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施陶芬家族的政治目的 一、王位更替的亂象
2024-10-09 05:20:48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沃爾姆斯協議》簽訂之後,王權與諸侯之間的矛盾和對立沒有絲毫緩解,在德意志的東部邊疆地區,薩利爾王朝的反對派首領、薩克森的公爵不斷地擴大和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1123年,艾倫堡的伯爵海因里希二世(HeinrichⅡ.,1103—1123)去世,格羅伊奇的伯爵維普雷希特(Wiprecht von Groitzsch,1050—1124)通過賄賂從海因里希五世皇帝那裡獲得了隸屬於海因里希伯爵的邁森和勞齊茨這兩個伯爵領地的封授。維普雷希特曾是海因里希四世的寵臣,他曾在1080年堅定站在海因里希四世一邊與對立派國王魯道夫進行鬥爭,此後又多次參與反對教皇格雷戈爾七世的鬥爭,1084年新教皇選舉時他也為海因里希四世對樞機主教團的施壓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自1106年以後,維普雷希特轉而效忠於海因里希五世,參與反對其父的爭鬥。與維普雷希特不同的是,薩克森的公爵洛塔爾則反其道而行之,他一直在試圖排斥王權對其領地的干預,任命阿斯卡尼家族的大熊阿爾布雷希特(Albrechter der Br,1100—1170)為勞齊茨伯爵領地的新伯爵,把邁森分封給貴族世家韋廷的康拉德一世(KonradⅠ. von Meien,1098—1157),由此更加鞏固了其在薩克森地區以及德意志東部邊疆地區的政治勢力,也因此在東部地區更加排斥德意志皇權以及其他政治勢力的進入,拒絕對其管轄區域的干涉。
德意志的西部地區與法國接壤,因為與英國國王亨利一世(HenryⅠ.,1068—1135,1100—1135年在位)女兒瑪蒂爾德的婚姻,海因里希五世被捲入英法之間的爭奪。自從1066年諾曼公爵征服者威廉(Wilhlem der ErobererⅠ.,1027或1028—1087,1066—1087年在位)率領諾曼親兵征服英倫三島之後,英國國王就具有了雙重身份,他既是英國的君主,同時也是法國國王的封臣。征服者威廉臨終前把英國的王位傳給次子威廉二世(WihlemⅡ.,1056—1100,1087—1100年在位),把諾曼第公國傳給長子羅伯特二世(RobertⅡ.,1054—1134),小兒子亨利一世(HenryⅠ.,1068—1135,1100—1135年在位)分得5000磅的銀子。1100年,威廉二世去世,聞訊返回的羅伯特在途中成了亨利一世的階下囚,此後亨利一世順利地登上英國的王位,並把諾曼第公國劃歸為英王的財產。但諾曼第公國從建立之初就臣服於法國國王,法王菲利普一世(PhilippeⅠ.,1052—1108,1060—1108年在位)也從未想放棄這個大公國。1108年,路易六世(LuoisⅥ.,1081—1137,1108—1137年在位)繼位,他對諾曼第公國採取強硬的政策,與亨利一世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甚至演化為公開的軍事衝突。亨利一世雖然有眾多的子女,但合法婚生子女只有德意志的皇后瑪蒂爾德,換句話說,瑪蒂爾德是英國王位當然的直接繼承人。因此,在英法衝突中,海因里希五世態度鮮明地支持英王。1124年夏季,海因里希五世率大軍逼近梅斯進攻法國,對法國造成很大的軍事威脅。法王召集旗下所有封臣組成了6萬王室大軍,準備在梅斯與德國軍隊交戰。法王能迅速組織起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完全出乎海因里希五世的意料,他不得不從梅斯撤回德意志。
1125年5月,年僅39歲的海因里希五世因病辭世,沒有子嗣的皇帝臨終前指定他的外甥、施瓦本的公爵、施陶芬家族的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Ⅱ.,1090—1147)為法定繼承人。然而,海因里希五世的遺願未能實現,遭到了美因茨的大主教阿達爾貝特的堅決抵制。阿達爾貝特是海因里希五世的掌璽官,他是德意志在政務決策時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同時他還是羅馬教皇卡利斯特二世委派在德意志的教皇使節,在簽訂《沃爾姆斯協議》時起過決定性的作用。在阿達爾貝特的呼籲和力主之下,8月24日在美因茨召開選舉新國王的大會,眾多諸侯參加大會。會議期間,薩克森、施瓦本、巴伐利亞、法蘭克四大公爵領地的世族家族各自派出10名代表組成了一個四十人委員會,委員會提出了三位王位候選人:施瓦本家族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奧地利巴本貝爾格家族的利奧波德三世(LeopoldⅢ.,1073—1136)以及薩克森公爵洛塔爾三世(LotharⅢ.,1075—1137,1133—1137年在位)。美因茨大主教阿達爾貝特在巴伐利亞公爵黑人海因里希(Heinrich der Schwarze,1075—1126)的支持下操縱整個選舉,薩克森公爵洛塔爾最終登上德意志的王位,9月13日在亞亨舉行國王加冕禮。這次通過諸侯選舉確立新國王的方式,再次強調了德意志王國建立之初的政治傳統,諸侯選舉的程序否定了王位的血緣繼承。戴上王冠的洛塔爾三世立刻將登基的消息致函教皇洪諾留二世(HonoriusⅡ.,1060—1130,1124—1130年在位),請求教皇給予認可。
諸侯選舉產生的國王與海因里希五世指定的繼承人的錯位首先涉及王室財產的歸屬問題。薩利爾家族長期把持著德意志的王位,同時也占有著王室的領地財產,因此王室領地與其家族的領地幾乎混為一體。海因里希五世臨終前把王室領地以及家族領地一起交給他指定的繼承人弗里德里希二世。新國王洛達爾三世登基後向弗里德里希二世索要王室領地,並且強調,由於薩利爾家族沒有繼承人,其家族的所有領地財產也都應該歸屬王室。1125年11月,洛塔爾三世在雷根斯堡召開的王室會議上要求施陶芬家族把王室領地從其家族領地中剝離出來交與國王。已經失去王位的弗里德里希二世極不甘願把他管理的王室財產拱手相讓,再三強調他合法繼承人的身份,拒絕洛塔爾三世的要求。為此,洛塔爾於12月對其宣布剝奪法律保護令(Reichsacht)。1126年1月,越來越多的諸侯聚集在戈斯拉爾準備對施陶芬發起武裝進攻,戰爭一觸即發。1127年夏,洛塔爾三世親率大軍圍攻薩利爾王朝時期重要的皇室城市紐倫堡。施陶芬家族在施瓦本和法蘭克貴族們的支持下頑強抵抗,他們甚至在被圍困的紐倫堡集會另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弟弟、剛從耶路撒冷朝聖返回的康拉德三世(KonradⅢ.,1093—1152,1138—1152年在位)為對立派國王。
康拉德三世是法蘭克的公爵,曾任維爾茨堡的主教,在德意志西南部地區的貴族們中享有較高的聲譽。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康拉德三世於1128年夏季前往倫巴底,試圖接管瑪蒂爾德女伯爵的遺產,儘管沒有如願但卻戴上義大利的王冠。然而,康拉德三世的義大利之行並沒有如他所期望的獲得更多的支持,反而為對手提供了有利的局勢。1129年12月,洛塔爾三世的軍隊攻下皇室的重鎮施派爾,1130年秋季,經歷長期圍困之後的紐倫堡最終成為國王的戰利品。為了保存施陶芬家族的其他領地,1134年3月,弗里德里希二世向洛塔爾三世國王宣誓效忠,次年,康拉德三世也臣服洛塔爾三世。
洛塔爾三世雖然在與施陶芬家族的爭鬥中贏得勝利,但不料後院起火。在薩克森領地內的爭鬥逐漸升級,並且由此逐漸形成了新的較為強大的貴族勢力。阿斯卡尼是古日耳曼人中的一個部族,民族大遷徙之後定居在薩克森東部地區,德意志王國建立後,這個古老的部族雖然成為德意志的貴族家族,但直到1036年這個家族才在文字史料中第一次出現。12世紀初,該家族的大熊阿爾布雷希特被洛塔爾三世提升為薩克森東部邊疆地區的伯爵。自10世紀中葉起,阿斯卡尼家族所在的哈弗爾蘭地區就一直處於德意志與斯拉夫人拉鋸式的爭奪中。位於哈弗爾河岸邊的布蘭登堡是查理大帝時期為鎮守東部邊疆在該地區修建的城堡,是易北河與波羅的海區間的一個戰略要地。奧托大帝於936年在這個地區設立了東部邊疆馬爾克伯爵領地。1127年,斯拉夫人普利比斯拉夫(Pribislaw,1075—1150)占據布蘭登堡,控制了哈弗爾蘭地區的政治權力。12世紀初,在洛塔爾三世扶持下,上升為伯爵的大熊阿爾布雷希特在東部邊疆地區多次鎮壓了斯拉夫人的起義,與此同時他還採取靈活的懷柔政策,與普利比斯拉夫建立友好關係,阿斯卡尼家族的勢力範圍擴大到與布蘭登堡地區西北部接壤的普里格尼茨地區。大熊阿爾布雷希特勢力的迅速增長令洛塔爾三世深感不安,為此他加強了在東部邊疆地區非常重要的馬格德堡大主教區的控制,1126年任命他非常信任的、與羅馬教會有著密切關係的克桑滕的諾貝特(Norbert von Xanten,1080或1085—1134)為該大主教區的大主教,以此削弱大熊阿爾布雷希特在東部邊疆地區的政治影響。不得不有所收斂的大熊阿爾布雷希特,重又對洛塔爾三世忠心效力,積極支持洛塔爾三世的首次義大利之行,大熊阿爾布雷希特也因此於1134年獲得德意志北部邊區普勒茨考伯爵領地的采邑權。自此,阿斯卡尼家族更加鞏固了在德意志東部地區的政治地位,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自德意志王國建立以來,與羅馬教會的關係就是德意志國王無法忽視的一個重要政治問題,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德意志國王的內外政策。1130年2月14日,洪諾留二世去世,羅馬樞機主教團因新教皇的候選人問題產生分歧,少數力主教會應繼續改革的青壯年派的樞機主教們推舉聖安傑拉的格雷戈爾為教皇,稱因諾森二世(InnocenzⅡ.,?—1143,1130—1143年在位),但多數樞機主教們則推舉樞機主教彼得為教皇,稱阿納克勒特二世(AnakletⅡ.,1090—1138,1130—1138年在位)。彼得出身於羅馬城改宗基督教的猶太家族,自11世紀中期起,該家族因出資支持羅馬教會的改革在羅馬城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影響力逐漸增強。彼得本人曾是克呂尼修道院的修道士,並以此身份在巴黎大學學習神學,帕斯卡利斯二世教皇曾任命他為樞機主教。由於該家族在羅馬城內的影響力,阿納克勒特二世在羅馬獲得廣泛的支持,並且以提升西西里公爵領地為西西里王國為條件,獲得新提升的西西里國王羅格二世(RogerⅡ.,1095—1154,1130—1154年在位)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支持,這就迫使教皇因諾森二世不得不到羅馬城以外尋求承認和支持。
法國西多修道院的院長克萊爾沃的貝納爾(Bernhardvon Clairvaux,1090—1153)給予因諾森二世極大的支持。貝納爾是12世紀最有影響的一位基督教神學家,在那個時代被譽為「無冕教皇」,在他的遊說下英國國王和法國國王都先後承認因諾森二世為合法教皇,他創立的西多派修道院(Zisterzienserorden)也都給予因諾森二世堅決的支持。幾乎是勢均力敵的兩位教皇都力圖拉攏德意志國王洛塔爾三世,獲得他的支持,貝納爾的影響力在這個天平上為因諾森二世增加了一個籌碼。1130年10月,洛塔爾三世在維爾茨堡主持召開宗教會議,經過馬格德堡大主教諾貝特的積極活動,與會的德意志的主教、大主教們一致決定承認因諾森二世為合法教皇。1131年3月,洛塔爾三世與因諾森二世和貝納爾在列日會晤,洛塔爾三世像法蘭克時期的國王皮平一樣,親自出迎到訪的教皇,扶其上馬,為其手挽馬的韁繩,行牽馬禮(Stratordienst),表示對其服從。洛塔爾三世允諾將親自護送教皇返回羅馬,條件是教皇要在羅馬為其戴上德意志皇帝的皇冠。1132年夏季,仍然處於與施陶芬家族爭鬥中的洛塔爾三世親率一支人數不多的軍隊護送因諾森二世返回羅馬。在羅馬,洛塔爾三世與因諾森二世再次就德意志君王對主教的授職權的問題以及瑪蒂爾德女伯爵的遺產歸屬問題討價還價,雙方最終相互妥協達成協議,羅馬教會掌有對主教、大主教的任免權,德意志君主則享有授予當選者經濟收益權的權利;瑪蒂爾德的遺產作為教皇的財產封授給巴伐利亞的公爵、洛塔爾三世的女婿、韋爾夫家族的驕傲者海因里希(Heinrich der Stolze,1102或1108—1139),接受分封的海因里希要向教皇行封臣禮。教皇對驕傲者海因里希封授的意圖顯而易見,通過這份遺產換取能夠在羅馬城外可以支配的軍事力量;但相比較而言,教皇的封授對韋爾夫家族的意義似乎更大,極大地提升了該家族在德意志帝國的經濟實力和政治權力,為此後韋爾夫家族參與王位競爭埋下伏筆。
加冕後的洛塔爾三世在與施陶芬家族的爭鬥中獲得了先機,迫使其不得不放棄敵對的態度,這就使洛塔爾三世有精力集結力量消除德意志東部和北部邊境地區斯拉夫人以及丹麥人造成的威脅。洛塔爾三世藉機插手丹麥的王位之爭,迫使丹麥國王對其稱臣;把奧得河以東的波莫瑞地區封授給波蘭公爵博萊斯瓦夫(BoleslawⅢ.,1085—1138),穩定了這個地區的局勢。洛塔爾三世還在貝納爾的鼓動下伺機奪取西西里王國的王冠,1136年夏他再次率軍進入義大利,義大利北部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敞開大門迎接德意志皇帝的到來。然而,此時正避難比薩的因諾森二世教皇卻因為阿普利亞的封授問題與躊躇滿志的皇帝產生了分歧,新一輪的政教衝突一觸即發。1137年12月3日,身在義大利的洛塔爾三世突染重病,不久客死義大利,臨終前指定他的女婿、巴伐利亞的公爵、韋爾夫家族的驕傲者海因里希為其王位的繼承人,同時還指定他繼承薩克森公爵領地,加之在此之前繼承的瑪蒂爾德女伯爵在義大利的財產,驕傲者海因里希成為當時德意志最強大的諸侯。在羅馬教廷站穩腳跟的因諾森二世教皇堅決反對海因里希為德意志的合法國王,王位之爭由此再現。1138年3月7日,特里爾的大主教阿爾貝羅乘美因茨和科隆的大主教區均空缺大主教之際,在科布倫茨召集施陶芬家族的支持者們推舉康拉德三世為德意志國王。3月13日,阿爾貝羅以教皇使節的身份在亞亨為新選舉的國王舉行加冕禮,開始了德意志歷史上的施陶芬王朝。
二、登上王位的施陶芬家族
康拉德三世的登基雖然是少數諸侯選舉的結果,但卻很快就得到較為廣泛的承認,甚至驕傲者海因里希也沒有提出任何異議,他放棄對王位的要求,交出王冠、權杖和寶劍等王權象徵物(Reichsinsignien)。但驕傲者海因里希的妥協並沒有換來新國王康拉德三世的信任,他執政後推行的首要政策是削弱韋爾夫家族的實力。1138年7月,康拉德三世在維爾茨堡召開帝國會議,以驕傲者海因里希拒不向國王宣誓效忠為由,對其宣布剝奪法律保護令,同時收回薩克森和巴伐利亞兩個公爵領地的采邑權,把薩克森公爵領地的采邑權封授給大熊阿爾布雷希特,把巴伐利亞公爵領地封授給國王同母異父的弟弟、巴本貝爾格家族的利奧波德四世(LeopoldⅣ.,1108—1141)。不僅如此,康拉德三世還收回驕傲者海因里希的弟弟韋爾夫六世(WelfⅣ.,1115—1191)在義大利北部的圖斯策恩伯爵領地。
康拉德三世採取的這一系列強硬的措施激化了施陶芬家族與韋爾夫家族之間的矛盾,將兩個家族之間埋藏已久的爭奪王位的暗戰演化為公開的武裝衝突。然而,這場在薩克森的武裝衝突因驕傲者海因里希於1139年10月20日突然辭世無果而終,他的岳母、洛塔爾三世的遺孀麗興扎(Richenza von Nor the im,1078或1089—1141)掌管了韋爾夫家族,驕傲者海因里希10歲的兒子獅子海因里希(Heinrich der Lwe,1129或1130—1133或1135)繼承了薩克森公爵的頭銜。1142年5月,大熊阿爾布雷希特在法蘭克福召開的一次諸侯會議上表示不再與獅子海因里希爭奪薩克森公爵領地。大熊阿爾布雷希特由此獲得了在德意志北部邊界地區的領地;獅子海因里希也因放棄了對巴伐利亞公爵領地的要求,從而得到合法繼承薩克森公爵領地的認可。
施陶芬家族最重要的一個支持者是奧地利的巴本貝爾格家族,海因里希五世皇帝的妹妹阿格內斯(Agnes von Waiblingen,1072—1143)的第一次婚姻把施陶芬家族與薩利爾家族聯繫在一起,她寡居後改嫁巴本貝爾格家族的利奧波德三世(LeopoldⅢ,1073—1136),第一次婚姻的後代弗里德里希二世和國王康拉德三世與第二次婚姻的後代巴本貝爾格公爵海因里希·雅索米爾戈特(HeinrichⅡ. Jasomirgott,1107—1177)以及巴伐利亞的公爵利奧波德四世是同母異父的兄弟,施陶芬家族與巴本貝爾格家族之間有了較為密切的親緣關係。1142年,海因里希·雅索米爾戈特與洛塔爾三世的女兒格特魯德(Gertrud von Sachsen,1115—1143)結成婚姻關係,但因為格特魯德難產去世,這段婚姻僅持續一年,海因里希·雅索米爾戈特鰥居,隨即迎娶了拜占庭皇帝馬努伊爾一世(ManuelⅠ.Komnenos,1118—1180,1143—1180年在位)的侄女西奧朵拉(Theodora Komnena,1134—1184)為妻。這一連串的政治婚姻把巴本貝爾格家族與施陶芬家族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巴本貝爾格家族是後者在德意志南部地區權力的重要支柱,也是與韋爾夫家族競爭的主要對手。
1144年12月,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在東方建立的十字軍國家愛德沙伯國淪陷,耶路撒冷公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伯國這三個十字軍國家也面臨著覆滅的危險,它們再次向西方提出求救請求。新當選的教皇歐根三世(EugenⅢ.?—1153,1145—1153年在位)呼籲法國國王路易七世(LouisⅦ.,1120—1180,1131或1137—1189年在位)再組十字軍,法王積極響應,於1145年聖誕之際宣布將親率十字軍前往聖地。歐根三世教皇的老師克萊爾沃的貝納爾為徵募十字軍遊說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在其鼓動下,德意志的國王最終於1146年12月27日宣布組建十字軍,次年3月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的王國會議上宣布,在十字軍向東方進軍期間禁止在德意志境內以任何理由進行私戰,實行普遍的和平。在國王的要求下,與會的諸侯同意選立其年僅10歲的兒子海因里希(六世)(HeinrichⅥ.,1137—1150,1147—1150年在位)為共治王,作為德意志王位的繼承人,國王遠征期間由美因茨的大主教海因里希(Heinrich Felix von Harburg,1080—1153)為攝政王,主管國內政務。國王的號召獲得德意志諸侯的響應,不僅支持國王的諸侯,而且國王的反對派韋爾夫六世也參加了東征的十字軍。獅子海因里希以征討斯拉夫人為藉口拒絕參加十字軍,同時也暫時擱置了歸還巴伐利亞公爵領地的要求。1147年5月,康拉德三世率領德意志的十字軍與法王路易七世率領的法國十字軍同時向耶路撒冷進發。兩支十字軍先後在東方慘敗,康拉德三世在戰鬥中受傷,在拜占庭度過兩個冬天之後,1149年春返回德意志。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雖然失敗了,但這次十字軍東征卻轉嫁了德意志境內諸侯為爭奪領地相互之間進行的內戰。獅子海因里希沒有參加遠征東方的十字軍,與丹麥和波蘭的諸侯一起組織十字軍,共同征討居住在易北河東岸的文德人(Wenden),由此拉開德意志諸侯大規模、有計劃、有組織地向東部殖民的序幕。
從東方返回德意志的康拉德三世再次陷入與諸侯的爭鬥之中,獅子海因里希重新提出對巴伐利亞公爵領地的要求,他多次拒絕參加國王召開的王國會議,甚至用武力強占巴伐利亞部分地區。為此,康拉德三世於1151年秋季向韋爾夫家族宣戰,圍攻獅子海因里希的首府不倫瑞克,但沒有獲得成效。此時遠在羅馬的教皇歐根三世再次陷入危難之中,向康拉德三世發出救援的請求,並允諾為其在羅馬主持皇帝加冕禮,遺憾的是康拉德三世尚未成行就於1152年2月15日辭世,最終未能戴上皇帝的皇冠。
三、弗里德里希一世的登基
康拉德三世是施陶芬家族第一任德意志國王,他沒有登上皇帝的御座,但他卻為施陶芬家族勢力的擴張鋪上了一塊穩定的基石。1151年,康拉德三世把德意志、勃艮第以及義大利這三個王國的掌璽官整合為一個具有集權性質的王國文書處(Reichskanzlei),設立大掌璽官(Erzkanzler)一職。這個新的王室機構不僅繼續負責通常的文字事宜,而且還被委以外交使命,科隆的大主教阿諾爾德二世(Arnold II.Von Wied,1098—1156)被任命為首任大掌璽官。王室文書處的成員多由王室封臣組成,宮廷教堂教士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在施陶芬王朝時期,王國文書處和王室封臣是王權重要的政治支柱。
由於康拉德三世的長子、已被諸侯確立為王位繼承人的海因里希先其父2年去世,重病纏身的國王擔心年僅6歲的次子和他的攝政王無法在與獅子海因里希的爭鬥中獲勝,故而指定隨同其參與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侄子、施瓦本的公爵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Ⅰ.,1122—1190,1155—1190年在位)為王位的繼承人。企圖繼續掌握攝政大權的美因茨的大主教海因里希依然試圖把康拉德三世尚未成年的兒子扶上王位,遭到眾多諸侯的抵制。1152年3月4日,諸侯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王國會議,推選弗里德里希一世為德意志國王,5天後在亞亨由科隆的大主教阿諾爾德二世為其主持國王加冕禮。弗里德里希一世的登基之所以在當時沒有遭到諸侯強烈反對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的母親尤迪特(Judith,1100—1130)出自韋爾夫家族,兩個敵對的家族在弗里德里希一世身上找到一個平衡點,新國王也力圖以這個平衡點為基礎實現與韋爾夫家族的和解,維持國內的和平。為了安撫沒有得到王位的堂弟羅騰堡的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von Ro the nburg,1144—1167),他把施瓦本公爵領地轉交給他,前提是在其成年之前必須由王室監管。為了獲得他的叔父韋爾夫六世的支持,弗里德里希一世把先王收回的圖斯策恩伯爵領地以及斯波萊托公爵領地和瑪蒂爾德女伯爵的領地重又分封給韋爾夫六世。1152年10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維爾茨堡召開的王國會議上做出決定,准許獅子海因里希獲得溫澤堡的赫爾曼(Hermann von Winzenburg,?—1152)的遺產、大熊阿爾布雷希特獲得普勒茨考的伯恩哈德(Bernhard von Pltzkau,?—1147)的領地,在獅子和大熊之間長久以來因領地而發生的爭端由此得到了解決。此外,弗里德里希一世還在這次王國會議上頒布一系列的《和平條列》,其中強調對任何破壞王國和平者都要給予嚴厲的處罰。
自奧托一世以來,德意志的國王只有在羅馬城接受教皇的加冕禮才能成為合法的皇帝,這一不成文的政治傳統決定了德意志國王必須獲得羅馬教皇的承認。在亞亨順利加冕為王的弗里德里希一世把調解國內諸侯間的糾紛作為其登基後的首要任務,他僅派使節傳達給羅馬教皇已登上王位的信息,似乎並不在意教皇是否認同。這種怠慢的態度令教皇歐根三世非常不滿,德意志國王與教皇之間的關係趨於冷淡。12世紀40年代以後,義大利北部城市自治運動勃然興起,50年代波及羅馬城,羅馬城內的市民成立了實現城市自治的市議會(Stadtrat),展開反對教皇控制的鬥爭,教皇在羅馬城的權威受到威脅。弗里德里希一世利用這一有利的時機欲與羅馬教皇媾和,並計劃於1154年秋前往羅馬。1152年末、1153年初,弗里德里希一世在康斯坦茨與教皇的使節就此計劃以及在羅馬舉行皇帝加冕禮等事宜進行協商,1153年3月23日雙方簽訂《康斯坦茨條約》(Vertrag von Konstanz),弗里德里希一世向教皇保證,未經教皇的許可不與羅馬市民和西西里諾曼人簽訂任何和約;協助教皇鎮壓羅馬市民;保護教皇領地不被侵占;阻止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在義大利擴大勢力。教皇則許諾親自為弗里德里希一世舉行皇帝加冕禮;處罰那些反對他的德意志主教;不向拜占庭的皇帝妥協。教皇歐根三世還根據《康斯坦茨條約》免去美因茨大主教海因里希的教職,由曾大力支持弗里德里希一世登上王位的塞恩霍芬的阿諾爾德(Arnold von Selnh of en,1095—1160)接替這一重要的教職,同時還罷免曾經反對過他的明登、希爾德斯海姆和艾希施泰特三個主教區的主教。
為了實踐《康斯坦茨條約》,弗里德里希一世必須先解決與德意志諸侯之間的糾紛,尤其是要平息與韋爾夫家族的爭鬥。這不僅是為了消除國王遠征義大利的後顧之憂,而且國王也希望能獲得韋爾夫家族軍事上的支持。1154年6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戈斯拉爾召開王國會議,在諸侯的支持下剝奪了巴本貝爾格家族的海因里希二世對巴伐利亞公爵領地的采邑權,將其轉交給韋爾夫家族的獅子海因里希,任命他為國王的代理人,在巴伐利亞公爵領地行使國王的權力。在這次王國會議上,獅子海因里希還獲得了在波羅的海沿岸區域內的奧爾登堡、梅克倫堡和拉策堡等主教區的主教授職權,更加鞏固了其在德意志東北部地區的政治地位。弗里德里希一世做出的一系列妥協的舉措,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施陶芬家族與韋爾夫家族之間的矛盾,在政治上得到滿足的獅子海因里希於1154年10月率領他的騎兵隨弗里德里希一世率軍遠征羅馬。
長久以來,身為義大利國王的德意志君王極少在義大利逗留,義大利的王位近乎處於空位的狀態,義大利的城市先後在自治運動中建立了共同體(Kom mune),有了自治的市議會,由市民共同選舉城市的執政官,羅馬城也不例外。新當選的教皇哈德里安四世(HadrianⅣ.1100或1120—1159,1154—1159年在位)力圖重新控制羅馬城,這就必然與要求自治的羅馬市民產生矛盾和衝突。1154年2月,西西里的國王羅格二世去世,人稱惡棍的威廉一世(Wilhelm I.der Bse,1122—1166,1154—1166年在位)繼承王位。教皇哈德里安四世拒不承認他的合法性,被激怒的威廉一世率軍攻打教皇的領地,為在羅馬的教皇雪上加霜。1155年1月,教皇派使節與弗里德里希一世接洽,要求他履行前任皇帝在《康斯坦茨條約》中對教皇歐根三世作出的承諾,迅速率兵到羅馬為教皇解難。6月8日,弗里德里希一世與哈德里安四世在羅馬城以北的蘇特立會晤,心高氣傲的國王不甘願按慣例為教皇行牽馬禮。不僅如此,他還要求教皇下令剷除因諾森二世教皇命人在羅馬城拉特蘭宮牆上所作的三幅有關為德意志皇帝加冕的油畫,因為油畫較為明顯地表示羅馬教皇居高臨下,德意志皇帝則甘為其封臣。有求於國王的教皇不得不違心地作出承諾,才得以在德意志國王軍隊的護送下返回羅馬。當弗里德里希一世護送教皇至羅馬城外時,羅馬市民派代表覲見德意志國王,要求他給予市民對羅馬城的自治權並向市議會支付5000磅黃金,以此作為他在羅馬城內加冕為皇帝的條件。遭到拒絕的羅馬市民關閉城門,把德意志國王和教皇關在城外。國王以武力強行入城,在6月18日這天,哈德里安四世教皇在聖彼得大教堂為弗里德里希一世主持加冕禮,他是施陶芬家族第一位登上皇位的皇帝,他自稱是「神聖羅馬帝國」(das Heillige Rmische Reich)的皇帝。加冕禮當天,羅馬市民公開反叛,羅馬城內發生騷亂,但很快就被獅子海因里希率領的軍隊鎮壓下去。
弗里德里希一世顯然並沒有十分看重與教皇之間的友好關係,羅馬城恢復安定後,這位新皇帝既沒有遵守《康斯坦茨條約》中規定的協助教皇繼續鎮壓羅馬市民,也沒有幫助教皇在羅馬城恢復權勢,而且還試圖通過婚姻與拜占庭皇帝建立政治聯盟。1155年9月,弗里德里希一世力圖進攻西西里國王威廉一世盤踞的貝內文托,但遭到隨其征戰的德意志諸侯們強烈的反對,他不得不踏上了返回德意志的歸程。此時的威廉一世大病初癒,他率軍鎮壓了義大利南部各城市的起義,趕走進入南義大利的拜占庭帝國軍隊,控制了南義大利的局勢。失去德意志皇帝軍事支持的教皇哈德里安四世改變與威廉一世為敵的政策,1156年6月在貝內文托與從前的敵手簽訂和約,雙方相互妥協,教皇不再干預西西里王國王位繼承,威廉一世則從教皇的手上接過采邑證書,對其行封臣的宣誓效忠禮。《貝內文托和約》(Vertrag von Benevent)之後,羅馬教廷與德意志皇帝之間再生芥蒂。
四、王權的強勢
從義大利返回的弗里德里希一世把樹立皇權的權威作為其制定帝國政策的核心,為此他竭力要打破奧托一世以來延續下來的公爵領地和伯爵領地原有的政治格局,力圖建立一個以皇帝為首的「整體國家」(Gesamtstaat)。出於這個政治目的,從12世紀50年代起,施陶芬王朝重新劃分一些老的世族公爵領地的邊界,同時還把原來的一些伯爵領地提升為公爵領地。施陶芬家族在德意志最大的反對派是韋爾夫家族,弗里德里希一世父母的婚姻消除了自海因里希五世以來兩個家族之間因爭奪王位產生的對立。1152年3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調解獅子海因里希與大熊阿爾布雷希特因繼承權而起的糾紛時,有意把薩克森和巴伐利亞兩個公爵領地整合在一起,似乎也較為清晰地表明了要繼續消除這種政治對立的意圖。1154年6月的戈斯拉爾王國會議之後,海因里希·雅索米爾戈特把他的首府從雷根斯堡遷往維也納,為弗里德里希一世重新劃分公爵領地創造了一定的條件。1155年10月弗里德里希一世從義大利返回之後,立刻在雷根斯堡召開會議,再次宣布把巴伐利亞公爵領地分封給薩克森公爵獅子海因里希。為了安撫失去巴伐利亞公爵領地的巴本貝爾格家族,弗里德里希一世於1156年6月宣布,奧地利伯爵領地從巴伐利亞公爵領地中分離出來,提升為奧地利公爵領地,將其分封給巴本貝爾格家族的海因里希·雅索米爾戈特,由此成功地調停了奧地利巴本貝爾格家族與韋爾夫家族爭奪巴伐利亞公爵領地的糾紛。
為了使新公爵領地能夠完全擺脫原來的母邦,弗里德里希一世於1158年授予巴本貝爾格家族「小特權書」(Privilegiumminus)。「小特權書」中首先強調了公爵領地的繼承權問題,如果公爵夫婦無子嗣,可由他們推薦繼承人,海因里希·雅索米爾戈特的父系和母系家族共同享有繼承奧地利公爵領地的同等權利,這一規定基本上杜絕了其他諸侯染指公爵領地的可能。作為封君的弗里德里希一世皇帝的權威並沒有因為這一規定受到限制,因為他享有裁決繼承人的權利。「小特權書」中還宣布,奧地利公爵在其領地內享有最高司法權,承認其在公爵領地內享有行使地方分權的權利;奧地利公爵只需參加在巴伐利亞召開的帝國會議,只參與公爵領地周邊地區的軍事行動。弗里德里希一世通過這一特許權把這個新提升的公爵領地置於德意志皇權的直轄之下,把它看做是防禦匈牙利人的堅固防線。新提升的奧地利公爵因為這個特許權在政治上有了相當的獨立性,自然給予皇權極大的支持。德國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奧地利公爵獲得的「小特權書」被看作是德意志皇權對地方貴族領土主權(Souvernitt)的一種承認,為此後德意志各邦國政權(Landesherrschaft)的建立鋪下了第一塊基石。
弗里德里希一世試圖通過加強與地方貴族的采邑關係削弱世族公國的權力,以增強皇權在整個帝國內的統治權。從表面上看,獅子海因里希獲得巴伐利亞公爵領地,但由於從中分割出奧地利伯爵領地,他的勢力範圍依然局限在德意志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弗里德里希一世委任他為皇帝在薩克森和巴伐利亞地區的代理人,試圖通過他擴大皇權在這個地區的影響。1154年,獅子海因里希利用皇帝給予的特權設立拉策堡主教區,掌有對該主教區主教的任命權。獅子海因里希在薩克森重新建立位於易北河下游的呂貝克市,由此控制北海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扼制住了丹麥人的擴張。1157年,丹麥國王瓦爾德馬(WaldemarⅠ.,1131—1182,1157—1182年在位)不是向獅子海因里希而是向弗里德里希一世俯首稱臣。在巴伐利亞,獅子海因里希拆毀了位於弗爾林的跨越伊薩爾河的大橋,取消弗賴辛的主教的市場權和關稅權。與此同時,他還下令沿伊薩爾河逆流而上,在利於其控制的地方修築一座大橋,設立關卡,在大橋的一端建立慕尼黑市,開辦市場,從而控制了從賴興堡至奧格斯堡的重要鹽路。獅子海因里希的這一系列強硬的措施增強了帝國東北部邊疆的穩定,自然也都得到弗里德里希一世的認可。此後,獅子海因里希對皇帝再次遠征義大利、征討波蘭的政策也給予積極的支持。
勃艮第向來是德意志皇帝很難插入的地區。1152年,弗里德里希一世把對勃艮第和普羅旺斯的管轄權(Vogtei)封賜給策林格的公爵貝特霍爾德四世(BertholdⅣ.,1125—1186),並與之訂立有關該地區管轄權的協議。1156年6月17日,弗里德里希一世迎娶年僅14歲的勃艮第伯爵領地的唯一女繼承人貝婭特麗克絲(Beatrix,1140—1184),這段婚姻為弗里德里希一世增添了勃艮第伯爵的頭銜,也最終使策林格家族失去勃艮第公爵的頭銜。為了補償策林格家族,皇帝把日內瓦、洛桑以及錫藤三個主教區的管轄權和王室經濟特權(Regalien)封賜給貝特霍爾德四世。1178年7月,德意志的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在阿爾勒被加冕為勃艮第的國王,至此,勃艮第、普羅旺斯以及與之相連接的阿爾卑斯山重要通路的掌控權都落到德意志皇帝的手中。斯塔勒克的赫爾曼(Hermannvon Stahleck,?—1156)因為與施陶芬家族的姻親關係而被提升為萊茵行宮伯爵。1156年赫爾曼去世,在這一年的雷根斯堡王國會議上,皇帝以已故伯爵沒有繼承人為由把萊茵行宮伯爵的領地分封給了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康拉德(Konrad der Staufer,1136—1195),萊茵河中游廣大地區也都成為施陶芬家族的勢力範圍。1157年9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維爾茨堡舉行盛大的效忠禮大典,參加大典的不僅有德意志帝國內各個地區的世俗諸侯、騎士和高級教士,而且法國、英國、丹麥、西班牙、義大利以及拜占庭的王公貴族或親自或派代表團前來恭賀。強烈的權力欲膨脹了弗里德里希一世恢復羅馬帝國的野心,稱他的帝國為「神聖羅馬帝國」,並且還頻頻向東部地區發起進攻。他用武力征服了波蘭,迫使匈牙利改變與之為敵的政策,有效地干涉了波希米亞的王位之爭。
1157年10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貝桑松召開帝國會議,要求勃艮第的貴族們對其宣誓行效忠禮。教皇哈德里安四世派遣兩名教皇使節參加,在會上宣讀了教皇的信函,強調德意志皇帝的權威來源教皇的恩賜,皇帝是教皇的封臣(Lehnsmann)。這無疑激怒了權力欲膨脹的弗里德里希一世,他在回信中強調德意志皇帝是羅馬皇帝和查理大帝的繼承人,德意志帝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延續。弗里德里希一世宣稱,他的皇冠和權杖是上帝的恩賜並且通過德意志諸侯們的選舉而獲得的,他的權威包括由教皇支持的加冕禮、統治羅馬城、保護基督教教會。與會的德意志主教們都堅決地支持皇帝的權力論,毫不留情地驅逐了教皇的使節,哈德里安四世不得不妥協。在這種權力論的推動下,恢復德意志皇權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經濟權是驅使弗里德里希一世再次遠征義大利的動因。
前兩次十字軍東征在客觀上促進了西歐社會商品貿易的活躍,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西歐原有的經濟結構,商業在經濟中的比重明顯增加。義大利北部是地中海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收回在義大利北部地區的經濟權,既可以增加德意志皇權的經濟來源,也可以恢復帝國在義大利的權勢。1158年6月,弗里德里希一世率領大軍進入義大利北部,義大利的部分城市立刻放棄了抵抗,向德意志皇帝宣誓行效忠禮。9月7日,試圖抵抗的米蘭市在堅持了數周后也接受了皇帝的條件,在繳納巨額贖金後保持市議會和選舉執政官的權利,但全體市民必須向德意志的皇帝宣誓行效忠禮,市民選舉的執政官必須經皇帝的批准才能履行職責。11月11—26日,弗里德里希一世在皮亞琴察附近的隆卡利亞地區召開帝國會議,力圖把義大利北部的城市共同體整合在一起,使王室的經濟權與對各城市的統治權等同起來。為此,弗里德里希一世指令博洛尼亞大學的四名法學家以及二十幾個城市的代表共同組成法律編輯委員會,編輯了四部法規。第一部是《經濟權法》(Lex Regalia),該法規明確規定皇帝享有對所有公爵領地、馬爾克伯爵領地、伯爵領地以及城市的經濟特權,皇帝有權為其任免執政官,有權確定是否給予市場權和鑄幣權,有權掌管和支配道路和水路的交通網絡、設立關卡,有權享有對交通道路的使用特權、收取關稅以及道路和港口的費用。第二部是《普通法令》(Lex O mnisiurisdicio),這個法規強調弗里德里希一世皇帝是法律的制定者和解釋者,享有最高司法審判權,規定了皇帝可以在帝國境內的任何地方設立法庭,法庭的法官由皇帝委任,接受法官職務的人要向皇帝宣誓,以表明司法權屬於皇帝。通過這個法規弗里德里希一世可以在隸屬帝國的義大利制定其他的相關法律,其結果是城市共同體的法律成為一紙空文。第三個法規是《王宮和財產法》(Lex Palaciet Pretoria),根據這個法規弗里德里希一世有權在任何地方建立行宮。第四個法規《納稅法》(Lex Tributum)則是明確規定皇帝享有在義大利制定徵稅政策的權利,皇帝享有在全帝國境內徵收特別稅的特權,有權提高或降低稅收。
弗里德里希一世頒布的這四部法規針對的不僅僅是義大利北部的城市,而且還擴展到了托斯卡納以及教皇國的領地,引起教皇的極端不滿,哈德里安四世派遣教皇使節與弗里德里希一世交涉,令其交出瑪蒂爾德女伯爵的遺產,弗里德里希一世則譴責教皇違背了《康斯坦茨條約》,雙方各持己見。1159年9月1日,哈德里安四世辭世,緩和了正在激化的矛盾,同時在羅馬教廷內再次引起分裂。9月7日,樞機主教團的大多數成員選舉哈德里安四世教皇的幕僚羅蘭(Rol and o Bandinelli)為教皇,稱亞歷山大三世(Alex and erⅢ.,1100—1181,1159—1181年在位)。羅蘭是哈德里安四世教皇的堅決支持者,曾為其執筆致函弗里德里希一世,並作為教皇使節參加貝桑松的王國會議。然而,在弗里德里希一世的封臣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奧托(Otto I.,1117—1183)的影響下,少數樞機主教選舉奧克塔維安為教皇,稱維克多四世(Viktor IV.1095—1164,1159—1164年在位)。10月4日,維克多四世在皇帝的武裝保護下登上了聖宗座。亞歷山大三世逃亡法國,但他依然以教皇自居,並且獲得樞機主教團中大多數成員以及法國、英國、西班牙和北歐等地區教士們的支持。義大利北部的城市也聯合起來與逃亡教皇站在同一陣線,共同抵制德意志皇帝在義大利推行皇室經濟特特權。
羅馬教會的分裂無益於德意志皇帝的權威,弗里德里希一世試圖以教會保護者的身份消除教會的分裂。1160年1月13日,他在帕維亞邀請兩位對立教皇到此參加宗教會議,就雙方的矛盾進行調解。亞歷山大三世和他的支持者們拒絕前往,僅有德意志和義大利北部的主教和大主教五十餘人以及英國、法國、匈牙利、丹麥、波希米亞的國王派遣的使節到達帕維亞參加2月5日的宗教會議。會議發布了通函(Rundbrief或者Rundschreiben)宣布革除亞歷山大三世的教籍,並作出相關方面的決議。弗里德里希一世的介入並沒有消除教會的分裂,卻導致在整個西歐形成了以皇帝和教皇為首的兩大陣營。英國國王亨利二世(HenryⅡ.,1133—1189,1154—1189年在位)和法國國王路易七世也都因各自的政治目的被捲入其中。1164年初,亨利二世與坎特伯雷的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Thomas Becket,1118—1170)之間因為英國教會的獨立問題產生爭端,也極大地影響了教皇與亨利二世之間的關係,弗里德里希一世藉機欲與英國國王結成政治聯盟。1165年復活節之際,德意志的皇帝派科隆的大主教雷納爾德(Rainald von Dassel,1114或1120—1167)為特使前往魯昂,在那裡促成了獅子海因里希與英國國王長女的婚姻,同時也為自己才一歲的長子與亨利二世的另一個女兒訂立婚約。以這兩個婚姻為基礎,亨利二世允諾支持皇帝新立的對立派教皇帕斯卡利斯三世(PaschalisⅢ. ,?—1168,1164—1168年在位),他還派遣使者參加5月在維爾茨堡召開的王國會議。在這次王國會議上,弗里德里希一世命與會的大多數諸侯、主教和大主教宣誓,絕不承認亞歷山大三世以及他的繼任為合法的教皇,凡是拒絕宣誓的諸侯和主教都將解除與皇帝的采邑關係,失去封地和財產。美因茨的大主教維特爾斯巴赫的康拉德(KonradⅠ. von Wittelsbach,1120或1125—1200)雖然曾任弗里德里希一世的大掌璽官,也曾是他實踐義大利政策的積極支持者,但因支持亞歷山大三世而被弗里德里希一世免職。
弗里德里希一世對義大利經濟權的重視致使其在任期間6次進軍義大利,同時代的義大利人稱他為「巴巴羅薩」(Barbarossa紅鬍子),說他的鬍子是被義大利人的鮮血染紅的。弗里德里希一世在任期間在德意志境內居住最長的時間僅6年半,但他並沒有忽略穩固其在德意志境內的權威,他通過政治聯姻以及調節繼承權等方式把王室的領地與施陶芬家族的領地連成片,設立了一系列的國王直轄區。施瓦本公爵羅騰堡的弗里德里希一世是弗里德里希一世的堂兄,他於1167年8月去世,皇帝把施瓦本公爵的頭銜授予了他年幼的兒子,後因施瓦本家族的成員均無子嗣,弗里德里希一世順利地繼承堂兄家族在施瓦本南部的所有遺產,同時還獲得屬於羅騰堡的弗里德里希一世所有的、與捷克接壤的埃格爾蘭地區,在德意志的中東部地區形成一個連成片的、地域遼闊的大王室領地,北起萊辛和科迪茨,南至埃格爾河。這個連成片的王室領地既包括阿爾卑斯山的重要隘口,也把蘊藏著豐富礦物資源的哈爾茨山脈囊括其中,還有被稱為「金色草原」(Goldene Aue)的大片肥沃平原,成為王室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弗里德里希一世不再把成片的王室領地分割成采邑,而是委派他所信任的王室封臣管理王室的和家族的領地,形成了一種新的領土(Territorium)的概念。弗里德里希一世還逐漸地把施陶芬王朝的政治中心從原來的東法蘭克轉移到了上普法爾茨地區,把東法蘭克與上普法爾茨連成一片,王室的這個新的領土包括巴伐利亞的北部和南部、法蘭克的中部和北部。
弗里德里希一世的領土政策明顯地表示出對巴伐利亞領地的要求,侵害了巴伐利亞公爵獅子海因里希的利益,雙方必然會產生矛盾,出現摩擦。獅子海因里希多年來積極支持皇帝對義大利的政策,因而在幾起領地繼承的糾紛中都得到皇帝的支持;此外,他還通過有目的、有組織地向東部地區殖民,擴大了領地的地域範圍,建立起一個以不倫瑞克市為其政治中心的大公國,成為當時德意志在政治上最強大的諸侯。獅子海因里希還通過女兒與丹麥國王兒子的婚姻保證邊界的穩定,他也因為是英國國王的女婿,與英國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獅子海因里希還常常以皇帝寵臣自居,無視其他諸侯的權利,在諸侯中樹敵甚多,甚至在德意志形成了一個反對他的政治同盟。獅子海因里希的強勢是皇帝在巴伐利亞地區推行其領土政策的一個巨大障礙,克恩滕的公爵韋爾夫六世的繼承權問題為皇帝剷除這個障礙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契機。
義大利斯波勒托的公爵韋爾夫六世曾因與康拉德三世為敵被剝奪在義大利的領地,後因韋爾夫家族與施陶芬家族的和好重又獲得義大利斯波勒托公爵領地和托斯卡納伯爵領地。1167年,韋爾夫六世唯一的兒子去世,他失去了直接繼承人,他的兩個侄子獅子海因里希和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都享有繼承權。韋爾夫六世把在義大利的封地賣給了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此後,韋爾夫六世又與獅子海因里希訂立了協議,將其在施瓦本地區的全部地產出售給後者。由於獅子海因里希沒有按照協議的規定支付相應的數額,韋爾夫六世單方面撕毀協議,把他的財產贈送給了皇帝和他的兒子們,這就在德皇和公爵之間埋下了引發爭端的導火索。1177年,獅子海因里希因與哈爾伯施塔特的主教之間因教會的地產問題起了爭端,主教宣布對其進行絕罰,科隆的大主教海因斯貝格的菲利普(Philipp von Heinsberg,1130—1191)也介入其中,成為哈爾伯施塔特的主教強有力的後盾。1178年,雙方同時上訴至德皇弗里德里希一世。1179年1月,皇帝根據從9世紀流傳下來的法令(Landrecht)召開帝國會議審理此案,被傳喚的獅子海因里希拒不到會,與會的眾諸侯共同做出判決,如果獅子海因里希繼續違背帝國的法令,將對他處以革除教籍的絕罰。由於強硬的獅子海因里希再次拒不服從德皇對其傳喚,同年6月,在馬格德堡召開的帝國會議上宣布,對獅子海因里希處以絕罰。被革除教籍就意味著將失去所有的封地,獅子海因里希不得不做出妥協,力圖與弗里德里希一世皇帝修好,皇帝則要求公爵支付5000馬克的罰金。這個巨額的罰金促使獅子海因里希背水一戰,再次與皇帝反目為仇。1180年1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維爾茨堡主持帝國會議,與會諸侯一致通過對獅子海因里希的判決,剝奪他享有帝國采邑的權利,宣布他喪失了所有榮譽和權利,瓜分他的公爵領地。獅子海因里希舉兵反抗,但曾經支持他的薩克森、丹麥以及斯拉夫的貴族們都先後背離他,就連呂貝克市的市民也為皇帝打開了城門,眾叛親離的獅子海因里希被迫屈服。1181年11月,獅子海因里希在愛爾福特王國會議上宣布,他放棄在帝國的封地,僅保留了不倫瑞克和呂內堡,同意接受流放三年的處罰,並於1182年夏前往英國,投奔他的英國岳父。
弗里德里希一世通過獅子海因里希的案件成功地剷除了推行領土政策的最大障礙,弗里德里希一世藉此機會把一些原有的伯爵領地提升為直屬皇室的公爵領地,在進一步擴大王室領地的基礎上向領土化(Territorianlisierung)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這個案件還標誌著德意志的貴族結構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它改變了自德意志王國建立以來,巴伐利亞和薩克森這兩個大公爵領地一直由古老的世族家族控制的政治局面,古老的世族貴族家族或者沉淪沒落,或者與王室封臣一起演變為一種新的帝國諸侯等級(Reichsfürstenstand)。1180年4月,在蓋爾恩豪森的王國會議上發布的關於處罰獅子海因里希的文書中,不僅對整個訴訟案件進行了總結,而且還以采邑權為基礎明確規定了帝國諸侯的等級,制定各等級享有向下訂立采邑關係權利的盾牌制度(Heerschild)。在這個制度中,帝國內可以訂立采邑關係的人分為七個等級:第一等級為國王,有權與直屬諸侯建立采邑關係;第二等級為教會諸侯;第三等級是世俗諸侯,世俗可以接受教會諸侯的采邑,但教會諸侯不能反之接受世俗諸侯的的采邑;第四等級為伯爵和自由領主;第五等級為自由人和王室封臣;第六等級為自由人和王室封臣的隨從;第七等級是不享有采邑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