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德意志的東進運動 一、向東部的殖民
2024-10-09 05:21:10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東進運動(Ostbewegung)是中世紀德意志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項拓墾運動,自7世紀起巴伐利亞人就開始以馬爾克的社會組織形式向東南部地區移居,在那裡進行墾荒。法蘭克王國時期設立的東部邊疆馬爾克,再次推動了巴伐利亞人從巴伐利亞公爵領地向東部的推進。巴伐利亞人將其領地的範圍推進到了今天地處東歐的斯洛伐克、匈牙利、布爾根蘭地區。向東部的殖民從一開始就是在王權和大貴族的主導和組織下進行的,這是因為9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已經不再有能夠進行分封或者繼承的土地,隨著人口以及生產力的增長,對土地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獲得土地的方式也不再是通過戰爭,而是有組織地拓荒殖民。德意志王國建立以來,向東擴張的腳步從未停止,955年8月,奧托一世在萊希費爾德平原戰勝強悍的匈牙利人,之後以易北河、薩勒河、納布河為西部一線,以易北河、奧德河以及沃爾達瓦河為東部一線,勾勒出德意志東部馬爾克的邊界,形成一個很大的三角地帶。同年10月,奧托一世再次在萊克尼茨河流域的戰役中大獲全勝,易北河東岸地區的斯拉夫人被迫臣服德意志。德意志的國王和諸侯們在這片區域內建築了眾多城堡,不僅藉助武力向斯拉夫人徵收苛重的賦稅,而且還通過在斯拉夫人地區進行基督教化增強其影響,在漢堡、不萊梅和馬格德堡設立了三個大主教區。
薩克森王朝時期德意志國王對東部地區的擴張以及在此地推行的基督教化,帶動了對東部的開發,與東部斯拉夫人比鄰的薩克森人也因為東部邊疆馬爾克伯爵領地和主教區的設立而渡過易北河向東部移居。這些移民獲得國王給予的特許權,在移居的地區砍伐森林、排乾沼澤、開墾荒地,由此拉開了向東部墾殖的大幕。10世紀,因為受到易北河東岸斯拉夫各部族的阻礙,德意志的東進運動放緩。983年,斯拉夫人的各部族結成了柳蒂齊同盟(Liutitzen),共同以武力反抗德意志,史稱斯拉夫人起義。起義者強占布蘭登堡和哈弗爾貝格,洗劫在卡爾伯的修道院,攻陷漢堡。德意志的諸侯聯合波蘭貴族與斯拉夫人作戰。海因里希二世時期,德意志改變與柳蒂齊同盟為敵的政策,1003年與其結成同盟。自此,東部地區在斯拉夫人的控制之下,德意志的東進也由此被畫上一個休止符,停滯長達近2個世紀。
12世紀,德意志的人口密度比9世紀時增長了3倍,自9世紀以來在各地不斷進行的拓荒活動不僅擴大了德意志境內的耕地面積,而且也促進了農業種植技術的進步和農機具的革新,農產品的豐富為商業的活躍和城市市場提供了豐富的商品和手工業原材料,德意志的手工業也因此有了很大的發展,奧格斯堡和烏爾姆的紡織業、紐倫堡的織呢業都在西歐市場上占有很大的份額。商業和手工業的活躍再次啟動向東部地區的拓荒運動,北德的封建諸侯掀起一個沿易北河和薩勒河向東北地區擴張的高潮。紹恩堡和霍爾斯坦的伯爵阿道夫二世(Adolf II.von Schauenburg und Holstein,1128—1164)組織紹恩堡領地的農民移居到易北河北部地區(Nordalbingien),他公開宣布,任何沒有土地的人都可以帶著家屬到這裡來領取最好的土地,這裡是穀物豐產、魚滿池塘的空曠鄉村。1134年,大熊阿爾布雷希特率領阿斯卡尼家族的成員和他的封臣挺進到埃爾茨山脈。1136年邁森的伯爵康拉德(KonradⅠ.,1098—1157)帶領著韋廷家族進入勞齊茨,在那裡建立勞齊茨馬爾克伯爵領地。下薩克森人移居到梅克倫堡和波希米亞,圖林根人挺進到更深入的地區,荷蘭人和佛蘭德人在布滿沼澤的波羅的海岸至布蘭登堡這個地區開闢了一個很大的殖民區域。
二、經營土地的新模式
在12世紀諸侯組織的東進運動中,大批德意志移民「帶著牛馬、帶著耕犁與貨車以及適合的工作人手」湧進了易北河以東地區。這些移民帶來了生產技術、農作和園藝的技術、改良耕種土地的方法。葡萄種植業就是隨著東進運動從德意志老區進入梅克倫堡、布蘭登堡、波莫瑞和西里西亞。這些移民在他們的遷徙地建立居民新村(Lokation),從易北河到波羅的海之間的所有斯拉夫人地區幾乎完全是薩克森人建立的城市、村鎮和基督教的教區。德國歷史學家們估算,在德意志東進的整個時期,新殖民地區大約建立了約6000—7000個村莊,如果每個村莊平均有10個農戶的話,那麼大約有28萬人從德意志遷移到此。諸侯在新移民中指定村長(Lokator)進行管理,村長通常還享有最底層的審判權、磨坊權(Mühlenrecht)、售酒權(Schankrecht)。諸侯為移民分配要開墾的荒地,組織他們修建排水設施、耕種土地。實際上,這個所謂的村長相當於一個土地的租賃者(Verpchter),他享有對土地的支配權,可以把土地的用益權分配給那些願意墾殖的人,這種新的經營土地的方式改變了農業生產的結構。首先,被分配的土地不再是傳統的長條地,而是一塊面積約24公頃至32公頃左右的連成片的橢圓形塊地,這就使耕種者不再受輪作制耕種模式下長條地所固有的種種約束,他們可以自行決定在塊地上播種莊稼的種類,根據季節自行決定播種和收割的時間。其次,這種塊地有利於三圃制耕作方式的推廣,土地的收益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從這個時期的原始資料中可以得知,通常承租者(Pchter)要交給村長的地租是莊稼收成的12%,或者是在扣除種子以後收成的15%—18%。這種新的土地和生產者的關係改變了原有的莊園制的土地和生產者的關係,耕種土地的自主性是人身獲得自由的最基本的條件,土地承租者藉此衝破了人身依附的關係。自主性的生產方式極大地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租賃者的收益也大幅度上漲。再有就是,無論是土地租賃者還是承租者都享有對租賃土地或者承租土地的繼承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他們從土地獲得收益的穩定性,可以通過經營盈餘獲得更大的盈利。
拓荒地區這種新的租賃制的土地經營方式使土地的所有者無論在什麼樣的年景都能保證得到租金收入,它也使農民能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他們不再是被動地受封建領主驅使的「生產工具」,而是能夠完全主宰自己的自由人。租賃制把實物地租和徭役地租轉變為貨幣地租,承租土地的農民也因此有了管理和支配自己生產產品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解除了他們與封建主之間的人身依附關係,農民的法律地位由此得到改善。德國歷史學家認為,德意志的東進運動無論是從法律的角度還是經濟的角度,都在農村中形成一種新的社會關係模式,即農民的依附性大大減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民有了個人的自由;二是他們有了可以繼承的財產權;三是為維護可以繼承的財產他們參與共同體關係的構建。
拓荒地區土地所屬關係和經營方式的改變,以及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果反饋到了德意志原有的封建領地,不僅吸引更多的農民遷往新開墾地區,而且德意志本土的莊園制經營方式也受到很大的衝擊。租賃式的經營方式反饋到德意志本土,在越來越多的地區盛行,特別是在萊茵河下游和威斯特法侖地區,幾乎所有大領地的土地都被分成小塊土地租賃給農民,小農耕作的社會生產形態在農業生產活動中逐漸成為主體。與莊園制的土地經營方式相比較而言,租賃制的小農耕作是一種自由的勞動方式,它使生產者完全能夠根據現有資源的條件選擇生產的範圍,盡其能力生產,實現最大化的收穫,使收穫大大超過農民自身消費所需的數量,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打破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模式,促進了農業產品之間的交換。
三、貿易新區的形成
驅使這次東進的動力不僅是對土地的渴求,而且還有對波羅的海貿易的需要。北海和波羅的海的海上通路使北德的城市向東連接與俄國、波蘭、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貿易關係,向北連通與英國、佛蘭德和布拉班特的交通,在中世紀的歐洲形成繼地中海貿易區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區。但從10世紀起,丹麥人一直壟斷著波羅的海的海上貿易,為了能從丹麥人手中奪取波羅的海的貿易權,占據國際貿易重要的一席之地,北德的封建諸侯有組織、有目的地向東部斯拉夫人居住的波蘭和波羅的海東岸地區殖民。東部殖民運動中農業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商業的活躍,尤其是12世紀中葉以後,德意志的商人跟隨著向東部進發的拓墾殖民者東進,在德意志諸侯建立的城市中擴展商業活動。
12世紀初,維爾夫家族在德意志王位爭奪的鬥爭中失勢,只保留了薩克森和巴伐利亞公爵領地。薩克森和巴伐利亞的公爵獅子海因里希以這兩個公爵領地為基地,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他積極支持市民的自治運動,扶持工商業,建立了布倫瑞克、諾伊堡等城市作為貿易的中心。與此同時,他還控制漢堡、不萊梅等重要的貿易城市,逐步地取代丹麥人對波羅的海的貿易壟斷地位。1125年前後,薩勒河畔的哈雷市是從波羅的海到東進殖民地區商業通路的一個重要交易中心,德意志的商人可以從這裡沿薩勒河下行至易北河,再下行至哈弗爾河河口到達波羅的海海沿岸的斯德丁市和沃林市,還可以沿哈弗爾河上行至橫貫梅克倫堡和前波莫瑞地區的佩內河。呂貝克原是斯拉夫人的一座炮台,1143年紹恩堡和霍爾斯坦的伯爵阿道夫二世(AdolfⅡ. von Schauenburg und Holstein,1128—1164)以這座炮台為基點建立起一座城市,這是在波羅的海海岸的第一座德意志城市,以此作為與斯拉夫人進行貿易的商埠。1157年,阿道夫二世與呂貝克市民發生衝突,他堅決拒絕了市民的政治要求,不惜將該城化為灰燼。1158年,戰勝了阿道夫的獅子海因里希在被焚毀城市的原址上重新建立呂貝克,一方面是作為進一步東擴的據點,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證德意志商人在波羅的海貿易區的利益。不久呂貝克就成為海上貿易的中樞,是波羅的海地區非常重要的一座商業中心城市,保證了德意志商人對波羅的海貿易的控制權。呂貝克是波羅的海貿易的集散地,英國、丹麥、瑞典、挪威以及俄羅斯的商船都匯集於此,以呂貝克為中心在其周邊地區又興建了多個貿易城市,濱臨波羅的海的羅斯托、維斯馬、居斯特多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1300年左右,在波美拉尼亞地區奧德河的兩岸,新建的德意志商人的城市多達38座。斯拉夫的封建諸侯也以積極的態度促進城市的建立,布蘭登堡,施潘道、柏林以及奧德河畔的法蘭克福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的,這些新建立的城市中施行德意志的城市法,允許德意志的商人用呂貝克的城市法管理新建的市政。
德意志的商人還大批地湧入東部斯拉夫人建立的城市。1227年,波蘭的斯瓦托波克公爵(Swantopolk,1195—1266)在他的城堡但澤劃分出了一個德意志商人的居住區,在這個居住區內德意志商人有自己的行政長官。諾伊馬克特是最先獲得斯拉夫諸侯給予特許權的城市,該城施行的是馬格德堡的城市法。布雷斯芬是起始於紐倫堡經希拉格、桑恩到達但澤這條遠程貿易商路中的一個重要樞紐,1241年為蒙古人所毀,此後斯拉夫諸侯以馬格德堡為模本重建了布雷斯芬。自13世紀初以後的一個半世紀裡,在薩勒河和易北河之間新建立170座城市。在歐洲再沒有哪一個地區在這個時間段建立如此多的城市。同樣是在這一個半世紀裡,在西里西亞也建立120座城市,新出現1200餘個村莊。這些城市往往都保持著原有的斯拉夫地名,它們基本都以商業活動為主,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以礦業為主的城市。12世紀下半葉,西多派修道院的修道士們最先在埃爾茨山區發現銀礦石和金礦石,他們從哈茨山的礦區招募大批的礦工到此開採。這些礦工不僅帶來熟練的採礦技術,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被賦予自由開採礦山的權利。在這些新開發的礦區附近逐漸興起一些德意志礦工的居住區。在這同一時期,匈牙利的王公們也以優惠的條件吸引薩克森的礦工,在特蘭西瓦尼亞就有數以千計的礦工來自圖林根等地。
13世紀上半葉,德意志的騎士團作為一種新的因素加入到德意志的東進運動中。1211年,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亞斯二世請騎士團的大團長赫爾曼幫助他抵禦庫曼人的進攻,雖然事後由於安德烈亞斯二世食言,他們沒有得到被許諾的領地,但是卻為騎士團從東方向歐洲波羅的海地區的轉向提供了有利的契機。羅馬教廷也沒有忽視這片尚未基督教化的地域,教皇因諾森三世於1255年招募十字軍,大規模地征討斯拉夫人,騎士團是當仁不讓的主力。緊接著德意志皇帝也把手伸向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以及愛沙尼亞等遙遠的北方,騎士團同樣是皇帝藉助的軍事力量。各種勢力的介入帶來它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各種勢力都在藉助騎士團,各自都給騎士團諸多的特許權,為它提供了建立獨立的封建邦國的可能和機會。
1230年,波蘭的馬索維恩公爵康拉德(Konrad von Masowien,1187—1247)意欲攻打普魯士人,他與德意志騎士團的赫爾曼立約,騎士團幫他攻占了普魯士後將會得到托倫和赫翁諾之間的一大片領地,這樣騎士團在東擴之地有了自己的實際領地。德皇弗里德里希二世認可公爵與騎士團之間的協約,並給予赫爾曼對所得到的領地有最高領土權,他享有和帝國內其它邦國君主同樣的權利。也想在波羅的海地區建立勢力範圍的教皇格雷戈爾九世不甘落後,積極拉攏騎士團,他於1234年頒布通諭,宣布騎士團的領地是聖彼得的財產,受教皇宗教法權的保護,把其作為采邑分封給騎士團。通過這個特許權騎士團被免除了對德皇的封建義務,成為一個較為獨立的騎士團王國。
有了實際領地的騎士團繼續向外擴張,占領整個普魯士,並窺伺著立沃尼亞。早在1180年,北德的一些傳教士就和呂貝克的商人一起進入立沃尼亞,1199年不萊梅的大主教阿爾貝特到此設立主教區,1201年在里加設立大主教區,同時還捐資成立聖劍騎士團。1214年,聖劍騎士團占領愛沙尼亞,然而它在1236年與立陶宛和拉脫維立亞的聯合軍的戰鬥中慘敗,不得不投靠德意志騎士團。德意志騎士團把聖劍騎士團的領地與自己的領地連成一片,在波羅的海的東岸和南岸建立一個較為強大的獨立的騎士團王國。騎士團在維斯瓦河以東地區建立大約上千個為其納稅的村莊,占據約有兩百萬人口範圍的農村,德意志騎士團還曾一度擁有托倫、柯尼斯堡、庫姆、馬林堡、梅梅爾等50餘座城市。騎士團的首領把持著政治、經濟、司法和宗教大權,所有主教和其它教會職務均由騎士團的神甫擔任。世俗的各種權利使騎士團完全丟棄成立之初時的原則,雖然加入騎士團的成員依然要例行公事般地發三項誓願,但事後都將其置於腦後。1263年,教皇給予騎士團直接參與經商的特許權,德意志騎士團與北德的漢薩城市同盟聯合起來,控制了波羅的海的海上交通要道,壟斷了海上貿易。
在德意志的東進運動中西多派修道院同樣是一個不應忽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