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一、海因里希四世的權力欲
2024-10-09 05:20:42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教皇格雷戈爾七世去世之後,海因里希四世的權勢達到了頂峰,他藉助於其指定的教皇克萊門斯三世的影響把德意志皇權的勢力滲透到匈牙利、英國和克羅埃西亞。1083年1月,德意志皇帝反對派的首領巴伐利亞公爵諾特海姆的奧托去世,接任他為反對派首領的是薩勒姆的伯爵赫爾曼(Hermann von Salm,1035—1088),但他的影響力僅局限在薩克森地區。德意志大部分地區城市的市民都給予皇帝在政治、經濟以及軍事上的支持。為此,海因里希四世於1084年4月在美因茨召開帝國會議,宣布在全德意志範圍內施行「上帝和平」(Pax Dei,Gottesfreiden)。「上帝和平」運動始於10世紀末期法國南部地區,勒皮主教區的主教維多二世(WidoⅡ.,?—?)為了保護教會的財產不被封建主強占和分割,於975年在教區內召開宗教會議,頒布了「上帝和平」(Treuga Dei)的教令,該教區內所有的騎士、農民都必須集體進行宣誓遵守上帝規定的和平日,即在禮拜日、聖徒紀念日以及宗教節日期間禁止一切私戰(Fehde)和械鬥行為。以「上帝和平」維護地區內安定的模式很快就在西歐各地普及。1082年列日的主教、1083年科隆的大主教也都宣布在其教區內實行「上帝和平」的教令。1084年4月,海因里希四世皇帝在美因茨召開帝國會議,宣布在全帝國範圍內實行「上帝和平」,以此保證市民階層從事經濟活動所需要的社會安定,同時也有效地抑制了貴族之間的武力爭鬥,進一步削弱了皇帝的反對派勢力。1087年5月7日,海因里希四世要求貴族們推舉他的次子康拉德三世(KonradⅢ,1074—1101,1087—1098年在位)為德意志的國王,並在亞亨為其舉行國王加冕禮,以保證王室家族的穩固。在此之後,他再次把政治的焦點對準了義大利,對準了羅馬教會。
格雷戈爾七世之後的羅馬教會雖然重又在德意志皇帝的控制之下,但那些堅定的教會改革者們並沒有完全地放棄教會改革的宗旨。1086年5月,羅馬教會的改革派們在諾曼第諸侯的支持下,推舉蒙特卡西諾修道院的院長德西戴里為對立派教皇,稱維克托三世(ViktorⅢ.,1027—1087,1086—1087年在位)。維克托三世力主與德意志皇帝海因里希四世媾和,但終因身染重病,未能實踐就辭世。1088年3月12日,羅馬教廷中的格雷戈爾改革派推舉法國籍的紅衣主教奧托為教皇,稱烏爾班二世。烏爾班二世曾擔任過克呂尼修道院的副院長(Prior),是克呂尼修道院改革和羅馬教會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他承襲了格雷戈爾七世推行的教會神權政治的主張,更嚴格地禁止世俗掌握對聖職的授予權,在德意志地區積極扶持反對海因里希四世皇帝的諸侯勢力。烏爾班二世大力支持南德地區展開的希爾紹修道院改革運動,給予眾多修道院免於主教管轄的豁免權,允許它們享有「附屬於羅馬的自由」,使其脫離與德意志皇權的直接從屬關係,修道院獲得受教皇委託的世俗貴族的保護。羅馬教會又把對修道院的庇護權轉交給德意志皇帝的反對派諸侯,世俗貴族藉助對修道院的庇護權擴充自身的經濟實力,擴大其政治影響。例如,韋爾夫家族先後獲得賴興瑙、肯普滕等帝國重要修道院的庇護權,擴大在博登湖地區的勢力範圍,此後韋爾夫家族的遺產被施陶芬家族繼承。在黑森地區,策林格家族通過對修道院的庇護權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後被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修道院以及修道院的財產是此後施陶芬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崛起的重要經濟基礎。不僅如此,烏爾班二世還授權薩爾茨堡、帕騷和康斯坦茨的三位主教共同為米蘭的大主教舉行授職禮,以此促進他們與反德意志皇帝的盧卡、比薩、曼托瓦等倫巴底城市聯盟之間的合作。
1089年,教皇烏爾班二世積極撮合德意志皇帝的反對派、巴伐利亞公爵的韋爾夫四世的長子,年僅18歲的韋爾夫五世(WelfⅤ.,1073—1120)與43歲的瑪蒂爾德女伯爵之間的婚姻。這一年齡相差懸殊的婚姻促使海因里希四世於1090年三次進軍義大利,並且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烏爾班二世「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得不倉皇出逃。然而,自1092年起一直高奏凱歌的海因里希四世皇帝卻轉而陷入劣勢,四面楚歌。1093年初,海因里希四世的兒子康拉德三世在烏爾班二世的策反下,出人意料地加入與其父對立的反對派陣營,並在米蘭被加冕為義大利國王,得到倫巴底地區的普遍承認。康拉德三世與韋爾夫四世聯合起來切斷了海因里希四世返回德意志的退路,迫使他不得不暫留威尼斯王國(Venezianisches Knigtum)。此後,海因里希四世的第二任妻子、俄羅斯大公之女阿德爾海德(Adelheid von Kiew,1067或1070—1099)也改變了政治立場,加入反對皇帝的陣營。
二、烏爾班二世的蠱惑
德意志皇帝處境的突變為烏爾班二世提供了反擊的契機,1093年他重新控制羅馬城。1095年3月1日,烏爾班二世在皮亞琴察召開宗教會議,會議持續5天,大約有200名主教、3800名教士、3萬名世俗貴族和騎士與會。在這次宗教會議上,烏爾班二世首先頒布教諭(Bule)處以德意志皇帝支持的對立派教皇克萊門斯三世(CleamensⅢ. ,1020或1030—1100,1080—1100年在位)絕罰,重新任命那些有爭議主教區的教職,重申羅馬教會反對買賣聖職、禁止世俗勢力干預教會事務,禁止教會的封臣向世俗君主行封臣禮。他規定任何世俗都不能占有教堂和神壇,在教會法規中完全清除了有關私有教會權的條款。烏爾班二世還在這次宗教會議上宣布了對阿德爾海德和海因里希四世婚姻做出的決議、對法國國王菲利普一世(PhilippⅠ. ,1052—1108)處以絕罰的決議。這次宗教會議對歐洲歷史產生的最重要的一個影響是,拜占庭的皇帝亞歷克賽一世(AlexiusⅠ. ,1048—1118,1081—1118年在位)派遣使節出席會議,並請求教皇提供軍事援助抵禦塞爾柱突厥人(türkische Seldschuken)對拜占庭帝國的進攻。
11世紀中期,居住在中亞地區突厥人的一支在酋長塞爾柱的率領下西征至地中海東部地區,1055年占領了巴格達,1071年大敗拜占庭軍隊,致使這個龐大的帝國龜縮到歐洲東南隅狹小的地區。自1054年東西方教會大分裂後,羅馬教會的改革膨脹了教皇格雷戈爾七世推行教權至上的權力欲,重新統一東西方教會是他力求實踐的一個目標。格雷戈爾七世在拜占庭帝國的困境中看到了向東歐擴張權勢的契機,他在1074年致阿奎丹公爵威廉八世(WilhelmⅧ. ,1025—1086)的信函中就發出號召:異教徒已經威脅著基督教的帝國拜占庭,成千的基督徒被異教徒殺害,教皇隨時準備著幫助東方的居民,所有基督徒應該捍衛基督教的信仰。1074年12月,格雷戈爾七世在給德意志國王海因里希四世的信中號召基督徒們應該援助東方的基督徒,他已經裝備了5萬騎士,隨時準備親率大軍前往耶路撒冷,與上帝的敵人作戰。為此,他請求海因里希四世給予必要的支持和援助。然而,格雷戈爾七世進軍東方的計劃因為與海因里希四世的爭鬥而擱淺。11世紀80年代,塞爾柱突厥人加強了對拜占庭帝國的攻勢,君士坦丁堡岌岌可危,拜占庭皇帝亞歷克賽一世不得不派遣使節向羅馬教皇求助,這就再次為羅馬教皇提供了向東方擴張的口實。烏爾班二世教皇立刻接受了拜占庭皇帝使節的請求,皮亞琴察宗教會議之後,他週遊義大利、勃艮第和法國多個地區,蠱惑基督徒前往耶路撒冷。
西歐社會歷來有去耶路撒冷朝聖的傳統,朝聖是由基督教教會倡導的一種宗教行為,教會提出朝聖的最初目的是,要求教士、修道士以及基督徒必須經受長途跋涉的艱苦行程的磨難,前往基督教早期殉教者的墓地,在那裡進行虔誠的懺悔以獲得靈魂的拯救。11世紀的修道院改革運動帶動了整個西歐的拓荒運動,修道院從事的宗教活動自然也對社會施加著深刻的影響,在農業經濟恢復的同時,社會的宗教意識也隨之有了顯著的提升。位於中東的耶路撒冷是耶穌受難之地,是在歐洲之外的基督教最大的朝聖地,它的宗教意義對於虔誠的教士、修道士和基督徒來說是不言而喻的。有據可查的最早去耶路撒冷的朝聖是333年,朝聖者從今天法國的波爾多出發,長途跋涉前往耶路撒冷,從那個時期起,往來於西歐和耶路撒冷的朝聖者似乎就再也沒有中斷過,即使是在阿拉伯人對外擴張嚴重阻礙了東西方交通期間。1064年冬季,美因茨的大主教西格弗里德(Siegfried,?—1084)與班貝格的主教、雷根斯堡的主教以及烏德勒支的主教一起組織一支7000人的朝聖隊伍前往耶路撒冷朝聖。1095年初,法國亞眠的傳教士隱居者彼得(Peter der Einsiedler,1050—1115)前往耶路撒冷朝聖,途經小亞地區時被塞爾柱突厥人俘獲,遭受蹂躪後返回西歐。他遊歷了奧爾良附近的貝里、香檳、洛林,經亞亨到達科隆,一路布道,宣講他在東方的遭遇和所見所聞,抵達科隆時其追隨者已經多達1.5萬人左右。
烏爾班二世把基督教朝聖的思想與反對異教(Heidentum)聯繫起來,同時又煽動起了西歐騎士對渴望財富的熱情。1095年11月18日,烏爾班二世在法國的克萊芒市召開宗教會議,會議結束後他對到場的成百上千的教士、修道士、騎士、市民和農民等社會各等級進行布道,號召基督徒們停止彼此間內部的爭鬥和仇視,共同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征途,把那塊「流著奶與蜜」的大地從那些邪惡的民族手裡奪回來。他幾近煽動性地宣稱:「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如同天堂,它等待你們去拯救。你們蒙上帝賜給強大的武力,所以要毫不遲疑地前往,這樣不僅罪得赦免,而且將得到天國永不朽的榮耀。」烏爾班二世對東方財富誇張的渲染把騎士的貪婪與朝聖者的虔誠這兩股看似不相干的潮流合併為一股洪流——十字軍(Kreuzzug),開啟了在西歐歷史上持續了近兩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運動。
1096年4月,迫不及待的農民、小貴族組成數萬人的隊伍在隱居者彼得的率領下,自法國的北部出發,沿萊茵河、多瑙河向東方進發。這支被稱為「農民十字軍」(Bauernkreuzzug)的隊伍雜亂無章,既沒有武器裝備,也沒有物質保障,一路搶劫財富,強取豪奪,把久居萊茵河流域地區的猶太商人作為搶劫的主要目標。這支毫無戰鬥力的農民十字軍未能到達耶路撒冷,10月一進入小亞地區就被塞爾柱突厥人殲滅。同年11月,法國、義大利南部以及德意志西部的騎士們組成一支裝備精良的十字軍,在諾曼第的羅伯特二世(RobertⅡ.,1054—1134)、下洛林的公爵布永的戈特弗里德(Gottfried von Bouillon,1060—1100)等率領下,分別從洛林、諾曼第、法國南部和義大利南部向君士坦丁堡出發,1097年陸續攻占了地中海東岸的一些城市,並自1099年起先後在巴勒斯坦、敘利亞地區建立起了耶路撒冷公國(Knigreich Jerusalen)、安條克侯國(Fürstentum Antiochia)、特里波利伯國(Grafschaft Tripolis)和愛德沙伯國(Grafschaft Edessa)四個十字軍國家(Kreuzfahrerstaaten)。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以及十字軍國家的建立極大地提升了羅馬教皇的權威,海因里希四世皇帝則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已有的政治影響。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促使主教授職權之爭的雙方相互妥協。
三、教皇與皇帝的妥協
1096年,海因里希四世與他的強硬反對派韋爾夫四世和解,韋爾夫五世也與比他年長25歲的妻子瑪蒂爾德解除了婚姻,倫巴底與巴伐利亞的反對派同盟由此解散,海因里希四世得以於1097年初從義大利返回德意志,於聖靈降臨節之際(Pfingsfest)在雷根斯堡舉行慶典,眾多的教俗貴族前往參加,表明海因里希四世皇帝的權威在德意志重又獲得較為廣泛的承認。1098年,海因里希四世在美因茨召開的一次宗教會議上廢黜了他的叛逆之子康拉德的德意志國王王位,選立年僅12歲的次子海因里希為德意志的國王,即:海因里希五世(HeinrichⅤ.,1081/1086—1125,1106—1125年在位),但直到1099年的6月科隆的大主教赫爾曼三世(HermannⅢ.,1055—1099)才在亞亨為海因里希五世舉行加冕禮。對海因里希四世來說,只要羅馬教皇不取消處以他絕罰的處罰,就會對他的權威產生不利的影響;為此,海因里希四世頻頻向羅馬教會示好,甚至明確表示,一旦撤銷了對他的絕罰,他就會立刻組織十字軍前往耶路撒冷。1098年7月29日,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東征的十字軍節節勝利之時辭世,但是幾乎在近一年之後,也就是在1099年8月14日,他的繼任帕斯卡利斯二世(PaschalisⅡ.,?—1118,1099—1118年在位)才入主羅馬教廷。新教皇無意與德意志皇帝和解,1102年再次宣布對皇帝的絕罰,教皇與皇帝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沒有出現緩和的跡象。
在與教皇的爭鬥中,海因里希四世多次得到市民等級的支持,他也因此多次頒布《和平條例》(Landfrieden)保護商人和手工業者的經濟活動和利益。1103年,海因里希四世在美因茨頒布的一個《和平條例》中強調,凡是破壞帝國內和平的人,無論他屬於哪個等級,都將給予嚴厲處罰;教士、商人乃至猶太商人都受該條例保護。包括巴伐利亞的韋爾夫五世、策林根的貝特霍爾德二世、施瓦本的弗里德里希一世在內的大批有勢力的貴族都宣誓遵守該條例。德意志境內「到處安寧,和平和繁榮同時存在」,海因里希四世的傳記作者這樣寫道。在這個幾乎是在全帝國範圍內都有效實施的《和平條例》中,明確規定禁止貴族之間為爭奪經濟利益而進行的私戰,皇帝通過這一規定極大地擴大了皇室的司法審判權。1104年2月,布格豪森的伯爵西格哈爾特(Sigehardvon Burghausen,?—1104)在與市民以及他的封臣發生爭端時被打死,在調解這一案件時海因里希四世沒有對雷根斯堡的市民處以任何懲罰,由此引起貴族的極端不滿,皇子海因里希五世也態度鮮明地站在了貴族一邊。這年的12月,羽翼已經豐滿的海因里希五世秘密離開在弗里茨拉爾的王室行宮前往巴伐利亞,與皇帝的宿敵結成聯盟。1105年初,海因里希五世以其父受絕罰為由,公開宣布解除誓約,甚至於10月在雷根斯堡與他的父皇有了軍事上的對峙,幾乎釀成武力衝突。這一年的聖誕節之際,海因里希五世準備在美因茨召開帝國會議,對外宣布希望與其父和解,並邀請教皇的使節到場見證。然而,早有蓄謀的海因里希五世並不真的打算讓其父現身美因茨,他用計把海因里希四世囚禁在英格爾海姆。不甘受其控制的海因里希四世試圖故伎重演,表示願意放棄帝位,公開進行懺悔,但卻遭到拒絕。1106年初,在海因里希五世主持下帝國會議如期在美因茨召開,與會教俗貴族一致承認他為德意志的國王。不甘被逼退位的海因里希四世在下洛林找到了支持者,但終因年老體弱,無力東山再起。1106年8月7日,海因里希四世在與兒子的爭鬥中辭世,他也最終沒有獲得羅馬教皇的寬恕。五年後,海因里希五世請求教皇寬恕這位身負絕罰去世的德意志皇帝,才使其有可能葬於施派爾大教堂的墓地。
與其父的執政綱領不同的是,海因里希五世從執政之初就謀求與羅馬教皇的和解,他派遣特里爾的大主教布魯諾(Bruno von Lauffen,1045—1124)為國王的使節與羅馬教皇進行談判,希望教皇帕斯卡利斯二世承認他為德意志的合法國王,但在有關主教授職權方面卻堅持以往的立場,沒有作出任何妥協,依然控制著對主教的授職權。1107年5月,帕斯卡利斯二世在特魯瓦的宗教會議上再次重申反對世俗君主幹預對主教的任免。儘管如此,羅馬教皇在授職權的問題上還是表現出了妥協的姿態。
自11世紀中葉以來,在基督教教會中有了這樣一種觀點,即主教雖然享有宗教和世俗的雙重權利,但其在任時應該把宗教和世俗的職能區分開。因為主教的職權是宗教的,而與土地財產、經濟權(Regalien)以及優先權(Gerechtsame)有關的則屬於世俗的權利。法國沙特爾的主教伊沃(Ivo von Chartres,1040—1115)則進一步從宗教法規的角度闡述了主教所享有的雙重權利以及承擔的雙重職能,他於1097年提出了「聖職權限」(Spirituarien)和「世俗權限」(Temporalien)這兩個概念。主教的「聖職權限」是國王完全不可能授予的,只有依據教會的法規選舉出來的主教才能享有授予權;而教會在世俗世界中的財產是國王根據自然法規給予的,象徵主教權能的戒指和權杖應該與之無關。伊沃的這一宗教觀點首先在英國得到實踐,自1107年起,英國國王雖然還對主教的任命施加很大的影響,但不再為所任命的主教授予代表主教權能的戒指和權杖。英國國王的這種做法為海因里希五世力圖解決與羅馬教皇的矛盾和衝突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12世紀初,海因里希五世國王通過政治婚姻與英國結成聯盟,年僅8歲的英國未婚妻瑪蒂爾德(Mathilde,1102—1167)為德意志的國王帶來1萬馬克(Mark)銀子的嫁妝,這就足以使海因里希五世實現計劃已久的義大利之行。1110年9月,海因里希五世第一次遠征義大利,他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獲得城市市民以及貴族的廣泛支持,這無疑膨脹了他的權力欲,派遣密使前往羅馬,尋求與羅馬教皇間的和解。1111年2月4日和9日,海因里希五世先後在圖裡的聖瑪麗婭教堂和蘇特立與教皇帕斯卡利斯二世秘密會晤。德意志的國王向教皇表示放棄任命主教的權利,交換的條件是德意志主教們不再享有世俗的經濟特權,他們只保有什一稅和私人的饋贈;羅馬教皇則允諾為海因里希五世加冕為德意志皇帝。然而,2月12日這一天,海因里希五世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向在場的教俗貴族宣布這一秘密協議時卻擅自修改了其中的內容,他不但要求帕斯卡利斯二世為其加冕,而且還要求享有完全授職權。憤怒的教皇斷然拒絕,國王立即撕毀協議,下令拘捕了教皇和樞機主教們。海因里希五世的這一舉動也激怒了羅馬人,他們發動了反對德意志國王的武裝反抗,海因里希五世一行挾持著教皇匆忙離開羅馬,在羅馬城外的蓬蒂·莫納洛駐紮。4月11日,被囚禁了2個月之久的帕斯卡利斯二世有條件地接受了德意志國王的提議,即允許國王按照教規指定主教,由教皇賜予被指名的主教戒指和權杖,然後再由國王賜予特許權。兩天之後,在德意志國王軍隊的武裝保護下,帕斯卡利斯二世為海因里希五世主持了皇帝加冕禮。與此同時,教皇還被迫保證,永不絕罰海因里希五世,同時還解除了對其父海因里希四世的絕罰,此後新皇帝釋放了教皇,班師返回德意志。8月7日,海因里希五世在施派爾的大教堂,為曾經的對手、他的父親海因里希四世舉行了隆重的基督教安葬儀式。
從表面上看,在羅馬教皇與德意志國王之間達成的秘密協議中,後者放棄對主教的任命權,做出很大的妥協,但德意志的國王卻因此獲得德意志教會的土地財產以及經濟權。不僅如此,一些貴族也因此喪失原有的經濟利益,這就導致新皇帝與德意志教會和貴族之間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1111、1112、1114年,海因里希五世先後給施派爾、科隆、沃爾姆斯三個大主教掌管的城市特許權,支持市民反對作為城市領主的大主教們通過經濟權對他們的盤剝和侵害,這就在德意志的教會中形成一個很強硬的王權反對派,美因茨的大主教阿達爾貝特(AdalbertⅠ.von Saarbrücken,?—1137)充當反對派的首領人物。阿達爾貝特在羅馬參與過海因里希五世與帕斯卡利斯二世達成秘密協議的過程,但對新皇帝的教會政策極為不滿,返回德意志後與世俗貴族的反對派首領、薩克森公爵洛塔爾(LotharⅢvon Süpplingenburg,1075—1137)結成聯盟。1112年,海因里希五世以阿達爾貝特參與薩克森反叛背棄諾言為由,將其囚禁在特里菲爾斯的王室城堡(Reichsburg),直到3年後才因美因茨市民的起義所迫將其釋放。
海因里希五世執政後在施瓦本、法蘭克以及阿爾薩斯地區興建王室城堡,以此擴大王室的領地,這就不可避免地與地方貴族有了利益衝突。1113年3月,魏瑪奧拉明德的伯爵西格弗里德(SiegfriedⅠ.,1075—1113)為抵制皇帝試圖把其伯爵領地併入王室領地,與皇帝的軍隊發生武裝衝突,他在這次衝突中與薩克森的公爵洛塔爾結成聯盟。洛塔爾原是敘普林根的伯爵,他曾堅定地支持海因里希五世與其父的爭鬥,因此在比隆家族馬格努斯(Magnus,1045—1106)去世後,皇帝把沒有子嗣繼承的薩克森公爵領地分封給了洛塔爾,他很快就通過對斯拉夫人的征服擴大了勢力範圍,在薩克森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加入反對海因里希五世的陣營。洛塔爾的背叛激怒了海因里希五世,1114年末他親率大軍進攻薩克森。1115年2月11日,皇帝軍隊與諸侯聯軍在韋爾費斯霍爾茨會戰,在軍力上占有優勢的海因里希五世反而落敗,逃離薩克森,從而大大削弱了德意志王權此後在帝國北部地區的政治影響力,洛塔爾則因為韋爾費斯霍爾茨戰役(Schlacht am Welfesholz)的獲勝贏得了諸侯首領的地位。
海因里希五世在與諸侯鬥爭中的失利給予羅馬教廷反擊的機會。早在海因里希五世從羅馬返回德意志後不久,教皇帕斯卡利斯二世就在1112年3月召開的拉特蘭宗教會議上宣布,曾經與海因里希五世達成的蓬蒂·莫納洛協議無效,禁止世俗以任何方式任命主教,對海因里希五世處以絕罰。1115年7月4日,在卡諾薩事件中起過重要政治作用的女伯爵瑪蒂爾德去世,她在臨終前指定海因里希五世為卡諾薩伯爵領地的繼承人。為了接受這份遺產,也為了防止德意志諸侯再次與羅馬教皇結盟,海因里希五世無暇顧忌德意志諸侯的反叛,再次進軍義大利。海因里希五世委託施瓦本的公爵弗里德里希(FriedrichⅡ. der Einugige,1090—1147)以及他的弟弟康拉德(KonradⅢ.,1093—1152,1138—1152年在位)為其不在德意志時期的攝政王,希冀以此制約以洛塔爾和阿達爾貝特大主教為首結成的貴族反對派聯盟,這不僅為施陶芬家族在美因茨流域地區擴大勢力範圍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政治條件,而且也為康拉德日後登上德意志的王位奠定了政治基礎。
海因里希五世繼承卡諾薩伯爵領地後,通過授予義大利北部城市一系列特許權改變它們的政治立場,但羅馬教廷並未因之而妥協。1119年10月24日,在克呂尼修道院的院長龐修斯(Pontius von Melgueil,?—1126)以及香檳的主教威廉(Wilhelm von Champeaux,1070—1121)的斡旋下,海因里希五世與新教皇卡利斯特二世(CalixtⅡ,1060—1124,1119—1124年在位)在今天法國的穆宗就主教任職權的相關事宜進行談判,雙方互不退讓,最終未達成任何協議。卡利斯特二世返回羅馬,重申對海因里希五世的絕罰。與此同時,獲釋的美因茨大主教阿達爾貝特也作為教皇的使節在薩克森組成新的反對派聯盟,這就迫使海因里希五世不得不離開義大利返回德意志,率領巴伐利亞公爵韋爾夫五世、施瓦本公爵弗里德里希二世以及法蘭克和洛林兩地貴族的軍隊圍攻美因茨,與此同時阿達爾貝特的援軍也星夜趕到。正當雙方劍拔弩張之際,當地的諸侯出面調停,促成海因里希五世在維爾茨堡與教皇的使節阿達爾貝特進行和談。德意志局勢發生了極具戲劇性的變化,這就迫使教皇改變了強硬的態度,他應邀派遣教皇使節前往德意志參加於1122年9月8日在沃爾姆斯舉行的宗教會議。在這次宗教會議上,海因里希五世、教皇的使節以及德意志的教俗諸侯在共同商議制定的協議上簽字。《沃爾姆斯協議》(das Wormser Konkordat)中規定,德意志皇帝放棄授予主教戒指和權杖的權利,承認在他的王國和帝國內按照教規進行的主教選舉和舉行的授職禮,但德意志主教的選舉必須是在國王或其委派的代表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在舉行授職禮接受戒指之前,當選的主教從國王的手中獲得代表經濟權的權杖。由此,代表教會權威的戒指以及代表世俗經濟權的權杖分別由教皇和世俗君王授予。
1122年的《沃爾姆斯協議》,為德意志皇權與羅馬教廷之間圍繞主教授職權進行的半個世紀的爭鬥畫上句號。沃爾姆斯協議否定了德意志皇帝對教會的絕對支配權,動搖了長期以來教會作為德意志皇權支柱的重要基礎;然而,它卻是德意志封建諸侯勢力進一步強大的表徵,是德意志在政治上逐漸走上分裂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