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考就「煳」,首先要治癒他的考試恐懼心理
2024-10-09 01:31:37
作者: 柳艷麗
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類孩子,他們平日學習狀態很好,但是一到考試就不行了,不僅會考前焦慮,對考試產生恐懼心理,甚至一考就「煳」,如此反覆,越是考不好便越怕考試。久而久之,如此循環,孩子必將進入厭學叛逆的狀態。因此,孩子的考試成績出了問題,需要最先治癒的一定是孩子對考試產生的恐懼心理。
記得學生時代,有一段時間我每逢期末測試就會發燒。那段時間,我每個期末考試都是吃著退燒藥去考的。雖然最終的考試成績沒有那麼差,但是也無法與平日的表現相比。
為此父母與我談過,爸爸也一直說我考試發燒是不是嚇的。其實現在想來,無非是複習期間強度比較大,我又不是一個那麼能抗壓的人,所以便由心理到生理發生了變化。當時,為了糾正我的思想,在考試之前媽媽陪我休息,爸爸會給我講各種笑話。果不其然,從那一年開始,我考試前就沒有再發燒了。
考試焦慮症是一種心理障礙。在我的考前焦慮症出現後,我的父母通過考前一起互動的親子時光,使我慢慢調整好了自己。近年來,考前焦慮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考生身上,它也直接影響了考生的臨場發揮能力和心理健康,這怎麼可能考出好成績呢?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孩子在考前會有恐懼的感覺嗎?
首先,這是由心理因素導致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素質差。因為考前緊張的複習生活,導致孩子的情緒處於不穩定狀態,孩子是無法調節自己內心的,如果這時父母還在說「一定要考好」「你得考個好成績才對得起這半年的複習呀」等這種給孩子施加壓力的話,就等於雪上加霜。
其次,不健康的用腦。很多父母在孩子考試前也變得十分緊張,只注重孩子的學習,不注意孩子的休息。甚至考前有些父母在孩子的飲食上出現極端的做法,要麼讓孩子使勁兒吃,什麼有營養吃什麼;要麼就不注意孩子的營養,飲食營養跟不上體力付出。總之,這種不規律的生活也會讓孩子對考試產生恐懼心理。
以上都是孩子可能出現考前恐懼的誘因。除此之外,運動量、情緒等也會誘發孩子產生恐懼心理。那麼,如果孩子已經產生了恐懼心理,該怎麼辦呢?
輕車熟路不著急。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考試是怎麼回事,熟悉考試的流程及目的,其實考試只是檢驗近段時間內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並不能以一次成績就論輸贏。父母可以以此鼓勵孩子,考試之前做好充分準備,雖然考試不分勝負,但是可以利用這次機會熟悉自己的優劣勢,展現自己。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要樹立自信心。
其實,人之所以會有考試恐懼症或焦慮症,追根究底還是自信的問題。一個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從來不會因為外界的一些波瀾而受到影響。人的內心都是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如果你對本次考試信心十足,又怎麼能因為恐懼而無法發揮出正常水平呢?還記得沙漠中半杯水的故事吧?樂觀的人看到半杯水,會高興地說:「哇,幸好還有半杯水。」而悲觀消極的人一定會說:「怎麼就剩下了半杯呀!」
所以,將考試看得平淡些,以積極的心態等待考試,這樣才可以在考試中積極應對各種題目及考試過程中需要面臨的其他因素,消除內心中不必要的顧慮和擔心。無顧慮之下,考試就會變得更輕鬆。
最後,需要明確一點,當孩子拿回一份讓你感到失望的試卷時,也不要以「翻舊帳」的方式訓斥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在下次考試中產生心理負擔,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負擔會轉化為厭學、怕考試等心理問題。
其實,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總喜歡「翻舊帳」。當孩子犯錯時,就會牽扯出之前一堆的錯處,父母就像是拿到證據、抓到把柄一樣訓斥孩子,我們暫且不說孩子是不是會產生厭學情緒,這種行為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必定也學會了這種思維方式,這些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看一看現在的社會新聞,現在孩子的心靈是多麼脆弱,多少孩子因為一張試卷上演了一樁樁慘案呀。某地女生因成績差被家長批評後離家出走,找到已經成了屍體;某地女生因試卷中老師多減了幾分,從15樓跳了下去;某地學生因為同宿舍朋友嘲笑他考試成績差,結果在畢業時將兩位室友打傷……這些事實都在告誡我們,成績不能決定什麼,重要的還是健全人格的形成。
莫以一時論英雄。父母與孩子也要多一些交流與溝通。孩子的心靈很脆弱,在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前父母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