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德國通史(全六冊)> 第一節 德意志皇帝的內政外交 一、卡爾四世和《金璽詔書》

第一節 德意志皇帝的內政外交 一、卡爾四世和《金璽詔書》

2024-10-09 05:21:48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1349年,被選立為德意志國王的卡爾四世在亞亨接受加冕禮後就計劃前往羅馬,擬在羅馬接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冠。此時的義大利深深地陷入大貴族的紛爭之中,為卡爾四世的遠行在政治上提供有利的時機。在倫巴底,維斯孔蒂家族自1349年起世襲米蘭市的執政官,此後又兼併熱那亞和博洛尼亞,企圖建立一個統一的王國。威尼斯和佛羅倫斯等城市結成統一戰線與之相抗衡,因此這些城市的市民積極支持德意志國王前來義大利,力圖藉助國王的政治力量削弱米蘭的政治實力。羅馬城既沒有便利的地理位置,又缺少活躍的商業和手工業,它的興盛和影響力一直依賴於羅馬教廷。自1309年克萊芒把教廷遷往阿維尼翁之後,羅馬城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日漸衰退,失去教廷權威的羅馬陷入城市貴族和市民之間的爭鬥中。1347年聖靈降臨節前後,酒店老闆的兒子、羅馬的一位公證人(Notar)科拉·迪·里恩佐(Cola di Rienzo,1313—1354)領導市民舉行反對羅馬元老貴族的起義,宣布成立共和國,自任護民官(Volkstribun)。7個月之後,起義者遭到羅馬貴族的血腥鎮壓,新建立的共和國政權被推翻,迪·里恩佐被指控為異端,受到教會處以的絕罰,被驅逐出羅馬城。1348年迅速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使他免遭進一步迫害,在阿布魯奇隱居了兩年。1350年春季,迪·里恩佐喬裝返回羅馬試圖東山再起。同年6月,他再次出逃羅馬,前往布拉格遊說卡爾四世進軍義大利。迪·里恩佐的遊說雖然沒有達到他本人的目的,但卻為卡爾四世進軍羅馬提供了一個極有利的政治理由。1352年,被拘押了兩年的迪·里恩佐被遣送到阿維尼翁,在同年的12月18日,法國籍的紅衣主教因諾森六世(Innozenz VI.,1285/1292—1362,1352—1362年在位)被推舉為阿維尼翁的教皇,他才得以返回羅馬,但卻在1354年10月爆發的一場羅馬騷亂中喪生。因諾森六世上任後推行任人唯親的裙帶政策,先後任命他的四個親屬為紅衣主教,三個親屬為主教。為了能把教廷遷回羅馬,他改變前任教皇克萊芒六世與德意志國王敵對的態度,這就為卡爾四世敞開了羅馬城的大門。

  1354年9月,卡爾四世僅率300名騎士前往義大利。10月初,掌握米蘭大權的維斯孔蒂家族的大主教喬瓦尼(Giovanni Visconti,1290—1354)去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皇帝反對派的實力,與此同時卡爾四世還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佛羅倫斯等倫巴底城市市民們的支持。1355年1月,卡爾四世毫無阻力地進入米蘭市,1月6日在米蘭被加冕為倫巴底的國王。羅馬城的貴族們同樣也希望卡爾四世能在羅馬舉行皇帝加冕禮,以此重新恢復羅馬昔日曾經有過的地位和輝煌。他們積極要求與卡爾四世談判,只要他承諾加冕後不干預羅馬城的任何事務,就同意為他打開羅馬的城門。彼得拉克等義大利人文主義者們也都把希望寄托在卡爾四世身上,希冀藉助德意志皇帝的政治勢力緩和或平息義大利混亂的政治派別爭鬥。1355年復活節之際,卡爾四世行進到羅馬城下,市民們敞開城門熱烈歡迎卡爾四世和他的隨從進城,隨即由因諾森六世指派的教皇使節為卡爾四世主持了皇帝加冕禮。卡爾四世履行對羅馬貴族們的承諾,甚至違背加冕禮後要在皇帝常駐地(Kaiserlager)蒂沃利逗留三天的慣例,在舉行加冕禮的當天就離開羅馬城,把對羅馬城的統治權以租賃的方式交與羅馬貴族。卡爾四世繞開混亂的比薩,重與米蘭的維斯孔蒂家族握手言和,他不僅沒有在義大利行使羅馬皇帝的權力,而且還確認維斯孔蒂家族在米蘭和佛羅倫斯的政治權力。卡爾四世的舉措令寄予其很大希望的這兩個城市的市民和人文主義者非常失望,彼得拉克譏諷他如同一個小商販一樣自己戴上皇冠,填滿錢袋,但是卻給羅馬和義大利留下很多困境。

  卡爾四世如此迅速地離開羅馬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有意要履行對羅馬貴族們的承諾,同時還要保持與羅馬教皇的和平共處,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注重德意志的政局。在卡爾四世前往羅馬之前,他的叔祖父、選侯特里爾的大主教盧森堡的巴爾杜因去世。巴爾杜因是卡爾四世在帝國西部地區最重要的政治支持者,巴爾杜因在世時就幫助他的王兄海因里希七世推行邦國政策,並且把特里爾大主教區打造成為以特里爾和科布倫茨為中心的選侯邦國(Kurstaat或Kurtrier)。在巴爾杜因的支持下,科布倫茨市建造了橫跨摩澤河的巴爾杜因橋(Barduinbrücke),把科布倫茨老城區與呂策勒連接起來,並且沿摩澤河修建眾多城堡,以此為據點鎮壓反對者來穩固邦國。巴爾杜因啟用特里爾大主教教堂的大長老魯道夫·洛瑟(Rudolf Losse,1310—1364)為邦國書記員(Schreiber)和公證人,負責整理和起草邦國的各類文件,在邦國內設立各種類型的管理部門(Kellerei),徵聘書記員和公證人為專職的官員(A mt),有了行政機制最初的雛形。此外,巴爾杜因還獲得在大主教區設立鑄幣所的特許權,在整個邦國推行統一幣制的改革。

  巴爾杜因在其邦國內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為選侯們加強邦國自治提供了一種模式,被普遍採用。匆匆趕回德意志的卡爾四世為了穩固其在帝國剛剛確立的皇權,不得不對選侯做出讓步。1355年11月底,卡爾四世在紐倫堡召開帝國宮廷會議,與選侯們達成協議,於1356年1月10日頒布《金璽詔書》(Goldene Bulle)。《金璽詔書》是中世紀德意志帝國的第一部基本法,初期只有23章,同年12月25日在梅斯的帝國宮廷會議上又補充增加了8章,共有31章。《金璽詔書》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規定了選侯選舉國王的程序,即:在國王去世後的30天之內,由美因茨的大主教召集選侯們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選舉國王,選侯要發誓他們的決定沒有經過秘密協商,沒有收過任何酬勞。此後,按照規定的順序依次投票:身兼勃艮第掌璽官的特里爾的大主教、身兼義大利王國的掌璽官的科隆大主教、波希米亞的國王、身兼宮廷膳務大臣的萊茵行宮伯爵、薩克森的公爵、身兼司庫大臣的布蘭登堡的伯爵,最後投票的是美因茨的大主教,他還負責根據投票結果宣布被選出的國王。

  《金璽詔書》再次確認了選侯已經享有的各項權利。首先,選侯在自己的邦國內與國王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權利,享有最高統治權和不受帝國司法權干預的最高司法權;其次,選侯有權參與帝國的政事,每年復活節後的第四周,皇帝要召集有選侯們參加的會議,共同決策帝國內外的政策;再次,選侯享有開採礦山、鹽礦、鑄幣和收取關稅的經濟特權;最後,選侯有權保護猶太人、有權禁止城市接受外來居民、有權限制或取締城市間的結盟。為了保證選侯的財產和權利不被分割,選侯的所有權利和領地都只能由長子繼承,不得以任何藉口或任何方式對其進行分割。如果選侯家族沒有子嗣繼承其領地,選舉權及國王分封的采邑都要轉讓他人,但波希米亞王國除外,王國有權選舉自己的國王。各邦國都可以在自己的境內保持和實行約定成俗習慣法和習俗,也可以保留自己的語言。

  《金璽詔書》保證選侯邦國領地不因任何因素被分割,保證邦國實現領土化的進程,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也是阻礙德意志實現政體統一的一塊巨大的絆腳石,《金璽詔書》直到1648年才被廢除。《金璽詔書》以立法的形式保護了選侯的權利,邦國在政治上、經濟上以及司法和軍事上都有了完全的自主性,這就使德意志長期處於多頭政治的格局中,國王的權力僅局限在自己的邦國領地內。卡爾四世在位30年,其努力實施的政策就是擴大盧森堡的領地範圍,他以摩澤爾與馬斯河之間的家族產業為根據地向波希米亞、波蘭等東部地區擴張。他把德意志帝國的政治中心遷移到布拉格,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區則都是在各選侯的控制之下。15世紀英法以王權為中心逐步克服政治上的封建分裂,步入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時,貌似龐大的神聖羅馬帝國則無法逾越選侯製造成的障礙,始終處於分裂的狀態,延緩了德意志邁向民族國家的進程。

  二、盧森堡王朝的領土政策

  卡爾四世頒布的《金璽詔書》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住諸侯以及城市同盟之間因利益糾紛引起的爭鬥,他也就有可能把精力放在推行他的領土政策上。

  1347年9月,卡爾四世被加冕為波希米亞的國王,他把布拉格作為權力的中心,在那裡大興土木。在他的建議下建築聖法伊特大主教教堂,受他之命在布拉格的郊外建造王室行宮——「卡爾岩石」城堡,在流經布拉格的伏爾塔瓦河上建造「卡爾大橋」,他欲把布拉格打造成一座防禦牢固的「金城」。1348年,卡爾四世在布拉格建立卡爾大學(Karls -Univeristt),這是中世紀德語地區乃至歐洲中部的第一所大學。這一系列的措施很快就把布拉格提升為德意志帝國在東部地區最重要的政治、精神和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卡爾四世還有目的地在上普法爾茨地區劃分了以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紐倫堡以及蘇爾茨巴赫為中心的三個行政區域,通過實施世襲領地政策(Hausmachtpolitik)把原本各自為政的公爵或伯爵領地連成片,擴大成為盧森堡家族的領土。

  通過政治聯姻在帝國東部獲得領地是卡爾四世實現領地領土化的一個重要措施。1352年,卡爾四世的異母弟弟文茨爾一世(Wenzel I.,1337—1383)迎娶荷蘭伯爵威廉四世(Wilhelm IV.,1318—1345)的遺孀約翰娜(Johanna von Brabant,1322—1406)為妻。她是布拉班特和林堡兩個公爵領地的繼承人,她在父親去世後曾與幾個妹妹爭奪公爵領地,得到卡爾四世的支持。1354年,卡爾四世把盧森堡伯爵領地提升為公爵領地,宣布其為德意志王國的封地,文茨爾作為國王的封臣是盧森堡公爵領地的第一任公爵。由此盧森堡、林堡和布拉班特三個公爵領地組合在一起,都成為王國的封地。1368年,文茨爾一世被任命為攝政王,此後因為爭奪扈從權的問題與於利希的公爵威廉二世(Wilhelm II.,1325—1393)和蓋爾登的公爵愛德華(Eduard,1336—1371)發生爭鬥。地處萊茵河下游西岸的於利希位於蓋爾登公爵領地和科隆選侯轄區之間,1328年被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皇帝提升為公爵領地。巴伐利亞的維特斯巴赫家族從皇帝的手中接管了布蘭登堡伯爵領地、蒂羅爾伯爵領地、巴伐利亞公爵領地,但在當時這些領地尚沒有實現領土化連成一片。1371年8月,文茨爾一世率軍進攻於利希公爵領地,與於利希公爵和蓋爾登公爵的聯軍在巴斯維勒會戰。文茨爾一世在巴斯維勒戰役(Schlacht bei Baesweiler)中成了威廉二世的階下囚,為了營救他,卡爾四世付出了巨額贖金。威廉二世不僅從這次戰役中獲得大量的錢財,而且還輕而易舉地得到蓋爾登公爵領地。蓋爾登的公爵愛德華在戰役中陣亡,曾經與他爭奪公爵領地的兄長雷納爾德三世(Rainald III.,1333—1371)也在三個月之後去世,兄弟二人都無子嗣,蓋爾登公爵領地成為威廉二世的囊中之物。卡爾四世不滿威廉二世的行徑,於1372年6月宣布處以他剝奪法律保護令的懲罰。威廉二世為了保障他的子嗣能夠繼承蓋爾登公爵領地,不得不屈從地向卡爾四世俯首稱臣。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1323年,路德維希四世皇帝把布蘭登堡伯爵領地封授給他的長子路德維希五世(Ludwig V.,1315—1361),後者同時還獲得蒂羅爾伯爵領地。1356年,卡爾四世在其頒布的《金璽詔書》中確立了布蘭登堡伯爵選侯的地位。1363年,時任布蘭登堡伯爵羅馬人路德維希六世(Ludwig VI.,der Rmer,1328—1365)向卡爾四世承諾,如果他和他的兄弟、有「懶人」之稱的奧托五世(Otto V. der Faule,1346—1379)都無子嗣,將放棄布蘭登堡伯爵領地。1366年3月,奧托五世與奧地利公爵的遺孀、卡爾四世的次女卡塔琳娜(Katharine vom Luxemburg,1342—1395)在布拉格舉行婚禮,這個婚姻無疑是卡爾四世實行領土政治的一個重要步驟。1373年8月18日,奧托五世與他的岳父卡爾四世在菲爾斯滕瓦爾德簽訂協議,以50萬古爾登(Gulden)以及在上普法爾茨地區的幾個行宮和幾座城市為代價,換取對布蘭登堡伯爵領地的統治權。奧托五世遷往在巴伐利亞的宮廷,但他的妻子卻留在布拉格。卡爾四世通過菲爾斯滕瓦爾德協議(Vertrag von Fürstenwalde)最終把布蘭登堡伯爵領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盧森堡家族也因此在七大選侯中占據兩個席位,為他的子嗣能夠繼承德意志王位增加了重要的籌碼。

  布蘭登堡伯爵領地與西里西亞和下勞西茨相連。14世紀初,勞西茨伯爵領地陷入阿斯卡納家族和韋廷家族爭奪之中。1307年,圖林根的侯爵迪特里希四世(Diethrich IV.,1260—1307)把勞西茨伯爵領地賣給布蘭登堡的阿斯卡納家族,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任皇帝時期,維特斯巴赫獲得勞西茨伯爵領地的大部分土地。1367年,勞西茨伯爵領地被卡爾四世併入波希米亞王國,成為波希米亞國王的封地。12世紀中葉之前,西里西亞一直是波希米亞和波蘭爭奪的對象,蒙古人東征之後,德意志的移民在這裡站住了腳,在這個地區建立百餘城市、千餘村鎮以及許多教堂。1138年,波蘭的皮亞斯特家族在西里西亞建立公爵領地;1289年之後,西里西亞向波希米亞的國王盧森堡的約翰稱臣;1335年,波希米亞國王與波蘭國王在特倫欽城堡訂立協議,波希米亞的國王放棄對波蘭王位的要求,換取波蘭國王放棄西里西亞采邑權的承諾。1348年,卡爾四世與波蘭國王再次在納梅斯武夫簽訂協議確認特倫欽城堡協議(Vertragvon Trentschin),特倫欽城堡協議和納梅斯武夫協議(Vertrag von Namslau)把西里西亞與波蘭徹底分開。1353年,居鰥的卡爾四世與年僅11歲的安娜(Anna von Schweidnitz,1339—1362)訂婚,安娜是西里西亞施維德尼茨公爵領地的繼承人,這段年齡相差懸殊的婚姻的目的昭然若揭。安娜20餘歲去世,她去世不到一年,卡爾四世就又迎娶波莫瑞公爵的女兒伊麗薩貝特(Elisabeth von Pom mern,1345—1393)為妻。卡爾四世一生娶過四位妻子,每一次都是為了實現他推行領土政策的目的,每一次都讓他得到了相當可觀的領地。

  卡爾四世不僅充分利用自己的婚姻實行領土政策,而且還通過其子女的婚姻實現他的政治目的。卡爾四世的長女瑪格麗特(Margare the von Luxemburg,1335—1349)10歲時就與匈牙利19歲的年輕國王路德維希一世(Ludwig I.,1326—1382,1342—1382年在位)訂婚,但她在14歲時早逝。次女卡塔琳娜的第一次婚姻嫁給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四世(Rudolf IV.,1339—1365),成為奧地利的公爵夫人,她多次充當調節人,緩和其父與其夫之間的緊張關係。1363年3月18日,卡爾四世與維特斯巴赫家族簽訂繼承協議,次年把蒂羅爾伯爵領地封授給魯道夫四世。與此同時,哈布斯堡家族、盧森堡家族以及匈牙利的安茹家族共同就蒂羅爾伯爵領地簽訂繼承協議。卡爾四世把他所有子女的婚姻都作為其在帝國東部擴大領土的籌碼。卡爾四世的四次婚姻有過五個兒子,但存活下來的只有兩個。次子文茨爾四世(Wenzel IV.,1361—1419,1363—1419年在位)兩歲就被加冕為波希米亞的國王,9歲與荷蘭公爵8歲的女兒約翰娜(Johanna von Bayern,1362—1386)定親。後來成為德意志皇帝的三子盧森堡的西吉斯蒙德(Sigmund von Luxemburg,1368—1437,1433—1437年在位)迎娶了匈牙利國王路德維希一世的女兒瑪麗婭(Maria von Anjou,1370—1395),儘管此前瑪麗婭已經許配給了奧地利的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三世(Albrecht III.,1349—1395),因為她是匈牙利王位的唯一繼承人,西吉斯蒙德通過這個婚姻獲得了匈牙利的王位。為了保證西吉斯蒙德能過通過婚姻獲得匈牙利的王位,卡爾四世把三女伊莉莎白(Elisabeth von Luxemburg -Bhmen,1358—1373)嫁給奧地利的公爵,而她曾與懶人奧托五世訂過婚,但並未成婚,後者成了她的姐夫,卡爾把他的次女卡塔琳娜(Katharina,1342—1395)嫁給了他。卡爾四世最小的女兒安訥(Annevon Bhmen,1366—1394)在14歲的時候許配給英國國王理察二世(Richard II.,1367—1400,1377—1399年在位)。

  如果說卡爾四世在實施政治聯姻政策方面得心應手的話,那麼在處理與法國和義大利的關係方面也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在英法百年戰爭第一階段,卡爾四世審時度勢保持中立,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德意志帝國西部地區的穩定,並趁法國在戰爭中失利之際獲得了勃艮第的王位,他於1365年6月4日被加冕為勃艮第的國王。英法百年戰爭牽制了法王對阿維尼翁教廷的控制和干預,教廷再次陷入義大利的爭鬥中。卡爾四世沒有如義大利貴族家族所希望的插手進行干預,而是謀劃如何讓選侯們選舉他的兒子文茨爾為德意志的國王,並且能夠順利地獲得教皇的承認。為了達到這個政治目的,卡爾四世再次對特里爾的大主教和科隆的大主教作出讓步,允許他們進一步擴大已有的邦君的權利,並且還頒布敕令,禁止在大主教所轄領地內的城市謀求自治和關稅豁免權。為了保證選舉的順利,卡爾四世甚至串通支持他的選侯修改《金璽詔書》中有關選舉國王的相關規定,增加允許國王在世時指定王位的繼承者的條例。1376年6月10日,選侯們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選舉文茨爾為德意志的國王,7月6日,由科隆的大主教弗里德里希三世(Friedrich III.von Saarwerdem,1348—1414)為其主持了加冕禮。教皇格雷戈爾十一世(Gregor XI.,1329—1378,1370—1378年在位)以各種苛刻的條件遲遲不肯給予承認,1378年發生的西方教會大分裂(Abendlndische Schisma,1378—1417)再次為卡爾四世提供了施展靈活外交策略的機遇,但遺憾的是無法避免的死神使他最終未能如願以償。1378年11月29日,卡爾四世與世長辭,在他執掌「神聖羅馬帝國」的20餘年間,為地處帝國邊隅之地的盧森堡家族獲得了倫巴底、波希米亞、匈牙利以及勃艮第的王冠,並且還保證他的兒子順利地登上德意志的王位。

  三、捉襟見肘的外交政策

  登上王位的文茨爾首先面對的是西方教會的大分裂以及德意志帝國內部政治秩序的重建。1377年9月,教皇格雷戈爾十一世帶領16位樞機主教把教廷從阿維尼翁遷回羅馬,結束長達75年的阿維尼翁教廷時期。一年後,格雷戈爾十一世去世,樞機主教團選舉義大利巴里的大主教巴爾托洛梅奧·普里尼亞諾為教皇,稱烏爾班六世(Urban VI.,1318—1389,1378—1389年在位)。烏爾班六世的父親原是普利亞地區的一名屠夫,後來遷居到羅馬城,受僱於多個手工工場。烏爾班六世在羅馬城度過他的童年,後在那波利大學學習法學並成為該校的教授,1363年以後任職大主教,此後一直跟隨格雷戈爾十一世,深得他的信任。教廷遷移回羅馬之後,儘管烏爾班六世當時並不是樞機主教,但依然被教皇委任領導樞機主教團的重任。格雷戈爾十一世去世時,羅馬市民強烈要求選舉羅馬出身的樞機主教為教皇,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勉為其難地選舉了義大利籍的、但並不是樞機主教的巴爾托洛梅奧·普里尼亞諾為教皇。新教皇上任後堅定地繼續貫徹其前任的政策,拒絕返回阿維尼翁。與此同時,為了擺脫阿維尼翁的陰影,他即位後任命了29位樞機主教,其中義大利籍的就有20位,法國籍的只有3位。非義大利籍樞機主教們對此極為不滿,他們以烏爾班六世不是樞機主教為由宣布對他的選舉是無效的,要求他退位,並呼籲德意志和法國的國王拒絕承認烏爾班六世為教皇。非義大利籍樞機主教們得到法國國王查理五世(Charles V.,1338—1380,1364—1380年在位)的支持,他派遣僱傭兵武力保護非義大利籍樞機主教們前往地處羅馬城東南的豐迪市,1378年9月28日在那裡選舉日內瓦的伯爵、法國康布雷的主教、樞機主教團的成員羅伯特為對立派教皇,稱克萊門斯七世(Clemens VII.,1342—1394,1378—1394年在位)。1379年6月,克萊門斯七世帶領他的支持者返回阿維尼翁,自此開始了長達40年之久的「西方教會大分裂」。烏爾班六世為了與克萊門斯七世對抗,向文茨爾一世拋出橄欖枝,承認他為德意志的國王。

  西方教會的大分裂激化了德意志帝國內部諸侯間的矛盾。萊茵蘭地區的四個選侯要求文茨爾國王與烏爾班六世結成聯盟,他們甚至於1380年1月11日在萊茵河中游岸邊的上韋瑟爾集會達成共識,如果需要的話願意在武力上支持烏爾班六世。拿騷家族的阿道夫(Adolf von Nassau - Wiesbaden - Idstein,1353—1390)18歲就成為施派爾的主教,為了謀求美因茨大主教的職位與一些世俗諸侯聯合起來,並且希望通過克萊門斯七世實現這一目的,因而十分明確地表示對其支持。1379年,克萊門斯七世確認他為美因茨的大主教,阿道夫與克萊門斯七世結成聯盟,同時也成了萊茵蘭地區選侯們的反對派。這個反對派中的又一重要成員是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三世(Leopold III.von Habsburg,1351—1386),他是哈布斯堡家族首位德意志國王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孫子,他的父親阿爾布雷希特二世(Albrecht II.vonsterreich,1298—1358)公爵在世時就與法國國王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德意志的皇帝和英國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延續其父的政策,與法國國王交好,義無反顧地站在克萊門斯七世教皇一邊,他還於1380年與克萊門斯七世結成共同防禦聯盟,在德意志南部地區形成以他為首的支持阿維尼翁教皇的政治力量。

  面對教會的大分裂,文茨爾顯然缺少外交經驗,他既明確地表示支持羅馬的教皇,但也不希望開罪於阿維尼翁教皇,可是又很難保持中立的立場,更何況周旋於兩位教皇間又與處理英法間的外交關係相互交織在一起。處於英法對立中的文茨爾試圖緩和與法國國王之間的緊張關係,但因英國國王理察二世與他的妹妹安訥的婚姻以及給予他在財政上的支持,使他在處理與法國的關係時捉襟見肘,在外交上一再失利。在帝國內部,卡爾四世以及他的前任們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逐漸顯露出難以克服的弊端。《金璽詔書》最終承認邦君的政治地位,領土化的邦國制極大地阻礙了王權的集權,帝國的政治分裂無法避免。另一方面,自12世紀中葉以來,在王權的保護下出現大批自由城市,但在弗里德里希二世時期則以犧牲自由城市的利益來平衡與邦君之間的矛盾,這就使城市成為邦國制形成過程中的犧牲品。13世紀下半葉,這些自由城市以地區或者利益為基礎結成互助互利的城市聯盟。邦國的領土化觸及騎士和中小貴族原有的特許權和自由,選侯、諸侯與騎士和中小貴族之間的差異逐漸凸顯出來。騎士和中小貴族與城市市民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市民的財富提升了他們的政治影響力,而騎士和中小貴族則越來越被排斥在正在發生變化的經濟體制之外,他們不僅生活水平每況愈下,其政治影響力也隨之減小,他們也效仿城市結成利益相關的騎士聯盟。城市聯盟和騎士聯盟都被捲入到兩個教皇的對立中,更強化了城市和騎士之間的敵對情緒。

  1379年10月17日,拿騷地區17位伯爵、騎士和中小貴族在威斯巴登集會,聯合起來結成一個貴族騎士同盟,因這些伯爵家族的族徽都是獅子,故又名「獅子同盟」(Lwenbund)。獅子同盟自成立之時起就獲得美因茨大主教和奧地利公爵的支持,在教會大分裂時期自然也站在克萊門斯七世的陣線一邊。1380年6月,獅子同盟與巴塞爾結盟,為克萊門斯七世增添了新的政治力量。1380年12月21日,施瓦本地區的黑爾芬施泰因家族的伯爵們聯合起來結成「聖威廉同盟」(Gesellschaft mitsant Wilhelm)。幾乎在這同一時期,在法蘭克地區的伯爵也結成「聖格奧爾格同盟」(Gesellschaftvon Georg)。1381年3月,聖威廉同盟與聖格奧爾格同盟聯合在一起。這些伯爵同盟之間經常發生武力衝突,更使德意志政局亂象叢生。為此,文茨爾在獲得美因茨和科隆的大主教以及薩克森選侯的同意後,於1383年3月在紐倫堡頒布《帝國和平條例》,計劃把帝國劃分為幾個大的行政區域,創建一個新的「紐倫堡領主同盟」(Nürnberger Herrenbund),但遭到城市同盟的抵制。1384年7月,城市同盟與領主同盟在海德爾堡簽訂協議,雙方同意共同維持為期4年的和平。

  文茨爾一世建立的伯爵同盟並沒有按照他的意願行事,反而為自己樹立了新的政敵。14世紀80年代,城市同盟與伯爵同盟以及與王室軍隊之間發生多次戰役,迫使文茨爾不得不與施瓦本城市同盟訂立協議,希望以此取代80年代結成的各種聯合體。1389年5月5日,文茨爾在埃格爾頒布的《帝國和平條例》中宣布,只要城市遵循埃格爾帝國和平條例,國王就可以保護它的利益。然而,城市和國王的聯盟並沒有真正地實現,反而因為文茨爾實施家族政策而被瓦解。在文茨爾執政時期,他對家族政治的關心遠遠超過對帝國政治的關心,甚至為了家族犧牲帝國的利益,當法國人的軍隊入侵德意志帝國的領地時也袖手旁觀,致使勃艮第公爵奪取了林堡布拉班特。在帝國的東部地區,文茨爾延續其父的政治聯姻政策確保其弟西吉斯蒙德享有匈牙利王位的繼承權。然而,西吉斯蒙德卻因為財政上的困窘,不得不於1388年5月把布蘭登堡伯爵領地連同選侯的權利抵押給他的堂弟、摩拉維亞的侯爵約布斯特(Jobst von Mhren,1351—1411),後者曾經幫助西吉斯蒙德獲得匈牙利的王位,但也懷有很大的野心,不僅覬覦盧森堡家族享有的選帝權利,而且還想以此作為謀求德意志王位的踏腳石。抵押雙方達成協議,如果西吉斯蒙德在5年之內不能贖回布蘭登堡伯爵領地,就要把伯爵領地以及選侯的權利轉讓給約布斯特。約布斯特是個權力欲極強的人,為了實現獲得德意志王位的目的,不惜與同家族的兄弟反目成仇。1394年初,在盧森堡家族的世襲領地內發生波希米亞貴族反對文茨爾一世的爭鬥,約布斯特加入反國王的陣營,成為貴族暴動中的領導者,在這年的5月8日,他俘獲旅途中的文茨爾一世,在帝國等級議會的壓力下才將其釋放。與此同時,文茨爾一世還面臨著來自外部的極大威脅。14世紀初,奧斯曼一世(Osman I.,1258—1326,1299—1326年在位)建立的土耳其王國迅速壯大,在巴爾幹地區站穩了腳,並伺機向西歐地區擴張。1396年匈牙利和法國組成十字軍聯合抵抗土耳其人的進攻,雖然這一年9月28日在尼科波利斯戰役(Schlacht bei Nikopolis)中慘敗,但西格蒙德的實力也因此被大大削弱,無法贖回抵押出去的布蘭登堡伯爵領地。1397年4月3日,文茨爾一世最終把該領地連同選侯享有的所有權利都一起給予了約布斯特。

  四、諸侯廢黜的國王

  文茨爾一世為了家族的利益在面對教會分裂的問題上搖擺不定,法國國王有了可乘之機,把他的權力觸角伸向義大利。1396年9月,法國國王與佛羅倫斯市結成同盟,此後進一步占領了熱那亞,與米蘭市爭奪對義大利北部的控制權。文茨爾一世的無所作為,極大地削弱了德意志皇權在義大利自中世紀以來已有的權威,同時也損害了德意志西部地區的經濟利益。1396年10月24日,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和拿騷家族在奧彭海姆結成聯盟,企圖廢黜文茨爾一世,得到羅馬派教皇博尼法修斯九世(Bonifacius IX.,1350—1404,1389—1404年在位)的支持。1397年1月,博尼法修斯九世任命拿騷家族的約翰(Johannvon Nassau -Wiesbaden - Idenstein,1360—1419)為美因茨的大主教,為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和拿騷家族企圖廢黜文茨爾一世增加了政治籌碼。1399年4月,美因茨的大主教、科隆的大主教以及萊茵行宮伯爵這三位選侯聯合起來,一方面積極爭取薩克森公爵以及帝國西部和中部的諸侯的支持,另一方面大造輿論,公然宣布因為他們享有選舉國王的權利,所以也應該享有廢黜國王的權利。1400年8月10日,三位選侯在蘭河流入萊茵河入口處的上蘭施泰因召開諸侯會議,傳喚文茨爾一世到此參加會議,文茨爾拒絕前往。20日,選侯們在萊茵河西岸的雷恩斯再次召開諸侯會議,以文茨爾一世已有10年之久未踏入帝國的西部地區為由,宣布他是一個「無所事事、懶政、粗心大意的失職者,不配掌有神聖羅馬帝國」,故將其廢黜。次日,他們選舉選侯萊茵行宮伯爵、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魯普雷希特(Ruprecht,1352—1410,1400—1410年在位)為德意志的國王。

  文茨爾一世是中世紀的德意志第一位被諸侯們廢黜的國王,但是在雷恩斯選出的國王也很難得到帝國內所有地區和所有等級的一致承認。盧森堡家族的轄區自然更不可能承認魯普雷希特為新國王。法定的選舉城法蘭克福以及國王加冕之地亞亨都因為反對這次選舉而緊閉城門拒絕選侯們進入。科隆的大主教只得於1401年1月6日在科隆為新國王主持加冕禮。魯普雷希特寄希望於教皇博尼法修斯九世,他6月29日在美因茨召開王國會議,提出進軍義大利的計劃。佛羅倫斯市的市民對新國王的計劃表示了極大的熱情,為他進軍義大利提供了巨大的財政支持。然而,魯普雷希特的政權根基並不牢固,他雖然登上王位,但並沒有在整個德意志帝國享有權威,帝國的東部地區依然在盧森堡家族的掌控之下,是這個地區的無冕之王;更何況魯普雷希特同樣抱著擴充自己家族實力的目的,在對待教會分裂的態度上與支持他的美因茨和科隆的大主教產生分歧,施瓦本地區的17座城市和一些諸侯也聯合起來反對魯普雷希特。魯普雷希特貿然做出的進軍義大利的決定,缺少國內政治力量的支持,他在義大利連連失利,無功而歸。

  1410年5月18日,魯普雷希特在與城市和諸侯的對立中去世,這就為盧森堡家族再次登上王位提供了契機。這一年的9月20日,萊茵行宮伯爵、特里爾的大主教以及布蘭登堡伯爵這三位選侯選舉文茨爾的弟弟西吉斯蒙德為德意志的國王。但美因茨、科隆、波希米亞以及薩克森四位選侯卻在10月1日選舉西格蒙德的堂弟約布斯特為德意志的國王。德意志將再次面臨雙重國王的政治局面,1411年1月18日,約布斯特的突然去世改變了這種分裂的政治格局。西吉斯蒙德為了獲得所有選侯的選票,也及時地改變策略,與其兄妥協,他把王國的王權象徵物轉交給文茨爾,並幫助他戴上夢寐以求的王冠,並且明確表示在他有生之年不與其爭奪王位。政局的發展正如西吉斯蒙德謀劃的,7月21日,美因茨的大主教、科隆的大主教以及薩克森、勃艮第和波希米亞的選侯在法蘭克福再次進行選舉,共同選舉西吉斯蒙德為德意志的國王,萊茵行宮伯爵以及特里爾的大主教沒有參加這次選舉,因為他們始終沒有否認之前選舉的有效性,德意志避免了再次出現雙重國王的政治局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