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經濟學的「理性人」並不存在
2024-10-09 01:10:32
作者: 謝宗博
舉一個例子。比如你預訂了一張演唱會的門票,價格2000多元,付完錢收到門票,悉心珍藏。等到演唱會那天,臨出發卻怎麼也找不到票了。你查了一下演唱會的官網,這時候還可以到現場買票。但是,你願意到現場臨時再花2000多元買票觀看嗎?
類似的案例我們聊過,雖然我們可能已經知道了「損失厭惡」是不對的,但是對於生活中的此類問題,恐怕大多數人還是會沉浸在找不到票的痛苦之中。如果要再花2000多塊錢買張票,似乎更是對自己受傷的心靈「雪上加霜」,寧願留在家裡懊悔自己找不到的票,而無法徹底放下「損失厭惡」,趕緊到現場補買新票,看一場開心的演出。
這個心理,多少與傳統經濟學理論有些違背。因為,按照傳統經濟學對「理性人」的假設,作為一個「完全理性」的經濟人,我們應該忘掉找不到票的痛苦,因為這個已經是沉沒成本,不應對當下的決策產生影響。如果這個演出真的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而且還可以臨時買到票,肯定是要抓緊到現場去買票啊。
但是事實上,我們卻無法做到這麼理性。傳統經濟學理論與現實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偏差,是由於現實生活中的人並不符合理論上對經濟人的設定。相比絕對理性的「經濟人」來說,我們更符合心理學上「行為人」的定義。我們的行為不僅是理性的,更受到外界環境、經歷、個性、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響。
這些因素引發的主觀和客觀上的認知局限,會導致我們並非嚴格遵循經濟學中最優原則進行決策,從而無法達到理論上的理性預期。
行為經濟學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行為經濟學衍生出了很多對人性的認知,比如「確定效應」「心理帳戶」「錨定物」等,我們在之前的篇章中已經有所介紹,此處不再贅述。既然你問起來如何利用行為經濟學與自己的非理性行為做鬥爭,那麼我就再給你介紹幾個典型的認知偏差。
我們或許無法也不應該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冷酷的「絕對理性的人」,但是知道「非理性」行為對決策造成的偏差,卻可以幫助自己更清晰地認知這個世界,從而讓將來的決策比自己、比別人更精準那麼一丟丟。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很多時候,這「一丟丟」的優勢,就會帶來無盡的紅利。