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從騎士團國家到普魯士公國 一、騎士團國家
2024-10-09 05:21:36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13世紀上半葉,德意志騎士團在第四任騎士團首領薩爾察的赫爾曼的領導下在普魯士地區站住了腳,他在德意志皇帝和羅馬教皇之間靈活地進行斡旋,獲得雙方給予的特許權,騎士團有了固定的領地,成為一個具有邦國性質的騎士團國家(Ordensstaat)。騎士團國家的領地範圍包括原來的老普魯士地區,即東普魯士、西普魯士、直至1561年一直是獨立的立沃尼亞、今天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大部分地區,此外還包括在德意志帝國境內直屬騎士團首領的教會省區。與其他邦國有所不同的是,德意志騎士團國家依然保留比較濃重的、類似修道院的宗教性質。騎士團的成員依然要無條件地遵守自己的誓言,要禁慾、放棄財產和對遺產的繼承。另一方面,騎士團國家還具有很強烈的軍事機構的特點,騎士團國家下設多個轄區,由騎士團首領任命的團長統治管理,每個轄區都修建騎士團城堡(Ordensburg)。在騎士團國家裡,騎士團的首領親自指定五大頭領(Grogebietiger)協助其處理日常事務,即:負責騎士團所有賦稅和相關條約事務的大頭領(Grokomtur)、負責軍事的大長官(Ordensmarschall)、負責醫療救濟的大院長(Grospittler)、掌管財政大權的大財政官(Ordenstressler)、負責裝備的大軍需官(Ordenstrappier)。騎士團國家還效仿西西里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締結了一種「君合國」(Personalunion)的關係。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自13世紀末期以後,騎士團以反對異教為名不斷地向立陶宛擴張。1308年,騎士團渡過維斯瓦河,占領維斯瓦河左岸大片地區以及但澤市。1309年騎士團又占領波莫瑞海灣地區,並且在但澤市東南方向的諾佳特河畔修建馬林堡(Mareinburg),把在威尼斯的騎士團總部遷移至此。1346年愛沙尼亞被併入騎士團的領地。1398年哥得蘭島也在騎士團的管轄之下。騎士團國家這一系列的擴張不可避免地與立陶宛之間從已有的摩擦升級為武力衝突,由此發生了一場持續一個世紀之久的立陶宛戰爭(Litauerkriege des Deutschen Ordens)。
14世紀初,立陶宛西部的薩莫基迪恩(Samogitien)還是一片荒蕪的「無人區」,為了在普魯士和立沃尼亞地區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騎士團曾多次進攻該地,但始終未能在這個地區立住足。40年代,立陶宛的僱傭軍侵入騎士團的領地,對騎士團的核心地區造成極大的威脅。1347年,英法之間持續了百年的戰爭落下帷幕,大批的僱傭兵以反對異教的名義被招募加入德意志騎士團,增強了騎士團的軍事實力。1348年1月中旬,騎士團及其僱傭兵挺進到考納斯的東南地區,在涅曼河的支流斯特勒瓦河遭遇立陶宛軍隊,騎士團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大獲全勝,失利的立陶宛最終喪失在普斯科夫和斯摩棱斯克地區的控制權。50年代,立陶宛皈依基督教,換取了德意志皇帝卡爾四世給予立陶宛大公國和平的保證,但後者卻向皇帝提出騎士團應撤離波羅的海東岸地區的要求,遭到嚴辭拒絕。1362年,立陶宛軍隊再次入侵騎士團的領地。1370年2月,雙方軍隊在柯尼希山附近的魯道再次進行了激烈的戰鬥,立陶宛軍隊也再次慘敗,鎩羽而歸。
1377年,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Wladyslaw II.Jagie……o,1362—1434,1377—1434年在位)與他的叔父克斯托迪斯(Kstutis,1297—1382)爭奪王位。為了減小來自外部的威脅,瓦迪斯瓦夫二世於1380年5月31日與騎士團簽訂停戰協議,向其承諾不再侵入普魯士和立沃尼亞,並保證不介入騎士團與克斯托迪斯的爭鬥。1386年,瓦迪斯瓦夫二世和他的支持者維托爾德(Vytautas,1350—1430)合謀奪取波蘭的王冠,維托爾德成為立陶宛大公,波蘭和立陶宛聯合在一起,組成君合國。然而,來自蒙古金帳汗國的威脅迫使維托爾德不得不與騎士團和平相處,他於1398年10月12日與騎士團簽訂一個有關確定邊界維護雙方和平的《薩林維爾德條約》(Vertrag von Sallinwerder),條約中訂立多項條款,其中包括立陶宛大公承認德意志騎士團對薩莫基迪恩的控制權;確定雙方的邊界並保證雙方的自由貿易往來;雙方保證不與他人簽訂不利於雙方和平的條約;允許在立陶宛大公國境內傳播基督教;等等。此後,騎士團頻頻染指波羅的海和北海地區的事務,從中謀取利益。1402年,立陶宛大公為了獲得騎士團在軍事上的支持,把奧德河東岸的諾伊馬克租賃給騎士團。波蘭同樣早就對諾伊馬克有著極大的興趣,這就使德意志騎士團與波蘭之間原本就緊張的關係更加惡化,波蘭貴族甚至進入波莫瑞海灣,立陶宛大公則公開支持薩莫基迪恩擺脫騎士團獨立,騎士團與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1408年,在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Sigismund von Luxemburg,1368—1437,1387—1437年在位)的支持下,騎士團在帝國境內招募僱傭兵,這無疑為此後與波蘭的戰爭做好了軍備準備。
騎士團是依仗著軍事力量建起的「國家」,也依仗著軍事力量對外擴張,因此需要龐大的軍費開支,徵收賦稅是軍費開支的主要來源。騎士團的國家包含了波羅的海沿岸一些重要的漢薩城市,諸如但澤、柯尼斯堡等海上貿易極為活躍的港口城市,以及地處內陸的托倫、庫爾姆等貿易重鎮。漢薩城市都享有著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漢薩商人們一直自由地從事海外貿易,向斯堪地那維亞、佛蘭德和英國輸送穀物和木材,也與匈牙利和俄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騎士團不僅依仗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壟斷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經濟大權,而且還在其權力能及的範圍內設立總督(Groschffer),向城市和商人徵收各種高額的賦稅。另一方面,在騎士團國家的轄區內,維斯瓦河右岸就有千餘村莊承擔著繳納各種租的義務。騎士團國家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新皈依基督教,而且是在騎士團刀劍下強行皈依的,與西歐其他地區比較而言基督教教會在社會各方面的影響還很有限,強行徵收的什一稅增加了民眾對教會的不滿情緒。1405年,在薩莫基迪恩發生了抵制什一稅的起義。不滿騎士團強權的市民、貴族等社會各等級多次提出參政的要求,都遭到騎士團首領的拒絕,這就為此後發生的等級起義埋下反抗的火種。
1409年,薩莫基迪恩再次發生反對騎士團的起義,成為波蘭立陶宛君合國組成聯軍共同向德意志騎士團宣戰的契機。1410年7月15日,雙方軍隊在坦嫩貝格進行激戰,騎士團不敗的神話終被打破。1411年2月1日,波蘭立陶宛君合國與騎士團在托倫簽訂了和約,即第一次托倫和約(Erster Frieden von Thorn)。和平協議中規定,騎士團必須把有爭議的地區轉交給前者,同時還要向其交付十萬朔克(Schock)的波希米亞格羅申(Groschen)作為損失賠償費,為此騎士團不得不在其所轄區域內的城市和貴族徵收高額的賦稅。另一方面,騎士團的首領並不甘於失敗,在籌集賠償費的同時也在籌集軍費,這不僅加劇了城市市民的賦稅負擔,而且還促使他們在農村加緊實行「遺產復歸」(Heimfall)的政策。這一政策的關鍵在於,騎士團不再需要貴族履行服兵役的義務,因此從他們手中收回土地轉而租賃給農民,以此擴大騎士團的收入來源。這一系列強制性的經濟措施引起普魯士貴族和城市市民的極大不滿。1440年3月14日,53位貴族和19個城市在克維普結成普魯士聯盟(Preuischer Bund),共同抵制騎士團的強權和不公正。1441年,在普魯士東部的埃姆蘭德地區爆發了農民起義與之相呼應。
二、普魯士公爵領地
為了緩和內部不斷激化的社會矛盾,新上任的騎士團首領埃里克豪森·馮·康拉德(Konrad von Erlichshausen,1390或1395—1449)改變了前任強硬的政策,他一方面認可普魯士聯盟,另一方面又企圖藉助教皇和德意志皇帝的法律權威調停騎士團和普魯士聯盟之間的矛盾。1450年3月,埃里克豪森·馮·路德維希(Ludwig von Erlichshausen,1410或1415—1467)被選為新一任首領,他重又對普魯士聯盟採取強硬的態度,與普魯士聯盟的衝突再起。普魯士聯盟試圖在歐洲尋求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支持,但只有波蘭國王積極響應支持。1453年6月24日,德意志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Friedrich III.,1415—1493,1452—1493年在位)在維也納設立法庭,就有關騎士團和普魯士聯盟的糾紛進行審理,12月1日作出判決,普魯士聯盟是違法組織,下令其解散。普魯士聯盟中的城市成員都不甘心作繭自縛,在曾經為騎士團服役的騎士漢斯·馮·拜森(Hans von Baysen,1390—1459)的領導下奮起反抗。1454年2月4日,普魯士聯盟向騎士團宣戰,僅在幾天之內,起義者就占領騎士團的大部分領地,攻占普魯士西部幾乎所有的城市。與此同時,普魯士聯盟的起義也得到波蘭國王卡斯米爾四世(Kasmir IV. Jagie……o,1427—1492,1447—1492年在位)的支持,他於2月22日向騎士團宣戰,由此開始了「十三年戰爭」(Dreizehnjhriger Krieg)。3月6日卡斯米爾四世接受普魯士各等級的投誠,把普魯士聯盟占領的地區併入波蘭王國,將其劃分為庫爾姆、波莫瑞海灣、埃爾賓、柯尼斯堡四個公爵領地,任命漢斯·馮·拜森為總督。然而,9月18日在克尼茨(Konitz)的一場戰役改變了戰局,騎士團以少勝多,收回眾多城市和柯尼斯堡。儘管如此,騎士團依然因為失地過多而減少了重要的收入來源,為了籌集經費不得不把諾伊馬克出售給布蘭登堡,甚至還用一紙協議把一些城堡租賃給騎士團的僱傭兵們。
15世紀60年代,普魯士聯盟和波蘭的軍隊再次取得一系列勝利,控制了維斯瓦河流域地區。然而,騎士團於1466年卻失去了波莫瑞海灣。在教皇使節呂德斯海姆的魯道夫(Rudolf von Rüdesheim,1402—1482)的調停下,騎士團與波蘭於10月19日在托倫第二次簽訂和約(Zweite Frieden von Thorn)。儘管這個合約從未獲得教皇和德意志皇帝的認可,但它卻為雙方持續了13年的戰爭畫上句號。至此,埃姆蘭德、波莫瑞海灣、庫爾姆、德萊文茨河畔的米歇勞以及馬林堡、施圖姆和克里斯特堡周邊地區以自治為先決條件臣服于波蘭國王,但澤、埃爾賓、托倫等漢薩城市重又獲得自治權。普魯士聯盟占領的西部地區廣泛地獲得自治,形成一個在波蘭王室控制之下的「普魯士王室屬地」(「Preuen kniglichen Anteils」)。普魯士的東部地區雖然仍然歸屬騎士團,但騎士團的首領要向波蘭國王個人宣誓效忠,騎士團國家成為波蘭國王的采邑。
進入16世紀,德意志帝國開始帝國改革和宗教改革,騎士團的首領阿爾布雷希特(Albrechtvon Preuen,1490—1568)試圖重新恢復昔日的騎士團國家,解除與波蘭國王的采邑關係,於1520年再次與波蘭進行了一場未有結果的戰爭。1522年,為了尋求德意志皇帝的支持,阿爾布雷希特前往紐倫堡,然而他的希望落空了。1523年11月,阿爾布雷希特在紐倫堡結識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者馬丁·路德(Martin Lu the r,1483—1546),在此後的書信來往中,路德建議阿爾布雷希特放棄騎士團首領的稱謂,將騎士團國家改為公爵領地。次年,對德意志皇帝極度失望的阿爾布雷希特拒絕為皇帝出兵義大利,再次面臨陷入戰爭的危險,為此不得不又投入波蘭國王的庇護之下。1525年4月8日,阿爾布雷希特在克拉科夫向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一世(Sigismund I.,1467—1548,1507—1548年在位)宣誓效忠,此時他不再是以騎士團的首領的身份,而是作為世俗諸侯接受普魯士公爵領地(Herzogtum Preuen)。阿爾布雷希特是普魯士公爵領地的第一任公爵,在此之後普魯士公爵領地逐漸發展成為德意志帝國內最強大的君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