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德國通史(全六冊)> 第一節 科爾時代的德國經濟 一、東部經濟改造計劃

第一節 科爾時代的德國經濟 一、東部經濟改造計劃

2024-10-09 05:34:37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德國統一後,聯邦政府按照《基本法》對原民主德國地區從政治經濟體制上進行改造。政府派原聯邦州有經驗的行政管理人員去東德,幫助東部地區按照西部模式建立國家行政管理機構,並派遣2300名法官、檢察官和司法人員,幫助東部地區建立司法機構。原民主德國的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被改為5個州:布蘭登堡(Brandenburg)、梅克倫堡-前波莫瑞(Mecklenburg-Vorprommern)、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特(Sachsen-Anhalt)、圖林根。這些州經歷了巨大變革,在政治上按照西部模式建立與經濟重建工作同步發展的政治行政體制,以及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

  1991年1月30日,科爾在聯邦議院發表政府聲明,全面闡述統一後德國首屆政府的內政外交方針。在經濟方面提出了以下幾項措施:(1)穩定聯邦馬克在資本市場的信譽;(2)解決原民主德國地區日益惡化的失業問題;(3)鼓勵企業家到原民主德國地區投資,並重新規定國家向全德投資的優惠條件,以促使大量資金流向東部新建的五個州;(4)健全和發揮新建五個州和鄉、鎮一級的行政機構;(5)對包括新建的五個州在內聯邦各州的財政關係作出新規定,以為其建立一個可靠的財政基礎;(6)將計劃經濟變為具有競爭力的市場經濟,聯邦政府的首要目標是把原民主德國的國營企業實行私有化;(7)從1992年1月1日起,在新建五個州內推行養老保險改革,建立養老金保險體制,實施醫療保健改革法;(8)在能源政策上,將遵循既要保證供應又要節約開支和不污染環境的原則。可以看出,政府聲明中的重點是重建東部經濟。聲明還對原民主德國的經濟進行了評估。科爾指出,民主德國40年留下的遺產令人沮喪,許多企業和產品沒有競爭力,大量人員失業,環境被嚴重破壞,房屋破爛不堪。他強調,「要相互承擔責任,發揚休戚與共的精神」,來改造德國東部經濟;原民主德國的國營企業必須解散,必須實行私有化。

  1991年初,德國政府正式實施「振興東部」計劃。3月8日,科爾主持聯邦政府會議,制定了「振興東部」戰略——《共同促進東部地區發展的計劃》(Gemeinschaftswerk Aufschwung Ost)。該計劃規定,從1990年—1994年,聯邦政府向整個東部地區提供1607億馬克的援助。這些資金主要用於學校、醫院和養老院的修繕,擴大交通領域的基礎設施和提供工作崗位。另外,政府還對東部地區企業減免稅收、提供優惠貸款等。為了平衡財政支出,聯邦政府決定增稅,制定了從1991年起全面提高稅收的一攬子計劃。從1991年7月1日起,實行為期一年的對所得稅、工資稅、法人所得稅增加7.5%的附加稅;每升燃油提價25芬尼;增加3%的保險稅,最高達到10%;從1992年1月1日起,每支香菸增加1芬尼的菸草稅。以上增稅統稱「統一附加稅」(Solidarittszuschlag)。據估計,這些增稅可以使聯邦政府財政在1991年增加180億馬克的收入,1992年增加280億馬克的收入。這些新增加的稅收分攤在全體居民和團體身上,用於東部地區的重建工作。

  聯邦政府和西部各州為東部地區經濟迅速轉軌和重建投入了大量資金,組建「德國統一基金」(Fonds Deutsche Einheit),每年不斷增加向東部地區的援助款項。據統計,1991年援助金額為1335億馬克,1992年為1620億馬克,1993年為1785億馬克,1994年為1800億馬克,1995年為1940億馬克。另外,聯邦政府還在1991年提出一項「共同繁榮東部」的額外計劃。這一額外援助,根據聯邦政府資助的自有資本援助計劃和「歐洲復興計劃」,給東部地區提供了536億馬克的貸款。至1995年2月底,聯邦政府和各州以及歐洲聯盟以「共同改善地區經濟結構任務」為目的,向東部地區提供了430億馬克的投資。為穩定蘇聯及東歐各國的社會局勢,給東部地區經濟重建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聯邦政府先後向蘇聯提供了180億馬克援助、給波蘭和匈牙利貸款10億馬克。聯邦政府為鼓勵西部私人資本到東部投資,特別規定對在東部投資的私人資本給予補貼,僅1991年至1994年為投資補貼的稅收逆差就達146億馬克。由於政策優惠,德國西部及外國資本源源不斷流向德國東部,1991年為230億馬克,1992年為390億馬克,1993年達460億馬克,1994年增至560億馬克。促進投資的結果,是使東部地區的就業緊張狀況得到緩解,經濟復甦初見成效。

  自從1991年初「振興東部」計劃實施以來,東部地區新建五個州在經濟領域按照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對經濟結構進行改造。對國營企業實行私有化是整個經濟體制轉軌的中心環節,擔負此項工作任務的是早在1990年7月1日由原民主德國政府、企業和聯邦德國三方富有經驗的經濟管理人員組成的「國營財產委託代管局」(Anstalt zur Treuh and erschen Verwaltung des Volkseigentums,簡稱「託管局」)。託管局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實行國有資產的私有化;使可以整頓好的企業適應市場需要,將其發展成為有競爭力的企業,並保障工作崗位;關閉無法整頓的企業。其工作方針是:迅速的私有化、堅決的整頓、慎重的關閉。託管局對企業實行「先私有後整頓」的政策,從產權關係、經營機制到組織管理制度等各個層面對企業進行全方位改造,將原民主德國公有制的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市場經濟。由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直到1990年中期還是國家所有制占主導地位。以私有制為主體的多元化所有制體制才剛剛開始形成。在託管局操縱和指揮下的私有化,步履維艱,矛盾重重,進展極為緩慢」。在託管局局長比爾吉特·布勞伊爾(Birgit Breuel,1937—)的領導下,經過四年多的艱苦工作,才基本完成了對原民主德國國營企業徹底的結構改革。至1994年12月31日,託管局停止活動為止,大約有1.4萬家國營企業實現了私有化,大約有3600家企業被關閉。然而,伴隨私有化和整頓而來的是東部地區大批工廠倒閉、大批工人失業。從1995年1月1日起,未進行改造的剩餘60家企業移交給聯邦統一特殊任務局,此機構主要負責處理託管企業私有化合同的管理。經過六年的努力,國營企業私有化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對東部地區的農業改造重在結構改革和合理化,原農業合作社大規模解體。1994年,改造後的農業企業有2.9萬個,其中約2.4萬個為自負盈虧的私人個體企業。對工農業的改造和重建,使東部地區基本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二、經濟成就與困境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聯邦政府對東部地區的改造和大量資金投入,促進了東部地區的建設和發展。很多領域的基礎設施實現了現代化,這是東部地區建設取得的最大成就。1992年,投入東部五個州的每個公民的公共固定資產總額超過西部人均值的42%,1993年上升為60%,1994年為88%。大量資金的投入,使東部地區初步具備了現代化的基礎設施,為經濟的復興創造了條件。東部地區的經濟在德國統一後幾年裡明顯地增長。1991年—1995年,東部新建州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約8%,大大超過西部,成為歐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其中,圖林根州在1992年—1993年經濟增長率高達25%。1995年—1996年,布蘭登堡州的經濟增長率也有8%,超過整個東部地區的增長速度。經過幾年的努力,東部地區的經濟從低水平起步,遏制住了衰退現象,一度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但是,東部地區經濟離聯邦政府設想的靠東部地區自己的力量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的目標還相差甚遠。東部地區經濟的暫時增長是巨額投資帶動的結果,一旦投資減少或停止,競爭力不強等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問題就會凸現。從1995年開始,東部地區經濟就已失去推動力,增長率只有5.3%,1996年和1997年均下降到只有2%,出現了統一七年來首次低於西部5%的現象。1998年東部地區經濟增長率只有2.4%,仍低於西部地區的2.8%。東部地區的企業缺乏競爭力,振興和繁榮東部經濟的任務任重道遠。

  由於公共基礎設施的需要和商業住房的緊缺,建築和服務業等基本建設在東部地區發展最快。在對經濟進行改造的同時,聯邦政府將住房和城市建設列為首要任務。至1996年底,聯邦政府撥款在新聯邦州對420萬套住宅進行了修繕和設備更新,並新建了37.5萬套住宅。1991年—1996年底,聯邦政府為新聯邦州的交通和通訊等方面投資約1000多億馬克。公路、鐵路的擴建或新建,郵政和電訊的改造和擴建工作在東部加快發展。至1997年,擴建、新建和重建的公路有1.1萬公里、鐵路有5000公里。1996年,電話從原來的190萬門增加到780萬門,其中數控電話占98%。1997年東部地區電訊網已全部實現數據化。1994年3月2日,聯邦政府決定建造從柏林經過什未林(Schwerin)通往漢堡的磁懸浮高速列車,該列車以每小時500公里的速度行駛於柏林和漢堡之間。另外,根據需要還進行了其他基本建設,如新聯邦州最大的投資項目萊比錫博覽會和會議中心,從1991年興建,耗資13億馬克,不到五年時間就建成使用。這些基本設施的建設,為東部地區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也帶動了東部經濟的發展。

  德國統一後,東部地區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明顯得到提高,最主要表現是工資提高、收入不斷增多。1990年東部地區每戶收入只相當於西部的44%,1991年上升為50%,1992年上升為62%,1993年達67%,1994年提高到69%。1990年下半年,東德職工的平均毛工資為1350馬克,1995年達到了3100馬克。在貨幣統一之初,東德人的養老金只有西德人的40%,1995年這一比例增長到79%。雖然由於工資的提高、稅收的增多,從而加速了物價上漲,但聯邦政府及德意志銀行採取了穩定幣值的方針,降低了通貨膨脹率,1994年通貨膨脹只有3%,1995年下降為2%,因而東部居民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受多大的影響。但是,東部居民生活想達到西部的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因為生活水平是與生產率水平相適應的,「在生產企業中,東德的生產率水平常常只有西部的1/3」,因此,為提高東德居民的生活水平「而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還需要較長時間」。

  然而,改造和振興東部地區經濟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完成的。這是科爾未曾料到的,對德國在實現經濟和社會統一後需要付出的代價缺少足夠的思想準備。雖然體制轉軌過程在新聯邦州很快摧毀了舊的經濟結構,但沒有同時創立起新的能有效運轉的結構。因而,德國為東部地區經濟的體制轉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是導致勞動力市場的危機;二是東部經濟完全依靠「輸血」,每年平均要提供1400億—1500億馬克。

  向東部地區大量投入,使聯邦政府財政負擔極為沉重,又影響了整個德國經濟的發展。1990年德國財政赤字為1000億馬克,1991年高達1200億馬克。德國各級政府的債務不斷增加。統一前1989年聯邦德國的債務為9290億馬克,1995年已增長到19960億馬克,整整翻了一倍。向東部地區不斷「輸血」帶來的沉重財政負擔和巨額支出,使西部地區不堪重負,經濟增長率不斷下降並出現衰退。1990年德國西部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1%,1991年下降到3.7%,1992年再降到1.5%,1993年下降到1.3%,為17731億美元。1993年是德國經濟衰退最嚴重的一年,整個德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1.1%(1991年為1.2%,1992年為2.1%),但仍次於美國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1993年,德國對外貿易總額為7476億美元,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在外匯儲備方面,德國在1992年曾躍過900億美元大關,超過日本和中國台灣地區,成為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然而,1993年又下降為817億美元,退居第三位。當然,德國經濟衰退也有其外部因素。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整個世界經濟形勢普遍不景氣,西方國家的經濟振興無力,外貿出口受到很大影響。德國為減輕財政負擔籌措「統一資金」,採取不斷增加稅收的措施,如早在1991年就通過《團結互助法》,規定在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30日期間,工資稅、所得稅和公司稅必須繳納「7.5%的團結互助稅」附加稅。此外,還提高汽油稅、菸草稅和保險稅。稅收的提高又使投資和消費全面下降,有效需要降低,因而減少了生產刺激因素,從而影響了德國經濟的增長率。

  德國財政形式也十分嚴峻。1996年,德國財政赤字高達783億馬克,超出預算184億馬克,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9%。德國國家債務也不斷增多,1990年至1995年債務年均增長率達到驚人的17.3%,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991年的41%上升到1996年的60.1%。這兩項指標都超過了《馬斯垂克條約》規定的3%和60%的入盟標準。由於出售了部分國有資產,1997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好於往年,財政赤字比上一年減少70億馬克,從而沒有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達到了加入歐洲統一貨幣的標準。

  在德國統一時,科爾曾客觀地認為,德國統一後可以很快地「消化」掉民主德國,使東部地區在三至五年內趕上西德。顯然,科爾對德國東部地區經濟改造和重建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他在1992年還認為,德國經濟在當前出現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全國人民同心協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他在1992年1月10日強調,德國東、西部之間實現真正的融合,是德國政府的首要任務。1992年底,科爾在新年獻詞中再次指出,統一後的德國東、西部需要共同發展,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但我們將一道去征服它。他號召西部居民要分擔東部居民的憂慮,強調東、西部共同發展需要時間和相互之間應有的耐心。然而,東部地區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並未像科爾曾許諾的那樣,在不到幾年的時間內就會出現高漲和繁榮的景象。東部居民認為,雖然現在的物質生活有所改善,但與西部居民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因而感到深深失望。科爾領導的基民盟在1993年12月5日舉行的德國統一後東部布蘭登堡州首次地方選舉中遭到失敗,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