與總兵趙率教巡歷錦州、大小凌河三城,並重新設防。正在此時,朝鮮告急,袁崇煥急命部將增援,而朝鮮卻因敵不住後金軍隊的猛攻,已正式投降。朝鮮的投降,使皇太極解除了後顧之憂,而使明軍失去了從東面夾攻後金的有生力量。
天啟七年(1627)五月,已取得朝鮮之戰勝利的皇太極,率兵向袁崇煥反撲,說是要報努爾哈赤之仇。在其攻勢之下,大、小凌河守城之卒潰逃,皇太極乘勢圍住錦州。錦州守將趙率教、監軍太監紀用遣使請和。袁崇煥急派祖大壽率精兵四千人,繞到敵後,又派水軍東出,試圖從背後發起攻擊。援兵才出發,而敵兵已至寧遠城下。袁崇煥故伎重演,用重炮打擊攻城之敵。與袁崇煥不和的滿桂,也率兵來增援,合擊敵軍。後金軍隊傷亡慘重,城外濠溝屍積如山,不得已而撤出寧遠,集中力量攻打錦州。錦州守城之兵奮力抵抗,外部援軍也紛紛趕到,後金軍隊便全面撤退,臨撤時,毀掉了大、小凌河兩座城池。這就是有名的「寧錦大捷」。
寧錦大捷,對皇太極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對於明朝來說,似乎是一個轉機。不幸的是,朝廷內部的矛盾再次影響到了遼東局勢。
寧錦大捷後,袁崇煥被魏忠賢手下的黨羽交章彈劾。他們說袁崇煥沒有及時救錦州,毛文龍遭後金襲擊,也是因為袁崇煥與後金議和引起的,等等。袁崇煥當然受不了,憤然乞請致仕歸里。朝廷順水推舟,同意袁崇煥之請,而讓王之臣復出,指揮遼東軍事。
不過,儘管袁崇煥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寧錦大捷還是要論功行賞的。朝廷文武,因寧錦大捷而被增秩賜蔭者不下百人。魏忠賢的從孫魏鵬翼雖尚在襁褓之中,卻也因寧錦大捷而被封了安平伯。至於袁崇煥,魏忠賢也格外加恩,給他增了一秩。對此,就連魏忠賢的心腹尚書霍維華也覺得太少了一點,因為畢竟是袁崇煥辛辛苦苦打了寧錦大捷,但魏忠賢對這種想法斷然拒絕。後來梁啓超讀到這段歷史,曾大發感慨說:
「古未有奸臣在內,而名將得立功於外者!」
其實,梁任公只說對了一部分。奸臣在內,大概也希望名將能立功於外。魏忠賢在朝廷大殺東林黨人時,東林黨的同情者孫承宗、袁崇煥則在拼著命守住遼東。魏忠賢當然希望他們能立功於外,只不過功勞要算在或大部分算在自己這位「九千歲」頭上,能為自己所用。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就不行了。另外,名將不能立功於外,並不一定要有奸臣在內。袁崇煥這位名將,後來在崇禎帝這位明君領導下,不僅沒有立功,反而丟了性命,而殺他的人,恰恰不是奸臣,而是崇禎帝這位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