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選擇,每個人的機會成本都不一樣
2024-10-09 01:11:17
作者: 謝宗博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有一個情節:羅子君離婚後帶著孩子吃外賣,賀涵知道後來給羅子君送餐,並表示以後每周送三次,這樣就可以減少吃外賣的頻率。
羅子君表示這樣會太麻煩賀涵,有點不好意思。
而賀涵對羅子君說的是:送個餐不麻煩,相反,如果你們娘倆因為叫外賣吃壞肚子進醫院,那才叫麻煩。
當然,這句話可能是一種隱含的情感表達。但是拋開劇情,就直白地分析這句話,則蘊含著不同的機會成本。
在劇中,作為羅子君朋友的賀涵屬於社會精英,時間對他來說要遠勝於幾頓餐費。如果羅子君母子病了,他要來照顧,損失的是寶貴的時間成本。所以,對精明的賀總而言,送餐損失的是最小的機會成本。
而彼時的羅子君是一個剛剛被趕出家門的闊太,尚不能自食其力,時間成本遠比賀涵要低得多,對她來說,能節約一點小錢,會比生病耽誤時間有更大的價值。
所以,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即使是同一個選擇,機會成本都會截然不同。
看完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很想成為賀涵那樣機會成本高的人。但是機會成本高也會對選擇產生影響,而且這一影響未必都是正面的。
因為,機會成本越高,越難以找到有正面收益的選項。據說,名校畢業進名企的人,再跳槽的可能性反而少於普通學校畢業進入普通公司的人,因為要想找到一個比現有公司更好的機會太難了。
但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機會成本高,才迫使你去做那些價值更高的事。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這也是我們成長的必經過程吧。
剛剛講到的是,相同的選擇,對不同人來說機會成本不一樣,不過這種不一樣是顯而易見的。
還有一類選擇,其機會成本是難以進行衡量的,而這類抉擇才是最難的。
就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上來:
放棄親情、放棄愛情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自由穩定的工作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良好的發展環境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這些選擇不僅無法量化,而且因人而異。
捫心自問,選擇闖蕩江湖時的你會後悔錯過了現世安穩嗎?歲月靜好時的你會後悔沒有策馬奔騰嗎?
愛情和夢想孰輕孰重?
你願意為了夢想,承受大城市艱辛的生活嗎?
你又會為了安穩,接受一成不變的枯燥生活嗎?
每個人的背景、心態及世界觀不同,認知和感受也難免會有所不同。小城市的人活的是現在和安逸,大城市打拼的人活的是明天和希望。那些有追求的人會來到大城市,並留在大城市發展;而那些享受生活的人會跑到小城市甚至回到鄉下,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
我想對A和B說,無論你去大城市發展,還是待在小城市,其實都沒有對錯,只要是你權衡利弊、考慮了各種機會成本之後自主選擇的結果就行。
沒有誰可以幫你做決定,答案早已在你心裡。
正如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一書里寫道:「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裡早就有了答案,諮詢只是想得到內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我自己也曾經在一個二線城市的體制內打拼,在十來年的仕途生涯之後決定辭職下海,拿到了那個單位歷史上發出的第一份「辭職批准書」。
如果你問我後悔嗎?我會說,也許之後的路有過苦,有過汗,但這是我自己的決定,一開始我就知道自己內心的選擇,所以,我願意為它負責到底。
佛家有一句話: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理解了機會成本,你就能理解人生選擇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