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是認知世界的根本

2024-10-09 01:18:15 作者: 謝宗博

  那麼,回到你最初的問題上來,世界在變,大勢將來。在你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基礎上,如何把握大勢,順勢而為呢?

  我理解你對運氣耗盡的焦慮,因為運氣不會常在,只有自己的能力才能護佑將來的發展。然而,世界的未知總是壓迫著我們,如果世界一直在變,而且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絕對不能停滯不前,而應該隨著世界同頻變化。

  

  以沃倫·巴菲特來說,他的長期大額投資業績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出色的。但是,讓巴菲特在這一個十年中賺到許多錢的方法,在下一個十年未必還能那麼管用,所以他不得不成為一部不斷學習的機器。

  很多人都知道,在網際網路科技最為火熱的21世紀初,巴菲特認為科技股超出了他的能力圈範圍,所以很多年都沒有碰科技股,也錯過了很多機會。

  但是,他卻在2016年底至2018年初期間,對蘋果公司進行了多次重大加倉,使得他在蘋果公司上的持倉比例超過了整個組合的20%。

  巴菲特對蘋果公司的投資,打破了他長期以來不碰科技股的做法,那麼他對蘋果的投資決策是怎麼做出的呢?

  巴菲特說:我們並不是抱著「我們是不是應該買多一些科技股」的心態去投資的,而是去思考這家公司是否有持續的競爭優勢,以及我們對這家公司的認知是否會超過其他投資者。我並不是因為蘋果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而去投資它的。我投資蘋果是在分析了蘋果生態系統的價值、這個生態系統能持續多久、有什麼潛在威脅這一系列問題後做出的決策。我也不覺得這樣的分析需要我將iPhone拆解,搞清楚它的各個部件才能進行。這其中更多的是消費者行為和心理的分析。

  因此,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說,「購買蘋果股票是巴菲特持續學習的標誌」,「如果說伯克希爾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那主要是因為沃倫和我非常善於破壞我們自己最愛的觀念。哪年你沒有破壞,那麼你這年就白過了」。

  為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查理·芒格還經常講一個有關量子力學創始人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的笑話:普朗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到德國各地做演講,每次講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關於新的量子物理理論的。時間一久,他的司機記住了講座的內容。司機說:「普朗克教授,我們老這樣也挺無聊的,不如這樣吧,到慕尼黑讓我來講,你戴著我的司機帽子坐在前排,你說呢?」

  普朗克欣然同意。於是司機走上講台,就量子物理發表了一通長篇大論。後來有個物理學教授站起來,提了一個非常難的問題。演講者說:「哇,我真沒想到,我會在慕尼黑這麼先進的城市,遇到這麼簡單的問題。我想請我的司機來回答。」

  這個世界的知識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朗克知識,它屬於那種真正懂的人。他們付出了努力,他們擁有「知其所以然」的能力;另外一種是司機知識,他們掌握了鸚鵡學舌的技巧,他們可能有漂亮的頭髮,聲音通常很動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實他們擁有的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識」。

  如果你對一種知識死記硬背,以便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種知識對你不會有太大的幫助。你們必須掌握許多知識,讓它們在你的頭腦中形成一個思維框架,在隨後的日子裡能自動地運用它們。

  這說起來容易,我們卻很難做到,甚至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學習,與這個變化的世界日益格格不入。那些固執守舊的人,未必一開始就是如此,只是因為終身學習太難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難。

  除了體力腦力的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隨著我們的閱歷、能力的提升和成熟,新知識的學習需要打破的成見、積累越來越重,當學習變成對自己幾十年來好不容易成型的三觀進行顛覆重組時,學習已經不是一個增長知識那麼簡單的問題了。

  大家都說,感覺沒有小時候學東西那麼快了,為什麼?因為知識的金字塔,最底層的幾層總是最容易搭建的,越高則越難。當我們以成年人的思維,已經搭建完成了自己的知識金字塔,想要再放幾塊磚進去,將是何等之難?唯有抽取幾塊固有的磚替換新的進去,而這種知識的更新無異於傷筋動骨,當然難了。

  然而,學習仍然是必要的,學習帶來的變化是緩慢的,但是成效卻是深入意識深處的。當你把學習變成了一種習慣,你就會始終保持對知識的開放、謙遜心態,世界的巨大畫卷才會在你面前一一展開,未來也才會在你眼前變得越來越清晰。

  正如賈伯斯所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

  中文裡也有同樣的話: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