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豐富不等於信息對稱
2024-10-09 01:10:55
作者: 謝宗博
大家可能會很疑惑,網際網路發展了這麼多年,不是什麼信息都可以在網上搜索到嗎,為什麼還會出現信息不對稱呢?
沒錯,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信息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我們在生活中,也確實時時刻刻都在接收各種新的信息,可以說我們處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但是,網絡上的信息多,並不意味著我們每個人作為個體能夠接收到的信息也跟著變多,更何況,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正確的,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會被所有的人拿到。甚至隨著信息的多元化,我們還更容易陷入「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和「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
「信息繭房」的概念出現於2006年。
芝加哥大學教授、曾任美國白宮信息管制辦公室主任的凱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提出:公眾的信息需求並非全方位的,公眾只注意使自己愉悅的領域,久而久之,會將自身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
他在自己的著作《網絡共和國》中,還描述了個人日報(dailyme)現象。
伴隨網絡技術的發達和網絡信息的劇增,人們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隨意選擇自己關注的話題,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製報紙和雜誌,每個人都擁有為自己量身定製一份個人日報的可能。當個人長期禁錮在自己所建構的個人日報中,久而久之,個人生活呈現出一種定式化、程序化,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觸機會,不知不覺間為自己製造了一個「信息繭房」。
作為一種商業信息服務,這種個人定製的需求,被算法型資訊服務平台所瞄準,現實生活中的「算法推薦」新聞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很多人都在驚嘆某某APP很懂自己,明白用戶的需求,看起來會上癮,停不下來。其實這個算法推薦就是憑藉強大的算法和爬蟲抓取技術,根據用戶行為習慣精準分析並推薦感興趣的內容,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做到千人千面。
然而,你喜歡的就是最適合自己的嗎?
在海量的信息中,用戶通常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在算法主導的信息分發模式下,很容易過濾掉不感興趣、不認同的信息,實現「看我想看,聽我想聽」,如同吸食精神鴉片後所獲得的心理上的舒適感。久而久之,一直深處於自己樂意看到的內容池當中,所見所聞被APP所控制,信息接受維度變窄,知識獲取單一,對其他領域越來越陌生,便會很難接受不同的觀點,行為習慣被自己的興趣引導,在單調的信息中形成了特定思維習慣。這種特定的思維,被叫作「回聲室效應」。
所謂回聲室效應,是指在一個網絡空間裡,如果你聽到的都是和你意見相似的迴響,你會認為自己的看法代表主流,從而扭曲你對一般共識的認識。
由於回聲室效應,人們趨於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交流,同時結為群體。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所著的《烏合之眾》中有對群體「無理性」的描述:人們沉浸在順應自己內心的意見的回聲里,往往會對其他聲音選擇視而不見,甚至認為與自己意見相左的聲音都是無稽之談。這樣的群體有緊密的聯繫,不能輕易地被打散。因此,一旦進入自己的「回聲室」,意見和信息就會越發傾向於一個極端。
在新媒體的傳播語境下,回聲室效應與意見傳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關社交媒體的研究表明,在用戶優先連接到與他們共享觀點的其他用戶時,會發生意見和情緒傳染。例如,在Facebook(臉書)上,總體比較正面的動態消息導致生成更加正面的內容,同樣,負面的動態消息導致生成更加負面的內容。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川普及其追隨者為什麼會一直不承認敗選,是不是也能夠有所理解了?
由此可見,隨著網絡社會的來臨,信息不對稱不是在縮小,甚至是在加大。這世上有一半的人永遠也不知道另一半人是如何生活的,真理似乎已在千百年前被說盡了,而試圖打破次元壁、試圖充當橋樑的人,卻一直被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