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德國通史(全六冊)> 第一節 諸侯與國王的博弈 一、「伯爵國王」的策略

第一節 諸侯與國王的博弈 一、「伯爵國王」的策略

2024-10-09 05:21:32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魯道夫國王去世後,他的長子阿爾布雷希特一世並未能如其父所願繼任德意志的國王,因為選侯們並不願意看到哈布斯堡家族通過世襲王位更加強大,更何況此時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已經四處樹敵,在很多地區都爆發反對他的抗爭。魯道夫國王去世10個月後,選侯們才在科隆大主教西格弗里德的力薦下,選舉拿騷的阿道夫為德意志的國王。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拿騷的阿道夫的家世並不顯赫,12世紀中葉才以萊茵河的支流蘭河畔的拿騷城堡為府邸有了伯爵的名號。1128年,拿騷家族的兩兄弟獲得沃爾姆斯修道院的管轄權,從而享有在這個地區徵收諸如什一稅、管理修道院的采邑權以及司法審判權等權利。12世紀末期,拿騷家族管轄區域範圍內的威斯巴登成為德意志王室在西南地區重要的行宮所在地,拿騷家族也因而得以與王室逐步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繫。1255年,拿騷家族以蘭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支,南岸的瓦爾拉姆(Walram II.,1220—1276)一支是後來盧森堡王國的前身,北岸的拿騷的奧托(Otto I.von Nassau,?—1289或1290)一支是荷蘭王室在中世紀的源頭。瓦爾拉姆的兒子拿騷的迪特爾(Diether von Nassau,1250—1307)是多米尼克修士會的修士,獲得過神學碩士學位,自1295年起成為教皇博尼法修斯八世(Bonifatius VIII.,1235—1303,1294—1303年在位)的幕僚,深得其重用,1307年被博尼法修斯八世任命為特里爾的大主教,成為七大選侯之一。阿道夫是瓦爾拉姆的次子、迪特爾的弟弟,1270年他迎娶科隆大主教西格弗里德的姐姐伊瑪吉娜(Imagina von Isenburg - Limburg,1255—1318)為妻,由此成為科隆大主教最堅定的支持者,也因此進入哈布斯堡魯道夫一世的宮廷,他於1286年成為萊茵行宮伯爵的封臣。1292年5月5日,西格弗里德大主教向選侯們推薦還只是伯爵的阿道夫為德意志的國王,他於6月24日在亞亨接受國王加冕禮,他被德國歷史學家們稱為「伯爵國王」(Grafknig)。

  還只是伯爵的阿道夫之所以能夠獲得選侯們的同意,是因為選侯們各自懷有不同的政治目的。13世紀下半葉,波希米亞的國王文茨爾二世(Wenzel II.,1271—1305,1278—1305年在位)與魯道夫的長子阿爾布雷希特一世之間因為爭奪克恩滕而發生衝突,甚至兵刃相向,文茨爾二世希望通過國王的選舉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政治勢力。阿道夫向他承諾,在獲得王位後將剝奪阿爾布萊希特一世控制的奧地利和施泰爾馬爾克這兩個公爵領地的采邑權並轉交給他。除此之外,得到承諾的文茨爾二世還遊說薩克森和布蘭登堡兩位選侯支持阿道夫。美因茨的大主教格哈德二世(Gerhard II.von Eppstein,1230—1305)與阿道夫的妻子有著親戚關係,文茨爾二世向他承諾,他登上王位後會把米爾豪森和北豪森這兩座帝國城市的控制權轉交給他,以實現其要在圖林根地區增強勢力的目的。此外,文茨爾二世還允諾美因茨的大主教進入阿道夫王室議會,還向他作出很多經濟利益方面的保證。

  科隆的大主教西格弗里德也試圖在選舉阿道夫為德意志國王中獲得最大的利益,改善因在遺產爭奪戰中失利而導致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頹勢。1279年10月4日,林堡的公爵瓦爾拉姆五世(Walram V.,?—1279)去世,終因其無子嗣引發了一場爭奪公爵領地遺產的大戰。大主教西格弗里德對此虎視眈眈,目的是為了擴大科隆大主教區的勢力範圍。布拉班特的公爵約翰一世(Johann I.,1252—1294)也不示弱,與大主教發生公開的衝突,德意志帝國西北部地區的諸侯幾乎都被捲入這場爭奪遺產的大戰之中。蓋爾登、盧森堡的諸侯以及列日的主教支持科隆大主教;貝格、於利希、泰克倫堡的諸侯與約翰一世結成聯盟,科隆市的市民也堅定地站在了反對大主教的陣營一邊。自1283年以後的5年間,雙方經常發生武力衝突。1288年5月,盧森堡的伯爵海因里希率軍前往科隆,他的隊伍在行進中像滾雪球一樣,人數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壯大,5月末與蓋爾登的伯爵雷納爾德一世(Rainald I.,1255—1326)匯合。雷納爾德一世以4萬馬克的布拉班特的第納爾把蓋爾登的所有權利都出售給海因里希。與此同時,布拉班特的約翰公爵也向科隆進軍,到達布呂爾時與貝格和於利希的諸侯們簽訂和約。科隆的市民派代表參與和約的簽訂,科隆是約翰公爵想要占領的目標。5月29日,約翰公爵的軍隊圍攻科隆大主教的駐節地沃林根城堡。6月5日雙方交火激戰,大主教的軍隊戰敗,西格弗里德被俘,被迫繳納巨額贖金後才得以獲釋,大主教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遭受到巨大的損失。1291年7月初,魯道夫國王去世,西格弗里德從中看到東山再起的良機。他力圖藉助選侯的權勢選立一個完全順從於他的國王,這是他竭力推舉與他有姻親關係的阿道夫為德意志國王的動因。很顯然,西格弗里德並不打算讓阿道夫輕易得到王位,向他提出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條件。1292年4月27日,西格弗里德遞交給阿道夫一份長長的清單,上面列舉了阿道夫當選國王后必須確認的科隆大主教應擁有的財產,其中包括把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帝國的直轄市以及帝國的一些城堡和莊園、埃森的帝國直轄區等都交由科隆的大主教管轄;承諾交付給大主教2.5萬馬克的銀作為帝國服務的費用,修復被嚴重損壞的科隆大教堂。此外,阿道夫還要承諾在政治上支持科隆大主教,幫助大主教鎮壓科隆市民及其他反對者,在他的王室議會中不能任用任何反對大主教的反對派,阿道夫當選後必須向大主教提供履行這些諾言的有效保證,否則他將立刻失去王位,由選侯們再立新君。

  阿道夫當選國王之時,失勢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正在前往法蘭克福的途中。這位具有政治頭腦的公爵並沒有急於向新國王發起搶奪王位的攻勢,而是進入他的領地平定貴族的叛亂,以防後院起火。在此之後,他於1292年11月前往哈格瑙會晤新國王,交給他王冠、權杖和寶劍等王權象徵物,並向其宣誓效忠以保全他已有的帝國采邑。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這一舉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曾經支持過新國王的教俗諸侯也都沒有如願以償。波希米亞國王並沒有如期望的那樣獲得奧地利和施泰爾馬爾克兩個公爵領地的采邑權,這令他大失所望。萊茵行宮伯爵路德維希二世是與美因茨大主教爭奪圖林根權勢的強勁對手,他的兒子魯道夫一世(Rudolf I.,1274—1319)迎娶了新國王的女兒梅希蒂爾德(Mechthild,1280—1323)為妻,這就使大主教企圖藉助國王的政治影響在圖林根擴大勢力的企圖破滅。企圖以苛刻的條件約束新國王的科隆大主教西格弗里德同樣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阿道夫加冕後不久就與大主教的宿敵布拉班特的公爵約翰一世建立友好關係,委任他為萊茵河下游地區的帝國監督人(Reichspfleger)。阿道夫國王藉助這些新的支持者打破了選侯們為其戴上的緊箍咒,推行自己的獨立政治政策。

  二、英、法國王的介入

  13世紀下半葉,經過一系列改革以及王室領土的擴張,法國逐漸改變在政治上封建割據的局面。卡佩王朝(Kapetinger)建立起的中央王權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封建主投庇於法王旗下,向其宣誓效忠成為其封臣,甚至德意志帝國境內的一些城市和封建主也投庇於法王。1292年,位於亨訥高伯爵領地境內的瓦朗謝訥市宣布脫離德意志帝國投靠法國國王。在此之前,曾向前任國王魯道夫一世宣誓效忠的勃艮第行宮伯爵奧托四世把他的女兒許配給當時的法國王子、後來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世(Louis X.,1289—1316,1314—1316年在位)為妻,這就使法國國王可以通過繼承權獲得勃艮第行宮伯爵領地。獲悉此訊的阿道夫國王於1296年在法蘭克福召開帝國會議,宣布剝奪奧托四世的采邑權,但這項決議還未來得及執行奧托四世就把伯爵領地的采邑權出售給路易。1294年,盧森堡的海因里希七世(Heinrich VII.,1278—1313)也向法國國王宣誓效忠成為他的封臣。獲取了這些采邑權的法國國王美男子菲利普四世(Philipp IV.,1268—1314,1285—1314年在位)不僅進一步向佛蘭德擴張,而且還窺伺著洛林地區。

  佛蘭德與英國有著極為密切的紡織品貿易往來,英法之間因領土進行的武裝爭鬥不利於佛蘭德與英國的貿易往來。佛蘭德的伯爵吉多一世(Guido I.,1226—1305)為抵禦法王政治勢力的進一步滲入,保證自己的主權地位,竭力促成阿道夫與法國國王的宿敵、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的聯盟,阿道夫從中獲得6萬英鎊的經費。有了財力支持的阿道夫意欲聯合英王奪回這些喪失的采邑權。1294年8月31日,阿道夫向法國國王菲利普四世遞交宣戰書,準備向法國進攻,但因愛德華一世國王陷入威爾斯的叛亂以及蘇格蘭的反叛中無力自拔,無法履行對阿道夫的承諾,導致阿道夫對法國的進攻計劃付諸東流。阿道夫與英國的結盟不僅沒有能抵禦住法國勢力的擴張,反而促成潛在的反對派哈布斯堡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與卡佩王朝的聯合。

  自12世紀以來德意志向東部地區的拓殖以及北海和波羅的海地區貿易的發展,吸引著阿道夫國王,願意把王國的政治重心轉向東部,寄希望於在帝國東部地區獲得財力增強家族的權勢。自13世紀中期以來,圖林根經歷了較長時間的遺產繼承之爭,最終由邁森的馬爾克伯爵阿爾布雷希特二世(Albrecht II.,1240—1314)繼承。1293年,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因為財政困窘把圖林根出售給阿道夫國王,國王把包括圖林根、薩克森以及薩克森安哈特在內的整個東部地區(Osterland)和邁森馬爾克伯爵領地都看作是帝國的采邑,擬把這個地區作為其推行獨立政策、建立獨立權力的領地基礎。阿道夫的這個舉措不僅進一步打破選侯們對他的制約,而且還侵害了選侯們在這個地區的經濟利益。美因茨的大主教在圖林根的埃爾福特占有地產並一直懷有吞併圖林根的企圖,波希米亞的國王則一直想把邁森馬爾克伯爵領地據為己有,他們都把選立阿道夫為德意志國王看作是實現自身目的的一個籌碼。阿道夫登上王位後不僅沒有履行對他們做出的所有承諾,反而極大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他們立刻開始轉而向國王的反對派哈布斯堡家族靠攏。1297年的聖靈降臨節期間,美因茨的大主教格哈德二世在布拉格為波希米亞的國王文茨爾二世舉行加冕禮,藉此機會與前往參加加冕禮的布拉格的哈布斯堡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以及薩克森和布蘭登堡的兩位選侯聚集,共同策劃廢黜國王阿道夫。

  波希米亞和哈布斯堡長期以來因為爭奪奧地利和施泰爾馬爾克的領地衝突不斷,文茨爾二世與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和解為阿道夫製造了不利的局面。1298年1月,美因茨的大主教格哈德傳訊哈布斯堡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強制他與阿道夫國王和解,不僅未獲成功反而導致雙方在萊茵河上游的河谷地帶發生武力衝突,雙方都遭受慘重的損失。3月,哈布斯堡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率領大軍從奧地利向西進軍,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國王都給予他兵力上的增援,阿道夫國王則率領軍隊力圖阻止他渡過萊茵河。選侯們把雙方的征戰看作是私戰,美因茨的大主教甚至以帝國的法官自居,於5月1日和6月15日兩次傳喚作為私戰一方的國王阿道夫到庭接受聆訊,對衝突做出解釋,但國王沒有到庭。6月23日,美因茨的大主教受波希米亞的國王和科隆的大主教的委託,與薩克森的公爵和布蘭登堡的馬爾克伯爵共同組成法庭,在國王缺席的情況下啟動法庭審判程序,作出判決,宣布阿道夫違背誓言、製造爭端,這些不合法的行為都證實他不配作為國王,不能繼續統治帝國,宣布將其廢黜,解除所有封臣對他的效忠誓言。阿道夫是德意志中世紀歷史上第一位不是被教皇,而是被選侯們廢黜的國王。值得強調的是,也正是這些選侯們在六年前親自將其扶上王位,企圖打造一個百依百順的傀儡君王。但是,當新君王違背他們的意願,就立刻依仗著選侯的權利將其廢黜。這一歷史事件說明,德意志的選侯們完全控制著對國王的選立和廢黜,選立國王成為他們抑制社會政治勢力增長的有利工具。在德意志選侯的控制下,德意志的國王頻繁更替,外來的政治勢力也有了介入德意志政治的可乘之機。

  就在廢黜阿道夫國王的同一天,選侯們選立哈布斯堡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為德意志國王。當被廢的消息傳到阿道夫那裡時,早已集結的已廢國王的軍隊正準備圍攻哈布斯堡家族重要的城市阿爾蔡市。善戰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避開與之正面攻擊,把軍隊調往離阿爾蔡約20公里開外的哈森比爾,該地是格爾海姆丘陵地區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雙方在那裡交戰,儘管雙方軍隊的軍事實力相差無幾,但因為阿道夫在激戰中陣亡,他的軍隊也因此潰敗。格爾海姆戰役(Schlacht bei Gllheim)的結果被選侯們看作是上帝的裁決。7月27日,選侯們再次在法蘭克福集會,選舉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為國王,四周後科隆的大主教在亞亨為其主持加冕禮,哈布斯堡家族再次登上德意志的王位。

  登上王位的阿爾布雷希特一世與他的前任一樣,以書面的形式對選侯們做出眾多的承諾,尤其是重申了弗里德里希二世曾經給予教俗諸侯的特許權。1289年11月21日,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在紐倫堡召開登上王位後的第一次帝國會議,他在這次會議上把奧地利和施泰爾馬爾克分封給他的三個兒子共治,以加強哈布斯堡家族在這兩個公爵領地的政治影響。與此同時,阿爾布雷希特一世還就有關波蘭的爭議問題與波希米亞的國王文茨爾二世達成和解,德意志國王把波蘭王國的大部分地區作為采邑封授給後者,消除了雙方的爭端。阿爾布雷希特一世深知要推行自己獨立的政治措施就必須擺脫選侯的控制和制約,他所能藉助的可以與之相抗衡的政治力量是法國的卡佩王室。1299年12月,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在圖爾附近的卡特勒沃與法國國王會晤,確定他的長子和法王美男子菲利普四世的妹妹布蘭卡(Blanka,1282—1305)的聯姻,他還向菲利普四世保證,在布蘭卡居寡後將會獲得阿爾薩斯和於希特蘭這兩處哈布斯堡家族的產業。不僅如此,阿爾布雷希特一世還在有關勃艮第的自由伯爵領地的爭議方面做出妥協,他甚至還放棄了馬斯河左岸凡爾登以北地區的統治權。1300年聖靈降臨節之際,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長子、奧地利的公爵魯道夫三世(Rudolf III.,1282—1307)在巴黎迎娶布蘭卡。

  哈布斯堡王室與法國的結盟,對萊茵河入海口地區表現出來的欲望,對荷蘭西蘭島以及弗里斯蘭地區的干涉,再次引起選侯們的不安。13世紀70年代,亨訥高的伯爵約翰二世(Johann II.,1248—1304)獲得哈布斯堡的魯道夫一世國王的承諾,如果荷蘭伯爵無子嗣,那麼他就可以繼承荷蘭伯爵領地。1285年,荷蘭伯爵弗洛朗五世(Florens V.,1254—1296)為他年僅一歲的兒子、後來的荷蘭伯爵約翰一世(Johann I.,1284—1299)與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Eduar I.,1239—1307,1272—1307年在位)的女兒訂婚,不久就被英王接到英王室接受教育。1296年,弗洛朗五世戰死沙場,約翰一世時年僅12歲,由親近英國的博爾瑟倫家族(Haus Borsselen)攝政。1299年11月5日,剛滿15歲的約翰一世伯爵去世,阿爾布雷希特一世企圖把這個地區作為帝國的采邑收回,遭到亨訥高的伯爵約翰二世的反對。1300年10月14日,以美因茨大主教為首的萊茵地區的選侯們在賓根附近的海姆巴赫共同結成聯盟,為了保護各自的利益,策劃再次廢黜國王。然而,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國王同樣也在國內找到強有力的支持者。

  三、羅馬教會的態度

  弗里德里希二世曾給予萊茵河流域地區大主教們特許權,他們可以在萊茵河上設立關卡、徵收關稅。大主教們依仗著這項特許權肆意徵收關稅,嚴重阻礙萊茵河流域的貿易往來。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宣布取消這些關卡,這一決定贏得萊茵河沿岸城市乃至萊茵河下游地區中小貴族們對他的支持,他在萊茵地區有了可以依靠的政治力量,開始逐一對選侯們發起進攻。1301年6月,他率軍圍攻海德爾堡,迫使行宮伯爵魯道夫一世(Rudolf I.,1274—1319)背棄與選侯的聯盟。1302年3月,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占領賓根,首先把矛頭對準美因茨的大主教格哈特,此後又指向科隆的大主教維格博爾德(Wighold von Holte,?—1304)和特里爾的大主教迪特爾(Diether von Nassau,1250—1307),最終將其各個擊破。

  自122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在羅馬接受教皇的加冕後,幾乎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再沒有德意志的國王被加冕為皇帝,教皇和德意志皇帝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幾乎也被湮沒在各自面臨的爭鬥中。1294年,亞歷山大四世的外甥被樞機主教團選為教皇,稱博尼法修斯八世(Bonifatius VIII.,1235—1303)。博尼法修斯八世精通法學,1303年他在羅馬建立了第一所大學,即羅馬第一大學(Universitt La Sapienza)。他一上任就憑藉著掌握的法學知識靈活並且強勢地干預西歐各王國的內政。他把1300年定為大赦年(Jubeljahr或Heiliges Jahr),赦免所有到羅馬來朝聖者的罪。這次大赦年的慶典既提升了羅馬教會日益減弱的影響力,同時也為羅馬教會廣開財源。在這同一年,博尼法修斯八世發布禁止法國國王向教士課稅的教令,法王美男子菲利普四世指令他的法學家對此進行激烈的反擊。為解決與教皇鬥爭而導致財政上的困境,菲利普四世於1302年4月在巴黎召開第一次有市民代表參加的三個等級的會議,法國各個社會等級聯合起來一致反對教皇對法國內政的干涉。1302年11月18日,博尼法修斯八世頒布《神聖一體》(Unam Sanctam德語:Eineheilige)的諭令,重申「雙劍論」的理論,強調世俗君權這把劍要服從於羅馬教會這把劍,教皇的權力至高無上,應該凌駕於所有世俗君權之上。教皇還力圖爭取德意志國王,他承認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為德意志合法國王,條件是他必須解除德法之間的聯盟。對阿爾布雷希特一世來說,獲得教皇的承認,並以此擺脫選侯們對他的控制比與法國的聯盟更有利。為此,他不惜默認羅馬教皇權力至高無上的神學政治理論,向教皇宣誓效忠,甚至還承諾在五年之內不向倫巴底和托斯卡納地區派遣帝國使節。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國王利用教皇和法王的爭鬥獲得教皇的承認,儘管博尼法修斯八世於1303年10月去世,雙方還來不及商談加冕皇帝的事宜,但也為德意志國王擺脫選侯的控制增加了政治籌碼。與此同時,他還把觸角伸向蘊藏著豐富礦物資源的匈牙利、波希米亞和圖林根地區。1305年6月,波希米亞國王文茨爾二世去世,年僅十六歲的文茨爾三世(Wenzel III.,1289—1306)為了保證在波希米亞的權勢不得不放棄匈牙利的王冠,並且允諾把邁森和埃格爾轉讓給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然而,文茨爾三世一年後就夭亡,阿爾布雷希特一世把波希米亞作為帝國的采邑封授給他的長子魯道夫一世。1307年7月3日,魯道夫病逝,哈布斯堡家族的反對派、圖林根的伯爵大膽者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der Freidige,1257—1323)聯合波希米亞的貴族,擁立文茨爾三世的姑父、克恩滕的海因里希(Heinrich von Krnten,1273或1280—1335,1307—1310年在位)為波希米亞的國王,哈布斯堡家族面臨來自波希米亞和圖林根的反抗。正當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前往德意志南部地區聚集兵力準備進攻波希米亞時,他卻在自己的故土被他的侄子、奧地利的公爵、施瓦本的約翰(Johann von Schwaben,1290—1313)刺殺身亡。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意外死亡再次導致德意志帝國內部的混亂,法國國王菲利普四世乘機舉薦他的弟弟、瓦盧瓦的卡爾(Karl von Valois,1270—1325)為德意志國王的候選人,並希冀獲得阿維尼翁教皇克萊門斯五世(Clemens V.,1250或1265—1314,1305—1314年在位)的支持,而在此時德意志選侯的政治立場也發生極大變化。1304年3月,菲爾內堡家族的海因里希二世(Heinrich II.von Virneburg,1244或1246—1332)繼任科隆大主教,雖然直到2年後他才獲得克萊門斯五世教皇的認可。菲爾內堡家族在萊茵蘭地區有著重要的政治影響力,他是法王菲利普四世的盟友,法王在德意志又有了政治實力強大的支持者。1306年,美因茨的大主教易主,克萊門斯五世任命曾經做過波希米亞國王文茨爾二世掌璽官的阿斯珀爾特的彼得(Peter von Aspelt,1245—1320)為美因茨的大主教,他曾經幫助文茨爾二世與法王菲利普四世結成反對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政治聯盟。1307年,盧森堡的巴爾杜因(Balduin von Luxemburg,1285—1354)的兄長、盧森堡的伯爵海因里希七世伯爵(Heinrich VII.,1278—1313)被教皇任命為特里爾的大主教,他從13世紀90年代中期起就與法國王室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海因里希七世伯爵是法王的封臣,他的母語是法語,接受過法國騎士的教育。巴爾杜因也與他的兄長一樣曾在法國接受過教育,講一口流利的法語,他還在法國的普瓦蒂埃接受教皇為他主持的授職禮。此外,克恩滕的海因里希也是在教皇克萊門斯五世的支持下保住了波希米亞的王位。在這個時期,七位選侯中有四位與法國王室有著程度不同的密切關係,1308年6月,菲利普四世向德意志的選侯們舉薦他的弟弟查理為德意志國王的候選人,並且派遣特使攜帶大量貨幣賄選;與此同時,菲利普四世還對克萊門斯五世施加壓力,敦促他在德意志的王位選舉時助查理一臂之力。然而,無論是教皇還是德意志的選侯們都各懷目的,無法統一,他們都無意滿足菲利普四世的意願。在這場王位選舉的的博弈中,特里爾的大主教巴爾杜因首先與美因茨的大主教阿斯珀爾特的彼得達成一致,共同推舉前者的兄長、法王的封臣、盧森堡的伯爵海因里希七世為德意志國王的候選人,動搖不定的科隆大主教菲爾內堡家族的海因里希二世在經過權衡之後也投了盧森堡伯爵一票。1308年11月27日,七位選侯聚集在法蘭克福,一致選舉海因里希七世為德意志的國王。次年1月6日,他在亞亨接受國王加冕禮。

  盧森堡家族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德意志的王位,這並不是因為其家族政治勢力的強大,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其在德意志帝國有限的政治影響力才使他能夠獲得選侯們的選票。登上王位的海因里希七世首先把他的關注投向帝國的東部地區。在美因茨大主教和波希米亞主教們的撮合下,1310年他為他的兒子約翰(Johann von Bhmen,1296—1346)安排了與波希米亞已故國王文茨爾二世次女的婚姻。這一政治聯姻迫使克恩滕的公爵不得不退出波希米亞,盧森堡家族輕而易舉地取而代之。與之前的伯爵國王們不同的是,海因里希七世似乎更注重皇帝的頭銜,而教皇克萊門斯五世似乎也希望藉助新國王擺脫法王對羅馬教會的強勢干涉。在海因里希七世登上王位的6個月後,就在7月26日這天承認他是德意志的合法國王。一個月後,海因里希七世則迫不及待地在施派爾召開的帝國會議上宣布進軍義大利。同年10月,他僅率5000人的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隨同前往的只有他的弟弟、特里爾的大主教巴爾杜因。約翰王子在美因茨大主教的輔佐下代掌帝國。

  克萊門斯五世入主羅馬教會後,深感在羅馬的地位不穩固,他在法國國王的支持下於1309年3月把教廷遷往阿維尼翁。教廷的遷都使義大利處於一種完全的無政府狀態之中,持續不斷的黨派鬥爭、城市間的鬥爭更加劇政治上的混亂。1311年1月6日,順利到達米蘭的海因里希七世戴上倫巴底的王冠,但是他的加冕稱帝之行卻受到很大的阻礙,他不得不繞道熱那亞前往羅馬。1312年5月7日,海因里希七世進入貴族混戰不斷的羅馬,遠在阿維尼翁的教皇無意返回羅馬,更何況此時的教皇不願意因為德意志國王得罪法國國王。無奈的海因里希七世只得於6月29日由兩位樞機主教為其在羅馬主持皇帝加冕禮。海因里希七世是德意志歷史上第一位不是由教皇主持加冕禮的德意志皇帝。自弗里德里希二世在羅馬加冕為帝(1220年)時隔一個多世紀後,才再次有德意志國王在羅馬接受皇帝的加冕禮。

  四、王位的雙重選舉

  海因里希七世在羅馬加冕為帝之後僅一年多,尚未返回他的帝國就於1313年8月24日在義大利的錫耶納患痢疾去世。隨其前往義大利的軍隊隨之潰不成軍,義大利也因此陷入更深的城市之間、黨派之間和等級之間的爭鬥和衝突之中。法國國王菲利普四世再次試圖藉助教皇掌控德意志的王位,遭到了除美因茨大主教和科隆大主教之外的所有選侯們的抵制。但即便如此,選侯在有關國王的候選人問題上同樣還是存在著極大的分歧,以美因茨大主教為一派的選侯和諸侯們擬選舉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為國王;以科隆大主教為首的另一派則想把盧森堡家族的成員推上王位。哈布斯堡家族和盧森堡家族也都各自拉攏他們的支持者。

  1255年,巴伐利亞公爵領地被老公爵的兩個兒子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der Strenge II.,1229—1294)和海因里希八世(Heinrich VIII.,1235—1290)一分為二,分為上巴伐利亞公爵領地和下巴伐利亞公爵領地,上、下巴伐利亞兩大貴族家族自分支後一直窺視著對方的領土權。1273年10月,上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二世在第三次婚姻中迎娶國王拿騷的魯道夫的女兒瑪蒂爾德(Mathilde,1251—1304)為妻,由此與哈布斯堡家族有了姻親關係。他的兒子盲人魯道夫二世(Rudolf II.der Blinde,1306—1353)也覬覦著德意志的王位,有目的地與哈布斯堡家族建立非常密切的關係。波希米亞的國王、布蘭登堡的伯爵以及薩克森的公爵也都因為各自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與哈布斯堡家族站在同一戰線上。

  萊茵河流域地區的選侯們雖然並不希望哈布斯堡家族占據王位,但又對海因里希七世的兒子、年輕的約翰極不放心。1314年10月19日,科隆的大主教、萊茵行宮伯爵、薩克森維滕貝格的公爵在薩克森豪森集會,選舉奧地利的公爵、人稱美男子的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der Schne,1289—1330,1314—1330年在位)為國王,由科隆大主教在波恩為其主持加冕禮。法國卡佩王朝立刻表態支持與之交好的哈布斯堡家族推舉的奧地利的弗里德里希為國王。次日(10月20日),美因茨的大主教、特里爾的大主教、薩克森勞恩堡的公爵、布蘭登堡的伯爵集會法蘭克福,選舉以盧森堡家族為首的一派的候選人上巴伐利亞的公爵路德維希四世(Ludwig IV.,1281或1282—1347,1314—1347年在位)為德意志國王,由美因茨的大主教在亞亨為其主持加冕禮。在這次雙重選舉中,波希米亞國王曖昧的態度令人質疑,他雖然公開表示支持哈布斯堡家族,但同時也把選票投給盧森堡派的國王路德維希四世,這就使兩派的政治實力看起來似乎是勢均力敵,也由此出現一種雙重選舉的政治局面。

  國王雙重選舉的雙方都聲稱自己的選舉是合法的,但雙方又都違背自中世紀以來德意志選舉國王的傳統。路德維希四世儘管是依據傳統在亞亨接受的加冕禮,但依據傳統主持加冕禮的應該是科隆的大主教;奧地利的弗里德里希雖然是由科隆的大主教為其戴上王冠,但加冕禮卻是在波恩舉行。按照傳統有權判定德意志國王合法性的羅馬教廷因自身分裂為羅馬和阿維尼翁兩個教廷,相互之間爭鬥不休,自顧不暇,這就導致雙重選舉出來的兩位國王都試圖憑藉武力確定自身王位的合法性,雙方也都力圖爭取各地的諸侯和城市市民給予的支持。自1298年的格爾海姆戰役之後,路德維希四世的兄長、上巴伐利亞的公爵和萊茵行宮伯爵魯道夫一世就加入反對哈布斯堡家族的陣營,從而在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內部發生內訌,奧地利和巴伐利亞之間多年來一直因為公爵的領地和權力範圍等問題相互牽制和爭鬥。路德維希四世加冕為國王后,對魯道夫發動一系列的武力進攻,最終迫使其與他達成一致,他們共同統治上巴伐利亞公爵領地。

  13世紀初,隨著德意志和義大利貿易往來的活躍以及地緣政治的加強,開通了連接阿爾卑斯山南北間的重要通道聖戈特哈德隘口。弗里德里希二世把在今天瑞士一端的地處隘口的烏里的最高統治權給予哈布斯堡家族,但自13世紀30年代起烏里又被劃定為直屬帝國的轄區,烏里的居民是直屬國王的臣民,享有直接隸屬帝國的權利(Reichsunmittelbarheit),這一權利於1274年獲得魯道夫國王的認可。魯道夫國王去世後,為了保證已有的權利,抵禦大貴族尤其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對其染指,烏里的市民與周邊的施維茨和翁特瓦爾登地區的居民結成「永久同盟」(Ewiges Bündnis),並於1291年8月在呂特立宣誓,史稱「呂特立誓言」(ütlischwur)。王位的雙重選舉後,永久同盟站在路德維希四世國王一邊。被稱為「哈布斯堡之劍」的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1290—1326)竭力想滲入「永久同盟」所在地區。施維茨的農民與隸屬哈布斯堡家族的艾恩西德爾恩修道院(Kloster Einsiedeln)經常因土地界線問題發生衝突且愈演愈烈。土地界限之爭(Marchenstreit)最終於1314年激化為哈布斯堡家族與「永久同盟」之間的一場戰爭。1315年秋季,利奧波德一世公爵召集兩千騎士和七千步兵向該地區進軍,11月15日,行至莫爾加藤山口時被熟悉地形的當地農民軍打敗。1316年,路德維希四世剝奪哈布斯堡家族對永久同盟所在地區的采邑審判權(Lehensgericht)。莫爾加藤戰役之後,哈布斯堡家族與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之間的摩擦始終不斷。1319年8月,上巴伐利亞的公爵魯道夫在爭鬥中去世,雖然他最終未和他的弟弟國王路德維希四世相互諒解,但卻為國王擴大在上巴伐利亞的權勢提供有利的條件。1322年9月,哈布斯堡派的國王美男子弗里德里希率軍從奧地利向巴伐利亞進軍,21日在帕騷與帕騷主教的軍隊會合,沿因河朝著米爾多夫方向進軍;盧森堡派的國王路德維希與施瓦本公爵組成聯軍,從累根斯堡出發也朝著米爾多夫方向進軍。28日,雙方在米爾多夫進行會戰,美男子弗里德里希再次戰敗被俘,跟隨他的貴族和騎士也大都作為俘虜與其一起被囚禁在特勞斯尼茨城堡,在陸續繳納足夠的贖金後才逐一獲釋。米爾多夫戰役之後,路德維希四世鞏固了自己的王位,並且從哈布斯堡派國王手中奪取了王權象徵物,但他仍然沒有獲得全帝國的一致認同,為此他把要爭取的政治力量轉向義大利。

  五、教皇的態度

  1316年8月7日,約翰內斯二十二世(Johannes XXII.,1245或1249—1334,1316—1334年在位)在里昂被選為教皇,他是在阿維尼翁教廷登上聖宗座的第一位教皇。約翰內斯二十二世出身於法國西南部卡奧爾城一個鞋匠家庭,曾在巴黎大學學習法學和神學,此後擔任過那不勒斯王室的掌璽官,他在法國王室的幫助下逐步走入教廷的高層。他執掌阿維尼翁教廷之初,正值法國王位交替之際。在這一年,法王美男子菲利普四世的兒子路易十世僅執政兩年就辭世,身後僅留下一個女兒和即將分娩的妻子,他的弟弟菲利普五世(Philipp V.,1293—1322,1317—1322年在位)以攝政的身份繼任法國國王,並獲得約翰內斯二十二世的支持和認可。德意志雙重選舉出來的兩位國王也都積極向其靠攏,試圖贏得教皇的支持和認可。

  米爾多夫戰役之後,哈布斯堡派的國王美男子弗里德里希雖然失去王權的象徵物,被路德維希四世拘押長達3年之久,但他在獲釋後依然沒有放棄王位,把尋求政治力量支持的重點轉向義大利,他積極採取政治聯姻的政策,試圖在義大利占得先機。弗里德里希通過他的岳父、阿拉貢的國王雅各布二世(Jakob II.,1267—1327,1291—1327年在位)為其在教皇面前美言。與此同時,他還通過妹妹與那不勒斯王子的婚姻力圖與之建立友好關係。因為約翰內斯二十二世曾是那波利的國王羅伯特(Robert von Anjou,1278—1343,1309—1343年在位)的老師和掌璽官,此舉幫助他贏回在義大利的聲望。顯而易見,弗里德里希希望羅伯特能夠在阿維尼翁教皇面前為其說情。不僅如此,弗里德里希更與一貫反對德意志皇權的義大利的歸爾甫派結成聯盟。然而,弗里德里希的頻頻示好並沒有打動約翰內斯二十二世,後者沒有對此作出積極回應,始終持觀望態度。

  與弗里德里希比較而言,盧森堡派的國王路德維希四世在對待教皇的態度上似乎更肆無忌憚,或許是因為米爾多夫戰役的大獲全勝令他低估了教皇的政治影響力。1323年春季,路德維希四世派遣馬爾施泰騰的伯爵貝特霍爾德五世(Berthold V. von Neuffen,1290—1324)作為帝國的全權大使前往義大利,聯合米蘭的維斯孔蒂家族以及支持德意志皇權的吉伯林派,共同抗擊歸爾甫派以及那不勒斯國王。路德維希四世的桀驁不馴引起約翰內斯二十二世極大的不滿,他命人於1323年10月8日在阿維尼翁教堂的大門上張貼對路德維希四世的起訴書,聲稱他未經認可就戴上國王的王冠,支持公開與教廷對抗的異端維斯孔蒂家族,命他在三個月之內前來阿維尼翁接受宗教法庭的審判(Inquisitionsverfahren),否則將對他處以絕罰。獲悉此信息的路德維希四世一方面派使者前往阿維尼翁與教皇斡旋,另一方面卻在這年的12月18日在紐倫堡召開王國會議,對教皇的訴訟提起抗訴。1324年3月23日,約翰內斯二十二世教皇宣布,因路德維希四世未在教廷規定期限前到達阿維尼翁,這是對教皇的藐視,對其處以絕罰,凡仍然視其為國王的人一律給予絕罰,同時還頒布褫奪教權的禁令。

  得知教皇處罰的路德維希四世並沒有因此而妥協,他於1324年5月22日在薩克森豪森提出言辭激烈的申訴,此後命人在帝國所有地區和城市進行宣讀和說明。這似乎就更加激怒教皇,他於7月11日再次宣布剝奪路德維希四世因被選舉為國王獲得的所有權利,解除帝國所有封臣對他做的任何誓言。教皇激烈的反對態度動搖了路德維希四世的政治權威,此時曾經堅定支持他的一些老臣也先後去世,這就更削弱了他的政治實力。然而,絲毫沒有妥協的他卻通過政治聯姻與法國卡佩王室保持著較為密切的合作關係。約翰內斯二十二世試圖利用對路德維希四世的絕罰爭取哈布斯堡家族的支持,這樣不僅在德意志而且在法國的王位更替中也能獲得先機。盧森堡家族與法王之間、哈布斯堡家族與教皇之間的密切關係,都對受到教皇絕罰的路德維希四世不利,他做出姿態欲與哈布斯堡派的國王美男子弗里德里希和解,提出與其共治德意志,甚至還作出承諾,如果教皇在六個月之內承認弗里德里希為德意志的國王,他將放棄王位。路德維希四世做出的姿態顯然是為解除在德意志的後顧之憂,他並不甘心繼續受制於教皇。1327年春,路德維希四世率大軍進入義大利,獲得當地吉伯林派的大力支持,按照傳統擁立他為倫巴底的國王,於5月31日在米蘭為他戴上倫巴底的鐵王冠。1328年1月17日,路德維希四世的大軍到達羅馬,羅馬市民擁立他為皇帝,由一位主教為其施加冕禮。4月18日,路德維希以皇帝的名義廢黜遠在阿維尼翁的時任教皇約翰二十二世,此後又以皇帝的身份發布諭令,聲稱教皇不應離開羅馬,否則將失去教職。在羅馬的樞機主教們以此為依據,於5月12日選舉尼古勞斯五世(Nikolaus V.,1275—1333,1328—1330年在位)為對立派教皇。27日,新教皇在羅馬再次為路德維希四世主持了皇帝加冕禮。然而,這位在路德維希扶持下登上羅馬聖宗座的新教皇很難獲得廣泛的認可,更是遭到法國以及阿維尼翁教廷的堅決抵制,甚至在羅馬城內也缺乏穩固的基礎。在選立新教皇三個月之後,羅馬市民就因不滿路德維希四世和新教皇的強征暴斂而進行反抗,迫使皇帝和教皇同時離開羅馬。路德維希四世原計劃於12月在米蘭召開針對約翰內斯二十二世的宗教會議,但曾經為他戴上倫巴底鐵王冠的米蘭市民卻緊閉大門,將其拒之城外。1328年和1329年之交期間,一些曾經希望能夠獲得德意志國王支持的高級教士也都紛紛倒戈,甚至被路德維希四世在羅馬扶上聖宗座的尼古勞斯五世也對他親自加冕的德意志皇帝失去信心,他只身前往阿維尼翁向約翰內斯二十二世懺悔,取得後者的寬恕。1330年1月13日,美男子弗里德里希去世,帝國境內風雲突變,路德維希四世不得不於2月返回德意志。

  與路德維希四世針鋒相對的約翰二十二世力圖乘弗里德里希去世的時機,在德意志選立一位親法國王室的對立派國王。但由於教皇曾多次干預德意志各大主教區大主教和主教的任免,引起德意志的教士以及各主教區駐節地城市市民的極大不滿,這就把他們推向路德維希四世的陣營。1331年11月20日,22個帝國城市和奧格斯堡的主教與維特斯巴赫家族結成大聯盟,以確保西南地區在王位空缺或者雙重選舉時帝國和平條列的實施,同時也保證在選舉新國王時採取統一行動。可以這樣說,在經歷「大空位時期」之後,德意志社會的各等級都在有意識地聯合起來,以同盟或者聯合會的形式維護本地區的和平與安定,進行自我保護。正因為如此,教皇在德意志境內找到支持者的機率似乎並不很大。

  在雙重選舉時態度曖昧的波希米亞國王盧森堡的約翰似乎在其中看到了機遇。他一方面向路德維希四世承諾,在教皇面前為他斡旋,通過他們之間的兒女婚姻締結互助條約,同時還在此基礎上獲得倫巴底部分吉柏林派城市的控制權,實現在義大利擴張的計劃。另一方面,他又把女兒尤塔(Jutta von Luxemburg,1315—1349)許配給法國王位的繼承人約翰二世(Johann II.,1319—1364,1350—1364年在位)並向他的父親、時任法國國王菲利普六世(Philipp VI.,1293—1350,1328—1350年在位)承諾,如果他能成為德意志的國王或皇帝,將給予他所需要的任何援助。支持路德維希四世的盧森堡的約翰也與教皇斡旋,以幫助他獲得教皇的赦免,為此還向教皇作出一定的妥協,以此換取教廷的支持和認同。1332年11月,盧森堡的約翰造訪阿維尼翁,把在其統治下的、教皇一直在謀求的帕爾馬、雷焦和摩德納讓與教皇作為他的采邑,同時還放棄了盧卡地區。盧森堡的約翰完成在義大利地區布局後,向路德維希四世轉達教皇約翰內斯二十二世提出的條件,他只有退位才可能赦免他。

  盧森堡的約翰在義大利的布局並沒有為他打下可以站得住腳跟的基礎,適得其反,由於義大利諸城市與那不勒斯國王結成的大聯盟自1333年4月以後遭到一系列失敗,他的義大利政策也因此受到重挫而付之東流。1334年12月4日,教皇約翰內斯二十二世辭世,為已經做好退位準備的路德維希四世提供了轉機。12日,阿維尼翁的樞機主教團選舉本尼狄克十二世(Benidikt XII.,1285—1342,1334—1342年在位)為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出身於法國薩維爾丹一個普通麵包師的家庭,早年進入著名的莫利蒙特修道院(Kloster Morimond),成為西多派修道院的修道士,在那裡接受了良好的神學教育。新教皇具有很深的神學造詣,但他卻缺少必要的政治閱歷和經驗。他在當選後立刻宣布對教廷進行改革,不再採取任人唯親的政策。在對待世俗政治方面,他採取折中的態度,既沒有維繫約翰內斯二十二世與法王之間極為密切的關係,也沒有堅持與路德維希四世敵對的立場,只是認為因為後者沒有遵從教會法庭的訴訟,需要就這一無理的行為認錯和道歉。教皇還提出,德法之間應該進行談判,相互諒解。新教皇的中立態度沒有緩和德意志國王和法國國王之間在政治上的對立,雙方都提出保留條件。路德維希四世更不願意放棄王位,儘管他的王位從未獲得教皇的認可,他依然堅持其王位的合法性。這就改變了本尼狄克十二世的中立立場,他於1337年4月11日召開的樞機主教會議上宣布,因為路德維希四世不願放棄非法王位,說明他並無悔意,不能得到教皇的寬恕。與教皇再次發生衝突後,路德維希四世立刻與法王的宿敵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Eduard III.,1312—1377,1327—1377年在位)建立聯盟。

  六、等級會議

  進入14世紀,萊茵河流域以及佛蘭德地區與英國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同時還與義大利的諸多城市有著信貸關係,因此英國國王在西歐大陸獲得德意志和義大利城市以及兩地貴族的支持。法國國王以及教皇屢屢干預德意志政務,給城市和貴族的經濟利益造成很大的損害,後者成為路德維希四世實施對外政策的有力支持者。儘管在德意志並沒出現類似在英國和法國那樣的三級會議,但是卻在1338年分別召開教會等級的、諸侯等級的以及市民等級的會議。3月27日,美因茨大主教菲爾內堡的海因里希三世(Heinrich III.von Virneburg,1295—1353)召集美因茨大主教區的10名主教在施派爾召開宗教會議,向教皇呈交聲明,表示願意在教皇和路德維希四世之間進行調解,但遭到教皇言辭激烈的拒絕。5月17日,路德維希四世在法蘭克福召開有德意志的教士、貴族及城市市民代表參加的等級會議,36個帝國城市聯名致信教皇,要求取消對德意志皇帝的絕罰,甚至宣戰式地向教皇表明,絕不會背棄德意志國王。7月16日,除波希米亞國王之外的六位選侯在萊恩斯聚會,成立了選侯聯合會(Kurverein)。在這次會議上制定的《諸侯決議案》(Fürstenweitum)中決定,由多數選侯選舉產生的國王無須經過教皇的認可,這就間接地承認了路德維希四世王位的合法性。8月6日,路德維希四世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帝國會議,以6世紀羅馬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 I.,482—565,527—565年在位)制定的《羅馬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為藍本,頒布了「委託授權令」,(Licet iuris,或Mandat),該法令確認了選侯聯合會頒布的《諸侯決議案》中的主要內容,尤其強調在選舉國王時諸侯選舉的多數票原則,由此否決了教皇的批准權。

  路德維希的強硬態度在國內贏得廣泛的支持,他還進一步加強與英國王室合作,雙方簽訂一個有效期為7年的盟約,他公開支持英王爭奪法蘭西王位的繼承權。1338年9月初,路德維希在科布倫茨召開宮廷會議,邀請英王愛德華三世赴會,委任他為皇權在萊茵河左岸地區的總代理,所轄區域的社會各等級都有義務服從他的統治。這次帝國的宮廷會議還做出決議,如果教皇拒絕承認選侯們推舉出的國王,他們將推舉一位大主教或主教在羅馬之外的任何地方為新國王施加冕禮。路德維希四世在這次宮廷會議上明確宣布,教皇對其訴訟無效,帝國各個等級的臣民都有義務服從皇帝,凡違背《諸侯決議案》、侵害帝國財產和權利者都將給予處罰。1339年3月,路德維希四世在法蘭克福召開帝國會議,在此頒布《諸侯決議案》,並且附加新的內容,即如果教皇拒絕為多數選侯選出的國王加冕為帝國的皇帝,該國王可以在羅馬之外的任何地方,由任何一個大主教或者主教為其主持皇帝加冕禮,任何人都必須把這看作是帝國的法令來服從,須向選出的皇帝宣誓效忠,即使他受到革除教籍的處罰。1338年以後召開的一系列帝國會議、宮廷會議和等級會議都表明,自中世紀以來教皇干預和認可德意志國王和皇帝的政治傳統完全被否認。另一方面,市民的代表也被允許參加帝國會議和宮廷會議,他們是支持國王的新的政治力量,在帝國的政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與英國的聯盟並沒有為路德維希四世增添新的政治砝碼,反而導致新的國際政治勢力滲入到德意志的王位之爭中。1339年秋季,英國人進入法國的北部,波希米亞的國王與法國站在同一戰線。1340年6月,法國軍隊在康布雷與入侵的英國軍隊遭遇,受到重創,法王菲利普六世轉而請求德意志國王為其進行調停,路德維希四世把這看做是緩和與教皇關係的一個契機,希冀以此解除教皇對其絕罰。他單方面撕毀與英國的盟約,宣布剝奪愛德華三世在萊茵河左岸全權代理皇權的權利,並於1341年初與法國締結友好條約,次年秋派遣使團向教皇提出妥協性的建議。路德維希的示好並沒有達到與教皇和解的目的,無論是本尼狄克十二世還是他的繼任克萊門斯六世(Clemens VI.,1290—1352,1342—1352年在位)都無意赦免德意志國王,反而態度更加強硬,不僅一再重申對他提出的訴訟,還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赦免條件。與此同時,教皇還採取靈活的外交手段促成英法之間在1343年停戰,在國際事務中贏得更多的先機。

  路德維希四世在英法關係上的出爾反爾反而使他在帝國內失去原有的支持者。當他再次發出反對教皇干預的號召時不僅失去感召力,其王位也因此遭受到威脅,選侯們甚至告誡國王不能過於遷就教皇。路德維希四世一直試圖與哈布斯堡家族聯合起來抑制盧森堡家族勢力的增長,但這兩個家族卻因為雙方各自的利益相互妥協取得了諒解。1346年4月,美因茨的大主教菲爾內堡的海因里希三世因支持路德維希四世被教皇克萊芒六世免職,接任他的是拿騷的格拉赫(Gerlach von Nassau,1322—1371),這就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削弱了路德維希四世的政治力量。5月,出身盧森堡家族的特里爾的大主教巴爾杜因公開反對路德維希四世。7月11日,美因茨、科隆和特里爾的三位大主教以及波希米亞的國王、薩克森的公爵在倫斯選舉巴爾杜因的侄孫、盧森堡家族的卡爾四世(Karl IV.,1316—1378,1355—1378年在位)為德意志的國王,11月6日獲得教皇的認可,26日在波恩接受加冕禮。

  卡爾四世是波希米亞國王盧森堡的約翰的長子,少年時就讀巴黎,曾經是克萊芒六世在法國宮廷的住學門生(Zgling),更與法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他的第一任妻子布蘭卡·瑪格麗特(Blanca Margarete von Valois,1316/1317—1348)是法王菲利普三世的孫女、在法國頗具影響力的瓦盧瓦的伯爵卡爾一世(Charles I.,1270—1325)的女兒。卡爾四世年僅15歲時就被其父任命為波希米亞在義大利的總督,此後經常代表其父處理政務。他從不主張約翰國王向德意志皇帝妥協,並且積極維繫與教皇的友好關係。他利用與克萊芒六世的師生關係把布拉格主教區提升為大主教區,以此使波希米亞從美因茨大主教區分離出來。約翰國王因與法國結盟被捲入英法百年戰爭(Hundertjhriger Krieg)中,在1346年8月的克雷西戰役(Schlacht von Crécy)中陣亡。一年後的9月,卡爾四世被加冕為波希米亞的國王,他對抗路德維希四世的態度更加強硬。10月11日路德維希四世在狩獵時突發中風而亡,儘管此時的卡爾四世作為德意志國王的身份已獲得教皇的認可,選侯們依然按照他的要求,根據德意志的政治傳統於1349年6月17日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再次進行選舉,自1313年之後德意志重又有了無爭議的國王。7月25日,卡爾四世在亞亨接受國王的加冕禮。

  德意志的王位之爭導致帝國內政治分裂,邦君諸侯為維護自身的利益把自己的領地封閉起來,建立了邦國政權(Landesherrschaft),比較典型的是在東部地區,德意志騎士團在這個歷史時期成長為普魯士公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