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城市的繁興 一、城市的規模
2024-10-09 05:21:25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12世紀以後,德意志的城市規模分為四類。一類是有約千人左右的小城市,這些小城市中約有30%的居民依然還從事農業經濟活動,它們與村莊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有一個與城市法相關的市場。一類是有2000以下居民的中小城市,其中幾乎有一半的居民從事手工業活動。在這些小城市和中小城市中,通常在每周的某個固定日子開辦地區性的周市場(Wochenmarkt),以交換地區性的日常消費食品和日用品為主,此外還有當地手工業所需的經濟作物。有2000—5000居民的城市屬於中等城市,這類城市的經濟關係遠遠超越附近的周邊地區,供給城市居民的食品以及經濟作物來自其半徑約10—30公里的區域範圍。5000以上人口的城市是大城市,至14世紀中期之前,這類城市大約有20個,大多都位於交通極為便利的內陸河流航道和海路旁,如科隆、累根斯堡、斯特拉斯堡、漢堡、不萊梅等,或者是在中世紀德意志的幾條著名的黑勒之路上,例如多特蒙德、索斯特等。在這些大城市中通常都舉行年市(Jahrmarkt),一般是在復活節、聖誕節、聖靈降臨節等重要的基督教節日期間開辦。年市是集中交易大宗商品的地方,例如木材、紡織品、鐵製品等,此外還有遠程貿易的商品。
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是供給制的,需要為其提供糧食、奶酪、蔬菜、禽類和酒類。城市數量的增多,城市規模的擴大,所需生活必需品的量也大大提高,城市周邊鄉村從事的農牧生產不再僅僅是為了自給自足,他們運送到城市裡的農牧產品也不再是滿足自身需要之後的剩餘,鄉村的農業生產為城市市場生產交換的產品,農業經濟向交換型的經濟轉變。12世紀以後,德意志的遠程貿易不再僅局限於滿足對奢侈品的需要(Luxusbedarf),同時也越來越多地要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Grundbedarf),販運食鹽、木材、穀物、葡萄酒以及手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等大宗商品。進入14世紀以後,糧食貿易進入遠程貿易中,這就更加刺激糧食貿易的活躍。普魯士、波蘭、西里西亞以及德意志中部地區的糧食通過威克瑟河、奧德河、易北河運送到沿海的漢堡、羅斯托克、維斯馬、艾恩貝克等城市,再從這些城市輸出。另一方面,德意志本土的手工業也有很大發展,需要農業為其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如:用於紡織業的大麻、亞麻,用於染色的菘籃和茜草,用於釀造的葡萄和啤酒花,等等。在那些供需關係比較集中、往來比較自由、沒有苛重賦稅、同時還能受到王權司法審判權保護的年市場中發展出交易集市。交易集市通常都聚集在大城市,受到皇帝或者國王以及大貴族給予的保護。12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給予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市舉辦秋季交易集市的特許權,凡來秋季交易集市的商人都會受到皇帝的保護。與年市場相比較,交易集市最大的特點是其超越地區性。換句話說,交易集市通常是地區與地區商業貿易間的重要連接點,由此產生了今天在歐洲依然還有著很重要影響的交易集市城市(Messestadt),如上文提到的萊比錫、紐倫堡、慕尼黑、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等等。
開辦各種市場促進了城市規模的擴大。科隆市是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建立的城市,雖然在日耳曼人大遷徙時期衰弊,但因其是大主教的駐節地而存留下來。10世紀前後科隆市開始復甦,以萊茵河畔古羅馬時期的老城為基礎擴容,從最初的96公頃擴大到了約120公頃。947年,科隆市開始修建城市圍牆,施行城市自治。12世紀初,科隆市再次向外擴展。1106年,城市面積從原來的120公頃擴大到236公頃。1180年,科隆市重新修建城牆,城牆內的面積達到約400公頃,這個面積一直保持到19世紀初。科隆是中世紀德意志境內最大的城市。12世紀,德意志城市的規模普遍都有所擴大,同樣是大主教駐節地的斯特拉斯堡從15公頃的城市面積擴大到73公頃;馬格德堡於1150年建立時其城內面積是80公頃,13世紀擴大到110公頃;亞亨市的城市面積原來僅有8公頃,13世紀擴大到44公頃;奧格斯堡最初的城市面積是13公頃,在這個世紀擴大到46公頃;巴塞爾在11世紀時以教堂為核心的方圓半徑是8公頃,此後由於大小市場的開辦,半徑距離增加到15公頃。東進運動時建立的城市布蘭登堡市初期僅有32公頃,此後擴大到92公頃;內陸重要的貿易城市不萊梅的城市面積從12公頃擴大到49公頃。12世紀新建城市的範圍通常都是在20公頃左右,13世紀很多城市的面積都在100公頃上下。索斯特的城市面積從1179年起一直到1880年一直保持在101公頃。多特蒙德的城市面積在12世紀末期是81公頃;1192年維也納的城市面積是102公頃,13世紀則擴大到110公頃。一些地處重要貿易地位的城市面積甚至擴大十餘倍乃至幾十倍,例如獅子海因里希有目的地建立的呂貝克。呂貝克建立之初的城市面積僅有8公頃,隨著呂貝克貿易地位越來越凸顯出來,成為東北歐最重要的貿易城市,其城市面積也擴大到44公頃,13世紀更是擴大到107公頃。位於北海岸的布魯日1200年獲得開辦年市的權利,它的城市面積從原來的70公頃猛增到343公頃。12世紀下半葉,曾經是羅馬帝國重要橋頭堡的日內瓦成為阿爾卑斯山區重要交易集市城市,其城市面積也從80公頃擴大到644公頃。
二、城市的形態
城市規模的擴大及其經濟職能和政治功能的增強,致使城市的形態也發生明顯的變化,有了帝國城市、邦國城市(Landesstadt)和自由城市(diefreie Stadt)的區別。
所謂的帝國城市原是指在皇室領地內由皇帝本人建立和直接掌控的城市,12世紀中期以前,僅有亞亨和韋茨拉爾兩座帝國城市,隨著12世紀中葉之後城市的經濟作用和政治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施陶芬王朝的歷任皇帝和國王在其王室領地較為集中的德意志西南部以及圖林根和阿爾薩斯地區,以原來的城堡為基礎建立眾多帝國城市;此外,如漢堡、不萊梅等一些重要的貿易城市也都因皇帝(國王)授予的特許權轉為帝國城市。在這個歷史時期,也有一些城市從教會的掌控之中解脫出來成為自由城市,如呂貝克、科隆、烏特勒支、奧格斯堡、美因茨、沃爾姆斯、斯特拉斯堡、累根斯堡、巴塞爾等等。這些自由城市中有的又成為帝國城市,例如科隆市。進入13世紀以後,德意志的帝國城市增加到29座,而且諸如多特蒙德、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烏爾姆、羅騰堡、紐倫堡這些帝國城市管轄的區域範圍都很大,一般都超過城市自身的界限。德意志「大空位」期間以及在此之後,由於王朝更替的頻繁,王室家族的財產和帝國財產逐漸地被分離開,為了從城市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施瓦本的菲利普任國王期間把帝國城市典當給城市議會,以此獲得經費。施陶芬王朝之後,一些位於具有主權邦國領地內的帝國城市逐漸隸屬於邦國的邦君,成為邦國城市(Landestadt),帝國城市大幅度減少。14世紀以後帝國城市僅保有15座,它們被置於國王和皇帝的控制之下。
13世紀,德意志邦國的領地日益趨向於領土化,諸侯的首府城市(Residenzstadt)都轉為邦國城市,不僅如此,諸侯們為了從貿易和市場上獲得更大的利益,在其邦國境內建立眾多的邦國城市。地處萊茵河下游萊茵蘭東部地區的貝格原是一個伯爵領地,自奧托一世時期起領有這個伯爵領地的家族就是國王和皇帝的寵臣。13世紀初,貝格的伯爵阿道夫三世(Adolf III.von Berg,1176—1218)在第五次十字軍東征時喪生,他的弟弟科隆的大主教恩格爾貝特一世接管了貝格伯爵領地,將其併入科隆大主教區的轄區,貝格伯爵領地隨後上升為公爵領地。與此同時,大主教管轄的領地也領土化成為教會邦國,恩格貝特一世在公爵領地的威斯特法侖地區建立一系列的邦國城市,如阿滕多恩、布里隆、蓋瑟克、馬爾斯貝格等等。他的繼任莫勒那爾克的海因里希一世(Heinrich I.von Molenark,1190—1238)為了保障能夠從萊茵河下游地區獲利,也在其大主教轄區的邦國之內建立雷斯、克桑滕、德里茨、萊茵斯貝格、雷克靈豪森等城市。皇帝海因里希二世時期,他在萊茵河下游設立蓋爾登伯爵領地和克萊韋伯爵領地,分別分封給他的兩個兄弟。13世紀初,這兩個伯爵領地先後上升為公爵領地,並且逐漸地領土化成為邦國。在此期間,諸侯們把其邦國內的一些市場擴大為城市,哈爾德韋克、埃默里希、阿納姆等城市都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建立的。在克萊韋地區,一些古老的貿易城市也都轉變為邦國城市,諸如克萊韋、卡爾卡爾、格里特、丁斯拉肯、克拉嫩堡、奧爾索伊、比德里希等。此外,在一些地區還出現了一些具有邦國性質的城市,尤其是在沒有較大諸侯領地的西南地區。通常這些城市管轄的區域範圍都很大,其中管轄區域最大的是今天瑞士的首都伯爾尼。1191年,策林根的公爵貝特霍爾德五世(Berthold V.,1160—1218)建立伯爾尼。貝特霍爾德五世去世後策林根公爵領地被一分為二,伯爾尼市的市民利用這一機會通過鬥爭和贖買將之轉為自由城市。1298年,伯爾尼成為一個具有邦國領土主權性質的城市。
三、城市的象徵
13世紀以後湧現出來的帝國城市和邦國城市造就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市民。市民以行會和同業公會形式組織起來,是貿易以及手工業等城市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承擔者。隨著貿易和手工業在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他們不僅在城市內的政治地位越來越高,而且無論是在帝國還是在邦國的政治事務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隨著城市的大量出現以及市民階層的成長,新的城市文化也由此產生。城市文化並不是也不可能是完全世俗的文化,市民階層沒有完全置身於基督教化的社會之外,市民的精神生活及文化依然是基督教文化的組成部分,教堂依然是每個城市的精神文化中心。每一座古代存留下來的或者新建的城市裡都不會僅有一座教堂,教堂前面的廣場是從事商業活動、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也是活躍於各地的吟遊詩人們聚集的地方。中世紀的教堂並不總是用於宗教的目的,正如美國學者湯普遜所說的:「因為教堂是當地社會中的最大而又最好的建築物,又是一所大家都有一份共同利益的建築物,所以它用於許多世俗目的方面。」它可以是社會動亂時期人們的避難場所,又可以是和平年代社會活動的中心和商業貿易活動的中心。在位於弗賴堡市中心的大教堂的牆壁上,直至今天還能清楚地看到11世紀規範人們進行貿易交換時要遵守的規定,例如麵包的大小和重量、丈量的尺寸、度量衡的標準等等。在很多地方,教堂甚至還用於糧食、乾草以及葡萄酒和啤酒桶的存放,教堂被用於社會公共集會之地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城市的教堂大多是由市民出於對宗教信仰的虔誠而自願捐建的,因而在教堂的設計方面體現了市民對基督教的理解以及他們的宗教觀念,甚至可以這樣說,中世紀的城市是與教堂一起成長起來的。12世紀末期、13世紀初,在西歐開始出現一種清新的哥德式(Gotik)建築風格,哥德式建築風格主要集中體現於這個時期建造的教堂上,科隆大教堂是德意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科隆大教堂最早奠定的基石可以追溯到1世紀,6世紀30年代法蘭克的大貴族選擇科隆的教堂作為其安葬的墓地,教堂因此得以擴建。787年,查理大帝任命希爾德博爾德(Hildebold,?—818)為科隆的大主教,他在任期內把原有的教堂(Kirche)擴建為大教堂(Dom),873年9月27日,舉行大教堂的落成典禮。1164年6月23日,弗里德里希一世皇帝把從義大利帶回來的「三聖王」(Heilige Drei Knige)的遺骸贈送給科隆的大主教達瑟爾的雷納爾德(Rainald von Dassel,1114或1120—1167),為此,他再次擴建大教堂。13世紀初,大教堂的一些建築年久失修開始坍塌。1248年8月15日,在建築大師格哈德(Meister Gerhard von Rile,1210—1271)的主持下開始重建科隆大教堂。科隆市的市民成為大教堂建築的主要出資人,越來越獨立自主的城市市民把建造大教堂看作是自己城市榮譽的表徵,幾乎所有市民都力所能及地投入財力和人力,積極參與教堂建築,不惜耗費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教堂的入口處以及大殿內都裝飾有耶穌、聖母瑪麗婭、聖徒以及《聖經》中人物的雕塑,所有這些「都是一種供那些不識字的人了解的刻在石頭上的中世紀的百科全書」,從而成就了一座具有完美哥德式風格的教堂建築。
城市市民把自己建造的教堂看作是自身獨立的一種象徵,在建造教堂時傾注了自己的宗教情感。正如美國學者湯普遜所說的:「一所中世紀的大禮拜堂,是一個城市市民自豪的對象,也是一個規模宏大的社會企業,社會的所有各階層以及各種地位的人們都對此有興趣,無論在精神上,或在捐助它的建造費用上。」13世紀以後在德意志許多城市包括那些大主教的駐節地馬格德堡、特里爾、弗賴堡、哈爾伯施塔特、烏爾姆等城市中新建的教堂都是哥德式的,並且形成了一種不同於法國的德意志哥德式(Deutsche Sondergotik)建築風格特點。13世紀的哥德式大教堂通常都被視為所坐落城市的象徵,市民們把大教堂看作是自己生活城市的一種榮譽。也正是由於市民的參與,哥德式建築風格教堂中宗教人物的雕塑更具有現實感,被融入更多的世俗因素和色彩。哥德式這種新型的建築風格也對世俗建築,尤其是對作為城市政治中心的市政廳的建築有著深刻的影響。
四、城市世俗文化
城市市民生活以及活躍的市場和集市也為游吟詩人們提供展示技能的場所,繁榮了世俗文化,也湧現出一批撰寫韻文故事和愛情詩歌的世俗作家。這些世俗作家大多是出身於貴族家族的騎士,他們的文學作品通常也都被歸於騎士文學的範疇。但是,13世紀的騎士文學家都久住城市,他們的作品更多地代表和反映市民的情感和意識,較具代表性的是費爾德克的海因里希(Heinrich von Veldeke,1150或1190—1200)。海因里希出身於今天比利時費爾德克的一個小貴族家族,他從小接受過教士教育,能夠熟練地讀寫拉丁語,後來他成為施陶芬皇室一位封臣的侍從,居住在美因茨為其服役。海因里希是中世紀第一位使用德語寫作的作家,他善於把那個時代流行的一些拉丁語的史詩改寫為德語。他曾親身經歷過弗里德里希一世於1184年在美因茨舉辦的那場盛大的皇室慶典。或許是因為這場慶典給他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記,他用中世紀中期的德語(Mittelhochdeutsch)改寫法文版韻文故事《埃涅阿斯傳奇》(Eneasroman)。《埃涅阿斯傳奇》給他帶來極大的榮譽,德國後世學者對其給予很高的評價,稱之為德語地區第一部史詩經典巨著,費爾德克的海因里希被譽為是12世紀偉大的游吟詩人,是中世紀中期德文版宮廷韻文故事的創立者,是這種新的藝術形式的創立者。
這個時期德意志的世俗文學深受法國騎士文學的影響,尤其是受法國著名的抒情詩人特魯瓦的克雷蒂安(Chrétien de Troyes,1140—1190)的影響。艾森巴赫的沃爾弗拉姆(Wolfram von Eschenbach,1160或1180—1220)、奧厄的哈特曼(Hartmann von Aue,?—1210或1220)以及斯特拉斯堡的戈特弗里德(Gottfried von Straburg,?—1215)都是13世紀上半葉與費爾德克的海因里希比肩的世俗作家,他們被譽為中世紀中期德意志三大敘事詩人。沃爾弗拉姆曾在多個貴族的宮廷中服役,與萊茵河中游法蘭克的韋爾特海姆的伯爵們有密切的聯繫,此後他為薩克森的行宮伯爵赫爾曼一世(Hermann I.,1155—1217)服役,在這個期間他用中世紀中期德語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史詩《帕爾齊法勒》(Parzifal)。這部長篇史詩共有2.5萬行,分為16部,集宮廷體的敘事史詩(Epik)、愛情抒情詩(Minnelyrik)和英雄史詩(Heldendichtung)為一體。這部長篇史詩是根據特魯瓦的克雷蒂安創作的《帕爾齊法勒》寫成的,但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把世俗的愛情與尋找聖杯的宗教行為綜合在一起。史詩敘述的內容是,一個名叫帕爾齊法勒的笨人連自己的名字都搞不清楚,卻混沌不覺地踏上尋找聖杯的冒險之路。但是,他憑藉著真誠、樸實以及責任感做到了那些自詡為聰明的人所做不到的事情。最終他不僅成長為一個完美的騎士而且還獲得真正的愛情,承擔起保護聖杯的職責。後世學者給予《帕爾齊法勒》很高的評價,認為「它是但丁的《神曲》之外中世紀盛期最精妙、複雜、眼界最開闊的一部作品」,史詩中描寫主人公的心理路徑也被認為「自古希臘以來在西方文學中是第一次」。艾森巴赫的沃爾弗拉姆作出的貢獻是,他在創作長詩《蒂圖埃爾》(Titurel)時,為史詩的寫作開創了一種不同於成對連韻詩行形式的、新的詩節體形式,被稱為「蒂圖埃爾詩節體」(Titurelstrophe)。這種詩節體廣為流行,被同時代以及後世很多詩人採用。
奧厄的哈特曼在他的第一部敘事詩《哀訴書》(Klagebüchlein)中,所有16首抒情詩都採用隱喻性的對話體形式,對話的雙方是同一個人的身體和靈魂,談論的內容是如何贏得一位女子的芳心。這種靈魂與身體對話式的題材在當時的宗教詩歌中極為流行,不過哈特曼這部敘事詩的影響極為有限。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艾萊克》(Erec)以及《伊萬因》(Iwein),前者是根據特魯瓦的克雷蒂安以亞瑟王(Knig Artus)為主題的敘事詩《艾萊克和艾尼德》(Erec et Enide)創作的,後者講述的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幫助一位麻風病人的故事。哈特曼保存至今的作品中還有《可憐的海因里希》(Der arme Heinrich)和《格里高利或善良的罪人》(Gregorius oder Der gute Sünder)。哈特曼的作品比較注重於啟迪和教導的作用,力圖通過作品達到宣德勸善的目的,因此他的文筆更明晰、更直率。在斯特拉斯堡的戈特弗里德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十分注重道德倫理。戈特弗里德雖然不是出身於貴族家族,但是卻受過良好的教育,他的作品顯示出他具有淵博的學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以古希臘的雅典史詩為題材的《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戈特弗里德的作品現存的不多,但是與他同時代的敘事詩作家埃姆斯的魯道夫(Rudolf von Ems,1200—1254)給予他很高的評價。
埃姆斯的魯道夫出生於今天奧地利境內福拉爾貝格的一個極有勢力的貴族家族,他是13世紀20年代最多產的敘事詩詩人,而且他寫作的題材非常廣泛。他撰寫的《亞歷山大傳奇》(Alex and erroman)和《奧爾良的威廉》(Willehalm von Orlens)是有關英雄題材的史詩,歌頌的是騎士的美德。他根據從希臘語翻譯為拉丁語的文本中有關印度佛陀的傳奇撰寫了《巴拉姆和約薩法特》(Barlaam und Josaphat),從中世紀的一個基督徒的角度看待佛教。他的《世界紀年》(Weltchronik)是中世紀第一部德語版的世界編年史,遺憾的是因為他陪同康拉德四世國王遠征義大利時去世,這部世界編年史最終沒有完成。在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魯道夫的《善良的格哈德》(Der guote Gêrhart),他筆下的格哈德既不是古典時期的英雄人物也不是英勇的騎士,而是科隆市的一位商人,他同樣具有騎士所具備的高雅品質,而且仁慈、謙遜,甚至得到人們的愛戴要擁立他為英國國王,但被他本人拒絕。這顯然是一種杜撰,但卻反映那個時代社會對城市商人的評價。13世紀有關市民乃至農民的文學作品並不少見,一本署名為園丁韋恩赫爾(Wernher der Grtner)的詩體文學作品《邁爾黑爾姆布雷希特》(Meier Helmbrecht)在那個時期流傳較廣。這部作品中描寫的黑爾姆布雷希特是一個墨守成規、敬畏上帝、誠實的邁爾,但他的兒子卻很不安分,放蕩無忌,總是幻想著能過騎士的生活方式。但他最終不但沒有脫離所屬的社會等級,反而成為強盜,受到法律的處罰。奈德哈特(Neidhart)也是13世紀最具影響且多產的敘事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同樣流傳很廣,深得受眾的喜歡,很多人都模仿他的風格寫作,有了所謂的「奈德哈特文體」(Neidhart - Stil)。奈德哈特敘事詩中的人物大多是農民,因而又被稱為「鄉村詩作」(Drperliche Dichtung)。他的詩作通常按照季節分為夏季歌(Som merlieder)和冬季歌(Winterlieder)。夏季歌一般描述的是生活的快樂、愛情的喜悅,冬季歌則多是對生活中的抱怨。正是這些宮廷體、騎士體以及鄉村體敘事詩的繁榮和普及,促進了中世紀中期德語語言文字和語法的推廣,儘管中世紀中期德語還不是一種統一的語言,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而且在文字書寫方式和習俗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但它畢竟打破了拉丁語在文字和書寫方面的壟斷地位,為此後標準德語的創立奠定了必要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