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白規的疆界

2024-10-09 04:40:41 作者: 吳思

  作為一套潛規則體系,漕規私下劃分了官吏集團、漕幫和農民集團的利益疆界,安排了官吏集團內部的分肥次序和分額。那麼,經過反覆較量,在漕口與官吏集團之間確立的利益再分配方案,又屬於什麼「規」呢?我們的祖先把這稱為「白規」。《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二,田賦考二中有這樣一句話:「刁劣紳衿,挾制官吏,索取白規。」[149]

  「白規」這兩個字讓我吃了一驚。這兩個字可以理解為白食漕規,也可以理解為沒有官吏身份的白丁分享漕規,還可以理解為借白吃黑而形成的分肥規則。潛規則在是暗中運行的,而白規卻以曝光相威脅,這正是抓住了潛規則體系的致命弱點的一擊。陶澍在給皇帝的奏摺中說得明白:「仗訟分肥,以長其白規之數」[150],白規依靠公開打官司的威脅而擴大分肥的數額。在對祖國語言的反覆品味中,我再次感到一種智慧的存在,這種智慧如此清晰明辨,如此深刻入微,如此寬廣博大,簡直無處不在。

  漕口這個物種的發展前景如何呢?如果接著上邊那段引文抄下去,在「索取白規」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刁劣紳衿」繼續發揮優勢:「大戶包攬小戶,小戶附托大戶,又有包戶之名。以致畸輕畸重,眾怨沸騰,紛紛滋事。」[151]

  這就是說,被敲詐勒索的小戶人家認為漕口可以提供保護傘,便紛紛投靠他們,請他們代交漕糧,以避免官吏的敲詐。漕口也願意包攬此事,於是進化為「包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小戶餵一個漕口肯定比較便宜,漕口一人獨吞也肯定比分肥的收益高,這是雙贏的局面。但是漕口如此一包,官吏的敲詐面縮小了,為了維持原有利益,只好加大敲詐力度。沒有找到保護傘的小戶便遭到了更兇狠的搜刮,造成了畸輕畸重的局面,眾怨沸騰了。

  鬧事意味著給省級領導添麻煩。事情鬧大了,漕運的期限和漕糧的質量也要受影響,這意味著給中央添麻煩。於是,負責漕運的省領導就要處理漕口,平息事態。負責教育的省領導卻認為不公平,漕運方面嚴重違法亂紀,自己不思改正,板子竟打到我們秀才的屁股上?事情鬧了上去,聖旨下來,在重申漕運紀律的同時,要求嚴肅處理漕口,三百一十四名秀才受到嚴重警告[152]。漕口方面的擴張勢頭受挫,生態平衡有所恢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