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的本意就是穩妥可靠
2024-10-09 01:19:25
作者: 謝宗博
保險起源於人們對於風險的擔憂,以及逃避風險的傾向。
人類社會從一開始就面臨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擾。在與大自然抗爭的過程中,古人就已經萌生了對付災害事故的保險思想和原始形態的保險方法。為了規避風險,人們有意願支付一定的費用來進行風險轉移,於是保險行業應運而生,通過承擔和分散風險來保障個人或單位的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定。
公元前2500年前後,古巴比倫王國的國王命令僧侶、法官、村長等收取稅款,作為救濟火災的資金。古埃及的石匠成立了喪葬互助組織,用交付會費的方式解決收殮安葬的資金問題。古羅馬帝國時代的士兵組織,以集資的形式為陣亡將士的遺屬提供生活費,逐漸形成保險制度。
隨著貿易的發展,大約在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為了援助商業,為商隊的騾馬和貨物損失進行補償,在《漢謨拉比法典》中,規定了共同分攤損失補償的條款。
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後,英國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經過大規模的殖民掠奪,英國日益發展成占世界貿易和航運業壟斷優勢的大英帝國,為英國商人開展世界性的海上保險業務提供了條件。保險經紀人制度也隨之產生。
17世紀中葉,英國人愛德華·勞埃德(Edward Lloyd)在泰晤士河畔開設了「勞合咖啡館」,成為人們交換航運信息、購買保險及交談商業新聞的場所。隨後勞合咖啡館開辦了保險業務。1696年,勞合咖啡館遷至倫敦金融中心,成為「勞合社」的前身。「勞合社」是最早的保險交易場所,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交易市場。
保險為什麼能夠降低人們的風險呢?
這裡我們要重溫一個概率論的名詞,叫作大數定律,是隨機變量序列的算術平均值向隨機變量各數學期望的算術平均值收斂的定律。
說「人話」就是:在隨機事件的大量重複出現中,往往呈現幾乎必然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大數定律。
更通俗地說,這個定理就是在試驗不變的條件下,重複試驗多次,隨機事件的頻率近似於它的概率。
如果還感覺無法理解,那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我們常用的骰子有六個面,拋出的那一剎那,你知道落地後會是什麼結果嗎?
不知道。不管你猜哪個點,都是靠蒙的,然而蒙對的概率只有1/6。
然而這個1/6並非是確定性的。如果你連續拋12次,是不是每個點數都會出現兩次呢?並不是,有可能是連續十二次都是1點,也有可能出現4次3點、6次4點和2次1點,任何可能的情況都會出現,任何可能的結果都是合理的,任何結果出現的概率都無法確定,這正是隨機性的意思。
不過如果是連續拋1萬次、100萬次骰子呢,這時候再來猜落地後是什麼結果,你是不是就能猜出來了?
當隨機事件發生的次數足夠多,那麼結果就會從無法預測的隨機事件,變成確定性的結果:每個點數都會出現平均且一樣的次數。
大數定律的結論就是:無數的偶然,最終導致某種必然。
對於每個個體來說,只有兩種可能:發生了,帶來損失;沒發生,天下太平。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可能性是無法確定的,你無法預測這個風險會不會發生。
但對於存在大量個體的集體,風險發生次數是可以預計的,它接近於個體量×風險發生概率。
這正是大數定律在風險管理上的應用。只要風險發生的次數足夠多,一個風險的發生概率就是可統計的,風險帶來的損失就是可以用錢衡量的,那保險公司也就可以把該風險量化成一個確定的數額,這就是保險費的基礎。
所以,買保險對投保人和保險公司是雙贏:投保人把難以預測的風險轉化成確切的費用,避免風險發生帶來的巨額損失;而保險公司靠大數定律鎖定風險,從中賺取費用。
由此可見,保險公司將個人無法預測、無力承擔的風險,通過風險集中的方式,就可以利用大數定律確定可能發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損失,再通過精算鎖定要付出的代價,分散出售給個體,從而實現了「風險集中,收益分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