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2024-10-09 03:54:10
作者: (法)大仲馬
大仲馬(1802—1870)以戲劇創作開始文學生涯,後又撰寫歷史小說贏得盛譽。他最有名的小說,當數《基督山伯爵》和《三劍客》。
他在自傳性質的《雜談錄》(1860年)中,提到《基督山伯爵》的誕生經過。1841年,大仲馬重遊義大利,並在佛羅倫斯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幾乎每個星期六都到熱羅姆-拿破崙·波拿巴親王府上做客。拿破崙一世的這位弟弟,托大仲馬陪他兒子同游厄爾巴島。1842年6月28日,大仲馬和十九歲的小親王抵達費拉約港。他們想找一個狩獵的去處,當地人推薦了基督山島,說這座島上有成群的野山羊。兩人都不曾聽說過這座荒島。小島的名字引發了小說家的無限遐想,他向親王提議先乘船繞島兜一圈。親王對大仲馬的提議感到很驚訝:
「就算把基督山島的地理位置弄清楚了,那又能怎麼樣呢?」
「我會寫一部小說,書名叫《基督山島》,作為我有幸和您同游小島的紀念。」
1843年大仲馬回到巴黎。出版商貝蒂納和普隆同時找上門來,勸說大仲馬像歐仁·蘇那樣寫一部以巴黎為背景的當代題材小說。原來,從1842年6月起,歐仁·蘇的社會風俗小說《巴黎的秘密》在報上連載並大獲成功,因此出版商對這類題材的長篇小說很感興趣。大仲馬想起了自己對年輕的拿破崙親王的承諾,決定寫一部小說,主人公就叫基督山伯爵。他在《雜談錄》中寫道,最初的寫作提綱是這樣的:
「羅馬有一個非常富有的貴族,自稱基督山伯爵。有一個法國年輕人在羅馬遇險時,伯爵出手救了年輕人的性命。而他所要求的回報,是請年輕人在自己去巴黎旅遊時,給他當嚮導。
其實,他說的旅遊,只是個藉口。他去巴黎,是為了報仇。
基督山伯爵在巴黎期間,尋找到了仇人的行蹤。他年輕時被這幾個小人陷害,銜冤入獄達十年之久。
他依靠擁有的財富,實現了報仇雪恨的夙願。」
然後,大仲馬聽取寫作助手奧古斯特·馬凱的建議,決定花相當的篇幅去寫「主人公唐戴斯和梅塞苔絲的愛情,那些小人對他的出賣,以及唐戴斯在伊夫堡的獄中生活」這些情節。這樣一來,未來的小說大致分成三部分,故事分別發生在三個城市:馬賽,羅馬和巴黎。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這時,大仲馬在曾任巴黎警署檔案保管員的珀歇的回憶錄里,看到了一個復仇故事。拿破崙專政時代,巴黎一家咖啡館的老闆馬蒂厄·盧比昂和三個同夥,出於嫉妒跟剛訂婚的年輕鞋匠弗朗索瓦·皮科開了個惡意的玩笑,誣告他是英國人和路易十八的奸細。皮科當即被捕,從此音訊杳然。他被囚禁在戒備森嚴的費內斯特雷爾堡監獄,直到1814年拿破崙倒台以後,才從待了七年的監獄獲釋。由於同獄的一位義大利神甫在臨終前把遺產留給了他,他出獄後去義大利拿到這筆遺產,變得非常富有。他化名約瑟夫·拉爾謝回到巴黎,得知當年的未婚妻聽說他的死訊後,嫁給了害得他家破人亡的仇人盧比昂。他隨即去盧比昂的家鄉尼姆,化裝成義大利神甫,從一個名叫安托萬·阿呂的人嘴裡,套出了盧比昂三個同夥的名字。他返回巴黎後,進了盧比昂店裡當夥計,著手實施復仇計劃。不久以後,盧比昂的一個同夥尚巴爾被捅死在藝術橋上,短刀插在死者身上,刀柄上寫著:第一個。皮科物色了一個獲釋的苦役犯,讓他偽裝成富有的侯爵,娶了盧比昂的女兒為妻。隨後皮科又放火燒了盧比昂的咖啡館,並殺死了那第二個同夥,遮蓋屍體的黑布上寫著:第二個。盧比昂夫人傷心過度而去世。皮科被盧比昂識破身份後,手刃盧比昂報仇雪恨,但他也被在場的阿呂刺死。阿呂逃往英國定居,直到1828年臨終前,才向神甫說出事情經過。神甫將記錄交給巴黎警署保存,所以珀歇得以看到存檔的案情記錄並寫進回憶錄。
珀歇的回憶錄在他身後才出版。大仲馬讀了這個寫得很平庸的故事後,敏銳地覺察到,「這隻其貌不揚的牡蠣,含著一顆有待打磨的珍珠」。他根據這個素材,構思了整部小說的輪廓。鞋匠皮科在小說中成了水手唐戴斯,故事的背景也改在風光綺麗的馬賽港。大仲馬不願意讓小說中的冤獄發生在拿破崙的第一帝國時代,於是把故事的時間往後挪到王朝復辟時代,讓唐戴斯成為波旁王朝冤獄的受害者。皮科的那幾個仇人,則從市井平民變成了七月王朝政界、金融界和司法界的顯要人物。
為了寫作這部小說,大仲馬去馬賽重遊了加泰隆尼亞漁村和伊夫堡。他的腦海中,醞釀著一幕幕場景:少年得志的唐戴斯遠航歸來,與美麗的加泰隆尼亞姑娘梅塞苔絲舉行訂婚儀式;法老號的會計唐格拉爾和姑娘的堂兄費爾南(即後來的德·莫爾塞夫伯爵)串通一氣,寫信向警方告密,誣陷唐戴斯是拿破崙黨人;當時也在場的裁縫卡德魯斯曾想阻止他倆這麼做,但終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省人事;喜慶的訂婚宴席上,憲兵突然闖進來帶走唐戴斯;代理檢察官維爾福唯恐泄露家庭的秘密,昧著良心給無辜的唐戴斯定罪,把他關進伊夫堡陰森的地牢;他在獄中遇見義大利神甫法里亞長老……
法里亞神甫確有其人,他出生在葡萄牙(一說在印度),成為神職人員後,先後在法國南方城市和巴黎任教,講授哲學和催眠術。夏多布里昂曾在德·居斯蒂納夫人的沙龍里見過他,並在《墓畔回憶錄》中用譏諷的語氣提到這位法里亞。大仲馬借用這個並無多大作為的神甫的名字,塑造了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小說人物。小說中的法里亞長老,儼然是集人類智慧於一身、為祖國統一而奮鬥的義大利志士,他掌握著一個天方夜譚式的寶藏的秘密。正是這位法里亞長老,把唐戴斯造就成一個知識淵博、無所不能的奇人,並且讓他得到基督山島上的寶藏,成為了富甲天下的基督山伯爵。
皮科的故事純粹是個復仇故事。大仲馬筆下的基督山伯爵,卻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儼然是正義的化身。昔日的船主莫雷爾有恩於他,於是唐戴斯出獄後首先報恩,把這位瀕臨破產的好人從絕路上救了回來,此後又始終關心幫助他的兒女,直至最後把基督山島的寶窟送給他們。舊時的鄰居卡德魯斯一開始良心未泯,對唐戴斯的老父親有所照顧,後來由於貪得無厭而謀財害命,甚至潛入基督山府中行竊並企圖行兇,所以基督山對他是報恩於前,懲罰於後,賞罰極為分明。唐戴斯對唐格拉爾、費爾南和維爾福的復仇,是小說下半部中寫得非常精彩的部分,大仲馬用濃墨潑灑,細筆描繪,把他講故事的本領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最後,這三個人破產的破產,自殺的自殺,發瘋的發瘋,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小說在報紙上斷斷續續地連載了一百三十六期,歷時近一年半。《基督山伯爵》成了馬賽的驕傲。馬賽城有了基督山街、埃德蒙·唐戴斯街,伊夫堡和基督山島也成了旅遊勝地。
從一個簡單的故事框架出發,寫出一本洋洋灑灑一百多萬字的小說,並且在一個多世紀以來風靡無數的讀者,這就是大仲馬和他的《基督山伯爵》的魅力。
此次重譯,整個過程與《追尋逝去的時光》的譯事交織在一起,故而歷時長而進展慢。承克言弟在繁忙的IT本職工作之餘,抽暇代為譯出篇幅較長的三章,讓我在備感緊迫之際,得以稍稍舒緩一下。改行從事文學翻譯以來,親人和友人一直是我的後盾,親情和友情始終激勵我勉力前行。
周克希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