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最後一個傻瓜

2024-10-09 01:19:50 作者: 謝宗博

  美國經濟學家彼得·加伯(Peter M. Garber)評論說: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投機泡沫。人人都想靠這種價格的瘋漲發一筆橫財。在這種情況中,人們都不切實際地認為價格會一直漲。

  為什麼人們會犯這樣的錯呢?20世紀初,現代西方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凱恩斯用親身經歷做了總結。

  他為了能夠專注地從事學術研究,免受金錢的困擾,曾出外講課以賺取課時費,但課時費的收入畢竟是有限的。1919年8月,他借了幾千英鎊做遠期外匯投機,僅4個月時間就淨賺一萬多英鎊,相當於他講課10年的收入。

  投機客往往有這樣的經歷:開始那一跳大概率有驚無險,錢就這樣莫名其妙進了自己的腰包。就在他飄飄然之際,卻忽然掉進了萬丈深淵。3個月之後,凱恩斯把賺到的利和借來的本金虧了個精光。

  賭徒往往有這樣的心理:要從賭桌上把輸掉的贏回來。

  7個月後,凱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貨交易,狂賭一通,並大獲成功。受此刺激,他把期貨品種做了個遍。還嫌不過癮,就去炒股票。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他已賺得缽滿盆滿。

  到1937年,他因病金盆洗手的時候,已經積攢了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額財富。與一般賭徒不同,他還給後人留下了極富魅力的賭經——博傻理論,這可以視為他投機活動的副產品。

  什麼是博傻理論呢?凱恩斯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某報紙舉辦了一次選美大賽,從100張照片中選出你認為最漂亮的臉,選中的有獎。但確定哪一張臉是最漂亮的臉,是由大家投票來決定的。

  

  試想,如果是你,你會怎樣投票呢?

  因為有大家的參與,所以你的正確策略並不是選自己認為最漂亮的那張臉,而是猜多數人會選誰,就投誰一票,哪怕丑得不堪入目。在這裡,你的行為是建立在對大眾心理猜測的基礎上,而並非你的真實想法。

  凱恩斯說,專業投資大約可以比作報紙舉辦的這個比賽,這些比賽由讀者從100張照片中選出6張最漂亮的面孔,誰的答案最接近全體讀者作為一個整體得出的平均答案,誰就能獲獎。因此,每個參加者必須挑選並非他自己認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認為最能吸引其他參加者注意力的面孔,這些其他參加者也正以同樣的方式考慮這個問題。

  那麼,要選的不是根據個人最佳判斷確定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甚至也不是一般人的意見認為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我們必須做出第三種選擇,即運用我們的智慧預計一般人的意見,認為一般人的意見應該是什麼。

  這與誰是最漂亮的女人無關,你關心的是怎樣預測其他人認為誰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認為其他人認為誰最漂亮。

  因此,在報紙的選美比賽中,讀者必須設身處地地從其他讀者的角度思考,假定這100個決賽選手簡直不相上下,最大的區別莫過於頭髮的顏色。在這100個人當中,只有一個紅頭髮的姑娘。你會不會挑選這位紅頭髮的姑娘?讀者的工作,是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確定人們究竟將會達成怎樣的共識。

  「選出最美麗的姑娘」可能是書面規則,但這可比選出最苗條、頭髮最紅或兩顆門牙之間有一條有趣的縫隙的姑娘困難得多。任何可以將它們區別開來的東西,都可以成為一個焦點,使大家的意見得以匯聚一處。

  因此,投票者能夠選中的話,或者說被他提名的能夠「當選」的話,關鍵是猜測別人的想法。猜對了你就能獲勝,猜錯了,你則不能獲獎。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沒有正確與否,或者誰應該選上、誰不應該選上的問題,而是投票的人相互猜測的結果。

  這就是博傻理論(greater fool theory),人們之所以完全不管某個東西的真實價值而願意花高價購買,是因為他們預期會有一個更傻的傻瓜,會花更高的價格從他們那兒把它買走。博傻理論告訴人們的最重要的一個道理是:在這個世界上,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後一個傻子。

  博傻理論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機行為背後的動機,投機行為的關鍵是判斷「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傻的傻瓜,那麼自己就一定是贏家,只是贏多贏少的問題。如果再沒有一個願意出更高價格的更傻的傻瓜來做你的「下家」,那麼你就成了最傻的傻瓜。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個投機者信奉的無非是「更傻的傻瓜」理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